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明-第10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吴争对说服朱莲壁根本不抱希望,先不说朱莲壁涉嫌在后方鼓动民潮,意图不明,就算没这么事,吴争也清楚朱莲壁将右营看得比命还重,就象是他守住皇位的唯一屏障,怎么舍得调往汝宁打一场消耗战呢?

    见天色开始微亮,吴争知道不能再拖了。

    死马当成活马医,不管成与不成,去见了朱莲壁再说!

    ……。

    江都离应天府不远,仅一江之隔。

    可赶到时,也已经是次日凌晨了。

    吴争以王令叫开城门,一入应天府,吴争便急召黄道周、王翊至宫门外会合。

    然后一行三人,直入奉天门。

    好在朱莲壁是个“勤政”之君,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从这一点上说,除了弘光朱由崧其它几个朱姓皇帝,都还是“尽职”的。

    这次会晤,是在华盖殿,吴争到达时,朱莲壁正在谨身殿穿戴冠服。

    “臣等拜见陛下!”

    朱莲壁惊讶地看着吴争,“朕昨夜还在念叨着吴王和江北战事……不想,今日一早,就见着吴王了……吴王远来辛苦了……来人,赐座!”

    吴争三人坐下之后,朱莲壁开口道:“吴王辛苦了……只是前方战事紧急,吴王突然来京……莫非发生了什么大事?”

    边上黄道周、王翊也奇怪地看着吴争,不明白有何事重要之事,需要吴王赶来京城面见皇帝,还要拉上自己二人。

    吴争看着朱莲壁,朱莲壁的神色有一丝……慌张?

    “陛下,臣今日来……是因河南局势发生突变。”吴争直接了当说道,“之前,吴三桂见大势于满清不利,暗中投了永历,原本这也是好事,可吴三桂狡诈,见今时清军大举南下,大西军又屡攻汝阳而不克,竟在奉诏护驾之时,突然发动拘禁了永历……!”

    吴争的话,让朱莲壁、黄道周、王翊三人面面相觑,他们互相对视着,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看来,消息还没传到应天府,想想也是,吴争也是才昨天得到消息。

    黄道周问道:“吴王的消息准确吗?”

    吴争答道:“池二憨率部正配合大西军攻汝阳,他的消息,应该不会有错。”

    这时吴争眼有余光中发现,朱莲壁、黄道周相视一眼,似乎有一丝……喜色?

    反倒是王翊骇然道:“如此说来,那西南半壁……堪忧啊!”

    吴争点点头道:“王相说得对,吴三桂挟持永历,若是只为官爵、利益那还好说,可若是临阵倒戈,暗中与阿济格沆瀣一气……那后果确实堪忧了!正因如此,臣须亲自回京奏明陛下,请陛下拿个主意!”

    听吴争语气郑重,朱莲壁神色也严肃起来,“那吴王之见,眼下又当如何化解此困局呢?”

 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事实胜于雄辩

    吴争道:“那臣就直说了……如今唯一可以西向增援汝宁府的,就只有朝廷右营,一是因为距离最近,二是兵力超过十万,前锋渡江,赶到庐州最多三日……想来李定国三万多大军应该可以支撑这三天时间……。”

    朱莲壁脸色一沉,“吴三桂投降永历之后反叛……这应该是永历朝内事,说起来与我朝何干?就算朕允了吴王所请,派兵增援商城,可万一永历朝反打一耙,朕岂不是里外不是人?”

    黄道周微微点头道:“陛下说得是……鉴于之前,永历明晋王一直拒绝我军入湖广、河南,其生怕我朝染指二地之心,不言而喻,此时若出兵,实在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啊……不过,如果有李定国亲笔求援书信为凭,那应当别论!”

    吴争心里有思想准备,可黄道周的突然变向,让吴争有些始料不及。

    在吴争看来,黄道周应该是个明理之人吧?

    强捺着心中的失望,吴争目光扫向王翊,“王相难道就没有自己的意见吗?”

    王翊面向皇帝一礼,然后转向吴争,道:“以臣之见,汝宁当救……有道是唇亡齿寒,一旦大西军在阿济格、吴三桂的夹击下覆没,那我朝西侧屏障就会消失,敌人必定进攻安庆、庐州,到时,我朝依旧还须向安庆、庐州二府增兵防御,与其到时被动,不如今日果断增援!”

    吴争听了重重点头道:“这才是老成谋国之言啊!”

    黄道周老脸一红。

    可朱莲壁听出来了,吴争如此着急赶来京城,加上此时对王翊的出兵意见称赞不止,他的意思已经很明确,那就是要调右营增援汝宁府。

    朱莲壁脸色阴沉下来,“吴王此话……朕以为……不妥吧?虽说建兴、永历二朝都以承嗣大明自居,可毕竟是两朝,如今江北正遭敌军大肆来犯,吴王一边以军队连续征战、兵疲马乏之名,令诸卫大举南撤,把将士用命换来的大好河山拱手让人……可这边,却要朕将右营调往河南,为永历朝流血拼命……若是不知道的,还以为吴王是永历朝的吴王呢!”

    这话说得已经很重了,等于在指证吴争吃里扒外了。

    黄道周、王翊脸色一变,但王翊低头不言,而黄道周赶紧上前,“陛下……吴王也是为我朝西面防御计谋,王相所言不假,若真大西军溃败,庐州、安庆乃至凤阳、徐州,皆面临敌人围攻的可能。”

    吴争已经很意外了,他预料朱莲壁会不同意,可确实没想到,朱莲壁应对会如此激烈,吴争有种感觉,那就是朱莲壁的翅膀硬了。

    早前,吴争来应天府时,朱莲壁为将新兵整合进他的禁军,和吴争暗中做交易,那时的口吻是相当地谦逊,甚至几次明言,愿意禅让大位给吴争。

    现在朱莲壁有了一副皇帝的模样,“敢”与吴争针锋相对了。

    吴争生硬地说道,“右营并非是禁军……臣是大将军,朝廷兵马皆隶属于臣的麾下,有指挥调动之权,我认为汝宁必救,也是为国朝计……若陛下不应,可罢去臣的大将军职!”

    这就是君臣针锋相对了。

    黄道周、王翊闻听急了,赶紧上前打圆场道:“都说为国计……有话好说,陛下也是心忧江北战事……。”

    不想,朱莲壁霍地站起,执他年少的嗓音尖声叫道:“吴王手中有二十北伐军,朕的手中仅左、右二营……既然吴王认为汝宁必救,那不妨调北伐军前去……这样,朕就算想不应,怕也是不行了!”

    矛盾,这东西很常见。

    几乎有人的地方都会存在。

    只要不点破、扯破,那就舞照跳、歌照唱。

    颜面,其实也一样。

    君臣之间更是如此。

    就算心里想杀了对方,可只要见面时笑着,那还是君臣相得。

    朱莲壁骤然指责,等于当着黄道周、王翊的面,在指责吴争欺君了。

    这对于本就是掌控建兴朝朝堂的吴争来说,是一种……挑战!

    黄道周、王翊此时是真急啊,可这时他们那不敢再多话了,因为任何一句话说得不当,就会挑起更大的冲突,他们的眼睛惊惶地看着吴争,希望吴争能先退一步。

    吴争木然地站起,冷冷地盯着朱莲壁还有一丝稚嫩的脸。

    朱莲壁开始时还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可渐渐地,被吴争的冷漠所吓,混身发起抖来。

    吴争突然长叹一声,慢慢地坐回了锦凳上。

    这一叹一坐,整个气氛就迅速缓和下来了。

    黄道周终于敢开口了,“陛下容禀……北伐军大半已被吴王调去江北抵抗敌军,其余之部皆远在浙闽交界处,一时远水也解不了近渴……陛下之言有些……咳!”

    朱莲壁的额头有汗,他咽了口口水,冲吴争道:“朕……只是一时情急……口误……吴王不必在意。”

    吴争微微颌首道:“都是为了国事……大敌当前,理该齐心协力才是。”

    说到这,吴争扫了黄道周、王翊,“此时也没外人,臣就不瞒了……对陛下明说了吧。”

    朱莲壁、黄道周、王翊一脸惊讶。

    吴争将自己下令北伐军大举南撤的战略意图,简单地对朱莲壁说了一遍。

    说完之后,朱莲壁、王翊张口结舌。

    而黄道周因为冒襄带来的信,心里已经有了一些头绪,可朱莲壁、王翊却一直不明白吴争的意图。

    此时吴争说明之后,朱莲壁愣了,王翊却是眼睛冒光。

    这确实是一招狠棋啊,清廷这几年一直被北伐军压着打,眼见着地盘越来越小,如果突然连战连胜,那就算明知前方有坑,那也得闭着眼往里跳啊。

    这不是阴谋,完全是阳谋。

    阳谋之所以强于阴谋,是因为避无可避!

    王翊一脸兴奋地道:“原来如此,吴王竟下了这么大一盘棋……好,好,诱敌南下,然后瓮中捉鳖,长江沿岸皆可做杀敌之战场……王某愚钝,竟以为吴王撤兵只为保存实力,以图……咳,此时想来,竟是小心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误会了吴王,恳请吴王降罪责罚!”

 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情绪失控

    吴争微笑着朝王翊点点头,道:“不知者不罪……并非是我有意隐瞒,实在是江北各府乃至应天府中,有许多敌人的细作,稍有不慎,意图便会被敌侦知……可如今不一样了,敌人已经大举南下,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算此时得知了我的用意,恐怕也已经覆水难收了!”

    原本以为,只要将自己的真实意图公诸示众,朱莲壁会打消对自己的无端揣测,只要朱莲壁不象王翊之前认为的那样,自己是消极避战、保存实力,那么朱莲壁就会放下心来,同意右营增援汝宁。

    可吴争马上发现,自己错了!

    如果说之前朱莲壁,只是以没有接到永历朝求援信、师出无名,达到不想动用右营的目的,那么此时,朱莲壁是没得商量了。

    倒不是说,朱莲壁不想北伐,朱莲壁想北伐、想收复河山、中兴明室都想疯了。

    可他没有做好准备啊,对于他来说,救永历是给自己挖坑。

    那么吴争此时说出的这个“绝户计”,绝了清廷的户,却无疑是将自己埋了。

    建兴朝,乃至天下人,都清楚北伐军那是吴王禁脔,如今淮安、扬州、徐州及已经得而复失的兖州,原皆在吴争控制之下,一旦清军主力因此计被围歼,那么,清廷的末日等于注定,灭亡也就时间问题了。

    关键是,北伐军趁大胜之威,兵临顺天府城下,这一路上青州、济南、天津乃至顺天府,皆成了吴争囊中之物。

    到时,自己这个皇帝,也就苟且于应天府,以十余州之地,坐等着他人来废黜了。

    废黜那还是轻的,落下个枉死,甚至还得背上一个永远无法洗脱的恶名,那才是最残酷的。

    逊帝朱慈烺不就是个前车之鉴吗?

    不让朕活,那就谁也别好过!

    朱莲壁霍地起立,以一种不可商议的口吻道:“朕心意已决……汝宁绝不增援,不但右营不得调动,左营及卫国公的建阳卫,亦须立即召回,没有朕的许可,不得出一兵一卒,只要清军不东进,两部分别固守安庆、庐州……首辅、王卿,可派出使者与清廷谈判,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说完,拂袖而去。

    ……。

    这个结果,在吴争所料之中。

    只是没有料到是以这种方式结束。

    看来,皇帝的翅膀是真硬了。

    出宫门时,马士英和冒襄早已等候多时。

    吴争邀请黄道周、王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