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大太监-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苟诏书旨意是召孙权曹操入京述职,并且不容推脱。

    孙权立马召集众人商议。

    道:“长安来诏,让孤亲自去长安述职,诸位说说孤要怎么应对?”

    顾雍道:“主公,今天下大势以定,刘子民继承汉统已有数载。天下三分其已占二分。帐下带甲百万,兵精而粮足。主公既以承认汉室朝廷之正统。以雍之见不如向长安请降,以免再起刀兵。”

    孙权不出声。

    这时黄盖道:“不可,我江东以立三世。虽承认是汉室之土,但主公乃江东之主。若前往长安岂不成了笼中之鸟。今刘子民要主公前往长安,实则是想占领江东,主公万不可答应。”

    张昭道:“公复(黄盖字)所言差矣!主公吴候爵位乃朝廷所封。即便投降,主公也仍可为列候。今长安有诏,如若不去长安述职,则是抗旨不尊,刘子民便有借口取消主公之官职爵位。到那时如之奈何?”

    黄盖道:“刘苟若是取消主公爵位。主公便可自立。何必在乎这些?”

    陆绩道:“黄将军此言乃陷主公于大不义也。主公本是汉室忠臣,若自立那算什么?学袁氏兄弟称帝乎?”

    孙权还是不说什么。

    目光看相鲁肃。道:“子敬,你且说说孤怎么办?”

    鲁肃道:“主公,去不去长安取决于我江东士卒能否击败北方将士。若不能胜,一切都是空谈。”

    “从刘苟的诏书来看,其明显是打算出兵南下了。主公去不去长安他的兵马都会南下。若主公去,则兵不血刃占领江东。若主公不去则强行过江。总之朝廷的兵马是要进驻秣陵的。”

    “从刘苟称帝到如今已有数年了,坦白讲刘苟是已经很有耐心了。否则只怕早就出兵了。如今传诏给主公,不过是找个借口罢了。”

    孙权道:“那孤去不去长安?”

    鲁肃道:“主公,与其问去不去。不如问大督都能否击败朝廷的水军,否则问去与不去,没有任何意义。”

    孙权道:“言之有理。”

    “来人,传信去鸠兹(今芜湖市)让大督都回秣陵一趟。”

    “诺!”

    又道:“诸公,且先回去,去与不去长安,孤要与公谨商议后再作决定。”

    没办法江东这帮投降派,只得乖乖的回去。

    而鲁肃留了下来,众人都走了后。

    孙权道:“子敬,可还有话说?”

    鲁肃道:“主公,刚才众人想让主公请降都是为自己考虑。以刘苟收复中原各郡县来看,收回后各郡官员基本未动。他们这些人很清楚,刘苟拿下江东,他们仍不失郡县之官位。故而怕主公激怒刘苟,才让主公请降。”

    “而在下以为,江东任何人都可降,唯主公不能降。我等若降,仍不失郡县之官位。再不济,起码还有个自由之身。”

    “而主公若降,必将软禁,到时再想南面称孤,岂能如愿?一切将为泡影。君不见韩遂、刘璋乎?”

    孙权道:“哎!孤知道也,只是子布等人所言,大失孤之所望。如今一心想要投降。孤如之奈何?”

    鲁肃道:“主公也不必心急,公谨一定会支持主公的。我江东水军不惧北方将士。”

    孙权点了点头!

    第二天,周瑜回到秣陵。孙权召见。

    “公谨,你说孤降还是不降?”

    周瑜意气风发,道:“江东乃是伯符与江东将士打下来的。主公怎可不战而降。刘苟在北方裁军,如今兵力也就十几万。孔明在江夏新练水军不过三五万,瑜有把握吃掉他的水军。主公不必忧心。况且曹阿满也不会投降的。”

    孙权有信心了,道:“公谨所言深得我心,罢了。孤决定死守江东,与江东共存亡。”

    鲁肃道:“主公,在下愿前往长沙,与曹操谈一谈,双方再次合作,让其同意我军进驻柴桑。与孔明的水军决战。”

    “善,那就有劳子敬了。”

    …………

    孙权这边急,曹操是更急。曹操就从来没想过投降。可是曹操急的是蔡瑁这个王八蛋带着近万水军开船北上过江投降孔明了。如今曹操帐下毛介是水军督都,可曹操明白,毛介水战是个门外汉。根本不是蔡瑁的对手。

    水军不行也就罢了,更让曹操急的是郭嘉不行了,高烧不退瘦的皮包骨头。马上要嗝屁了。

    “奉孝,你还有何话要交代?”曹操问道。

    郭嘉也算是弥留之际了。道:“主公,孝先(毛介字)非蔡瑁孔明对手。主公欲想久守江南,必须与孙权合作。让周瑜到赤壁一线驻扎。我军则守岸边,方有胜算。”

    曹操道:“孤明白,奉孝可还有事教我?”

    郭嘉咳嗽几声,有气无力,道:“主公,从长远来看,天下终归会一统,但主公万不降刘苟。”

    “主公应该再坚持下去,刘子民已经四十六了,他早晚会死。等刘平继位,主公再降,到时情况大不一样。到时大小姐是皇后,您再投降则又是大功一件。彼时才可安享富贵。”

    “若现在降,轻则软禁,重则不得善终,再好一点,韩遂、刘璋便是榜样。”

    曹操说道:“可孤比刘苟还大几岁。只怕会死在他前面啊!”

    郭嘉道:“昂公子内有乾坤,亦能托付大事,主公不必忧心!”

    曹操点了点头。

    两日后,(公元207年秋)郭嘉病世于长沙,享年37岁。比历史上晚死几个月。

 第613章 再下荆州

    曹操失去郭嘉,内心悲痛。但接受郭嘉的计策,结盟孙权,迎周瑜驻守长江。……

    江夏郡治西陵城中,蔡瑁得知郭嘉死了。

    高兴道:“孔明,曹操没了郭嘉,不足为虑,本将一战便能打过江去。发兵吧?”

    诸葛亮为人还算忠厚。虽然对蔡瑁没什么好感,但蔡瑁却摆谱,但毕竟是黄月英舅父,他也只能忍了。

    道:“郭嘉死了,亮实则也觉得可惜。若非郭嘉,亮在中原早就把曹操挤死了,怎么会拖这么多年。哎!一代智者,可惜了。”

    “蔡将军,陛下有令,暂不过江,亮怎敢抗旨?还是等着吧!”

    “还等?再等就入冬了,大冬天怎么开战?”

    诸葛亮不想再跟他废话,道:“要不蔡将军去长安向陛下请旨?”

    蔡瑁见孔明不想鸟他,只得闭嘴。

    刘苟在长安把科举的事忙完,便打算再去荆州一探。

    这时,荀彧来了。

    道:“陛下,您去荆州,臣不反对。但千万不可上船,如今国事还离不开您啊!臣担心水战有危险。”

    “行吧,你放心,朕不过江,只在江夏玩几天。长安有你,朕也放心。太子你多照顾一下。”

    “哎,不瞒你说,朕对平儿并不太满意。朕现在有些担心啊!”

    荀彧道:“太子仁爱宽厚,为人正直,陛下不必多心。”

    “刘苟摇头道:哎,就是太老实了嘛,朕希望他能更狡诈一点。朕要是死了,他这个性格,怎么能降服这些娇兵悍将?文若,你得多教教他。自古君弱臣强都不是个好事。”

    “陛下放心,太子并不弱,只是宽厚仁慈。”

    “哎!”罢了,就这么着吧!你回去吧,咱们这帮兄弟都见老了。多注意休息。”

    “诺!”

    荀彧走后,刘苟道:“李全,把太子叫来。”

    “诺!”

    不久刘平到了。

    “拜见父皇!”

    “起来吧!”

    刘苟看着自己这儿子内心也无奈。太老实了,将来面对诸葛亮等人吗、他能压制得住吗?难道自己也学朱元璋,把这些立功之臣全部处死?

    真怕他成第二个朱允炆。守不住江山啊!

    “平儿,朕要去躺荆州,由你监国,朕允许你代拟诏书。你能做好吗?”

    “孩儿尽力而为,一定不让父皇失望。”

    刘苟道:“多看,多听,少开口。一旦认准就去做。不可偏听偏信。也不要轻意相信任何人,以免受人蛊惑,心中要装着百姓。在你眼中要有功臣亦是臣,没有特权。明白吗。朕希望你能成为一代名君。”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好了,你去忙吧。”

    “诺!”

    刘平走后。

    刘苟自嘲道:“哎!这太子当初立的确实有点草率了。姐啊,你弥留之际,还要害我,给我下套。你这真是吃定了我啊!如今真是骑虎难下,平儿资质平平却担此重任。朕总不能换人吧?哎!真是欠你的。”

    这时蔡氏求见。

    刘苟道:“让她进来吧!”

    “诺!”

    “陛下,听说您要去荆州,臣妾想跟着去。”蔡雅道。

    刘苟笑道:“爱妃啊,朕是去打仗,可不是游山玩水。你跟着去干嘛呢?”

    “臣妾想回襄阳去看看嘛!来长安这些年,我还没回去过呢。”

    “行吧,那就顺道回去吧,不过鑫儿谁照顾?”

    蔡氏道:“有宫女太监管着应该没事吧!”

    刘苟笑道:“你把他放到皇后那去吧!皇后会照顾好的。你争取年前返回呗!”

    “行!臣妾听陛下的。”

    如今刘苟儿子又多了好几个,牲口配种一样,孩子当然多。

    几日之后,刘苟率三万人马,从长安出发前往荆州。随行有大将田柾。刘苟又把司马懿带上做个随军参谋。

    【作者题外话】:ps:各位书友,这本书已有上百万字,但成绩并不太好。中间没有断更过,硬着头皮一路坚持了下来,实属不易。以后更新会少一些,但不会断更,留下更多时间创作新书。本人也是业余写手。每天只能留四五个小时创作。新书将偏向更黄更暴力。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多多投票,谢谢大家!!

 第614章 揽二乔

    宽大的马车摇摇晃晃,蔡氏搂着刘苟。加上太监李全伺候着。

    蔡氏在刘苟耳边轻道:“陛下,您都很久没有宠幸臣妾了。”

    刘苟笑道:“爱妃,朕老了,人过中年,哪能像小伙子一样。这些年也算是雨露均沾,宫中待宠的良佳子这么多。朕也需要照顾她们啊!”

    “都说帝王最享受,可真正其中的无奈谁能理解?朕有时觉得自己就像是牲口。”

    蔡氏道:“那些良佳子能得陛下临幸是她们的福份。”

    “是吗?可朕是没发觉,朕开过“苞”之后,连她们的名字都记不住。这算什么幸福?”

    李全道:“陛下,您已经几年没选美了。李恢大人前几日还问奴婢,陛下是否想过选美?五年了,该选了。”

    刘苟道:“不选了,朕以后都不选了。天下美女也不过如此。”

    “不过说到美女,朕到想起来了江东可还有俩名美女。”

    “有诗云: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李全道:“陛下,这二乔是谁啊!”

    刘苟笑道:“大乔乃孙策的夫人,小乔乃周瑜的夫人。此二女乃庐江皖县乔家姐妹。听说有绝色之资。可惜朕未得一见。”

    蔡氏道:“陛下果然好此道,这江东的美女,陛下都清楚。”

    刘苟笑道:“怎么?你不高兴了?”

    “没有,臣妾可不敢,马上要打过江了。陛下要是喜欢,到时把二女请来伺候陛下便可。”

    刘苟笑道:“罢了,说说罢了。你给朕按按肩,朕眯一会。”

    可刘苟随便说一下,这李全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