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大太监-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全,拟旨。”

    “诺!”

    “调任陈群为兵部尚书,辅政大臣,军机大臣。”

    “任诸葛亮为户部左侍郎,军机处大臣,领尚书衔。再赐爵阳都候,食邑千户。”

    “陛下,已经拟好,请用玺!”李权道。

    刘苟道:“明天再去传诏!”

    “诺!”

    诸葛亮回到府上,看着刘苟赐的府邸。感觉蛮气派的。虽然不是特别大,但很精致。

    “黄月英过来,道:“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被撤职了吧?”

    诸葛亮道:“大将军被撸了,可陛下又拒绝了我回隆中去教书。想来过几天会给个新的职务吧!劳累的命,想躲清闲是不可能了?”

 第666章 赐爵

    黄月英道:“不当这个大将军也好,省得到处跑。行军打仗也不是什么好事。你要不要去看一下姑姑。”

    诸葛亮道:“当然要去,但今天就免了,明日咱们一起去。听说姑姑开了一家银行,亮还想去请教一下,这银行是怎么个操作法。这些年,带兵在外到有些孤陋寡闻了。”

    黄月英道:“我听说了,就是个存钱,借钱放贷的地方。没什么稀奇的。”

    第二,几名太监来到诸葛亮府上,开始宣诏。“封户部左侍郎,领尚书衔,入军机处大臣,阳都候,食邑千户。”

    诸葛亮没想到。诏书这么快就来了。

    太监走后,黄月英道:“陛下到记你老家是琅琊阳都,如此给你封阳都候也算是你光宗耀祖了。只可惜只是个千户停侯。”

    户部左侍郎,官居正二品。但是领上尚书衔,就是从一品了。而且还兼任了军机处大臣。说明陛下还是会重用他的。

    诸葛亮道:“亮无意于爵位,到是陛下这回到不吝啬了还赐了爵位。”

    黄月英道:“这户部左侍郎可是个苦差事。户部可是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等等大事。大汉就没有哪个衙门比这个衙门更累了,荀尚书这回是抓到牲口了。”

    诸葛亮白了他一眼,心想,能者多劳嘛,不想干活还当什么官?

    道:“咱们还是去看姑姑吧。明日亮再去户部上任。”

    黄月英道:“嗯,昨天还说辞职去教书,明天就想去上任,你这分明是不舍得辞官嘛。你就不能在家多陪我几天?”

    诸葛亮有些尴尬。这家伙是个闲不住的。

    俩人前去见成功燕,在长安成功燕算她们俩夫妻的亲人。以前她们叫成功燕夫人,时间久了便也叫姑姑。

    “姑姑,几年不见,您还是那么漂亮一点都没变。”黄月英笑道。

    诸葛亮弯腰拜道:“亮,见过姑姑!”

    成功燕道:“孔明,你们回长安了。看来兄长还是舍不得你们。兄长把你们扔到荆州,我可是经常说他的。”

    “兄长眼光还是有的,知道你能替他平定天下,看来他果然没看错人。如今你也算大功告成了。”

    诸葛亮道:“姑姑过誉了,全赖将士们用命,亮不过是占了将士们的光。”

    黄月英道:“姑姑,听说你开了家银行,我回长安了,闲来无事,我来你这上班。”

    “这银行可是陛下开的,我可没这本钱。你能来我当然高兴,如今邺城,洛阳都有分行了。再过几年荆州,益州也要开分号的。”

    诸葛亮道:“姑姑,陛下怎么想着经商呢?这不是与民争利吗?”

    成功燕笑道:“你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等以后你慢慢了解了,就不会这么说了。银行可不是与民争利,他的作用大了去了。比如现在邺城的商人,把钱存在邺城银行,空手便能到长安取钱。你说这多方便?以前运铜钱得请多少人?还怕路上抢劫。”

    “存钱到银行有利息,可以钱生钱,你们以后把钱存到这。每年利息都够你们请仆人的呢。”

 第667章 欲废太子

    诸葛亮不出声了,他对这些情况还不太清楚,看来还是不了解,得学一学。

    对成功燕诸葛亮还是很尊敬的。虽然他知道这个女人跟陛下的关系也不正常。他并不太赞成这种行为。但并不妨碍他对这个女人的欣赏与尊重。聪明的人都喜欢跟聪明的人交朋友。

    刘苟书房,刘苟坐在案桌边,手里拿着封情报。太子在陈留救灾的时候与歌妓住在一起,歌妓是陈留太守找来的。陈郡虽然是钦差,但对太子也睁只眼闭只眼。

    目前灾民,并未安置好,冀州青州都调了不少粮食,但是分发不均,很多灾民仍然到处逃难。陈群召各官员议事,商议对策。

    刘苟看完信,脸色铁青。内心大骂逆子。救灾不力,睡女人到不分场合。太让人失望了。刘苟现在有些后悔立这个太子了。

    哎!姐,你可真会折腾我,临死了,还仍个这么大雷。刘平太平凡了,没有魄力,没有进取之心。天下交给他行吗?

    我可不想做刘裕,自己死了儿子就被人给废杀了。更不想做柴荣,死后让人轻而易举夺了江山。刘苟第一次有了废太子的想法,但也只是想想而已。毕竟废太子,事关重大。动摇国本,众大臣也会反对,只能压下去。

    “来人,把司马懿给我叫来。”

    “诺!”

    不久,司马懿到了。

    “拜见陛下。”

    “仲达,陈群与太子正在中原赈灾,朕派你去一趟,告诉陈群,要妥善安置好灾民。让他回来马上履行新职。另外,由你接任他暂时出任赈灾使。”

    “啊,陛下,您这怎么突然又把陈群调开呢?这赈灾可是好好的。”

    刘苟道:“陈群回长安任兵部尚书。但救灾的事,不是他所擅长的,由你去接任。要用最快的方法恢复生产。朕从长安调了三十万石粮,由你负责发放。另外告诉太子,多了解一下百姓疾苦。玩够了就回长安。”

    “诺!臣马上动身。”

    “嗯!”

    司马懿走后,刘苟又在想。司马懿是能干,可内心不放心,能不能让诸葛亮来对付他?可一想司马懿活到70多。熬死了曹氏三代。而诸葛亮只活了54岁。差了近二十年呢,熬不过司马懿啊!

    哎!还是留不得啊,以刘平的本事,将来怕是对付不了司马懿。这个恶人只能自己来做,赐死司马懿。

    再等等吧,但愿别太晚。

    回到后宫。

    “灵儿,忙什么呢?”

    “陛下,没什么,刚才韦儿来了,他求我替他换个先生。”

    刘苟道:“现在的先生怎么了?教书蛮好的嘛。”

    孙灵道:“韦儿说这先生已经没什么可教的了。所以想换个先生。”

    “那他想换谁?让谁来当他先生?”刘苟好奇道。

    “哦,韦儿说御史大夫贾诩比较清闲,他想去拜贾诩为先生。”孙灵道。

    刘苟听完,不再说话。

    孙灵道:“怎么了?你不赞成吗?”

    刘苟不答,道:“你觉得韦儿这孩子怎么样?”

    孙灵道:“挺好呀,整日在房里读书,懂礼孝顺,除了来长秋宫请安,一般都大门不出,也不生事,对身边的太监女人也很和气。是个好孩子。”

 第668章 南蛮

    刘苟心想,你懂个屁,只看到表面现象。真是妇道人家,这小子心机厉害着呢。贾诩是什么人?有名的老毒物,阴险狡诈。满朝文武这么多大臣!这小子怎么偏偏要拜贾诩为师。更奇怪的是这小子怎么知道去找贾诩拜师呢?是谁教他的。

    “陛下,韦儿喜欢读书,你就成全他吧,贾诩为人谦虚,淡泊名利,我看韦儿跟他学也挺好。”

    得了,皇后都替这小子求情了,这小子可真不简单。

    罢了,老子还没死呢,倒想看看这小子接下来想干嘛?

    道:“好吧,既然灵儿都替他说话了,那就让他拜贾诩为师吧!”

    半个月后。

    “陛下,益州急报,犍为郡太守中郎将庞羲发来急报。南蛮作乱,兴兵十数万,攻打犍为,请朝廷派兵平叛。

    刘苟想了一会,道:“李权,派人把几位军机处大臣全部叫来。”

    “诺!”

    不一会几人到了。

    刘苟道:“南蛮叛乱,正在攻打僰道(宜宾市)你们说说怎么应对?”

    田丰道:“陛下,南蛮缩在深山老林,怎么突然冒出来与朝廷作对?这些南蛮,只要下了山,对付他们并不困难。益州有十万人马,兵力足够了。只需派一位能将指挥便可。”

    刘苟道:“那派谁去?”

    田丰道:“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就是不缺将军,随便派一员大将过去就足矣。要不还是派徐晃去吧,徐晃在益州统兵多年,他一去更能稳定军心。”

    刘苟不说话。

    荀彧道:“益州都尉吴懿,太守庞羲,他们也是统兵多年,对付南蛮也应该足以。不如就让他们去平叛。”

    众人不说话了,等刘苟决定。

    刘苟看向诸葛亮,道:“孔明,说说你的意见。”

    诸葛亮是新来的,有些腼腆。不想抢了几位前辈的风头,所以刚才没开口。但这家伙的脑袋确实聪明。

    道:“陛下,庞羲在犍为郡多年,是该调动他回长安了。”

    刘苟道:“你这什么意思?”

    孔明道:“徐晃离开益州,可益州十余万兵马并没裁剪。南蛮不可能不知道,既然兵马还在,为何他们还敢闹事?”

    刘苟道:“你的意思是说南蛮闹事,与庞羲有干系。难道是他勾结南蛮不成?”

    诸葛亮道:“不敢,臣没有证据,也不敢冤枉庞羲。再说庞羲是中原人,交结南蛮他不可能干。臣只是觉得庞羲守在僰道多年,既然他现在震慑不了蛮人,那也是应该换一换了。不管他庞羲打了什么主意。换个地方总是不会错的。”

    “另外,益州兵马,可以借此机会裁减一部分了,如今没有必要在益州留太多兵马。”

    刘苟点了点头,道:“嗯,那你们说派谁去平叛?”

    诸葛亮道:“陛下,可令庞羲为主将,吴懿为副将,严颜为先锋。令他们半年之内平定叛乱。”

    周洪道:“孔明,你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你刚才不是说调庞羲走吗?怎么又让他做主将?”

    诸葛亮笑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庞羲与南蛮打交道最多,他更了解蛮人。由他做主将,可快速平定内乱。也许这正是庞羲所追求的,其中的猫腻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朝廷也不必过问细节。”

    “待他平定叛乱以后,陛下只需一旨诏书,召他回朝便可。若庞羲尊诏回朝,可赏赐。若他敢抗旨不尊,那倒简单了。”

 第669章 许攸归来

    刘苟道:“庞羲要是敢抗旨,朕就诛之。”

    “罢了,庞羲既然想统兵,朕就成全他。”

    “拟旨,封庞羲为安汉将军,督益州兵事。吴懿为副将,严颜为先锋,前往犍为平叛。令其三人在半年内平定南蛮叛乱。”

    “诺!”

    刘苟道:“李权,派人快马加鞭前去传诏。”

    “诺!”

    “哎,依朕的本意,这些南蛮本应该全部处死。朕现在内心到有些软弱了。罢了,你们也准备一下,争取把这些蛮人也汉化了吧!刘子杨在益州也十来年了。明年把他调回长安算了。”

    “诸位,事情处理完了,你们回去吧!”

    “臣等告退!”

    刘苟心情烦闷,做帝王也就这么回事情。

    而在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