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大太监-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儒道:“臣岂敢如此大胆?”

    “陛下,臣就跟您明说了吧!汉王帐下六部尚书,各领兵大将联名劝汉王称帝。可汉王不允,言天子尚在他不愿称帝。”

    刘协道:“汉王忠臣也,既然汉王不肯,你来此何意?”

    刘协道:“陛下,难道您真以为汉王不肯,这事就完了吗?”

    “众大臣商议汉王不肯,是因为陛下尚在,若陛下不在了,汉王便会继承大统。故,众大臣让臣来问问陛下,您是否肯退位让贤。若陛下应允,退位后可封为番王,享受富贵。若不应允,就是挡臣等进升之路。毁人前途,如杀人父母。还请陛下体恤臣等一片苦心。”

    刘协大惊。这是要穷图匕首见啊!刘苟要逼我退位啊!什么大臣所言,他才不信。绝对是刘苟的主意。

    刘协道:“卿等久食汉禄,为何要做这等无父无君之举啊!朕自问没有愧对卿等,也没有喋纣之孽,为何要如此逼迫。”

    李儒道:“陛下错矣,这大汉天下乃是汉王打下来的,若非汉王,陛下岂能安享富贵。若非汉王,这天下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古人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有能者居之。汉王继帝皇位乃实至名归。当年光武帝刘秀亦是如此。陛下占着帝位,却诏书不出洛阳,如此有损天子威严。难道这样真的好吗?”

    “汉王乃是宗亲,继承大统也只是以汉代汉,并未改朝换代。大汉还是大汉。陛下也并非亡国之君。”

    “陛下想想,您如今这皇帝与番王又有何分别?不如退位让贤,去封地享受生活。何必在此勾心斗角?”

    刘协当然不愿意了,傀儡皇帝他还是个皇帝嘛。

    道:“朕要是不允呢?”

    李儒道:“陛下,您可要想清楚了,毁人前途,如杀人父母。如若您不肯退位,天下人都不会答应的。到时老臣也只能爱莫能助。到那时您这番王之位也没了,只能是天子驾崩。”

    刘协还是不肯答应,内心很纠结。

    李儒道:“陛下也不用心急,三日之后,答复便可。但是此事陛下不可外传,只能陛下自己作决定。否则后果自负。臣先行告退!”

    说完李儒便退了出去。

    刘协目光呆滞,心如死灰。他知道他的皇帝之位没几天了。刘苟终于露出自己的野心了。自己如果不退位,只有死路一条。即便是自己死了,这帝位还是刘苟的。

    刘协回到寝宫,两天时间一直吃睡不好,面无血色,人都瘦了一圈。伏皇后道:“陛下,您这是怎么了?”

    刘协道:“皇后,朕想退位禅让。”

    “啊”伏后大惊。道:“陛下,您这是为何啊?您青春鼎盛,为何想着退位?”

    刘协道:“哎,朕手无兵马,有皇帝之名,却无皇帝之实。世人皆知朕不过是一个傀儡。如今汉王权倾天下,朕若不让贤,只怕性命都不保。”

    “朕愧对先帝,如今事以至此,朕不肯让贤又能怎么办?刘苟帐下诸将,都是其心腹爪牙,早欲想弑君让贤。朕若不退位,也无济于事。朕若退位让贤,为封番王。朕与皇后也可安心就番,过一对平民夫妻。”

    伏寿见刘协说的也有点道理。这皇帝做成这样还有什么好眷恋的?做一个混吃等死的番王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伏寿道:“陛下,您真的想好了吗?这一步走出去,再想后悔都来不及了。”

    刘协道:“哎!老实讲,心有不甘,但又能怎么样?朕才疏学浅,不足以奉宗庙,愧对列祖列宗。罢了,就退位吧?皇后可愿随朕去过苦日子?”

    伏寿道:“臣妾是陛下的妻子,不管将来陛下是番王,还是平民百姓,妾身都愿陪着陛下。”

    “朕谢谢你。”

    第二天,刘协召集洛阳众大臣。

    道:“诸位爱卿,朕这几日夜不能寐,思来想去,朕决定退皇帝位,禅位于汉王。”

    “啊!众人大感意外,虽然大家都明白,这天子有名无实。可真要退位还是很意外。”

    伏完道:“陛下,您这是何苦?如今天下刚定。逆贼袁氏以除,正是百废待兴。您为何要退位啊?况且天子之位乃先帝所传,你怎可弃之?”

    刘协心想,你当我想啊,我要不退位性命都没有了。刘苟已经穷途匕首现了。我能有什么办法?

    杨彪老奸巨猾,明知道天子是没有办法才不得不退位。

    假惺惺,道:“汉王对陛下忠心耿耿,并无称帝之心,你这又是何必呢?”

    刘协道:“自董贼造逆以来,这天下都是汉王平定的。朕寸功未立。如今洛阳衰败,朕这天子之位,有名无实,还是退位让贤吧!好在汉王亦是宗亲。朕退位之后,也并非改朝换代。诸位爱卿仍是大汉之臣。”

 第555章 禅位

    “陛下,不可啊!祖宗基业怎可抛弃?”伏完道。

    刘协看着众人,除了国丈伏完,太尉杨彪俩人说句话,其余都是装聋作哑。内心一片冰凉。

    其实这个时候,因为刘协作死在许都搞什么衣带诏。一些忠臣全部让曹操给砍了。剩下的要么辞官跑了,要么就是墙头草。真正敢仗义执言的几乎没有。伏完也是因为国丈的身份,才说这么几句。杨彪纯粹是刷存在感,说的都是些不得罪人的屁话。原本还有个孔融敢说话,现在都让刘苟给拉拢走了。

    刘协道:“国丈不必再劝,朕意已决。国丈不必多言。”

    “李爱卿,麻烦你派人去长安,请汉王来洛阳登基。朕禅位于汉王。”

    李儒道:“陛下,汉王政事繁忙,来不了洛阳。若陛下实在是要禅位,可下禅位诏书,派重臣护送传国玉玺前往长安。”

    刘协心想,这只怕是你们早就串通好的吧!

    刘协道:“也好,朕这便下诏禅位于汉王。只是派谁去长安传诏?”

    李儒道:“杨太尉乃国之柱石,可当此重任!”

    杨彪内心大怒,李儒,你他娘太阴险了,这等卖主求荣,逼君禅位的事,老夫可不去。

    道:“陛下,老臣身体不适,不能前往长安,还请陛下另派他人。”

    李儒道:“陛下,此事非杨太尉不可。若杨太尉身体不适,这好办,可派人用轿抬着前往。杨太尉儿子杨修乃是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也可代理。”

    刘协明白,李儒这是有意如此,这卖国贼,杨彪是当定了。

    道:“也罢,此事就劳烦杨太尉了。退朝!”

    杨彪心如死灰,他这骂名是躲都躲不掉了。这定是刘苟的意思。王八蛋,这是拉老夫下水。老夫这三朝元老,居然得做一回杨雄。(巴结王莽)。

    众人散了后,李儒笑道:“杨太尉,恭喜您能立这从龙之功。”

    杨彪道:“文优,这不就是你毕生所追求的吗?当初在董卓的身上,你没有实现,如今在汉王这终于实现了,老夫得恭喜你才是。”

    说完杨彪便走了。

    李儒寻思,这么多年了,难道这真是自己所追求的吗?可自己怎么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几日后,杨彪一行带着传位诏书与传国玉玺,前往长安!

    当杨彪到达长安后,也有些吃惊,七年了,长安变化可真大,城内多了不少房子。来往客商也更多了。

    杨彪一到长安,刘苟便知李儒把事办成了。能让杨彪来传诏,再好不过。

    刘苟下令,长安众文武官员,前来宣室殿听诏。

    当众臣都到了以后。

    杨彪打开诏书,高声道:“陛下有诏!”

    刘苟带头跪下接诏。

    杨彪念道:“予闻皇天之命不于常,惟归于德。是属圣贤,用能经纬乾坤,弥纶区宇,革晦以明,积代同轨,百王踵武,咸由此则。汉王刘苟,有命自天,降神惟狱,天地合德,拯社稷之横流,提亿兆之涂炭,东诛逆叛,北歼诸胡,威加四海,仁渐万国,复张崩乐,重兴绝礼,重塑大汉,大功在舜,盛绩惟禹,勋格于皇穹,明明上天,光华日月,革故著于玄象,代德彰于图谶,狱讼有归,讴歌爰适,天之历数,实有攸在。朕虽庸貌,暗于古昔,永稽崇替,为日已久,敢忘列代之遗典,人祇之至愿乎。今逊位别宫,敬禅帝位于汉王。钦此!”

 第556章 三让三辞

    杨彪念完,大厅安静得出奇。众人都惊呆了。天子这是禅位啊!

    随后大家又高兴了,汉王要当皇帝了。

    荀彧听完诏书,一动不动,眼泪打转。这一天终于到了。

    只听刘苟道:“杨太尉,这诏本王不敢接。”

    杨彪心想,你少她妈装蒜。你要不是想称帝,天子怎会禅位,你若不相逼迫,天子怎么愿意退位?

    道:“汉王请起,天子已经说的很明白了,禅位于汉王,还请汉王早日登基即皇帝位。”

    刘苟道:“还请杨太尉去驿馆休息,这诏书也请暂且带回。本王要仔细思考。”

    “诺!”老夫告退!

    杨彪走后,大殿成了菜市场,众人都开始恭惟。

    “安静!”刘苟喊道。

    “诸位怎么办?本王接还是不接诏?”

    杨松道:“大王,天子一片诚意,这天下本就是您打下来的。您就接诏继大统吧!”

    “对,对,大王应该接诏!”众人劝道。

    刘苟见只有荀彧、贾诩、诸葛亮三个没说话。

    刘苟道:“孔明,你说说吧!”

    诸葛亮本不想说话,但汉王问了,又不敢不答。道:“主公乃是宗亲,这帝王之位本来就是你们刘家的。所以这是您家事,亮怎敢乱言。亮是主公之臣,只听主公的。”

    我靠,前不久你还劝我再进一步。现在人多了,你他妈又做缩头乌龟,装傻充愣,狗日的小滑头。

    “文和,你说呢?”

    贾诩这老狐狸更精,道:“老夫年事已高,刚才杨太尉念的什么?我一句都没听清楚。不过老夫想,古人若是听不清,一般都要说三遍,老夫一会退朝后,去找杨太尉再听两遍。要听三遍才能听得清楚。哎!老了,老了。”

    “嗯,这老家伙什么意思?怎么老是提三遍?”

    “三遍,三遍?莫非这老狐狸是要我三辞三让才接受?”

    “对啊!三辞三让才更显得合法。曹丕,司马炎、李渊,都是这么干的。其实就是脱裤子放屁,虚伪,但古人就信这个。”

    刘苟大声道:“本王乃是汉宗忠臣,虽天子抬爱,但此诏责任重大,不敢受也。寡人决定,不接此诏,请杨太尉原样奉还陛下。诸公请勿再言。”

    “退朝!”

    说完刘苟头也不回便走了。

    众人见刘苟撂挑子走了。一时不解,只有贾诩、孔明、荀彧、田丰等几人明白。刘苟这是玩猫捉老鼠游戏。三让三辞!

    众人退出大殿,荀彧一声不吭的往回走。

    刘苟回到后宫,也在寻思,如今称帝是是板上钉钉,可荀彧这死脑筋怎么办啊!杀是不能杀。可他若撂挑子这朝中大事谁来干?

    “子民,你这又怎么了?”怎不声不吭在想什么呢?”孙灵道。

    刘苟笑道:“杨彪来长安了,天子要禅位于我,让我给拒绝了。”

    孙灵道:“干嘛拒绝?天子到也算有自知之明。”

    刘苟笑道:“拒绝不过是做给天下人看,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欲擒故纵罢了。贾诩暗示我三让三辞嘛!”

    【作者题外话】:ps:明日登基称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