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要做明世祖-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谋求福利。
一旦断定喇嘛不行,指不定还要牵扯到其家族身上。
对此,高原上的寨主们本来是不愿意的。
谁他妈念经还要人指指点点的?
朝廷是不是吃撑了闲得慌?
有几个胆子大的,直接带着手下的奴才去把传令官员落脚的住宅给围了起来,威胁他改口。
可大明朝的官员哪里有权力轻易改动皇帝下的旨?
只怕没死在高原上,就得死在中原上了。
更何况天朝之官,哪里能被区区一寨之主所恐吓?
这点气节和胆气,官员还是有的。
所以他果断的拒绝了,并且义正言辞的斥责了一顿敢于包围自己的那名寨主。
一顿责问之下,文化水平基本没有的寨主哪里能挡得住一路杀过科举考试,并且成功名登金榜的传令官员。
文盲面对一身正气的文化人,总是难免胆怯的。
而且传令官的口才很好,让寨主不由得思考起了风花雪月、人生哲理和宇宙起源,最后拉着他的手痛哭流涕,表示自己错了。
以一个小小奴隶主的身份就敢对朝廷天使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举动,自己实在是找死,后面还反手送了点礼物给他,希望对方不要把这件事上报朝廷,破坏民族团结。
当然了,作为皇帝派过去的人,传令官不可能不把这事告知朱见济。
不过皇帝给人面子,得知事情来龙去脉后,网开一面,也没有真的追究,倒是让那位传令官在乌斯藏的名声大涨,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睿智之人。
有意思的是,那位传令官并非他人,正是乾圣四年的状元公,李东阳。
回来之后,其人也受到了朱见济的重视,外放地方做官——
按照乾圣朝的当官逻辑,当皇帝亲自点名让你去地方主政时,要么是你永远回不来中央了,要么就是你马上就要起飞了。
很显然,李东阳并不是前者。
第367章 皇家日常
有了武力威慑,那么再去做其他的事情,也就没什么阻力了。
毕竟人都是想好好活着的。
虽然高原天险,有个氧气稀薄的buff来给上面的人增加防护,但这并不代表大明无法向那边派兵——
要是中原人去不得高原,那以前派遣过去的流官怎么回事?以前拉过去打压地头蛇的军队怎么回事?
顶多就是受限于高原反应和后勤组织能力,无法大规模的发兵而去罢了。
不过就高原那种落后到连蒙古都比不上的水平,估计扔个两千人上去就能把各地的寨子给冲垮。
有这样的考量,也难怪李东阳能在敌人阵前,凭借一席话语,就说得对方拱手而降,还送了他不少礼物。
“让那儿的鳎蚂们多学学我汉家文化,长点见识。”
“说来说去,都是我大明的子民,要是连点圣贤道理都不懂,只会用土话来念经……这算什么事?”
逐步的提高要求,以后再弄个大明版本的“金瓶挚签”制出来也没事。
谁让老祖宗基础打的好,让朱见济对高原的改革,能比鞑清都舒服一些?
要知道,高原在明朝后期,其实也是脱离掌控,自己玩自己的去了。
后面再向鞑清称臣,这控制力自然也跟着下降了。
“之前胡乱进贡,骗取朝廷回赐之事,朕不跟他们计较,但以后该听的话,他们一定是要听的。”
以前大明朝对地方势力和来进贡的外国使者可是极为大方的,回赐丰厚。
高原那边也是这样,原本是一两年进贡一次的规矩,后面为了图财,很多寨主和法王都是抢着进贡,以至于川蜀作为高原和中原联系的必经之道路,都爆发过好几次前者的争乱。
朱见济继位后,自然是把朝贡事宜都给整顿了一番。
乾圣天子不愿意放弃用丰厚回赐来钓取一些小国,让他们加入中华朝贡体系,方便日后大明操作,但这并不代表朱见济就是个冤大头,肯装糊涂给人哄骗。
手下人唯唯诺诺,不敢提醒皇帝,他把高原和尚的代称都给念错了。
也许是绕口令玩多了吧。
“走了!”
今天的宫外放风时间结束,朱见济拍拍屁股,就要下楼。
顶楼之下的几层还有百姓在欣赏风景,看见朱见济下来,也不敢多打量,只是瞟了一眼便收回视线,继续看自己的。
百尺楼虽说整体对外开放,但最高层其实很少有人上去。
因为高处在很多人眼里,总有些特殊含义,比如说得是贵人才配“高处不胜寒”。
而且百尺楼落成之后,一些权贵为了享受高处风光,也常来这边饮酒作乐,自然会对顶楼上的百姓进行驱散。
久而久之,普通人也自觉放弃了爬顶楼的想法。
对于这种情况,朱见济没有主动去纠正,只是慢慢等着人们自己转变观念。
想当初修钟楼和百尺楼,就有人反对,说建设比皇宫还高的建筑“不吉利”,但不还是建成了?
建成之后,不还是常有百姓过来?
时间和现实,总会改变很多东西的。
……
“王华还是不肯来京城,说要在家带孩子,和固怀游玩绍兴山水。”
回到宫里,朱见济一边陪老婆孩子吃饭,一边又跟家人抱怨妹夫的不靠谱。
大明朝任何时候都是缺人才的,现在内阁成员基本都是些五十来岁的老头,就等着赶紧培养下一代,在老头顶不住后接班呢。
结果王华沉迷自由无法自拔,还是不肯来当官。
王氏对王华这个本家人还是很亲近的,当即一笑,缓声说道,“他和固怀的孩子才几个月大,自然离不开。”
去年十月,固怀肚子里的娃娃就落了地,掐着十月份最后一天,也算赶上了末班车。
据说在生他之前,余姚王家在盛情迎接了跟着丈夫来家里安胎等生育的公主后,王华老妈就做了个梦,梦见天上满是云朵,然后还有仙人站在云中对自己呵呵大笑。
王母当即觉得这是个好兆头,并且跟儿子儿媳商议,要把孙子取名叫“王云”。
固怀虽说自己怀胎十月,没有梦见奇怪的事情,但这并不妨碍她充满了自豪感。
自家孩子伴着异象出生,说明他以后肯定不是一般人,作为父母,能不自豪吗?
所以在生完孩子后,固怀便忍不住在书信里跟兄嫂说起这事,字里行间都是炫耀。
看看,
这是我生的好大儿呢!
你有吗?
……哦,你还真的有。
朱佑栎出生之前,也是有异象,说是“锦鲤”转世的。
朱见济对此当然不会羡慕嫉妒恨,只是在享受完洗面奶后,忍不住跟老婆吐槽现在小孩出生的花样是越来越多了。
王华自己是个神童就算了,儿子生下来还这样,以后也不知道会不会搞出场面更大的。
王氏只能笑而不语。
然后继续让皇帝享受以奶洗面的快乐。
“春官好好读书,以后为父把那个王云找过来给你做伴读,看看谁的学问厉害!”
皇帝转头对着儿子说道。
朱佑栎对自己出生不久的小表弟也颇为好奇,点头应是。
“要,我也要!”
旁边两手都抓着小点心的朱佑桂蹬着腿,虽然听不明白父母大哥的对话,但应话是很积极的。
“不行,这是我的伴读!”
朱佑栎严肃的告诉弟弟,“不能跟哥哥抢东西。”
朱佑桂委屈的哼哼唧唧,像个小猪崽子一样。
朱见济在旁边轻轻咳嗽一声。
小太子就缓和了脸色,给弟弟递过去一块鸡蛋糕,并且对他说道,“给你吃蛋糕,乖乖听哥哥的话。”
朱佑桂见了吃的就挪不开眼睛,当即奶着声音说了声好,“哥哥,好!”
什么伴读?
那能吃吗?
肯定没有蛋糕香香!
果然大哥拿了不好的,把好吃的就给自己了。
哥哥是个只比阿娘差了一点的好人!
难怪爹娘总是说让他听哥哥的话。
朱佑栎见弟弟吃的满嘴都是,一边嫌弃,又一边忍不住给他擦嘴巴。
读书上学之后,小太子懂事的很快,对抢了父母注意力的小弟弟倒是消退了嫉妒之心,也知道当一个哥哥需要注意什么。
而朱佑桂打小活泼,成天傻乐,卖萌打滚信手拈来,挺讨人喜欢的。
朱佑栎面上不显露,但的确也被他弟弟吸引了目光。
毕竟怎么玩都难哭,即便哭了也能拿食物迅速哄好的小孩可太少见了。
皇帝皇后看着这“兄友弟恭”的一幕,只觉得以后的日子可以放松一点了。
只要继续维护好兄弟之间的感情,他们担心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第368章 乾圣十六年
时间转眼就到了乾圣十六年。
毕竟在一切走上正轨后,也没有多少可以讲述的了。
只要朱见济自己不调转国家方向,保证大明朝在既定方向上继续走下去,就没什么问题了。
华夏自己不封闭,并且开拓进取,那么还有什么文明敢跟它比划比划?
就靠泰西诸国?
那可是绝对不可能的!
在通过东方帝国开辟出来的新航路,和大明朝进行稳定持久的贸易后,正处于文艺复兴阶段的西欧也兴起了一股“东方热潮”,疯狂的吹捧起了大明。
一者,是华夏文化本来就早熟先进,比起泰西不知道文明了多少倍,翻译过去的只言片语,都能凭借其中智慧,而折服大量的西方学者。
正常人对比自己厉害的东西,总是会产生一种向往、渴望和畏惧之情的。
种种感情杂糅在一起,不让那些学者不疯狂也不可能。
二者,继马可波罗之后,西方对于东方财富的追捧本来就很疯狂,要不然奥斯曼一把东西传统商路打断,他们怎么会急得跳脚?
乃至于原历史上的西方大航海,本就是出于开辟通往东方新航路的目的。
现在东方的珍贵瓷器、丝绸流入泰西,成为了名流贵族之前争相抢夺的奢侈品,自然引起了
上下一起追捧起了东方商品,让大明朝不在西欧出名也难。
第三,则是出于政治需要。
西方教会正在面临王权的挑战,而后者为了强化手中的权力,自然需要新的说法理论来使其行为“正统化”。
总得找一些说得过去的理由,让教会难以对自己指指点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自古以来就强调中央集权和君主统治的东方帝国,在西欧那些有野心又有能力的国王的心中,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国度!
这世上真的有让君主统治一切,而且还能让神明俯首的国家存在吗?
那些从东方流入的古老典籍,又书写着何等让人心动的话语……
所以不管是为了打压教会,还是强化王权,强调国家主体意识,像法王那样的统治者,都是要求国内加深对东方典籍研究的。
甚至为了促进这一过程,国王自己还直接圈养了一批学者,专门来学习《韩非子》《商君书》这样的华夏书籍,还为一些敢于发表对抗教会言论的学者提供庇护支援。
不求建立起跟东方帝国一样,君主即是国家的制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