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大太监-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诺!典韦答道。

    “杜乔找的那些木匠呢”?

    “在另外一外作坊!”典韦道。

    “走咱们去看看”!

    来到一处木匠作坊,刘苟找来几名老工匠,道:“图纸上的能做吗?”

    工匠刘三道:“能做,这个好像是马鞍吧!只是这个前后两头干嘛做这么高?

    刘苟笑道:“行啊,眼光不错嘛,这叫高桥马鞍,能增加骑手的稳定性,懂了吗?骑手的前腹与后背等于有了靠背,这样骑得更稳”。

    刘三道:“原来如此,这个简单,大伙都能做。”

    刘苟道:“简是简单,但是还要打磨光滑,放在马背上,下面只垫一块皮子,如果不够光滑会膈应到战马,容易伤到马背!”

    刘三道:“主公放心,您的意思我懂了,我做出来会找匹马来试试,保证不伤马背。”

    刘苟道:“这便好,高桥马鞍主要是防止骑手落马,增加骑手稳定性。你只要明白这个道理就不难知道怎么做了”。

    “诺!我明白了”!

    “你一天能做多少个?”

    刘三道:“材料管够,每人一天两三个不成问题,到了后面熟练的会更多!”

    “好,我给你三个月时间,你争取给我先做一万个!每名工匠每月多加一吊钱!”

    “诺!”谢主公!

    刘苟:“切记保密!”

    “

    诺!”

    刘苟为了早日进入长安,只能率先用上骑兵三宝,增加战力。

    刘苟一直想复制李唐,从太原出兵先打下长安,守住潼关。虽然现在还没有潼关,但可以守住函谷关。道理也是一样。

    唐高宗李渊,便是从太原出兵河东,绕过潼关,强渡黄河,突然杀入长安。占领长安以后守住潼关,基本宣告大唐势不可挡。

    李渊能得天下,李世民,李建成兄弟当然成功不可没,但他占了关中这块好地方也占尽了优势。古代关中粮食产量也高,加上古代关卡极为难攻。秦国占关中,关东六国数次合力攻打都没有办法。

    刘苟安排好工匠之事,便回府!

    数日后,何虎以并州使者身份出现在邺城!

    邺城刺史府大厅袁绍高坐主位!

    “下官并州使者何虎拜见袁盟主!”

    袁绍历来就不喜欢刘苟,道:“刘子民派你来何事?”

    何虎道:“为袁盟主雪中送炭来也!”

    “呵呵呵呵,刘子民,兵不过两三万,将不过一手之数,穷得都要当裤子了他能送什么给吾!

    大厅里众人哈哈哈大笑!

    何虎道:“袁盟主说的也对,并州是穷,可并州安全啊!没有强敌,但您冀州就不一样了,公孙瓒,刘虞,甚至曹操,袁术都想要啊!冀州又是平原地型,公孙瓒白马义从,来去自如。您总不能光着脚去追骑兵吧?”

    袁绍道:“听你这么说,刘苟派你来是给我送战马啰?”

    何虎道:“然也!前几日公孙瓒派人与我主结盟,共同夹击冀州,事后平分土地!但是被我主公给拒绝了,我主公言袁盟主是他大舅哥,岂能帮外人打大舅哥?今又派我带两千匹良马送与明公。只是希望明公也能回赠我们一批弓箭!”

    袁绍道:“当真?”

    何虎道:“战马就在来的路上,明公可派人去接收,我岂能相瞒。”

    袁绍脑子飞转,心想,刘苟怎会有这好心。

    道:“你家主公要多少弓箭?”

    何虎道:“不多,两万张大黄弓,加五十万支羽箭!”

 第109章 袁绍财大气粗

    袁绍道:“使者幸苦了,请先回驿馆休息,吾与众人商议明日再答复你!”

    何虎道:“这是应该的,不过请明公快点,袁术将军的使者也在太原呢!”

    何虎走后。

    袁绍道:“诸公说说,怎么样,换不换?”

    郭图道:“两千匹马,换两万张弓加五十万只羽箭,等于每匹战马换十张弓,加250支羽箭。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荀堪道:“若是平时到也不算太多,只是这一时之间去哪找这么多弓箭啊?”

    逢纪道:“公孙瓒骑兵众多,如今主公又没养马地,幽州又买不到战马,除了刘苟能卖战马,再也没地方买啊!中原什么都好,就是缺马。刘苟这是穷疯了,靠卖马度日。主公要是不买,袁公路与刘表等诸候肯定会要,谁让中原缺马呢?”

    荀堪道:“主公,此事可问审配,冀州工匠众多,看要多久才能生产二万张弓!

    袁绍道:“来人,把审正南找来。(审配字)”

    不久审配来了,袁绍道:“正南,做两万张大黄弓,五十万只羽箭要多久时间?”

    审配道:“大黄弓是一石弓(古代一石弓拉力大概现代30公斤左右)制作不难。每名工匠每天做过三五张不成问题,但是不能一次做成,要经过制坯,火烤,上桐油,等等,按步骤来,一张弓要一个月左右才能做好。

    袁绍道:“你就说一个月能做多少?”

    审配道:“主公只要给我三百名熟练工匠,材料管够,我保证每个工匠一个月内做出一百张弓,三百名工匠能做三万张大黄弓!”

    袁绍道:“羽箭呢?”

    审配道:“这个简单,如果用铸造法铸箭头,质量是差点,但速度很快,用铁也小。如果不上漆的话,五百名工匠一个月足矣!”

    审配道:“主公,您一时要这么多弓箭干嘛?”

    袁绍道:刘子民用两千匹战马,换两万张弓,五十万只羽箭你觉得换吗?”

    审配想了下,道:“要是曹操的话就不换,但刘苟可以换!”

    袁绍道:“这是为何?”

    审配道:“刘子民困在并州,他换弓箭不过是为了加强壶关的防守罢了。他兵不过两三万,穷得都不敢向农民收税,到处收什么商税,简直胡搞。”

    “但要是曹操就不一样了,曹操野心极大,得到这么多弓箭就会去打兖州,青州等地。”

    袁绍道:“言之有理!”

    荀堪道:“刘苟虽困在并州,但绝非泛泛之辈,主公还是不要轻敌!”

    郭图笑道:“友若多心矣,刘苟北是鲜卑,西面是匈奴,东面是主公,南面是河东,可河东杨奉等已经投靠董卓!就算他拿下河东又能怎么样?难道他这点兵力去打董卓?那不是找死吗?更加上刘苟帐下无大将,连徐荣这种董卓的降将,老的牙齿都快掉了都得重用。可见帐下无人矣!”

    众人哈哈哈,大笑!

    袁绍道:“好!既然如此那就换!不管怎么样,刘苟暂时我还没空去收拾他。我要是不换,他如果与公孙瓒结盟,从背后偷袭我,给我捣乱,那就得不尝失了。区区多招几百工匠而已,我冀州工匠何其多也!”

    “审配,这事就交给你去办,多招工匠多做一点,咱们自己也要用嘛!”

    “诺!”

    何虎没想到袁绍当真答应了这样的要求,在并州马匹并不太值钱,刘苟原本打算能换一半就不错了,没想到袁绍这么大方。其实袁绍现在这点东西对他来说九牛一毛,战马才是他所急缺的。

    何虎回到晋阳,高兴道:“主公成了!袁绍答应两万张弓,50万只羽箭,这下袁绍还不得把邺城鸡都杀光啊,否则哪找这么多鸟羽?”

    刘苟笑道:“袁本初就是大气,好家伙,老子挖空心思才找到一百多名工匠。他一挥手便是几十万支羽箭啊!牛逼,这就是实力!”

    “这样,你去安排多给他两百匹马就说是我袁夫人送给兄长的!”

    “诺!”

    “另外去通知,雁门,九原等郡太守,让他们送些马匹过来,老子没去找他们不代表不能找,这两年他们应该也养肥了!”

    “诺”!何虎道!

    五个多月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袁绍的弓箭也早以交结完成,刘苟见到如此多的弓箭到手,底气也足了,天天让士兵练骑射,别的暂时都不练。

    几个月下来,弓都练断了近千张,练得战士们都想吐,但射箭水平那是提高一大截!

    长安,董卓的军师李儒病了,贾诩来看他。

    贾诩道:“文优,你这是怎么了?”

    李儒道:“哎!我哈怕是死期将近矣!”

    贾诩道:“文优何岀此言?”

    李儒道:“相国整日不理朝政,今又为一妇人居然在凤仪亭辱骂吕布,并以戟投之,我等只恐死于此妇人之手也。吕布与相国被这女人迷惑了,依我看来这可能是王允之计也!我去劝说相国,把此女送给吕布算了,可他却说我是否也愿意把爱妾赠与他人!”

    “哎!吕布是何人也?若心怀叵测,相国危矣!”

 第110章 王允当权

    贾诩笑道:“相国年过半百,年少时吃苦过多,现在大权在握,当然会享受享受!”

    李儒道:“文和,(贾诩字)依你之见这大汉江山结果会如何?谁会成为下一个刘邦?或者刘秀?”

    贾诩道:“这个难说啊!若从现在实力来看应该会是袁绍兄弟吧!”

    没想到李儒摇头道:“不然!”

    “若依我之见,不是曹操,便是刘苟”!

    贾诩道:“哦!你说说他俩有什么强处?”

    李儒道:“曹操在洛阳时我也过,当时他假装敷衍相国,尽说好话,实则想寻机行刺相国!”

    “其人极为精明,善决断,有枭雄之资!正应了许邵所言,治世士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贾诩道:“刘苟呢?”

    李儒道:“脸厚心黑,胆子其大,在洛阳时,我曾与之见过一面,其拿着传国玉玺与相国换何太后。我若不换,他便把召集诸候讨相国的诏书都准备好了,言辞犀利!逼得我不得不换。”

    贾诩道:“这不是好色之徒吗?传国玉玺换一妇人?亏他想得出来!”

    李儒道:“不不不,这只是表面!当时他的要求是少帝与何后唐姬三人加并州牧,少帝我没答应,他便指名要你贾诩,我以你在凉州为由给拒绝了,他又把你换成了张辽!”

    “什么?他要我?”贾诩道!

    李儒道:“正是,我还奇怪了,他怎么会认识文和?”

    贾诩道:“呵呵,这世上居然有这等事?我可与刘苟从未谋过面!更谈不上熟悉!”

    李儒道:“相国撤退长安,只有曹操与刘苟追击,刘苟更是追击俩次。众诸候都能看出来前面可能会有伏兵,唯独这俩人却甘愿中伏,你说这俩人是傻吗?还是没看出来?”

    贾诩道:“这俩人是追给天下人看矣!其志不小啊!”

    “所以我才断定将来成事者很有可能是这俩人!”

    “文和,你我相识多年,若相国真去了,你不妨去并州看看!”

    贾诩不再出声,这老狐狸可不会轻易下注。

    几日后,果然如李儒所想,王允吕布李肃这三个家伙,正在设计害死了董卓。

    第二天李肃带十数骑,前到郿坞。董卓道:“你来何事?”

    李肃道:“天子病体新痊,欲会文武于未央殿,议将禅位于相国,”

    董卓道:“王允等人之意若何?”

    李肃道:“王司徒已命人筑‘受禅台’,只等主公到来。”

    董卓大喜道:“吾夜梦一龙罩身,今日果得此喜信。时哉不可失!”

    便命心腹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领飞熊军三千守郿坞,自己即日排驾回长安。

    董卓进朝,群臣各具朝服,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