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明世祖-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见济没有注意到他爹的小动作,义正言辞的说道,

    “太妃是父皇的生母,是孤的亲奶奶,皇后更为国之主母!”

    “他们如何,事关父皇与孤的体面!”

    “太后日日针对她们,若是后宫当真有错,那自然无有不可,偏偏那是孙继宗给你出的主意!”

    “他是个什么东西?”

    “敢开口说这样的话?做这样的事?”

    景泰帝点头应和,也学儿子板起脸来,“没错,孙继宗是什么人?朕在宫外时就有所听闻了,太子今日如此对待,是给他们的报应!”

    孙太后脸色大变,“你们怎么说得出这些话……”

    朱见济哼笑,“父皇和孤驱走了宫人再说,已经是给太后面子了。”

    “太后是不知道,宫外面近来不知流言频频,还对太上皇埋怨不少,孙家人做的孽,自然算在了他的头上,谁让那是他舅舅?”

    “就是,这样继续下去,朕也只能顺应民心,仍旧让太上皇闭宫思过了。”景泰帝顺着儿子的话说下去,总算是跟上了朱见济的想法。

    所以哥哥跟儿子,麻烦太后您选一个吧!

    “太上皇此前思过良久,还有今日的后遗症,孤和父皇只怕上天仍不高兴,想着要不要缩减一下南宫用度,让太上皇身体力行感动上苍……”

    “不行!”

    孙太后惊叫一声,“太上皇他是旧时天子,岂能做卑贱的活?”

    “此时此刻的事,哪能念着彼时彼刻呢?”朱见济感慨一声,眼神不经意的扫过仁寿宫内仅剩的几个宫人。

    顺着朱见济的目光环视了一遍空阔的宫殿,孙太后终于含泪认清了现实。

    其实她早该睁眼看世界的,奈何一直沉浸在过去迷梦中不肯醒来,毕竟景泰帝除了限制她们母子的自由,也没有其他事情。

    现在朱见济忍不下去要掀桌子了,孙太后才意识到什么叫做“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我可以向吴妃妹妹道歉,此后也诚心向佛……”

    她服了软,却被朱见济果断拒绝。

    “这个不行。”

    “既然太后的亲弟犯下累累罪过,为什么不下旨斥责呢?”

    “还请太后迅速下懿旨,告诫会昌伯好生行事,莫要再借着皇亲的威风,给天家招来祸端。”

    “说得好!”

    景泰帝拍拍手表示赞同,成敬机灵的退后,不久便取来了一副笔墨。

    “请吧!”

    朱见济让孙太后口述,然后成敬执笔。

    作为一名享福了大半辈子的中年妇女,即便为了儿子放弃了大哥,可让她转头说自己兄弟的坏话,也无法张口就来。

    重点也在于,孙太后没什么文化。

    她就是一个仰仗娇美憨态引得先帝爱护的封建小女人,知识那是什么东西?

    胡皇后的高水平知识最后不还是败给了她的高水平姿势?

    好在成敬以前当过进士,即便转行了也没忘记充实自己,所以当孙太后含含糊糊的说完,他便将修改后的完整版呈递景泰帝御览。

    “写的不错,朕看了都生气!”

    景泰帝又递给朱见济,让儿子欣赏一下成敬的文笔。

    朱见济很给对方面子,赞赏了几句就让成敬带去会昌伯府宣旨了。

    “那……太上皇那边呢?”

    孙太后小心发问。

    她也算明白,对着有儿子在身边的景泰帝,自己是没资格大声说话的。

    特别是在宫廷渐渐被清理,成为皇帝真正的乐园时,她这个旧时天子的母亲,也无法向外面传递消息,引来守旧派的支援。

    “这个还请太后放心,太上皇必定会平安一生的。”

    朱见济笑得非常祥和,“父皇早就和孤说好了,绝对不会对太上皇做什么恶事。”

    “就连太上皇的血脉,也会受封王爵,待遇同等于孤的手足。”

    景泰帝可算想起了儿子曾经跟自己说过的谋划,迅速回应道,“不错,朕绝不食言!”

    “那就好。”孙太后松了口气。

    心中对放弃孙继宗的罪恶感减轻了许多。

    到底是儿子最重要!

 第六十八章 太子行为引起的余波

    景泰帝和朱见济高兴的离开了仁寿宫,总算是摆脱了更年期的孙太后。

    “话说……”

    父子俩散步到一片小竹林处,景泰帝突然停下脚步,对着朱见济说道,“此前的消息,是青哥儿你让人传出去的吧?”

    给太上皇的身世泼脏水,

    这招真的太能污人了。

    毕竟这种八卦一旦在民间传来,是很难被消磨掉的。

    景泰帝也不是个傻子。

    眼看着儿子今天当着孙太后的面发威,再联想近来的事情,也能猜到一些。

    他的宝贝崽可一直聪明过人来着!

    朱见济一向不爱骗人,尤其是面对父爱如山的好爸爸。

    所以他很果断的应了。

    “……”

    景泰帝都没料到儿子这么耿直,之前在路上想好的措辞顿时被打乱,还生出了一点温暖的感觉——

    果然,不论是什么,青哥儿总不会欺瞒自己的!

    “以后还是少用一些歪路子吧,”

    原本想好好给儿子做次思想辅导的景泰帝还是选择了好声好气。

    他语重心长的说道,“为天子者,可以贪权爱财,甚至还能像为父这样,万事不沾手,只交付信任的人来办……但在一些事上,一定要把心思摆正了!”

    “心不正,那做什么都是歪的。做事歪了,那完蛋也就快了。”

    “青哥儿懂事的厉害,所以为父此前也不想管,但这件事为父得说一下,是不想让你尝到编人段子后的甜头,从而溜到这条路上去。”

    朱见济听了,感动的眼泪汪汪。

    没想到在很多事上表现的颇为天真的好爸爸竟然会猜到是自己命人散布的谣言,还特意抽空跟自己谈心,以免儿子长歪了……

    这种爹放在寻常百姓家里都是少见的好吧!

    虽然都过去这么久了,景泰帝才猜到了这么一样,但起码证明了好爸爸的心思还不算太迟钝。

    “父皇放心,这事也是儿子气不过别人乱搅和咱们家事弄出来的,后面的结果儿子会来解决……”

    “至于君子小人的行事手段……父皇不必多虑,儿子明白的!”

    “这次我打算清理一下会昌伯这等坏家伙,毕竟我朝没有外戚干政的传统,更没有外戚扰乱宫闱的规矩,孙家人敢伸手,儿子就敢把他打回去。”

    “也该让一些活在梦里的人清醒一点了,现在早就不是正统朝的花鸟风月了。”

    “那就好。”

    景泰帝听了儿子一席话,立马放了心,知道青哥儿也是在为自己考虑。

    像孙继宗这种富贵荣辱与太上皇息息相关的人,是最反对景泰帝统治的。

    而这种家伙,不经历狠狠的抽打,是认不清现实的。

    这次解决掉他们也好。

    起码等到事情结尾,早就习惯了的臣子也不会反应的太激烈。

    烦恼来的快,去的同样快。

    景泰帝又快乐起来,和儿子分享起了自己最近看得名著。

    像什么《游仙窟》、《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等等,让景泰帝连连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若是太祖高皇帝恢复汉唐旧制之时,一块恢复了这种的写作,那景泰帝早就热爱文学去了!

    谈心完毕,接下来的路爷俩走的便更加轻松了。

    而在孙继宗那边,好不容易等来了个宦官尖着嗓子呼喊“太后懿旨”到,以为自己迎来了救星,刚刚预备重振雄风跟徐永宁比划比划呢,就惊闻懿旨上写的东西。

    “这怎么可能!”

    “太后怎么可能如此对我家?”

    她不是扶弟魔吗?!

    孙家有这样的富贵辉煌,不都是靠着她当年枕边风的功劳吗?

    孙继宗不肯相信前几天还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妹妹会翻脸捅娘家人一刀。

    凭什么叫他们禁足反省!

    但徐永宁笑得很开心。

    因为他总算完成了任务。

    会昌伯摔得这么狠,看来距离他加入东宫六率的日子不远了。

    “另外还有一道旨意……”

    就在孙继宗全家震惊的时候,传旨的宦官又不好意思的表示自己还带来了皇帝口谕。

    “陛下说了,会昌伯威福多年,虽因是太后亲兄而免于牢狱之灾,但大明律法森严,不可不罚。”

    “所以还请定国公继续辛苦一下,将会昌伯府内的财物没收三分之二,除了会昌伯一家,抓捕其中有过错的家奴属下,交由顺天府尹审查。”

    “这是小事!”

    徐永宁一拍胸脯,答应的非常轻松。

    这主意一听就不像景泰帝会下的,绝对是他那个基因突变的儿子出的主意。

    既然如此,隔空接收到朱见济信号的小伙伴当然义不容辞。

    徐永宁决定没必要请人来清点会昌伯府的财物,自己直接见啥拿啥。

    同样是大明爵爷,徐永宁很清楚除了明面上的财物外,孙家人肯定还会有私下的生意用来赚钱。

    所以他下手根本毫不犹豫。

    算是继车马行之后,再次给东宫狠狠的进了一笔账。

    给孙家财宝搬家这事虽然省略了很多步骤,但还是从天亮一直搬到了天黑,可见在两代人之间,孙家到底干了什么。

    这是绝对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

    至于引起这次风波,从而导致自己和张輗都遭受大难的孙继宗,早就在听完口谕后激动的昏了过去。

    在赶来大夫的辛苦医治下,孙继宗半夜才勉强醒来,可惜连连打击过于沉重,他负担不起,竟然是中风偏瘫了!

    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后悔自己曾经做的那些事。

    反正现在哭天喊地的,从孙继宗变成了他儿子。

    唯一的后浪,就是在第二天的早朝之上,有官员对景泰帝的命令表示出了质疑——

    张輗和孙继宗“为老不尊,治家无方”肯定是板上钉钉的,而这两人的地位连石亨都比不上,在勋戚班里都排不到第一列,文官们当然不会努力的去维护他们。

    但之后打着“没收赃款”的名义,强行将孙家两代人的积累搬空,这就引起了他们警惕了。

    因为这些官员家里也有点小问题,要是皇帝故技重施,也找他们罚款怎么办?

    这钱是交还是不交?

    于是利用孙家的问题,有人在朝堂上面发起了辩论,觉得这种拿臣子家钱财的行为,实在是有违“皇家风度”,是很不适合的行为!

    由于朱见济为了堵住他们的嘴,提前把两人的罪责摆了出来。

    对着大字报上面的各种实打实罪状,就算是脸皮再厚的守旧派也不好意思为两人做无罪辩护。

    毕竟他们可是读了一肚子圣贤书的,小太子又是一个善于“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能人,要是强行开怪,下场很有可能就是在接下来的日子成为京城百姓口中新的谈资。

    这是钟同和杨善已经证明过的事。

    没有他俩的骨气,也没有杨善都御史的高位,别的官员也不敢走他俩的老路。

    所以他们只能扯这样的理由,暗示金台上坐着的两位处理了犯罪的人就够了,罚什么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