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港岛boss之路-第4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怎么转变可就很有说头了,可以是农村人口直接进入城镇被动的转化为城市人口,也可以是农村升级为城镇所有人口主动转化为城市人口。

    现在九亿农村人口手里至少有上万亿的资金滞留在了农村,我看某些人可能早就对这笔钱开始流口水了吧,特别是那些想要让内地兴起消费主义潮流的蠱虫。

    以前那是没办法所以上面宁可冒着产能可能会超级过剩的后果,也要为广大农民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可到头来这些农民还是被城市里的高物价给薅了羊毛,最后让那些房地产商还有一些第三产业行业的老板肥了。

    现在已经有另一条看上去可以实现的道路,我们为什么还要走那条因为形势所迫而选择的道路呢?”

    听到这里,所有人心中再也没有了疑虑。

    他们有的人甚至都已经在心里勾画出了一副简易的蓝图。

    西建联、中粮集团和农业部还有当地官方会组织农民去种植特殊作物,并进行技术指导,作物收获之后可以选择直接卖给相关采购商,这是第一批生产价值。

    同时这些农民想要多赚一点的话,也可以以若干人为单位建立一个技术含量很高但是操作要求低易上手的小型原材料粗加工中心,生产出的粗加工材料要比单纯收获的作物值钱。

    这时有机高分子材料产业链的上游供应商就会前来采购第一次粗加工的材料,相当于这些供应商把生产过程之中产生的浪费最多的初始粗加工过程外包给了农民,变相的从粗方式生产转为了精细化生产,浪费大大减少,农民也收获了第二批生产价值。

    当然如果这些农民不满足这些,觉得第二次粗加工的工艺技术含量好像也不怎么高嘛,他们自己就能搞定,于是决定全村一起成立农村合作社,进一步的向有机高分子材料产业链下游继续延伸,这样的话也是可以的。

    这种情况说不定供应商会更乐意,因为农村的人力成本比他们自己建厂搞还要低一些,这样农民就相当于赚到了第三次生产价值,供应商也降低了成本。

    然后随着村子渐渐有钱了,大家也尝到了掌握技术的甜头,渐渐升起了一丝野心,决定继续学习钻研相关生产技术,开始了第四次生产价值的获得过程。

    渐渐的,他们向着有机高分子材料产业链下游继续延伸,每一步加工之后所有产物自己搞不定的部分卖给采购商,而能搞定就留下来继续加工或者直接生产终端产品,这期间生产价值实现了第五、第六、第七次等若干次的增值。

    其实经过两三次粗加工之后,有的产物就已经可以成为一些低技术含量手工艺品的原材料了,如果农民伯伯们觉得自己手艺技术还行,也可以自己生产这种技术含量低的小工艺品与小商品,展开新的业务。

    随着深入产业链下游之后,整个村子终于到达了这个生产体系人口方面的天花板,需要更多的人来一起进行产业升级,于是整个乡里的若干个村子联合了起来,渐渐的乡与乡之间也联合了起来,直到最后一起包围了自己村子所隶属的城镇。

    至此终于成功的使农村包围了城市,到了这个时候大家就都是城市人了,再也没有农村城市户口之分。

    当然这个架构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填充,比如说农民的启动资金怎么解决,怎么把一个村里的农民全部都组织起来,技术指导员这种师资力量从哪里来,九亿农民与采购商之间的物流体系又该怎么协调,还有最后各群体之间的利益该如何调配等等一系列细节。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内地各省份的土地分配非常的不平均。

    譬如陈意前世的西疆,农业区每个人都有大量的“身份地”,只要是当地户口就都有,每家每户一百亩起底,三五百亩属于常态,甚至一百亩以下在当地人眼中只能算是随便种点东西玩玩,最狠的情况一户承包上万亩的都有。

    而鲁省农民平均每人只有一亩二分地,司隶省好一点大概七亩,南方那些省份可耕种土地东一块西一块根本就没有一点规律。

    其他的地方也是参差不齐,这之中的差距该怎么协调也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一切都任重而道远,陈意却对此信心十足,因为内地的工业体系进展情况与青龙学习小组所掌握的技术给了他最大的底气。

    一群人就此谈论了四个多小时,终于讨论出了一份大概的框架雏形。

 第七百一十六章 稳中有升

    会后,陈意第一时间登录了青龙学习小组论坛并将“农村包围城市计划”的相关资料全部上传,还有一句话。

    “烷烃淀粉混合物分离的有关项目必须加速。”

    青龙学习小组看到这个“农村包围城市”的计划也懵了那么一下,接着马上也炸了。

    BOSS这是又想要搞大新闻了!

    常威:“意仔,按照你的设想,整个内地所有农民全部转型去种植有机高分子原材料作物,你考虑过这需要花多少人力物力来统筹规划吗?”

    就像王建军说的那样,所有人一想到内地的九亿农民这个数字,心里都卧了个艹。

    陈意的设想他们承认非常的好,特别是有的人也动心了,因为这次可是九亿人的大生意啊!

    而且九亿农民不仅仅是种地就完了的,陈意还打算把这九亿人给全部拉到内地工业体系里面来,相当于九亿人口从低端体力劳动者升级成为中高端技术工人。

    任谁一想到这个规模,都会马上心跳加速头皮发麻的。

    BOSS:“内地各大高校已经扩招了七年了,本科毕业生也开始内卷了起来,现在一大群本科生毕业就等于失业,你们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内地不是也准备实行大学生村官策略吗?

    我去建议他们跟着公考扩招不就完了嘛。”

    神特么的大学生村官!

    不过所有人惊诧了一下之后,心里也开始琢磨了起来。

    内地的大学生泛滥在全蓝星都是出了名的,可能内地人还不觉得,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现在大学生毕业找工作难得原因无非就是没经过社会的毒打心里期望太高,能干的活他们看不上,而不能干的活又看不上他们。

    而且这么大的基数,全都便宜了社会上各种各种用人单位。

    这几年很多行业工资没涨过就是拜毕业生人数暴增所赐,因为老板们的选择也多了。

    现在的私企老板们都还显得非常“民风淳朴”,面对想要加工资的员工一般都是:“嫌工资低就滚蛋,你不干多的是人愿意干!”

    哪像后来用工荒大家都招不到人了,就只好用各种鸡汤来安抚想要涨工资少加班的员工。

    这种大行情之下,除了IT软件、半导体制造、石油化工这种对于人才需求还远未满足的相关专业之外,基本上其他专业已经开始了内卷。

    还记得陈意前世读大学的时候,老家的一所二本石油院校里面石油或地质专业的毕业生吃香什么程度呢?

    三桶油一堆人事部经理为了拉人入坑那是以宿舍为单位的请吃饭,嘴里吹的待遇一套一套的,恨不得当场就把那些学生给按在桌子上签三方。

    就算最后没谈成也会留下三方合同在学生手里,希望这些毕业生改变想法之签了合同之后第一时间去联系他们。

    不过其他很多行业就没这个待遇了。

    现在这种情况,搞得很多毕业生真的以为自己的这个本科文凭含金量很低一样。

    虽然在内地看起来含金量也确实很低,但出了内地再一比较的话那就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不客气的说,要是冷战期间米国如果有内地现在这种本科文化水平人口产出效率的话,起码可以提前十年干翻联盟了。

    不过凡事都怕比较。

    去年内地一共有六百万本科毕业生,这个人数看起来很大,但和那个九亿农民一比就是毛毛雨了。

    既然大家都有需求,那能不能凑合着过呢?

    这些大学生可能有很多人四年都是混过来的,但是绝大多数人基本的素质还是有的,能从高考里杀出来说明智商还是在平均线上。

    平时在学校里也耳濡目染了很多东西,基础知识相比起那些没上过大学的群体要扎实一些,本身就有一定底子的他们只要有正确的引导一阵很快就能进入状态。

    这也是很多工厂招人喜欢招大学生的原因了,虽然动手能力比那些专科生弱,但是他们因为基础扎实所以学东西很快。

    当进步到一定程度之后,专科院校的学生就得回头补足自身基础理论方面的薄弱环节,而本科生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可以继续进步。

    而这边青龙学习的小组所有人想通了这一点之后,又有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

    左手:“要是内地那边觉得应该保守一点,驳回你的建议那要怎么办?”

    BOSS:“那就只能让现在西部九省开始搞试点喽。

    不过他们大概率会同意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让他们很头疼,这造成了大批高素质人才被闲置浪费,如果能有一个靠谱的渠道合理调配这些优质人力资源的话我相信他们会很开心的。

    好了,这件事先就这样,不过你们也要加紧解决烷烃淀粉混合物分离的问题,这个直接关系到未来有机高分子材料产业规模上限问题。

    对了,阿胜,极东那边现在情况怎么样,房地产市场还有多久会崩溃?”

    跨栏小王子:“现在的情况,一时半会儿还崩不了,虽然一些团伙都开始放弃寻找宝藏,但还有很多都在继续坚持,同时我们这边也找到了一条新的增加工作岗位的方法——挖矿。

    库波尔地下城为各个矿区都设计了一个简陋的地下生存系统模板。

    虽然不能和库波尔那个超大型地下城相比,但也能容纳一千人正常居住,并且待遇从优,一时间倒也吸引了很外地人来这里工作,进一步的刺激了这里的经济发展,我看房地产还能被续命一波,现在稳中有升啊。”

    陈意咂了咂嘴,这就把命给续上了?

    难道西伯利亚的房地产泡沫真的又是有生之年系列?

    跨栏小王子:“对了,意哥,西伯利亚东部其他几个边疆区自治区包括和东北挨得很近的那一块,好像也很眼红楚科奇和勘察加这边的生意,大力邀请我们去投资,土地都不是问题,只求我们能带他们一起发财。”

    陈意摸了摸脑袋,思考了一下,觉得那么多地放那也是浪费,也可以种点东西嘛。

    再说那些自治区官方现在也不鸟中枢,中枢也嫌弃这地方太冷不好发展,两边基本上各过各的,现在趁着大帝没有证道的时候早点插旗也是极好的。

    BOSS:“阿胜,告诉他们新世界集团想要一万平公里的土地来种植大豆试试水,生意好的话以后还会继续扩张!”

    跨栏小王子:“要不要把中粮给拉进来?”

    BOSS:“不行,这种生意他们是不会同意的,俄国只要不在远东地区表态确定地区的游戏规则,国家队的成员就不会去主动下场,他们是国企,必须得顾及到给国际局势所带来的影响。”

    说到这,陈意也在心里感慨,都说那些国企在国内是巨无霸,但是在外面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