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修仙游戏满级后-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三月稍稍牵了牵自己的衣服。这身衣服是临行前,叶抚又在布衣坊多缝制的几件之一。她摇摇头,“是老师给我做的。”惭愧地笑了笑,“我哪里有这样的水平。”

    白薇愣住了。她想过许多情况,但是怎么也没想过这种情况。

    她下意识地又问“头发呢?”

    秦三月说“是老师教的。”

    “这……”白薇惊得不知道说些什么,她压根儿没想到叶抚还有这样的本事,以为他是个先生,是个读书人,便是远离“烟火绣红”之事的,不想其不仅会,还精通到了她一个女子都自愧不如,惊为天人的地步。

    白薇再次转头看了看邻桌的叶抚一眼,心头升起些惭愧与无奈。

    dd8。阅读网址dd8

 第二百零六章 平望楼上的对话(一)

    站得高,看得自然远。

    若是站在城里最高的地方,看北街这漫街一片明又会是怎样的场景呢?

    明安城最高的楼在城北偏靠城西的地方,而这里也是大明湖所在的地方。说着是楼,其实应当说成是塔。虽然通俗语里一直有“塔楼”这么个说法,但实际上,“塔”和“楼”是不应当混作一坛的。楼在更多时候,是以“登高望远”、“休闲作乐”为主要的存在意义,大多上与“赏景”是脱不了关系,赏花赏月赏人都好,历来便有酒楼、花楼、文楼、住楼……这些。

    而塔更多地是以“象征意义”所存在的,塔有“节节高”的内涵意义在里面,立于某地若是带上宗教、家门的话,往往是以修行、寄托、纪念等等为核心意义,若是以家国、关部的话,便是作为朝廷权利、威严而在。在更偏的含义里面,还有镇守、镇压的意义。

    明安城这座塔被叫做平望楼,这其实是叠云国在五年前所改的名,原名叫做伏安塔。为什么改名,明安城里还没人说得清楚,便只是朝廷一纸皇诏过来,便改了名。名字是叫做了平望楼,但是行的作用依旧还是塔的作用,还没有被当作景点的平望楼是不允许普通人上去的,底下一直是有守卫把守着,守卫不算森严,但绝对不会让人升起好奇心,溜进去看看。

    以前是伏安塔的时候,这儿只有一个守塔人,熟悉的人都叫他陈大爷,不知是不是约定俗成,不管哪个年龄段的人,都是“陈大爷,陈大爷”地叫着,上至期颐,下至孩童都是这般叫着。守塔人陈大爷望望就是做些打扫、点灯的事情,即便是现在伏安塔改名为平望楼了,他也依旧是做做打扫、点灯的事情,好似与这些守卫完全不相干。

    平望楼旁边就是灯会所在的北街,但与之比起来,平望楼显得冷清极了。平望楼所在的地方,商贸、小吃、住行都不多,所以平时里人本就少,夜里也看不到几盏灯,所以很是冷清。这份冷清在今晚达到了极致,遥遥望去,寥寥几盏灯在湖风中摇曳着,走在其间定会让人升起走进了无人城的想法。

    除了巡逻的守卫,几乎见不到什么活人。虽说今晚有灯会,大多数的人都去了北街,但这样的情况也应当是存疑的。即便是有着灯会,这儿隔着北街也就一条街而已,不至于一个人都不走进来,两边的出入口也并没有封禁,但大家好似都下意识地避开这条街。

    寥寥的几盏灯点在平望楼上,一共三盏,一盏点在楼顶石刻上面,一盏点在拱门顶上,一盏点在云檐凸起的石兽触须上。其余的灯便只是巡逻的、守楼的守卫手上提着。

    平望楼的三盏灯让冷清完美地呈现出来。从写意上来讲,若是没有那三盏灯还不至于这样冷清,大抵往往是在“极少”的承托下,冷清才会更加冷清。

    旁边是灯火如海、万人空巷,这里是凄凄冷冷、一片萧瑟。

    一阵风吹过,一道微芒陡然闪烁、消失。

    挂在云檐石兽上的那盏灯摇晃了一下,周围的灯影晃动半分。

    一道人影缓缓浮现在石兽之上,从黑夜之中浮现。这人背着一把剑。

    片刻之后,一道空缈的声音响起在他身旁,“这么急就显身形呢?”

    一个身穿儒衫的中年人不知从哪里走出来的,不是忽然出现,又不似早就在此。

    负剑之人被云兽旁挂着的灯照着半边脸,尽显锋芒,些许浅浅的胡子添了几分锐利。他开口说“先前早就显形过一次了。”他的声音比起锋芒尽显的容貌来,显得格外平和。

    中年人笑了笑,“那个小道士的出现的确让人意外。不过神像没什么问题就好。”

    “你就这么一句话带过吗?”

    “这些事情追究太深反而徒增麻烦。”

    负剑之人声音略显沉重,“在神像前,我推衍过事情的起因和发展,结果皆是被一团迷雾笼罩。这件事,我觉得不妥。”

    “大局已定的事情,纵使万般不妥,也无力回天。”中年人声音依旧不改语气。

    昏黄的灯光下,负剑之人眉头微皱,“大局真的已定吗?守林人刚发生的事情你又不是不知道。若不是黑石城的甲,恐怕守林人至今都还不知道主持黑石城大幕的所谓的大人会是道家准圣。还有黑石城大幕前的儒家新圣,显圣至今,也不知是何人。”

    “这是守林人自己愚昧自大,大幕机缘逆反不说,都快被人摸到命脉了才发现。至于儒家新圣,你不需多问,这件事自有人操持。”中年人不急不缓出声。

    “或许能这么说,但是这次忽然又出现一个道家的道士,还发现了神像的事情,谁知道他是带着什么目的来的,万一出问题了呢?”

    中年人说“那个小道士不过分神五层,是洞吕山的弟子。洞吕山乃是无上清净通宝天尊一脉,他或许只是对‘清净观’和‘无上清净通宝天尊’这个名字感到疑惑而已。如果你实在是不信,亲自去问一问那个道士不就行了?”

    “疑惑?如果单单只是疑惑,他为何会在神像前道参?要知道清净观这个名字和通宝天尊的神像出现在这里本就是极大的问题,外道的人瞧不出端倪也就罢了,内道的人瞧出端倪了又当如何?”负剑之人越说语气越是沉重,“我把整个叠云国的气运都拿进来了,你叫我如何不在意?我叠云国不论是气运还是传承,千年之前就到了可以封王朝、扩疆土的地步,如果出现差池,我就是万古罪人,你叫我如何不在意?”

    中年人沉默良久,等负剑之人气息稳定一些后,才笑着说“长山先生在东土,这样你是否安心。”

    负剑之人愣神许久,才回过神问“当真?”

    “十月底,神秀湖灵气倒灌,大潮将起,长山先生在此主持大局。”中年人摇了摇头又说“李尧,你应当知晓,这场大局远远不止你我站在上面,毕竟事关到整个东土。落星关那么多的守关人、五大学府、大周王朝、神秀湖百家都在看着。”

    话语落罢,两人之间安静下来。

    dd8。阅读网址dd8

 第二百零七章 国运之疑(二)

    许久之后,负剑之人才长呼一口气,勉强地说“希望是我想多了。”

    转而,他便说“刚才我看了看大安湖那边儿,白薇去了灯会,大运是由莫家那位小主扛着的,不会出问题吧。”

    中年人笑了笑,“神秀湖一直流传着一个笑话,说你永远猜不到一个莫家的人储物袋里藏着多少张符篆。这个笑话可不单单只是笑话。莫芊芊作为莫家小主,还轮不到你去担心。”

    负剑之人哑然失笑,“也是,我想太多了。只是想不明白她居然甘愿为白薇抗大运。”

    “女孩子之间的事情,你身居高位,自然不明白。”中年人微微一笑。

    “身居高位,哪里说得上身居高位?不过是必经之路罢了。”负剑之人苦笑作罢。

    中年人却不经意地收敛了笑容,看着负剑之人问“听说半个月前,叠云国举国上下国运被抽空了几个时辰,是怎么回事?”

    负剑之人沉默良久,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

    这件事情他一直很疑惑,三番五次地追查了好几遍都没弄出个所以然来。他觉得这件事并不简单,毕竟是牵扯到一国大运,便将这件事从头到尾细致地同中年人说了一遍。

    听完后,中年人陷入了沉思当中,一会儿过后,他撵动手指,几道墨痕隐隐约约浮现,交错扭动,似乎要汇聚成撇捺点横竖,去构成一个字。这几道墨痕扭动着,却在将要汇聚成功的刹那崩散,化作墨迹点点洒落在虚空,微微闪烁后,如同星罗棋盘一般铺开,旋即蹦碎。

    “何解?”负剑之人问。

    中年人摇头,“无解。”他再次陷入沉思,“通明鉴乃道宝,也捕捉不到信息吗?”

    负剑之人呼了口气,“通明鉴上只观测到跟李泰然有关。可我这个皇孙压根儿就什么都不知道,搜魂唯一的异常也不过是他从黑石城返回时,遭遇了很多劫难,但最后都化险为夷。”

    “他去黑石城做什么?”关乎到黑石城,中年人不得不多问。

    “我这个皇孙整天无所事事,喜欢一口吃,去黑石城是因为听说那里有美食而已。”负剑之人回答。

    中年人眉头一皱,“那段时间似乎是大幕结束后半个月,应该是清道夫还原后的黑石城。”

    “没错。我事后又去了几次黑石城,也到李泰然所说的那个店去过,没发现什么异常情况。”

    “现在国运如何,有没有出现过异常?”

    “那是唯一一次异常,之后都没变动过。”

    中年人凝眉良久,“不行,我亲自去看看。”

    负剑之人倒是没想到,先前自己提及一些问题,他不怎么在乎,反而是这件事很上心。

    “现在就去吗?”

    “拖不得,后天就是荷园会了。不能出现任何差池。”

    “待会儿灯会上会点灵灯,不去看看吗?城里有几个苗子挺不错的。”

    中年人摇摇头,转而又说“看好白薇,她是主角。”

    “好。”

    话音落罢,一道墨痕撇过,中年人消失在这里。

    负剑之人没多留,遥远一眼灯火如海的北街然后没入黑暗。

    两人消失没过多久,一道佝偻的身影出现在楼顶,伴随着咳嗽声,他在云檐石兽上的灯里添了些灯油,自语一声,“夜还长,可不要熄了。”转身咳嗽着离去。

    ……

    李四将一切处置妥当后,便拿了本食谱,点一盏油灯,旁边泡一点叶抚送给他的花茶,便枯坐着看书。

    屋子里便只剩下时不时响起的翻书声和油灯燃烧时发出的细微呼呼声。

    忽然,一道墨迹在书上一闪而过。李四以为是自己看得太久了,花了眼,便揉了揉眼睛,端起杯子喝了口茶水,顿时清香饶舌,整个人神清气明。

    他继续翻书看。

    直到眼前浮现出一道人影来。他抬头看去。

    四目相对,寂静无声。

    良久之后,一道声音响起。

    “江意远,真的是好久不见啊。”

    李四面无表情,低下头看着书说“我叫李四。”

    “呵呵,如今不仅是改了名,连姓也改了啊。”先前那中年开口说,“世人都以为你江意远死在天劫中了,却不想在这儿来逍遥着。”

    李四放下书,直勾勾地看着中年人,“唐康,这里是黑石城。”

    “我知道。”被唤作唐康的中年人顺势坐了下来,坐在李四对面,他看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