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明世祖-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织布厂正式开办后,朱见济又腾出自己宝贵的时间,为工厂制订了一系列的流程。

    比如说每天九小时工作制——

    在没有足够娱乐生活的情况下,这些聚集在厂里的女子下了班也不知道做什么,朱见济才把工作时长提高到了这个程度。

    当然,这是包括了中午休息和午饭时间在内的,也禁止了加班这种事情。

    做五休一,工资每月发放,满勤有额外补贴,包吃包住,待遇等同于最先被皇庄笼络过来的农户。

    等到空闲时间,朱见济还安排庄子里人去帮她们送口信回家,以及德云社的过来讲讲相声,让她们不至于过于无聊,失去和外界的交流。

    这对于出身贫寒的女人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虽然她们要去食堂吃大锅饭和睡大通铺,但这是太子免费给的,而且他真的给人发钱和放假!

    想当初皇庄的人去地方上招工,她们家里其实是抱着卖女儿老婆的心态同意进厂的。

    因为家里养不起多余的人口了,而且来招人的是一听口气,就知道是宫里来的。

    既然如此,出去了的肯定哪里会回来?

    于是不少人怀着悲伤或快乐的心情,收了工厂预支的半月工资,把人给交了出去。

    只是没想到,本来应该是无边的苦海,进了厂反而是走进了新时代。

    织工们就像刚刚加入农庄的农人一样,很尽心的工作着,生怕因为某些小问题,让老板给赶出厂子。

    在朱见济没有注意的时候,她们自发的开始了内卷。

    这让小太子非常无语。

    只能说这些打工人的觉悟真的太高了!

    他很欣赏!

    但朱见济还是叮嘱工厂的负责人别让人太亢奋,不然对身体不好。

    随后到了六月份,在飞梭和热爱新生活的女工一起奉献下,织布厂的棉布出产量非常高,大概抵的上正常人家纺织力度的两到三倍。

    而这个效率,还要扣除教导女工们使用飞梭纺机的时间。

    如果她们把熟练度刷上去,效率还能继续涨。

    朱见济对此很满意了。

    他让人把这些布匹放出去售卖,价格没必要像市场上的那么高,降低一些吸引顾客,同时开拓中下层市场——

    在太府寺建立起来后,关于市价的规定也随之出台。

    其中一条,就是在统一市价后,售卖的物品不能高出这个定价的两成,至于你降价如何,那就随便。

    可奇妙的是,由于太府寺的定价通常偏低,所以极大部分商品的正常卖价,都是往着上线涨的。

    江侍郎家里的布匹也一样。

    只有朱见济放出去的那一批布料,成为了引人注目的真实低价产品,并且物美价廉。

    织布厂的名声在百姓口中得到普及。

    皇家布业的收入也增长了。

    虽说还没有把之前的投入赚回来,但只要这个势头不被打断,那回本盈利是迟早的事。

    做生意嘛,

    大头收入最后的归宿当然是在老板手里。

    朱见济开厂又不是纯粹的做慈善。

    看着账本,小太子的脸上笑出了花。

    打仗的钱到了年底,就要凑齐了,到时候国库还能留一些存款,让皇家不需要继续自掏腰包去填坑。

    “太子日日辛劳,哪里需要再亲自看这些东西?”

    旁边伺候的成敬为此感慨。

    他虽然一切空空如也,但底子还是读书人,不觉得统治者天天盯着民间不放有什么好处。

    景泰帝却是看的开,“青哥儿以后是要做皇帝的,他是未来的君父,怎么能不去了解百姓的生活呢?”

    “朕就替青哥儿先把福气给享了……”

    景泰帝坐在朱见济特意差人给好爸爸定制的软皮摇椅上,手里翻开了一本经典。

    而旁边的朱见济却是端正坐在办公桌后边,看着奏疏。

    一个宫殿,

    两个世界。

    ——————

    “我也要去边镇打瓦剌!”

    “我就要去!”

    东宫,徐永宁在听说了方瑛的事后,立马找到朱见济,对着他打滚撒泼。

    柳承庆跟张懋在旁边看着,一副不忍直视的模样。

    “你还小……”

    朱见济坐在高凳上,对着徐永宁无奈说道。

    “你说谁呢?”小定国公愤怒起身。

    双方在高度上的差距,朱见济哪里赶得上自己?!

    “我都满十五了,古代十四五岁上战场的多了去了!算虚岁还得再加一岁!”

    “殿下自己才多大就参了政,咱作为你的伴读,哪里能给你丢脸呢?”

    徐永宁舔着脸过去给朱见济揉肩,“殿下,我做梦都想为国从军呢!”

    “胡说,你说梦话明明是在念叨花姑娘和肉包子!”张懋无情的揭露了他。

    徐永宁对其怒目而视,转而继续骚扰朱见济。

    “不行!”

    小太子的拒绝就如他的吨位一般坚定。

    毕竟徐永宁还没有长成,如果在战场上出了一点问题,那定国公府连同南京的魏国公都要闹起来。

    不过他被徐永宁烦的不得了,最后还是给了精力过剩的二哈一个任务。

    “你要是闲的没事,那就替孤去一趟南京。”

    “去那里干嘛?”

    “奉旨出巡,惩奸除恶啊!”

    自打大明迁都北京,南京那边基本上就是“无法无天”的状态——

    皇帝挪窝了,这片地方就是老子最大!

    对于那些南直隶的高官显贵们,朱见济简直可以想象某些人快乐齐天的场景。

    再加上考成法和新商税推广到南直隶,却有人打报告回来,说在那边推行不力,遭到某些分子抵制时,朱见济就明白,他真正的敌人来了!

    我要做明世祖

 第九十章 水泥路修起来了

    北京城这边,由于是天子脚下,官员们对于皇帝还是有尊敬和畏惧的,经济也没有东南那边发达,于是像商税这种法子,朱见济一吓唬,对方就乖乖的举手投降。

    但在东南沿海……

    朱见济的眼睛眯了起来。

    他对徐永宁语重心长的说道,“南方富裕繁华之地,容易出现枉法之人。”

    要是放任不管,不用等到明末,再过几十年他们就能整出来一个“国中之国”。

    毕竟历史书上这么记载着,

    朱见济前世也的确见到过类似的集团。

    “你这次过去,是要给孤做件大事的!”

    拍拍徐永宁的肩膀,朱见济让他弯下腰与自己平视。

    听起来像是件大事。

    好在徐永宁就喜欢搞大事!

    “殿下要我做什么?!”他迅速的换了副表情,犹如正经起来的二哈。

    “简单,帮朝廷搞搞宣传就好了。”

    这话说着顺口,

    但做起来,其实还是很难的。

    在圣旨传下,北京对于南方的控制还比较强硬之时,南京那边的家伙仍旧阳奉阴违,拖拖拉拉的不给你搞定,足以见得某些团伙有多厉害。

    要成功的收上东南的商税,可不能学朱见济那样吓唬江渊。

    徐永宁年轻气盛,也拿不住对面。

    所以硬要上,派去的人八成得被掰弯,不是走上邪路,就是走上死路。

    只能曲线行驶,弯道超车,对着南京那边的家伙拉一派,打一派,扶持一派。

    “到了那里,你打出朝廷的旗子,尽可以放肆的做……为孤找找当年靖难被削除爵位的功臣后裔,他们是能帮你的。”

    徐永宁的身份是个利器。

    一家南北二国公,这名头实在是太响亮了,即便徐永宁还年少,可身上的光环无法让人真把他当成一个普通少年郎。

    原历史上,汪直掌管西厂的时候,也就十六岁呢!

    徐永宁本人也是个脑子灵活的。

    虽说平日一副二哈样,但只要遇到关键问题,他总能打开智商阀门,化身镜片反光的柯南。

    而且二哈的执行力是不容置疑的。

    朱见济很看重徐永宁喜欢打抱不平的特质,这在权贵之中非常少见。

    再加上跟着六率摸爬滚打,徐永宁的体格已经健硕起来,不用担心他会在南方突然落水,最后不治身亡。

    “这事有难度,我喜欢!”

    徐永宁又被朱见济拉着嘀咕一阵,在明白自己要去折腾谁后,终于展颜大笑。

    “那再等一段日子,殿下给我把东西都准备齐全了,我就动身去南京看我叔叔去!”

    朱见济也在背后为他加油。

    因为他很清楚,要动东南老爷们的蛋糕,这牙口得多好。

    好在他已经在磨牙了,就不知道这口乳牙什么时候能换成更坚硬的恒牙。

    朱见济舔了舔牙床,那里正空缺出个牙洞。

    就在昨天,他门牙掉了。

    这是个好事。

    因为换牙意味着,朱见济正在迅速的长大。

    杭皇后很隆重的把好大儿掉下的乳牙着人保存起来,当作纪念。

    景泰帝也好好嘲笑了儿子一阵,替朱见济给文华殿那边请了假。

    儿子嘴漏风了,那再去读书,多让人看笑话?

    朱见济对此只能磨着自己的牙根,期待能快点长出来满口利齿。

    ——————

    而整个五月,门牙掉落的朱见济基本上就是在攒钱方面打转。

    他的瓘玉局做了不少玻璃出来,只是好的先拿去制造望远镜了,剩下的则是被小太子送给了景泰帝他们。

    景泰帝对这种透明琉璃非常喜爱。

    他本来就爱好漂亮玩意儿,除了美人,精致的陶瓷也在景泰帝的收藏行列中。

    更别说这还是宝贝儿子送给他的了!

    于是景泰帝特意让人把那个玻璃球做成饰品,佩戴在身上。

    胡滢和于谦王竑这些上了年纪的,则是得到了一副老花眼镜。

    三人对此啧啧称奇,欣赏完好久没见过的清晰世界后,随即又担心上了太子沉迷奇淫巧技的事。

    东宫那边推出了车马行和布业,现在又有玻璃问世……

    太子是不是在这方面,用多了心思?

    好在朱见济跟好爸爸都不关心这种问题,只是随口用“太子还小”的理由敷衍过去,让他们专注自身。

    今天的任务做完了吗?

    卡有没有打好?当这么大的官是不能缺勤的!

    太子每天上朝,忙里偷闲给你们弄了个礼物,竟然就操心起了这种小事,果然还是工作太轻松了!

    于是几人闭嘴,看着小太子精神满满的上朝开会下指令,也放弃了劝谏的想法。

    小太子的爱好显然是在“衣食住行”上面,总比宣德皇帝喜欢斗蟋蟀的好吧?

    再过不久,

    朱见济此前令人规划好的道路开工。

    被招收过来的工人们都聚集在施工场地,不解的看着用大号的四轮马车拉过来的一袋袋灰。

    “搞什么东西?”

    周大福看着管事的让人把袋子里的灰倒出来,聚成一堆再掺上细沙,倒上水,最后成了一种粑粑状的玩意,疑惑的摸头。

    他跟其他做工的都是京城附近村子的人,因为太子殿下规划的路正好连通了他们村跟城里,于是被征调过来修路。

    这本来是一件让村民很不满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