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成炮灰原配后她躺赢了-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便想让你放心而已,皇后该不会以为我是为了刻意回避九皇子才这样做的罢?”

    “所以皇后还是不要再说了,以免我一气之下就不走了!”

    “好吧好吧!”皇后摆了摆手说:“本宫也不为难你了,你说好的,三五天一定要离开。”

    秦宁不耐烦的点了点头,刘皇后方才让人将她给送走。

    宫门外,秦侍郎府里的小厮已经等到很焦急了,见到秦宁出来,方才猛的松了一口气。

    “秦娘子可算是出来了,奴才还以为你在宫中出了岔子,再停些时候,怕是四爷便要赶过来瞧瞧了。”一边说着一边将脚蹬给摆好。

    秦宁上了马车,就说道:“是出了一些岔子,不过问题不大,如今夜深了,你赶路且慢一些。”

    小厮依言道是,穿街走巷,终是到达了秦侍郎的府上。

    秦侍郎和秦孟氏都没有睡下,陪着小哲皓在一旁苦等着。

    听着外头有脚步声,原困得不行偏要硬撑着的小哲皓一下子便跳了起来,“蹬蹬蹬”的跑到了外头。

    “母亲母亲,你怎么才回来?”远远的小哲皓就叫嚷道,等到近了,一下子便扑到秦宁的怀中,“我听哥哥姐姐们说皇宫里规矩多,一不小心违背了规矩,便会被惩罚,母亲以后还是不要进去那里头了。”

    小哲皓说的“哥哥姐姐”是秦府中的下人,他人小嘴甜,从不以主子自居,都是唤那些人“哥哥姐姐”的,秦府的下人们也十分喜欢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少爷,又因为小哲皓的遭遇,对他越发怜惜了一些。

    奶香味顿时扑鼻而来,将秦宁一身疲倦给冲了个彻彻底底。

    “好,往后咱们都不去了。”秦宁如是说道。

    随后而来的是秦四爷和秦孟氏,秦宁瞧见了,眼眶不由得一红。

    她知道,他们都在等她回家,这种被家人惦念的感觉真好。

 第六十章 召见

    太后寿辰这一日,秦侍郎夫妇并没有进宫,但还是晓得,平素里宫中宴会约莫是几时会散,一般不会出现岔子。

    再者秦宁又不是去赴宴的,她不过是去做膳食的,做完膳食就能回来。

    是以超过时辰后,迟迟不见秦宁归来,秦孟氏便让人去孟阁老的府上问了一声。

    孟夫人便将宫宴上秦宁的遭遇告诉了秦孟氏,但那不过是虚惊一场,结果终究是好的,秦宁还被封了乡主,就是最后的时候被皇后的人留下了,不过皇后自来场面上做的好,不会当真对秦宁一个区区民妇做什么的,孟夫人让人秦孟氏放下心来,静静等着就是。

    于是秦侍郎夫妇这才安下心来,但又怕如今黑夜,路上会出现什么岔子,便让人去半路上接应,所幸秦宁平安归来。

    进了屋里,秦孟氏让人将一碗热腾腾的姜汤给端了上来,道:“外头天凉,你先喝了姜汤,剩下的慢慢说。”

    秦宁极乖巧的将姜汤一饮而尽,没等秦孟氏问,便将今日所发生的事情和盘托出,自然,她掠过了其中的艰险,只将结果告知叔父和婶母。

    出自簪缨世家的秦孟氏自来便不大看得上瑛贵妃其人,闻说瑛贵妃没落个好就说:“事实证明,那些通过邪门歪道的法子上位的,终不得长久,不过皇后唤你过去,莫不又是因为九皇子的缘故?”

    秦宁无奈的点了点头。

    秦孟氏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你是怎么想的?”

    秦宁道:“我如今对男女情事并没什么想法,只想着先抚养好小哲皓。”

    秦孟氏也很认同秦宁当下里的思想,“终究对咱们女人而言,男人其实是最最靠不住的,归根究底还是得靠儿子,不过要真遇到一个称心的男人,对小哲皓也好,倒是不妨试一试,但婚姻这事也讲究个门当户对,若不然你嫁过去便得要委曲求全。”

    秦孟氏是个心气高的人,当年以她的出身,嫁入高门轻而易举,但她厌恶透了高门子弟中妻妾成群的风气,于是寻了潜力股秦四爷。

    秦四爷也争气,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大舅子孟阁老的帮衬,做到如今侍郎的位置上,待秦孟氏是一如既往的爱慕和敬重。

    秦宁心知这是过来人的肺腑之言,尽数笑纳,又与秦孟氏说了自己不日即将回老家的事情。

    秦孟氏虽然有些舍不得,但知晓这一天终究要来临,便在第二日里着手准备着秦宁的行礼。

    之后的两日里,秦宁也没有闲着,先是去宁氏饭庄转了一圈,嘱托了些事情,让他们有什么决断不了的便去找秦四爷。

    再去了裴焕府上一遭,裴焕十分高兴的与秦宁说:“前头你讲的那个话本我让我那朋友雕印出了一百册,不日便会投放到世面上,到时候你可以看看效果。”

    秦宁便就着先前所讲又说了一章,裴焕写于纸上。

    裴焕很喜欢秦宁讲的这个故事,他少年时也曾看过诸多话本,多是讲男欢女爱,但秦宁这话本虽只有短短两章,但可以看出与那些话本截然不同,是在讲一个小女子的成长的故事。

    与前者相比,他更喜欢后者。

    秦宁又与裴焕说了自己不日即将离开的事情,裴焕觉得有些可惜,在异乡里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自小一起长大的故友,到底难掩依依相惜之感。

    但他也知道这是必然的,秦宁也没什么理由留在咸阳城中,便道:“索性今日我给你践行,我亲自下厨,做饭给你瞧瞧,也让你给我鉴赏一番,倘若他日我在这官场中混不下去了,还能不能寻个旁的差事。”

    裴焕还会做饭,秦宁深深的惊讶了一把,到底好奇,便应了。

    秦宁一个人在屋中坐着,她环视四方,这是个十分简陋的屋子,但胜在干净、整洁,窗边还有摆着两盆兰花,足以见其主人也是用了心的。

    看到这屋子,就能想到它的主人是个什么模样。

    裴焕性本高洁,就像是这捧兰花一般,然终有一日,会为其刚毅正直的性子所拖累,郁郁而终。

    想到此,秦宁有些替裴焕感到悲哀,于用膳时她与裴焕说道:“你这终日里在翰林院中做个小编修也不是个事,我与裴哥哥一起长大,自然知晓裴哥哥是个有大才的人,不若寻个契机,去到外地县里,倘若能将一方土地给治理的很好,也算是不负其才了。”

    若能趁早离开,将来孟吴二人之争,也不会牵连到裴焕。

    裴焕到底听到了心里,于是连连点头说:“我从前也这样想过,只一直没寻着契机罢了,究竟每年里官员外放的名额也是有限的,老师说会帮我看着点,且走一步瞧一步吧。”

    秦宁就有些可惜的想着,用不了多久,也就是明年开春的时候,吴家便会接连遭难,吴阁老即便是想帮衬裴焕也是没法子的,甚至还会拖累裴焕。

    不过她言尽于此,归根究底她也只是一个小女子罢了。

    从裴焕这里刚刚离开,回秦侍郎府的途中,便碰到了正出来寻她的小厮,那小厮极是慌忙道:“宫中太后身边的小李公公传话,说要表姑娘带着小小少爷进宫一趟。”

    秦宁于是便被这人给急慌慌的喊到了府中,小李公公依然还等在秦侍郎府中,见秦宁发梢有些凌乱,连忙安抚道:“太后那边不急的,秦娘子且好生梳洗一般,穿上太后专门为秦娘子裁制的新衣,再进宫去也不迟的。”

    闻言秦孟氏就一脸懵逼,她这些年也进过好多次宫,但太后深居简出,秦孟氏很少见太后的面,但每每见到,太后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疏离态度,即便是作为太后的嫡亲孙女孙女,太后也不大亲近。

    前几日封秦宁已经破格了,今日竟还给秦宁专门裁制了新衣,太后是要叫秦宁去做什么?

    心中虽然十分疑虑,但秦孟氏已经着人去伺候秦宁梳洗了。

    外头的秦娴瞧见了不免眼红,她与秦孟氏道:“倘若那日里我跟着表姐一起进宫给太后贺寿,说不得太后也能封我个乡主做做,又怎么会轮得到秦宁。”

 第六十一章 乱点鸳鸯

    即便说这话的是自己的女儿,秦孟氏也不由得感叹秦娴的痴心妄想。

    太后若是那么好取悦,如今大街上岂不拉出一个人都成乡主了?

    “你有说这酸话的功夫,不妨跟你宁姐姐学学如何待人接物,性子好歹沉稳一些。”秦孟氏说罢就进了内室中。

    秦宁如今居住的是秦孟氏匆匆收拾出来的客房,原就不大,如今越发显得拥挤了一些。

    小李公公一共还带了三个嬷嬷过来,有梳头的、扮妆的,还有负责搭配首饰的。

    秦孟氏识得这三个嬷嬷,宫中若有皇女出嫁,亦或是皇子娶妻,都会由这三个嬷嬷来给贵人们梳妆。

    可秦宁又没有要出嫁。

    秦孟氏有些激动的想了想,莫不是太后瞧着九皇子和秦宁有戏,想要撮合他们两个?

    秦宁的身份是低了些,但若有太后做主,皇后即便不悦又能说些什么?

    能嫁给皇子,将来也能帮衬他们一些。

    秦孟氏面上笑意更甚了一些,嘱咐秦宁道:“一会儿到了太后跟前,说话做事都得得体一些,免得冲撞了宫中的贵人。”

    秦宁好脾气的应了。

    秦孟氏又与小李公公说:“我这侄女自来没见过什么大世面,进了宫了还望公公多多提点着她。”说着便给了小李公公和那三个嬷嬷一人一袋银裸子。

    小李公公将银裸子收入怀中说:“秦娘子的聪慧可是太后都夸赞过的,说不得将来奴才们还要仰仗秦娘子呢。”

    就这样,秦宁跟着小李公公再度进入宫中,直奔太后宫中。

    永寿宫中。

    太后正端坐在殿中,她的左侧椅子上,坐着的是个年约二十,眉眼修长,鼻梁高挺,脸庞白皙,美如冠玉的男子,男子狭长的凤眸中流光潋滟,无端风情,即便是在太后的跟前,也是坐没个坐相,站没个站相。

    另一旁的中年妇人见状无奈的与太后道:“姑母且瞧瞧尧哥儿这模样,会有哪个好人家的女孩儿愿意跟他,以至于他年逾二十有二都还未曾娶妻,如今我就想趁着如今来看望姑母的功夫,恳请姑母给他找个好人家的女孩。”

    这中年妇人乃是太后的侄媳妇——当年先帝未登基前为诚王,居北郡,后来前朝末帝残暴不仁,先帝揭竿而起,登临帝位后便将北郡那一块封给了太后的娘家人,封信王。

    信王府膝下有三子,如今跟着信王妃一起来拜见太后的,乃是其第二子邓尧。

    在自己娘家人面前,太后比寻常要多了几分生气,她很是慈善的将邓尧审视了个遍,不太相信道:“尧哥儿这般风流倜傥,你说没人跟他,哀家可不信。”

    信王妃只得跟太后解释道:“是有许多的小姑娘缠着他,但那些不是戏子就是妓子,信王府里几乎每一日里都有人上门寻他,侄媳我真是不胜其扰。”

    听着信王妃生动的形容,再配上邓尧这副无端风流的面孔,太后便信了个九成九。

    “说到这好人家的女儿嘛,哀家这里倒是有个人选,不过”太后欲言又止,信王妃面上期寄满满,能令太后看重的人,那自然是不错的。

    望着信王妃这充满期寄的目光,太后便又说:“这姑娘是极好的,但就是因为太好了,哀家才怕尧哥儿配不上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