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明世祖-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景泰帝不觉得自己还能再磨合出一个儿子来,也不愿意见到儿子天天只和宦官待在一块,害怕培育出下一个朱祁镇。

    于是当朱见济暗示他需要小伙伴拱卫的时候,景泰帝毫不犹豫的应下。

    而朝臣们在听说陪读的少年郎全是勋贵出身的消息后,也是默默围观。

    在他们看来,皇帝这是要扶持勋贵们了。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前几年不出手扶持,现在才借为太子陪读的名义拉拢他们。

    也许是小太子的提议吧。

    假装不经意的看了眼金台旁坐着的太子殿下,百官们又迅速低下了头。

    只有被朱见济着重关注的张輗没来得及收敛表情,被他看出了不满之色。

    这位老将军一直跟他哥过不去,这脾气也太坏了。

    石亨那边倒是没有变化太多,该桀骜还是桀骜,仍旧是没有放弃让景泰帝给他“多赐田土”的想法。

    也不知道他要那么多地干什么,京城的房价总不会像后世一样飙升,让他原地暴富。

    看来是时候把卢忠找进宫问问了,让他在外面盯了这么久,总知道点情况。

    朱见济眯着眼睛,过完了这次早朝。

 第三十七章 太子的伴读天团

    回到咸阳宫,新到的几位小伙伴已经等候多时了。

    其中一位身高特别醒目,三个少年郎排排站着,硬生生站出了一个“凸”字。

    “我等见过太子殿下。”

    柳承庆、徐永宁和张懋相继开口,对着朱见济行礼。

    其中柳承庆十一岁,徐永宁十四岁,张懋九岁。

    年岁上和朱见济差不了多少,但因为出身将门,基因优良,所以个个都比朱见济高不少。

    好在这里是东宫,是朱见济的地盘。

    身份的差距和身高互相抵消,小太子依然可以从容的招待自己的小伙伴。

    “都随便一些,你们是来陪孤读书的,不是来伺候孤的,不必拘束。”

    朱见济爽朗一笑,微胖的脸上充满了和善,跟个金童似的。

    为了缓解小伙伴的紧张感,还有迅速拉进距离,朱见济还让马冲把早就准备好的糕点美食拿出来招待。

    遵循古老的传统,饭桌上面是最容易让人放松交流的。

    而这三位也是心大,虽然在来之前家里长辈千叮万嘱一定要在太子面前表现恭顺,千万不能把在家里养成的少爷脾气带去东宫,但在皇家糕点的诱惑下,什么嘱托也就一块吃到肚子里去了。

    朱见济本来就年幼,只要他仗着这个优势卖萌,基本上不会有人对他升起警惕之心,更何况诱哄几个平均年龄才十一岁的小少年,朱见济根本不带怕的。

    于是在刻意制造出的欢声笑语中,准定国公徐永宁率先停止了暴风吸入,摸着自己吃撑的肚子,大胆的和小太子说道,

    “我叔叔还说皇宫大内处处危机,我看也不怎么样嘛!”

    他这人一向胆大,还喜欢听行侠仗义的各种话本,于是对于“规矩”,就没有了多少敬畏。

    毕竟在生活里,基本没谁敢招惹他。

    就是他老爹徐显忠死的早,年少的徐永宁要继承爵位,还要再等个一两年大点才行。

    “那些年纪大的人总喜欢多想,看见样东西就能恨不得把它来龙去脉揪出来,跟他们说话都废脑子。”

    朱见济乐呵呵的应和。

    徐永宁闻言一拍大腿,自觉找到了知己,“原来太子殿下也这么觉得?”

    “要我说这世上哪里有那么多复杂的事?按着道理律法去办就行了。”

    “更何况太子殿下一看就是好脾气的,哪里吓人了?”

    “就是,太子很好。”

    因为景泰帝恩典才得以承爵的小英国公张懋也点头附和,对朱见济释放好感。

    他自幼的生活不好不坏,毕竟张辅生下他的时候年岁已高,对于大哥张忠来说,这个小弟的存在非常尴尬。

    特别是张忠本人先天残疾,失去了承爵的希望,生下的孩子更是大多早夭,而这个老爹快七十生的儿子却是身体康健。

    作为大哥,他很嫉妒自己的幼弟。

    老父亲张辅虽然对他很看重,但到底没有太多精力去陪伴儿子。

    对于小孩子张懋来说,他爹的年纪放在正常家庭里,都能给人当曾爷爷了,张懋贪玩的时候在英国公府里到处乱跑,也曾听到过有人给他爹说闲话,说“人老放空炮,隔壁老王造”之类的污言秽语。

    虽然说这话的人被张辅愤怒的赶了出去,但已经懂点事的张懋还是被刺激到了。

    所以情绪敏感的张懋跟他爹也不亲近。

    可是当老父亲战死之后,张懋又开始怀念起他来了。

    谁让他哥跟他关系不好,他的老叔叔张輗他们也只把目光放在英国公这个顶级爵位上面。

    更没想到的是,张辅的爵位会落到他头上,给了突然丧父,陷入茫然的张懋一份大礼。

    现在进来陪太子读书,张懋都做好了给小太子当马骑的准备了,结果一上来就好吃好喝,态度比他的亲戚们好多了。

    徐永宁和柳承庆的性格也不错,一个很莽一个柔和。

    东宫伴读团里个个都是人才,

    张懋超喜欢这里的。

    “你们喜欢就好,反正宫里很大,有空孤就带着你们一块去玩。宫外孤也有皇庄,不怕没有地方闲逛。”

    “那不读书吗?”三人中性格最软弱的柳承庆大着胆子开口。

    他话刚一问出来,就被旁边的大个儿徐永宁给瞪了一眼。

    然后又怂怂的缩回去了。

    朱见济被这两位的互动逗笑了,装逼的说道,“孤早就读了不少书了,四书五经常背诵,文华殿的老师们也说孤可以不用忙于此事。”

    就是毛笔字得赶紧练起来。

    所以陪读天团的主要功能就是陪小太子玩耍。

    “这么厉害?”

    又彪又莽的徐永宁开始赞叹,“我连《大学》都背不下来呢……”

    他家世代勋贵,混吃等死都有朝廷兜底。

    读书?

    鬼才读书!

    “我们也背不下这么多书……”柳承庆和张懋羞涩的坐正。

    面对比自己年纪还小不少的天才儿童,让这两位智商普通的少年很尴尬。

    “殿下都是怎么读书的?”张懋问道。

    朱见济态度随和的回复,“也没什么,孤可以教你们……”

    他笑着,把一本神秘到没有封面的小册子拿了出来。

    这是他总结了后世常识,还让人去找了当年郑和下西洋所带回来的资料编出来的,希望可以教导世界观还没有彻底形成的少年郎以新的目光去认识这个世界。

    虽然内容对比起后世初中生的书本还要简陋,但有图有字,也是尽了朱见济这位前世打工人的全力了。

    总不能强求他混社会那么久,知识储量还保持在巅峰时期。

    这本书编好之后,朱见济根本不敢拿出去给别人看,马冲虽然负责给小太子磨墨洗笔,但也只认识几十个字的他也看不懂书上写的什么玩意儿。

    不然这上面的内容放出去,群臣得怀疑太子是被鬼魇住了。

    而且年纪小小就能编修书籍,要么是世人活在梦里,要么就是朱见济绝非凡人。

    为了照顾别人的情绪,朱见济只好将之收藏,等以后有机会再显示给其他的人。

    “咦,这字好丑!”

    徐永宁手长,先一步接过了小本子,翻来一看,又先一声感慨。

    不会说话就别说!

    朱见济忍着愤怒含笑不语。

    张懋和柳承庆在旁边疯狂咳嗽,假装刚刚什么都没有发生。

    “画的也……”

    “孤有事,先去更衣了。”朱见济没有给对方继续说话的机会,转身走了。

    徐达的后人就这么莽的吗?

    要是老祖宗也这德行,难怪老朱同志忍不住给徐达喂蒸鹅了。

    不过这么活泼也是有益处的。

    起码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别人要强的多,有准定国公的身份在,徐永宁可以在很多方面帮朱见济发挥作用。

    就是嘴巴不行!

    要不是因为自己做不了持续性书写的鹅毛笔或者竹管笔,硬上还会把纸划破,何至于苦哈哈的扭毛笔?

    到时候朱见济把自己前世苦练过的硬笔书法拿出来,又能自成一派,谁敢笑话?

 第三十八章 太子维护好爸爸

    开春以后,被派遣去江南赈灾的高谷等人成功返回,来到宫里向景泰帝述职,并且承报赈灾过程中的问题。

    之前就有书信呈递宫廷,北京的君臣们对于江南情况也是有些了解的,这次不过是总结下工作经验罢了。

    景泰帝难得认真的召见了高谷等人,想当面听着他们夸儿子。

    “此次赈灾,太子所提之法收效甚好。”

    人黑瘦了不少的高谷和王竑被景泰帝赐坐,然后严肃的说道。

    “节省了不少钱粮,并且利用此机会,疏通了江南诸府堵塞的几条大渠,之后数年的民生可以保证了。”

    古代的农业发展,无外乎“风调雨顺”四个字,而风雨给农民带来的最贵重礼物,就是水资源。

    水渠通畅,则旱涝可控,这对于农民和当地官员来说都是好事。

    而这些,都是朱见济此前就讲到了的。

    除了夸赞太子奇思妙想带来的成果,王竑还着重表扬了下朱见济派去辅助赈灾队伍算账的五朵金花。

    这五位宫人在朱见济手下接受的可是很正规的现代会计教育,用阿拉伯数字算账的那种。

    而她们此前,便是景泰帝着人挑选出来的机灵宫女,本身就有一些文化底子,上手了算盘账本后,更是深感自己的前途就在于此——

    因为朱见济在她们每次有了进步后,都会表示嘉奖,而提升迅速的结果,是短时间内,她们的生活用度都快比得上宫中老资格的女官了。

    所以朱见济在安排她们出宫跟随赈灾,以防地方官员做假账侵吞物资时,即便知道前方有无数险阻,还是咬牙背上了包袱。

    性别差异在哪里都存在,就连皇宫大内中,也是宦官更容易受到主子重任,自古多的是宦官干政,鲜少有宫女支愣起来的。

    现在太子愿意任用女官,是她们罕见的机会。

    因为眼下会计水平被培养到能出差的,就她们几个,马冲得伺候太子无法脱身。

    等到以后人数多了,竞争压力自然会水涨船高。

    谁都想给自己挣一个更好的未来。

    高谷、王竑他们虽然是士大夫,但属于有点气节和良心的那种,对于朱见济强行塞过来的女官,只一视同仁,并没有太多的歧视,在某些时候地方官员不满意自己做的账被女人指指点点的时候,还会帮她们抬出东宫太子来压一压人。

    于是五朵金花更加感动的自觉加班,用此时没有多少人能看懂的奇特数字为王竑他们绘制出了一份又一份表格,揪出了不少做假账,企图浑水摸鱼的家伙。

    面对女官们的功劳,高谷这种守旧派都说不得什么,王竑直接豪爽的表示自己会为其在皇帝面前请功,嘉奖她们。

    毕竟此时的明朝社会,思想还没有彻底走向极端,开明士大夫对女子的包容还是有点的,明末都有著名女将军秦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