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大太监-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际上谁也不知涂高是什么,袁术说是公路,曹丕说是魏。反正就是个坑。

    “臣恭贺主公登基称帝!”

    袁绍听代汉者当涂高也,涂高就是袁氏,这话说的好。

    大喜道:“公则言之有理,代汉者当涂高,此乃天下士人共知也。我袁氏便是涂高。”

    “正南,由你选黄道吉日良辰,朕要祭拜天地,建立宗庙社稷,即皇帝位。”

    “诺!臣领旨!”

    众人立马跪下,高呼,“陛下万岁万万岁!”

    沮授面如死灰,见这些家伙都打了鸡血一样。知道再说什么也无益。这些人当中,当然也有不赞成的,但是不赞成不代表敢反对。袁绍脾气可不好,这时候再反对,只怕会激怒袁绍杀人。

    袁绍见沮授不出声。

    道:“公与,你可有话要说?”

    沮授可不是田丰,虽然正直,但不会犯傻。这时候反对袁绍不是打他的脸嘛。

    道:“授受主公知遇之恩,无话可说!”

    袁绍道:“那便好!朕登基后,尔为太尉!”

    太尉,管兵事,三公之一。不可谓不高。

    袁绍虽然自大,但不傻,帐下沮授是有真才实学的。

    沮授道:“谢主公,沮告退!”

    袁绍见封沮授为三公之一的太尉,沮授都像是不高兴,真是不识抬举。

    “好了,诸位,朕称帝建国,这国号怎么定?”

 第408章 刘氏更懂袁绍

    审配道:“主公虽老家是在汝南,可发展是在河北冀州。如今已占有原赵地、燕地、晋地、魏地、等部分。若建国,可用赵,魏为上。像袁术曾建“仲氏国”,臣以为实在是不够大气。”

    袁绍点了点头,也只有袁术才会建什么仲氏,简直是胡闹。冀州基本上就是战国的赵地。魏郡、河内等地又是属于魏国。自己是建“魏国”,还是“赵国”好呢?

    想了会道:“还是赵国吧!河北百姓都以赵人自居,自古燕赵男儿多血性。朕决定,定国号为“赵”!

    众人又是一通马屁!

    散了后,沮授,荀堪等少数人,忧心重重。他们到不是为大汉而优心,而是觉得袁绍称帝太突然了。会不会天下群起而攻之?

    而袁绍回到府上,也冷静了下来,说实在,他也有些忧心忡忡,甚至有些后悔。觉得称帝确实是早了点,若是能拿下中原,再称帝那才更稳妥。但话都已经说出去了,总不能当放屁吧!若又改主意不称帝了,这也很打击部下的积极性。也只能硬着头皮横下一条心,一条道走到黑。

    袁绍的正妻,刘氏,道:“夫君,你这是怎么了?”

    袁绍道:“夫人,众人拥吾称帝,吾也一时拿不定主意,总感觉早了点。你说为夫是不是有点激进了?”

    刘氏道:“夫君,你今年多大了?”

    “袁绍道:50(没找袁绍的年龄,但曹操155年生,今年45周岁,袁绍比曹操大四五左右。)

    刘氏也想当皇后,道:“夫君,你若不称帝也就罢了,若还想做皇帝,那么现在不称帝,还要等到何时?人生有几个五十年?”

    刘氏一语可谓醍醐灌顶。袁绍心想,是啊,50了还不称帝,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刘秀30岁便称帝了。这世上50岁已经算是长寿了。自己还能活多久?这两年自己身体也差了很多。常常力不从心,若再不称帝,只怕没有机会享受当皇帝的滋味了。

    道:“夫人之言,为夫如拨云见青天,罢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若不轰轰烈烈干一场,岂不白活一回!为夫再也不会迟疑了。”

    刘氏对袁绍可谓了解的入骨三分,有时候她比袁绍自己还了解自己。一句话就让袁绍狠下一条心。

    袁绍道:“为夫称帝,你便是皇后。”

    刘氏道:“尚儿聪慧机智,夫君可立为太子。”

    袁绍道:“此事,还是再等等,等称帝后再说吧!”

    刘氏见袁绍没同意立袁尚。心想,还得加把火。顺势抱着袁绍。

    道:“夫君,您多久没在我房间留宿了。今晚就别走了。说完就用手去抓袁绍的“老根。”

    袁绍道:“为夫老了,这些年有些力不从心也,让你受委屈了。”

    刘氏跪下,直接用嘴,道:“夫君不老,妾身有办法!”

    不一会袁绍就让刘氏给“吹”了起来。袁绍颤抖几下便“威风凛凛”,俩人用新的配方尝试熟悉的味道…………真是老酒更飘香……老妇更放荡……。

 第409章 交换

    就在袁绍筹备登基大典时。何虎来到了邺城。

    袁绍虽然要称帝了,但毕竟现在还没公开,他也想听听刘苟派何虎来干嘛。再说他与刘苟也还没有开战过。又是妹夫关系。

    道:“带使者进来。”

    不一会何虎进入大厅。

    道:“汉王使者拜见大将军!”

    袁绍道:“何先生免礼,咱们也是老熟人了,不知我子民贤弟这回派先生来何事?”

    何虎笑道:“好事,给大将军送一份大礼!”

    袁绍道:“大礼?什么大礼?不会是打算把天子送到邺城吧?”

    何虎笑道:“岂敢,我主乃是忠臣,怎敢替天子作主。”

    “我主打算与大将军做一笔交易,把颖川、许都,汝南等地送给大将军。与大将军换取河内郡,不知大将军意下如何?”

    袁绍心想,刘苟这是干嘛呢?辛辛苦苦死了几万人,打下的地盘又不要。

    这时逢纪道:“何先生,只怕汉王这是没安好心,他把这些地方送给我主,是希望我主与曹操打起来。他再好座收渔人之利。”

    袁绍心想,嗯,应该是这个意思。

    何虎笑道:“逢纪先生只说对一半,汉王希望大将与曹操打起来不假,但是打不打得全耐明公尔。”

    “不瞒明公,鸿沟一战,我军伤亡惨重。如今需要修整,再者粮草缺乏。曹操有意把天子扔了给汉王。如今汉王命人又在重建洛阳,整修宫殿,所费钱粮巨大。根本无力再打下去了。”

    “我主言,如今自己的地盘已经够大的了,没必要再去争中原。与其把颖川等地再还给曹操,不如送给自己的大舅哥。反正都是自家人,即便是将来袁大将军得了天下,他照样还是驸马爷。不愁候爵之位。”

    袁绍想了会,道:“何先生先去驿馆休息,孤要仔细思虑!”

    何虎道:“善,在下告退!”

    何虎走后

    袁绍道:“怎么样?刘苟让出中原之地,咱要是不要?”

    郭图道:“当然要,主公兵力充足,完全可以派兵占领。若不要,让曹操失而复得,到时想去拿又得费多大劲?”

    “主公得到颖川等地,对曹操便形成包围之势。若能趁刘苟修养之机,拿下曹操,天下可定矣!”

    沮授道:“主公,若刘苟相让,您当然得要,就算明知会有可能与曹操开战也得要。颖川等地战略位置重要。若守住,曹操便困在徐州等地。您可从青州、兖州、颖川同时发兵。曹操兵力不足,岂能抵挡?”

    袁绍道:“可刘苟想要河内,给不给?”

    沮授道:“不能给,给了河内,刘苟河东,河内,洛阳就连成一片了。”

    郭图道:“若不给刘苟会同意吗?他又不傻。”

    逢纪道:“主公,何虎不是说刘苟重修洛阳缺钱粮吗。送他几万石粮。这不就成了吗?反正他也打算放弃了,能收多少是多少吧!”

    袁绍道:“这会不会有些太过了?几万石粮食换中原两个大郡?刘苟会不会骂咱黑心?”

 第410章 成交

    沮授道:“主公,已经可以了,战乱年代,钱粮更珍贵,刘苟会同意的。”

    袁绍道:“也罢,那就找何虎再议议,几万石粮就当送给姗儿买首饰了。”

    何虎来后,开口要20万石粮,最后双方讨价还价,只换来8万石粮食,二千万铜钱。

    何虎道:“大将军,你这哪是做买卖啊!您这简直就是刮地皮。要是曹操知道汉王把这么大地盘只卖8个万石粮食,会不会吐血?这里面可还有许都啊!光许都的宫殿就不只这个价吧?”

    袁绍心想,的确有些过了,这沮授也太能砍价了,简直就是商人。

    道:“好了,何先生,等来年孤粮食收上来了,再多送点给你主。”

    何虎道:“也罢!明公,请马上派人交割,洛阳百官还等着粮食下锅呢!”

    “放心,明日孤便派人前往!”

    何虎道:“那好,在下告辞!”

    袁绍道:“先生且慢。孤打算称帝不知何先生以为如何?”

    何虎其实昨天就知道了,他在袁绍府上可是有眼线的。只是没想到袁绍到大胆承认。还问起了自己。

    何虎笑道:“在下先恭贺明公建国称帝。但是在下毕竟是汉王的人,不能卖主求荣。”

    “老实讲,大汉早就名存实亡了,明公称帝,在下回去也会劝汉王称帝。也好混过从龙之功。天下足够大,大家完全可以和平共处嘛?春秋近四百年,大家不都挺好的嘛?”

    袁绍道:“先生之言,孤深以为然,还请先生告知子民贤弟。只要他不主动攻我,我绝不先攻他!咱们俩家和平共处。”

    何虎心想,你就做春秋大梦吧!千万别醒来。

    道:“陛下所言甚是,在下告辞!”

    袁绍见何虎叫他陛下,蛮爽的。

    随后袁绍下令派蒋齐,吕芳带兵四万,前去阳翟许都等地接收城池。另派人用船运粮前往洛阳。他对刘苟的信誉还是相信的。当初并州也是这么交易的。

    何虎先回洛阳,与李恢等人说一下交结粮草。又去阳翟告知诸葛亮交结城池。

    诸葛亮心想,还是汉王厉害,死猪都还能卖个好价钱。有这8万担粮,足可打下河内,并州等地了。”

    一个月不到,双方便交易完成。

    这时诸葛亮张辽等人退回洛阳,等待时机。虽然很多将领不甘心。想不通汉王为什么下了这样的命令。但也只能执行。

    这时何虎回来了,道:“主公,一切顺利,虽没得到河内,但8万石粮还是到手了。另外还有二千万钱,虽不多,但聊胜于无嘛!”

    刘苟笑道:“行,能换一点是一点吧!”

    何虎道:“主公,袁绍正在准备称帝,邺城在大兴土本,袁绍甚至亲自问我称帝之事。”

    刘苟道:“还有这事?袁绍不会这么着急吧?这这家伙有时昏庸,有时可又精明得很,虽谈不上雄才大略,但也绝非泛泛之辈,怎么突然想着称帝呢。难道真是脑子进水了?”

    何虎道:“千真万确,也许是他向天子请求封王,天子拒绝了,故而一怒之下干脆称帝。”

    刘苟道:“嗯,有这个可能,袁绍好面子,一旦被激怒,脑子就短路,什么事可能都干得出来。”

    “也罢,他若称帝,那便太好了,本王正愁找不到借口去伐他,他若称帝,便给了我最好的借口,到时定是势如破竹!”

    “既然如此,那咱就再等等,等他称帝了之后再出兵,名正言顺!”

    何虎道:“主公高见!另外我是从许都回的洛阳,把曹莹接到了洛阳,您打算怎么办?大公子这婚事您还承认不?”

    刘苟道:“当然得认,我与曹操并无私仇,双方打仗是想争天下。既然答应孩子们的婚事了,怎能出尔反尔?怎么曹莹会在许都?程昱没带走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