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大太监-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年还要发行新的货币,还是用五铢钱,但是新钱与旧钱不同,这个朕会自己去安排,到时候把样品做出来了,拿给众位爱卿过目。以后用新的五铢钱逐步代替以前的旧钱。”

    “另外朕将要成立一家行银。统一发行货币,可以借贷,存款。”

    荀彧道:“陛下?何为银行?”

    刘苟道:“通俗一点讲就是,以后国家的货币由银行发行。老百姓可以把钱存到银行,还可以拿利息。比如文若,你存100个铜板到银行。如果是到了一年时间你来取的话,可以取105个铜板。如果你存半年的话可能只有拿到102个铜板。”

 第583章 谈银行

    “也就是说这多出来的铜板就是存钱的利息。存的时间越久利息越多。”

    “啊,陛下,这怎么行啊?要是百姓都把钱存到银行,那不亏死了?”

    刘苟笑道:“你别急啊!这是存钱,还有借钱没有说呢。”

    “比如你开店没有本钱,向银行借100个铜板。如果一年还清,那么你就只还110个铜板。如果你提前还钱,可能还102个铜板就行了。这就是借钱的利息。但是不允许有高利贷。向银行借钱是国家合法的。比民间的高利贷利息少得多。也更有保障。”

    “懂了吗?”

    大家这下懂了,原来是钱挣钱,赚中间的差价。

    刘苟又道:“这只是银行的第一点。还有第二点,异地取款。”

    “比如文若要去河北做生意,如果你带着一万吊钱走的话,实在太重了。还得请保镖雇马车。”

    “那么有了银行以后,你就可以把钱存在长安银行。拿着长安银行的存单去河北,到了河北的银行也可以就地取钱。只需给一点点手续费就行了。比如千分之一的手续费。一万吊钱只需十吊手续费就够了。这样既安全还便宜。”

    “等你在河北发了大财,你要是想回长安了,你又可以采取同样的办法在河北存钱,到长安这边取钱。你也可以选择不取,继续存在银行里吃利息,钱生钱。”

    “啊?还有这等好事?这实在太方便了。别说是千分之一。就是百分之一也划算。”杨松道。

    刘苟笑道:“手续费不是目的,目的是方便大家,繁荣国家经济,为做买卖提供方便。”

    “另外银行赚了钱也要交税的,它的账目必须是公开的。这样朝廷又能挣到税收。”

    司马懿的脑子很聪明。道:“陛下这里有一个弊端。”

    刘苟道:“你说什么弊端?”

    司马懿道:“如果有人蛊惑,所有存钱的人都来一起取钱。而银行又把钱借了出去。这样一来势必会有人取不到钱,会造成存单变成一张废纸。那会大乱不可。越是取不到钱,越来取钱的人会更多。这样会一发不可收拾。”

    刘苟点了点头。司马懿不愧是司马懿,能看到这一点,厉害。

    刘苟笑道:“仲达所言,谈到了问题的根本。如果出现挤兑,而银行里又没有钱可取,那银行会崩溃,国家信誉全部没了,非得天下大乱不可。”

    所以就得准备储蓄金。通俗一点的就是说,准备别人都来取钱的准备金。以防止挤兑现象。

    打个比方,一万个百姓,在银行里存了一万吊钱。而银行里又把一万吊钱都借了出去。一时间又收不回。

    如果这些百姓同时来取钱的话。银行里没有一万吊钱了。势必会有人取不到钱。这便会出现大乱。但是如果你准备金比较足,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银行有一万吊准备金。

    那么百姓来取的话,就可以用准备金取给他。这样百姓就能取到钱了,信誉也就保住了。

    “只要银行不乱借钱,或者你借岀去的钱不超过你拥有的准备金。银行就不会缺钱,懂了吗?”

 第584章 西域

    众人点了点头,是这么回事。这个道理也比较容易懂。只要你先准备好了钱。不把钱全部借出去。始终留有存款的总额那么多钱在家,谁来取也不怕。

    刘苟笑道:“什么东西都是要慢慢摸索,慢慢成熟。以后官员的俸禄都去银行拿。也不发什么粮啊,米啊。都发钱。”

    “朝廷把要发给诸位的钱发到银行,诸位每个月去银行里取钱便是。如果不取出来的话还有利息。这比手里提几袋铜板,好的多吧?”

    孔融道:“陛下,若谁也不来借钱,全部都是存钱,那您的利息怎么补啊?这每年的利息可不小啊。”

    刘苟笑道:“要真是那样就好了,这说明国家富裕了,大家都不用借钱了。若大家都存钱,朝廷可以向银行借钱啊?”

    “朝廷建房子卖,开荒种粮,修桥铺路。大兴水利,大兴教育,减免国家税收等等。总之钱越多越好,一点利息怎么都可以挣回来。”

    “另外,银行还可以调整国家经济情况,平抑物价。比如说市面上的闲钱太多了,物价飞涨。银行就可以提高利息,多吸收百姓存款,这样市面上的钱就流到银行里来了。物价也就控制住了。这里边是一个大大的学问。将来要成立学院,慢慢研究。”

    “好了,诸位爱卿,银行的事,暂且不说了,朕会仔细考虑的,安排周详。绝不会出乱子。”

    “现在还是议下新政的事,如今天下刚定百废待兴。首要的任务是多产粮食,恢复经济,让百姓安居乐业。这些年连年征战,有些地方可谓民不聊生。朕决定裁减一部分军队。”

    周洪道:“陛下,如今江南未定,不可裁军啊。若裁军的话,又怕曹操等人北上。”

    刘苟笑道:“不急,朕说裁军,并不是裁减荆州北岸的军队。主要是河北、青州,中原、洛阳、长安,等地的军队。先裁十万人。让这些士兵退役回乡。在淮南、荆州留有十几万军队就够了。军官的话可以转到别的部队去。兵贵在精不在多。孙权也好,曹操也罢,朕都不放在眼里。”

    “朕当心的不是他们有多强,而是自乱。只要天下富足,吏治清明,不需几年,朕将派王师摧枯拉朽一般,踏平江南。对于统一天下,你们要有政治自信。不用把他们当回事。在战略上藐视他们。”

    “另外,朕还想从开丝绸之路,把西域都护府再建立起来。这些年西域早就断绝了来往。西域三十六国,如今也不知什么样了。也不知有没有相互兼并。如今快要入冬了。西域是没法去。”

    “明年开春后,派人去河西走廊走一趟,最好是去出使西域,先了解下情况。其实朕还是想直接派兵进入西域。什么三十六国,朕要把他变成西域郡。三十六国变成三十六县。”

    “只是那鬼地方太远了。去一趟要大半年,而且还有半年大雪封山。实在是难走。”

    “还有辽东也还没有平定。如今国库空虚。暂且就不用兵了。休养生息几年吧。但愿不用等太久。”

 第585章 袁妃“薨”

    周洪道:“陛下,是不是该建阴宫了?”

    “什么阴宫?”刘苟道。

    周洪道:“就是陵园啊!皇家陵园是个庞大的工程,需要时间很长。”

    刘苟道:“修什么陵?朕还没死呢,国库空虚哪能去浪费钱修什么陵园。朕要是死了,挖个坑埋了就行。不用麻烦。”

    “啊!陛下不可如此,臣等大不敬也。”

    刘苟也无语,历代皇帝都是活着就给自己修陵园。秦始皇更是还未统一六国便开始修。一修就是几十年。更搞笑的是一边修陵园,一边还找长生不老药。这骚操作搞的是两手准备。最后到死陵园都还没有修建完功。自己死在沙丘,回到咸阳都臭了。

    刘苟道:“行了,行了,典韦杜乔葬那地方就挺好,朕上次不是让你圈起来了吗?朕要是死了,也在那挖个坑就行。别搞的劳民伤财。朕重生不重死。此事以后就别提了。朕还不老,20年内还死不了。就算要修十年之后再说。别整这些不实际的东西,若大汉百姓能富足安康,朕就是死无葬身之地也能含笑九泉。”

    “再说,华佗不是要研究尸体吗?朕要是死了,抬到医学院,让那些医生去做实验解剖也挺好。”

    “哈!臣等惶恐!陛下万不可如此,又是跪了一地。”

    众人吓得大惊,谁敢动天子的尸体那是诛九族,这陛下又疯了,说胡话。

    “哎!人死如灯灭。罢了。”

    “好了,两日后便举行第三轮科举考试,这天有些冷了,在广场上容易冻到各位举人。明日考试便在这宣室殿举行。几百人这大殿也足够了。”

    “孔融,这事便由你负责任。”

    “诺!臣明白。”

    “好了,退朝。”

    …………

    刘苟书房,“陛下,皇后娘娘让您去一趟景翠宫。”小太监道。

    刘苟道:“怎么了,有什么事啊?皇后呢?”

    小太监道:“皇后娘娘也在景翠宫,袁妃娘娘怕是不行了。”

    “什么?”

    刘苟大惊,立马跑路过去。

    不久刘苟到了。

    “姗儿你怎么了。”大老远就听到刘苟的声音。

    进入房间,只见袁姗躺在床上奄奄一息。身神消瘦,脸色煞白。华佗站在一边摇头叹息。

    刘苟坐到床边握住袁姗的手,道:“姗儿你怎么了?朕该死,这些年没有好好照顾你,让你受委屈了。”

    袁姗有气无力的道:“陛下,臣妾一辈子没求过您什么。臣妾要走了,求您答应我一件事。…………我求您放过袁谭兄弟,饶他们不死。……让他们做个普通百姓。我娘家已被董卓屠戮一空。如今袁家就剩他们俩兄弟了。请陛下开恩……。”

    刘苟急哭了,道:“朕答应你,朕都答应你。是朕对不起你,这些年朕对你关心不够。”

    “元华,你下药啊,你不是神医吗?”朕令你治好袁妃。

    华佗道:“陛下,袁妃娘娘内心恐惧甚重,以伤元神,已经油尽灯枯。臣无能为力也,请您节哀。”

    刘苟想骂娘,可对华佗他又是骨子里尊敬。

    道:“你再给她续命几刻钟。”

    “李全,让人把太子,晋儿、韦儿都叫来。快去!”

    “诺!”

    华佗又用银针,给袁姗扎了几针,算是续命。

    不久三个儿子来了。

    刘苟道:“跪到你姨娘面前。”

    三个儿子立马叫照做。古人孝道还是很重的。

    “姗儿,你放心吧!朕一定善待袁家后人。”

    片刻,袁姗便断了气。

    大兴元年(公元202年)袁妃“薨”于景翠宫。

    刘苟流着眼泪离开景翠宫。这些年袁姗很少主动来见他。也许是因为袁绍的原因。袁姗内心恐惧。

    谁说女人多就是幸福?身边自己所爱一个个死去。内心是何等悲凉?这次是袁姗,下次会是谁?只要自己活着,别人就会死你前面。剩下的就只是铁石心肠。

    靠在榻上,刘苟内心冰凉。自己不是铁石心肠的人。

    这时孙灵过来了,道:“陛下,袁妃后事怎么处理?”

    刘苟道:“这些还用问我吗?按皇妃之礼葬就行,不要放什么金银陪葬品,用一些陶器代替便可。国家困难,一切从简。将来你我也是一样。”

    孙灵道:“葬哪?”

    刘苟道:“就葬姐傍边吧!给姐作个伴。”

    孙灵道:“好吧,我去安排,由李恢去负责。袁妃已经去了,你也别太伤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