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大太监-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田畴道:“千真万确,只是很少有人知道。只要敢走,一定能走通过去。”
(历史上曹操也是听田畴之计,轻装翻过徐无山,经卢龙塞,进入滦河上谷,然后越过白檀之险,穿越鲜卑游牧区,在平冈转而东向。取道白檀直扑柳城。
曹军自西向东行军,在距离柳城百里外被乌丸骑兵发现,随即蹋顿集结袁尚、袁熙,等数万骑迎击曹军。曹军到达白狼山时,与乌桓主力发生遭遇战。
当时乌桓骑兵强大,而曹操骑兵少。曹操临危不乱,登上白狼山观阵,看到乌桓军阵容不整,果断出击,并赋予张辽全权指挥。张辽令先锋虎豹骑冲击敌阵。乌桓骑兵准备不足,加上虎豹骑冲击力强,乌桓阵容开始混乱,混战中,蹋顿被曹纯统领的虎豹骑斩杀,乌桓群龙无首,全面崩溃,曹军大获全胜。
?但曹操没有继续北上,打消了辽东公孙康的顾虑。公孙康将逃到辽东的袁尚袁熙斩杀,首级送给曹操。曹操收编三部乌桓骑兵,发展壮大了自己的骑兵部队,同时解救了二十余万汉族、乌桓人口。
曹操从柳城回中原,走滨海道,曹操终于看到了曾经想去而没有去的碣石山,于是策马挥鞭,登山观海,留下千古名篇《观沧海》。)
诸葛亮道:“善!”
“既如此那咱们就走卢龙塞,直奔乌桓柳城,另外为迷或乌桓,派一支兵马大大方方的的走滨海道。让乌桓人以为咱们是从辽东方向杀来。”
就在诸葛亮准备出兵时,李恢到了。
“见过大将军。”
诸葛亮对李恢还是很熟的了。
道:“德昂先生客气了。大王派您来蓟县,是不是有什么要交待亮?”
李恢笑道:“还是大将军了解啊,大王有六条平定鲜卑方略。对乌也适应。主要是…………”
随后李恢把刘苟交待的事情一说。
诸葛亮道:“汉王是想一劳永逸的解决边患。”
“也罢,亮马上要去乌桓了,德昂先生不妨先去一躺怀县。然后再让韩暹派人带先生去找轲比能,看能不能让轲比能投降。”
李恢道:“也行,恢就去一躺草原,劝说轲比能投降。但愿能成功。”
诸葛亮道:“有这些女人在这,轲比能应该会投降了。”
………………
长安,各地读书人汇聚,科考取士的通告早已帖了出去,刘苟的地盘宽广。益州、西凉、关中、河北、并州、中原等地都粘贴了开科取士的消息。很多人对科举不太懂。有些读书人只是好奇而已。
但既便是这样了,长安还是来了有近千读书人。很多以前还是太学院的士子。
刘苟的书房中,荀彧道:“主公,各地读书人,来的也差不多了,荆州、扬州没什么人来,其余各地都有。是否可以开始考试了?”
第523章 科举(一)
刘苟道:“哎,本来这科举要分开进行。先在各州郡进行初考。成绩优胜者成为举人,才有资格到长安来会试。如今这情况各州郡初试也不实际。也只好统一考试了。”
荀彧道:“主公放心,天下读书人多矣,只要今年科举成功,有这些人做榜样,明年参加考试的人会多得多。等到科举取士以常态化。到那时各州郡初试才能进行。”
刘苟道:“嗯,说的也事,万事开头难。慢慢来吧!等造纸业,印刷业推广开了。书籍便宜了,天下读书人必定会增多,科举也就能更好的推广下去。”
刘苟寻思,隋朝推行科举。由于隋朝时间不长,真正把科举发扬光大是唐代开始,到了宋代更是推向高潮,考上进士如得到免死金牌。士大夫共治天下。
刘苟道:“好,荀彧,你通知下去,三日后。开始考试,为公平起见,考场就设在汉王宫广场。你准备好桌椅、笔墨纸砚等等。”
“为保证考试的安全进行,让伯达调一千士兵去维护安全。保证考试期间不会有人捣乱。”
荀彧道:“主公,为了公平起见这考卷要不要糊名(遮住名字)?”
刘苟笑道:“文苟啊,公平没有绝对,世界上从来没有所谓的绝对公平。科举考试糊名,这是必然。但不是现在。糊名的目的是防止阅卷时考官作弊。但是这是第一届,根本没这个必要。”
“我相信,你们几人阅卷不会作弊。二来,如今的纸张,质量还有待提高。糊名时容易搞坏试卷。也多了些工作量,完全没必要。”
“等过了两三年,考试的人多了,才采用糊名的办法,并且要对科举的制度,考试流程进行规范。”
荀彧道:“诺,我彧明白了。”
刘苟道:“先考第一场,寡人亲自查看考生的质量才决定录取多少进士。总之考完第一场后。寡人才能知道这些读书人是个什么货色。”
“主考官为孔融,你与田丰为副考官。”
“另外,考试之前,先让士子们拜一下孔圣人。这是我答应孔融的。”
“诺!”
三日后长安,迎来了历史上重要的一天,近千名全国名地的读书人齐聚在汉王宫广场前。
广场四周全是披甲执戟的王宫卫士。
这些人看着巍峨的宫殿台阶。从来没有这么多普通读书人齐聚一堂过。原洛阳太学院是有很多士子。但是能进太学院的都是非富即贵,普通士子哪有机会啊!
这些人当中大多是世家大户的庶出子弟。家中条件不错才读得起书,但是庶生子又没有地位。举孝廉那是八辈子也轮不到他。听说汉王搞什么科举考试,考上了便可授官。
这些士子也是半信半疑抱着试试的态度。其实考试取才刘苟当年在太原搞过一次,只是当时没什么影响力。搞个招贤令也没招到几个人。
刘时孔融、荀彧、田丰等人到了。
众士子对孔圣后人,那是相当尊重。孔融既是孔圣后人,又是当代大儒。
第524章 科举(二)
众士子拱手弯腰拜道:“拜见文举公拜见荀尚书!”
孔融还礼拜道:“诸位免礼,融受汉王嘱托,特为各位士子主考。希望各位士子都能高中进士。”
随后孔融让人把他的老祖宗给请了出来。一尊大木雕刻,刻着孔子的样子。
礼仪官高喊:“拜圣人!”
孔融带着众人,立马弯腰拜向木雕。
三拜之后。
礼仪官高喊:“诸位士子入座。”
由于没有专用的考场,所以刘苟干脆让士子在广场上考,初秋季节天气到不错,不冷不热。又没什么风,适合考试!
工作人员不够,刘苟便在宫中调一些宫女太监。
广场上临时做的简陋桌子就是考生的书桌,一人一块软垫跪坐着考试。
这时分发试卷,每人两张二尺长宽的白纸。纸上并没有题目。完全是白纸,当然这白纸跟后世没法比,但在这个年代那也是绝品,其极珍贵。
这些士子拿着白纸惊讶不己,原以为是竹简,没想是这么好的的纸,这可比蔡候纸好多了。
只见田丰,喊道:“诸位士子,请在纸上最右边写上自己的姓名,惯籍。如果不写,那么就不知道是谁考的,这试卷也就作废了。每人两张纸,若写错了可以再写另一张,如里考完,剩下一张,士子们也可以带回去。”
随后又道:“请看题目”。
这时,俩名太监,抬着一块二米长,一米多高的木板。木板上写着三道题。
第一题:“默写《礼记》三礼,之其中一礼。”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成书于西汉,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古代中国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是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
这一题是孔融出的。题目不难,一般读书人学过都会。
第二题:“论天下长治久安!”
这个题目可就大了去。这是刘苟亲自出的题,就是看看这人到底有何见解。是不是酒囊饭袋。这个题一试便知。
第三题:“以阿房宫为题,赋诗一首。可诗,亦可赋。”
刘苟出这个题目是有深意的,阿房宫代表秦朝,这里面学问大了去。秦为何会灭亡?项羽火烧阿房宫结果为什么又会失败?这是个几千年的大问题。
当刘苟出这个题时,荀彧就反对,言太难了。
刘苟笑道:“诗词歌赋嘛,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作的好不好都没关系。就算不理解真正含义,夸奖一下宫殿漂亮总会吧?”
第四题:“默写九章算术之算法。”
这个题不难,是做官的基本知识,如果九章算术都不会,那也就别做官了。钱粮赋税都不会算,做官也就是开玩笑了。
题目一出来,有些士子拿笔就答题,可有些士子只能摇头。
刘苟站在宫城楼上,也远远看着广场。他是真希望这些士子都有本事。他没有限制名额。也没有说录取多少人。就是想看看这些士子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他恨不得这一千人全是大才。这样全部录取也无妨,如今他缺的就是各郡县治理人才。
第525章 科举(三)
培养心腹文官集团,才能真正掌控天下。这种打下来一个地方又留用降官,不是长久之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不是空话。只有大大重视文官集团才能做到长治久安。文人讲究知遇之恩。从一介庶岀书生一跃成为地方父母官,是谁都会感激。
历朝历代都用文人治国,不是没有道理的。没有那个帝王会傻到去用武将治国,除非嫌命长了。刘苟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加速培养忠于自己的文官集团。只有这个文官集团强大了,自会有人劝进称帝。
四道题目,整整考了两个时晨才开始收卷。
收上来的卷子放到几个大箱子封存。这些卷子让荀彧他们看过打分后,刘苟还要抽查的。
礼仪官高喊:“众士子去驿馆休息。三日后放榜。”
随后众人回驿馆,长安驿馆为了接待这次考试。临时花钱征用了几栋房子。士子一切吃喝都是免费。刘苟可是下了血本。
考卷一抬到汉王宫军机处,刘苟便马上就去亲自阅卷。他是等得有些心急了。
孔融、荀彧、田丰、杨松、周洪等人都是悉数来到军机外,就在军机处议事房间现场阅卷。
只听孔融骂道:“狗屁,狗屁,胡说八道,庸才尔!”
刘苟笑道:“文举公啊,您也暴粗口啊?”
孔融道:“哎,这个叫王源的士子,这写的什么啊?“三礼”都不会,这读的什么书嘛。老夫这题又不难,他却答非所问。”
刘苟笑道:“您消消气,这是第一次科举,没有事先在各郡县举行过乡试初考,有些士子可能也就识几个字。读过几本《论语》,《孝经》就不错了。您不能期望太高。过几年这情况就会好转的,您老就放心吧!”
周洪惊道:“主公,您请来看,此子好文笔。”
刘苟走近,一看字,我靠,这字写得比自己都好。
“三礼,刘苟看都不看,这个没有意义。主要看看他答的,论长治久安。”
“若国欲久安,重在法度明,官吏廉,礼乐兴,重教化,民保国,四海宾服,四荒乡风,百姓素朴,狱讼衰息,大数既得,则天下顺治,海内之气清和。故长治久安也。”
“嗯,不错,有见地,刘苟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