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大太监-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税,赋。(主要是人头税)如果年景好,还能混个温饱,可要是年景不好那就只能饿肚子当流民。再加上高利贷,生个病,那就是卖儿卖女。
其实历代王朝都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如,宋代王安石变法,明代张居正一条鞭法。等等,可这问题真的很无解,地主和佃农之间的租约关系就像后世的房租,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要觉得三七分成高了你别租嘛,大把人租。就像后世大城市的房租,每月打工赚6千,交了房租只剩一半,简直不让人活,可租户一点办法也没,你不租马上就有别人来租。)
赵温道:“那司空觉得收多少合适?”
刘苟道:“以后上好良田,五五分成。中等良田,佃户分六成地主四成。下等良田佃户七分成地主三成。以上是定个基础,地主在这个基础上只能少收,不能多收。
“另外以上所得还要缴纳田亩当中的税赋,税赋也按这个比例缴纳,比如上好良田,需要交四个铜板税赋,那么地主跟佃户便一人一半,以此类推”。
“另外,以后无田奴仆工匠等就不再需要交口赋等税收了。另外所有城池的入城税都免了,不许再让士兵在城门口搜刮百姓,为令者严惩不贷。”
“还有,百姓开荒无主土地前三年所产,都归百姓所有不需任何缴税,三年后每年向官府缴二成田租,缴满五年此地就归开荒者所有。最后还要加一条,如果谁家的田荒了无人去耕种便要受罚。如果是家里没劳力无法耕种,可以先向官府申请,让别人代种。总之不能随便荒了田地。”
众人都觉得刘苟对地主太苛刻了。议论纷纷。
刘苟道:“好了,现在说第三条,商贾同税”。
“所谓商贾同税,就是以后商人和普通百姓一样纳税,要大力提高商人的地位,允许商人穿华丽的衣服。(古代商人地位低下只能穿麻衣,尤其是汉代)商人经商要纳税。但纳税后,要保护商人利益,按一定比例征收税务,如利润丰厚的产品可十税一。利润比较薄的产品,二十税一等等比例。严禁随便乱征多收。税吏多收乱收,重复收税,按贪污处置!”。
“契尾约税,就是买房,买地,大额合同交易等等,签订契约在尾部要有官府盖印才能生效,在合约的总金额当中收取一定费用,暂定二十税一”。(5。)(后世宋元明清都这么干的,其实就是现代社会也是这么干,印花税就是其中之一)。
“第四、军户免税。优待抚恤”。
“就是家中有人在军中服兵役,就不用缴税,或者减免税收。这样就能鼓励士兵英勇参军杀敌报国,但是只能是直系亲属,如儿子在当兵,父母妻儿,就不用缴税,旁系亲属不算。
“优待抚恤,就是士兵死了要发抚恤金,如有妻儿,地方官员与乡老要照顾其儿女成年。总之让士兵没有后顾无忧放心杀敌。就是战死了妻儿也有人俸养。”
“以上四点是政务变法!”
“另外一点便是逐步废除察举制度,推行科考取士!”
刘苟笑道:“市井中早有童谣,举茂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此等童谣可谓一针见血。”
如今我大汉取士为官之策,太不和时宜了。一个人孝顺父母本是为人子天经地义之事,但是孝顺和有才能有屁关系啊?诸位请看,我帐下许攸没举过孝廉。
诸公,所谓的举茂才(西汉时本是叫秀才,东汉后避讳刘秀,改茂才),举孝廉本就是个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的绝好机会。
我帐下许攸,杜乔,都没举过什么茂才孝廉难道他们没才吗?那些州郡刺史所推举的所谓茂才果真有才吗?以我看来其绝大部分都是私相授受举来的饭桶!”
“我刘苟就没人举荐过,否则我也不会稀里糊涂的进宫!要不是先帝厚恩也就没我今天了”。
“所以这举孝廉取士实在不可取!”
杨彪道:“历来都是如此,若不举孝廉如何取士?朝廷总得要官员吧?”
刘苟道:“杨太尉不急,接下来我说的才是重点。”
“以后将实行科举制,所谓科举便是考试举才,设文科,武科!文科取文官,武科取武官。
“第一步,朝廷设考场,如每个县或郡所有读书士子都可进入初考。由朝廷统一出题,让每个读书士子答题。择优者录取一部分。通过郡里考试录取者,即可成为茂才。但这个茂才每个郡都有不少,所以还不能为他授官。但是可为小吏。如,书吏,狱吏,亭长等等!”
“第二步便是把郡里所有茂才再集中到州里,再统一考试一次。如冀州便可让冀州所有茂才到邺城再统考一次。也择优录取一部分。考上的即成为举人。这些举人也还是不能授官。但可授大一点的小吏。如贼曹、税吏官,官署幕僚等等”。
第160章 “变法”(三)
“第三步、便是把全国所有的举人都统一召到京城再大考一次。名叫会试,也可叫京试。这次考试与上面一样也还是择优录取。”
诸位:“但这此考试可非同一般,一旦考上便是进士。何为进士?进身之士,国之栋梁!”
刘苟继续道:“一旦录取为进士,便再来一次殿试。但是这次不再淘汰,只排名次,所有进士将在这宣室殿由天子出题当众考试。这些人以后便都是天子门生”。
“殿试第一名则为状元,第二名则为榜眼,第三名则为探花。以上三人都由天子亲点”。
殿试最后结果将分三等:“
第一等,进士及第,共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
第二等,赐进士出身,从第四名到第一百名左右都是。
第三等,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
“诸位大臣,以上便是文科取士。只要是考上进士,便都是朝廷候补官员。可谓鲤鱼跳龙门。”
刘苟更是念道:“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
男儿当自强!”
“诸公,说说吾这套取士之法比如今举孝廉如何?”
众人眼睛都盯着刘苟,感觉像看怪物!
刘苟道:“诸公别看我啊,我又不是花姑娘有啥好看的?到是说句话啊!”
荀彧率先道:“主公之才非常人所能及也,古人常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主公之才姜尚尤不可及也!彧算是开了眼了,这等取才,既取官,又兼顾取吏。不论穷富,唯才是举,层层考试,非才学出众者不得取士,杜绝庸才滥竽充数。实乃选官之上上策也。”
众人都震惊了,杨彪道:“老夫对司空所谓科举取才也是佩服,这等取才,能取到真才实学老夫不有怀疑,只是如此取才,恐天下世家大户会强列反对啊,他们都与各州郡太守有太多牵扯,举孝廉对他们子弟容易,但这层层考试实在难啊!”
刘苟道:“杨太尉所言只看到一面,天下读书人九成都是富户,穷人有几人能读得起书?那些世家子弟要说进士考不上还情有可原,因为难度高。但要是连个初选茂才都考不上,那这样的废物如果举孝廉政就是祸害朝廷。要有何用?”
“再者,举孝廉名额有限,世家大户庶出子弟何其多也,真正能举孝廉的又有几人?孤听闻杨太尉儿子杨修有王佐之才,想来考个进士还不手到擒来?”
“诸位,刚才所言是文科举,还有武科举,其内容也差不多,只是武科举主要是选军中武将,若是文武全才那便更好!”
“如今朝廷只控制关中,孤认为新政推行起来更容易一些,朝廷必须要有刮骨疗毒的勇气实行变法,虽然变法会带来一些人利益受损,但是不能因为有人反对就不干了。“卫鞅变法”也得罪很多老秦人,最后卫鞅虽死,但秦国却变强。”
“今我大汉若能再次变强,我刘苟死又何妨?孤决心以定,万死尤不后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从明日开始在关中地区率先实行变法新政,若有抗命者,诛!”
第161章 斩官立威
刘苟回头,道:“陛下,变法自强乃唯一出路,否则我大汉如此下去,不需几载,众诸候一旦相互兼并完成,大汉便亡矣!到那时我等刘氏子孙九泉之下有何面目去见历代先帝?”
“如今新政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臣既录尚书事,便全权推行变法新政!”
“大胆刘苟,汝居然敢咒陛下早下九泉?汝所谓新政完全是放弃祖宗之法,祸国殃民之策。自古选官之道在于德行,若你这般选,只要有才岂不是坐奸犯科,无君无父之小人亦可为官。”
刘苟回头一看原来是侍中大夫种聘!
刘苟怒道:“种聘,吾说的不对吗?朝廷就是有汝这样尸位素餐的官员太多才造成如今民不聊生,天下鼎沸。吾身为陛下叔父。莫说是汝,即便是陛下亦是我的晚辈。如今朝廷政策有误,不利于发展,吾自当改之!”
刘苟突然大喊!:“来人,把种聘推出去砍了,给新政祭旗!”
“诺”!
突然殿外甲士进来把种聘往外拖出去。
“啊!刘苟汝不得好死,汝想当董卓乎?种聘大骂!”
杨彪道:“司空请息怒,种聘虽无礼,但亦无心之言尔!”
可刘苟不为所动!“啊!殿外一声惨叫,种聘人头落地!”
刘苟道:“吾并非好杀之辈,若看我不惯,骂我,咒我都没关系,但新政必须进行下去,从今日起,再敢言反对新政者,与种聘同罪,定斩不饶!”
众人吓得不敢动!刘协也害怕。
刘苟跪下道:“陛下,刚才臣实在无礼,但要救我大汉非变法不可,反对变法如同挖我汉室龙脉,还请陛下恕臣无礼之罪!”
刘协道:“皇叔请起,朕未曾责备皇叔!”
众大臣也知道,刘苟开始露出牙齿了,只不过比董卓更聪明些罢了。
随着刘苟的强势坚持,关中大地开始实行变法。刘苟命人把变法内容用白话文帖满各县,让老百姓一听就懂。一时间普通百姓高兴坏了,以后不用再交人头税了,田租也降下来了,最高兴其实是商人,商人地位上升,可以穿绸缎了,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对商人来说,缴点税根本没什么,反正做买卖是赚差价,稍微涨点价就在里面了。
刘苟府上,荀彧道:“主公,变法强行推进,只怕会有大户反对啊!是不是急了点?最好是循循渐进。”
刘苟道:“文若,不能循循渐进了,必须以雷霆手段一刀切下去,若慢吞吞的,大户就会以为咱们开始变软了,他们就会更反对。这样更难推行下去,如今咱们只拿下关中,关中世家大户还算是比较少,在关中实行变法还比较容易,若是以后打下更多地盘只会更难,变法历来都会有风险,几乎都是伴随腥风血雨,若不变法,我们凭什么收复中原,重兴汉室?”
“若有大户反对,便抓几个典型,先游街示众,然后拉到菜市口砍了,再让别的大户去观刑。总之杀鸡儆猴也好,杀猴儆鸡也罢,首先是立威。另外告诉所有地方官员,若不作为,将治罪论处!”
第162章 还不退下
荀彧道:“哎!只怕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刘苟道:“杀是为了不杀,等新政推行下去后,过两三年就好了,只要我还在关中就乱不了。我不是董卓,我是争取绝大多数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