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港岛boss之路-第4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算土壤能在一段时间之内固定住水分,但在这里的干旱气候没有被彻底改变之前,没有外界加入新的水分保持土壤一直处于水分充足湿润状态的话。
过一段时间土壤失水之后又会重新散成沙子,我相信那一百亩试验田你们会一直添加淡水保持土壤湿润,可西疆恰恰缺的就是水!”
港岛BOSS之路
第五百八十五章 直9
易教授听了陈意的话之后只感觉到眼前一阵天旋地转,陈意当时找到他描述了一副让人热血沸腾的蓝图——让西疆内沙漠消失,彻底改变这片土地的气候!
如果西疆成功了,那旁边几个同样受沙化困扰的省份也就有了希望,就能为国家新增加一片富饶的土地,不管是作为粮食产地还是工业区都是功在千秋万代的事情。
他本来就在进相关的沙漠治理课题,最近已经有些想法了,就和陈意前世一样,这位来自山城大学的易教授选择直接改变土质将沙子粘合成土壤,然后再在土壤上种植各种防沙植物进行绿化改善土质,慢慢的达到改变这片地区干旱气候的目的。
可好不容易研究出来了沙土粘合剂,但是改造成本还是个天文数字。
这是他已经考虑了综合成本的问题,2700元将一亩沙子变成可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土壤,这已经是产品大规模生产之后的成本了。
而且这仅仅是改造土质的成本,种植作物的成本还没计算进去,而成本想要降低,除非生产工艺继续突破。
最后还有最根源的一个问题等着他——水不够。
到头来又回到了水不够的问题上,他发现项目已经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之中,想要有水就得大面积的变沙为土,然后种上植被来调节西疆的气候,增加降水量减少蒸发量使水留在这片土地上,但这本身就又需要超巨量的淡水资源来保证土壤不会退化。
本来这个项目是为了解决淡水资源匮乏问题,可兜兜转转回过头来项目本身需要的淡水资源又不够了,这已经违背了他们的初衷——仅使用少量的环保资源来变沙为土,但再加上淡水需求这个最大的成本就更加不可能了。
只有成本能被接受,这个方案才有大规模推广的可能。
易教授想到这心绪也渐渐的平复了下来,他当初还是太理想了一点,还是不能偷懒走捷径啊,既然这样,那就准备好打持久战吧。
看着易教授的脸色平静下来之后,陈意也慢慢的平静了下来。
“其实我对于相关的成本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易教授,接下来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水的问题我来解决,我向你保证,今年会从外部输送两百万吨淡水进入西疆,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但明年将会十倍二十倍的往上翻番,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会每年都会增多。
我不求一两年之内就能改变西疆,但只要坚持,等到大量沙漠土地上植被形成之后,植物就能自我调节气候了,这样的话将会进一步压缩成本,总有一天我们都能达成夙愿的!
易教授,我希望你们能继续相关研究,争取能把土壤粘合剂的成本进一步降低!”
易教授听了精神一振,连忙问道:“你是怎么做到的?两百万吨淡水,以后还会翻十倍二十倍?!这会严重影响其他地区的!”
嗡嗡嗡嗡——
还不待陈意回答易教授的问题,忽然一阵剧烈的螺旋桨摩擦空气的声音传来,陈意便带着一行人走出了研究中心。
易教授刚走出门口就一脸呆愣看着天空中那个奇葩,和他一起出来的几个研究员也张大了嘴巴呆呆的看向天空。
好半天易教授才木木的说了一句:“我还在蓝星?陈总,你跟我说实话,你是不是M87星云奥特王国派来抓我回去的?”
陈意囧囧的看着易教授,猝不及防之下一时没转过弯来,反应过来之后才一阵啼笑皆非。
“不,我是星盟驻蓝星秘密观测员,发现你对于星盟有巨大的价值,所以准备秘密将你绑回我的家乡!”
“咳咳,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陈总,那到底是个啥玩意啊?”
半空中的事物确实有点夸张,一个5。1乘5。1乘5。1规格的集装箱就这么被吊在半空,箱体被三根半径60毫米的锰系磷化涂层钢丝绳吊着,而绳子的另一端易教授和几名研究员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给他们的感觉就是一块板砖在天上飞,难道国内还真有谁将“只要推力大,板砖能上天”这句调侃给实现了?
哦,说板砖也不太恰当,因为半空中这个,嗯,暂且就把它归类为直升机吧,半空中这个直升机大体轮廓从远处看去,确实很奇葩。
非常扁平的水滴流线型机身就这么横在半空,让人觉得这东西是不是飞上天之前还被压机压过的似的,机长26。36米,尾桨直径6。52米,尾翼5。3米,旋翼直径32。00米,机高2。56米。
在陈意前世,要是这副画面被当成宣传CG传到网上的话,估计设计这架直升机的研究机构会被全世界的同行与军迷们喷的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
但现在就这么堂而皇之的飞在了半空,易教授他们都感觉这个世界是不是哪里不对?
是不是我们在西疆待了大半年,其他地方已经被外星人给悄悄的占领了?
陈意咳嗽了一声说道:“易教授,你也看到了,这是中航工业第二集团旗下57家直升机、飞机、航空发动机、航空机载设备联合研发设计的一款吊运直升机直9,采用八片桨叶的旋翼系统,起飞重量18。6吨,最大有效载荷150吨,航程暂。。。咳咳,航程1200公里速度可达350千米每小时,实用升限5000米,单架造价1800万元。
现暂时只有西疆生产建设兵团配备,因还在继续改进之中,暂时只生产了10架交付西疆生产建设兵团用于运送淡水资源入疆,那个集装箱内装了120立方米的淡水。”
???
易教授一脸我读少你莫骗我的表情,虽然他对于直升机有点门外汉,但好歹一些基本常识也是懂得,起飞重量18。6吨,有效载重150吨是个什么概念?
现在全蓝星最牛逼的米26,正常起飞重量49。6吨,有效载重20吨,机长40。03米,机高8。15米,和直9一比无论是纸面数据还是实用性都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虽然他也很希望国家真的可以这么牛B,但特么怎么都得讲究基本的宇宙规律好吧!
还有,你说还在改进之中,可特么的就生产10架了?
这已经算开始小批量生产了吧?
你以后还想大规模爆产能吗?
陈意挠了挠头,看着一脸不信的易教授一行人,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因为这里面的东西密级很高,陈意刚才说的那些都是可以说的,至于那些不能说的东西,陈意刚才差点说漏嘴告诉易教授直9的最大航程暂时无法确定。。。
可恰恰就是那些不能说的才能让这种外人一看就是扯淡的设计吊着123吨的集装箱,一口气从沿海的津沽海水淡化工厂出发,历时9个多小时,飞行两千九百多公里来到坷垃马衣,中间还不做任何停留。
陈意最后也只能说道:“东西都飞在天上了,还有什么不可能的?”
易教授被这句话给噎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可紧接着他又兴奋了起来。
别管这个奇葩到底是怎么飞上天的,要是以后真能大规模生产,从外面运送淡水进来,虽然可能还是很费钱,但和其他方法一比成本已经是成百倍的往下掉了!
港岛BOSS之路
第五百八十六章 海水淡化入疆
不管是待在平流层的那24架彩虹太阳能无人机还是刚来的这一架直9,乃至于最近两个月内“送人上天”的航空科技集团与“送人上西天”的航空科工集团的们捣鼓出来的“新能源”运载火箭,都离不开黄钻这个已经开始改变华国发展历程的产物。
能源,一直都是航天航空工业最头疼的一个问题。
可以这么说,所有飞行器的设计与研发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着现有的能源类型,如果有一种蕴含巨大的能量,瞬间输出的能量又可以自由调节,该大的时候大,该小的时候小,对于航空航天行业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就拿火箭举例,现在运载火箭绝大多数质量都用在了推进上面,真正的有效载荷却非常可怜,因为都是用的化学燃料,其他什么核推,电推以及无功质推进都还在扯蛋当中。
这也就直接限制了卫星的设计重量不能太重,可又要重量轻,又要耐用,又要功能强大。
成本就这么蹭蹭的往上涨,搞得大家发射一颗都得检查再检查,生怕一个不好钱就打水漂了,一颗卫星从造好再到发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
正是这一点让卫星这种东西成了一种顶级“奢侈品”,只有大玩家才烧的起钱。
而当华科院与星环科技发现了黄钻这种理想的能源之后,大家就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黄钻,性质稳定,无污染,能量密度超高,使用方便,虽然能量密度只有黑钻的六百五十分之一,但存量却比黑钻要多的多,而且还可以吊打蓝星现有的一切能源,要是再较真一点的话,可能要等到星际时代才会发明出某种比黄钻性价比更高的普适性能源。
以前卫星设计生产的时候,每一个步骤大家是检查了又检查,生怕质量多了那么0。01克,那都是钱啊!
现在有了黄钻,很多设计不需要再对化学能源的动力推进妥协了,连那群专门送人上天的家伙都给陈意拍胸脯打包票,只要陈意把发射所需的黄钻给包了,别说蛐蛐几十几百公斤的卫星,就算是几吨几十吨的东西,今年之内都能帮他送上天。
不过陈意暂时还没那种需求,他需要的东西是正在试用中的平流层无人飞行器与载荷超强的无人运输直升机,都是用黄钻作为能源。
起初他还想要丧心病狂的把伊尔…76、安124、米26这些玩具都改成以黄钻为能源的无人型号,但是经过星环科技与中航工业第一集团、中航工业第二集团一个星期的研究之后,所有人都直接把相关方案丢进了废纸篓,自此大家开始放飞自我。
因为大家发现这完全就是在骑驴找驴,蓝星的飞行器各种设计思路五花八门,但毋庸置疑,这些设计都是处于携带燃料有限的情况下为了更省油才这么设计的,他们现在又不需要为能源而烦恼,而且还有羲和轩辕狗蛋保证了无人驾驶的安全性。
所以一切设计都开始激进了起来,在参考了陈意给他们的一堆苏系飞行器的详细资料之后,大家便开始了疯狂的魔改。
最后米26就这么被你一刀我一刀给魔改成了直9这种水滴流线型的设计,驾驶室和货舱全部都砍掉,加上电子信息设备,其他很多功能像是外挂武器、副油箱设计也被砍了,暂时大家只需要直9能吊起足够重的东西,有效载荷越大越好。
其实一群人还是保守了一点,按照直9的数据,直接再加一倍的有效载荷都没问题,但出于各种考虑,所有人都觉得饭要一步步吃,毕竟成本都被大大压缩不说,大家还刚打劫了牛国这个打大户现在手里有的是钱,研发费用五十亿RMB,生产费用1800万RMB一架,在他们看来再便宜不过了。
经过一段时间试用总结数据之后,大家发现还可以继续改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