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明-第10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洪承畴昂首,脸上戚戚,环顾左右,心中戚戚。

    这便是立国才十余年的大清朝吗?

    尚在襁褓,便已暮气沉沉。

    洪承畴不由得涌上一股悲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殿卫,还算是给足了洪承畴面子,没有去拖拽洪承畴,六名殿卫前二中二后二,四圈一夹,默默地看着洪承畴。

    倒不是说,殿卫听洪承畴的,而是皇帝所令,为“请”!

    洪承畴走了。

    走得倒不算太难堪,他昂首挺胸,倒象是得了胜的将军凯旋。

    只有路过范文程身边时,洪承畴空啐了一口,眼中的鄙夷,就差凝结成形了。

    范文程不由得后退一步,他确实在内疚。

    同殿同臣、守望互助,他没有做到,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奈何?

    ……。

    洪承畴的离殿,反而让殿中气氛为之一振。

    无数的官僚们,纷纷进谏,欲治罪于端重亲王博洛,以儆效尤。

    儆谁?

    只要不傻的,都明白,儆的自然是东路大军又一个亲王,安亲王岳乐。

    要知道博洛和岳乐二人,听起来似乎并不太紧密。

    可这二人可是亲兄弟,博洛是老三,岳乐是老四,多罗饶余郡王阿巴泰膝下,一门双亲王!

    若是为文臣,或可成为一代佳话,可若是两个手掌重兵的亲王,那便是不可赦的原罪。

    如今清廷驻京八旗,除去多尔衮在徐州覆没的一旗,在兖州覆没的一旗,鳌拜在小汶河覆没的一旗,八旗之名,实则名存实亡。

    福临勒紧裤腰带,用尽手段,前后组建了两支新军,前六万,后十万,共计十六万大军。

    此时,在博洛和岳乐二人手中,就有健锐营、火器营、虎枪营、神机营,占了总数的大半。

    如果没有这宿州的小挫败,清军能一路南下饮马长江,那这原罪,终究是原罪,不会演变成实罪,可惜,世上没有如果二字,这一挫败,直接显露出君臣之间的间隙,并瞬间扩大成难以修复的鸿沟。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话是这么说,可有一个必要的前提——信任!

    只有君所信任的将军才能说这句话,才敢这么做。

    要是换个君王不信任的,那,就是找死!

    远的不说,近的,大明朝的袁崇涣就是前车之鉴啊!

    不过,福临还算是有节制的。

    在众芸纷纷,欲一朝干掉一亲王、一大学士之际,福临还算是冷静的。

    特别是老态龙钟的济尔哈朗,蹒跚地走在群臣之列,说出这么一句话,“皇上……一把锋利的刀,伤人亦可伤己……当它有自己主意的时候,最妥的方法,就是将它回炉重打……绝不可放任!”

    锣鼓听声,听话听音。

    济尔哈朗的话,比钢刀还狠厉!

    刀可回炉重打,人怎么办?塞回娘肚子里重生?

    话外之意,不言而喻,便一个字——杀!

    而济尔哈朗的进言,引得满朝文武皆跪地,“臣等附议!”

    福临沉默了。

    不能杀一个,再扶植起一个吧。

    面前这个已尽现老态的“叔王”,可不是个善主。

    福临扫了一眼范文程。

    范文程顿时心领神会,正好趁机讨好皇帝,与洪承畴划清界线。

    于是范文程出列急道:“……臣以为,皇上可急召端重亲王回京述职……琅琅乾坤,咱大清朝政令清明……总得给端重亲王一个自辩的机会,方可显出吾皇公正!”

    济尔哈朗慢慢地转头,他的目光扫向范文程,有一抹疑惑,更有一抹阴森。

    福临立马就坡下驴,“范爱卿所言甚是……有道是不教而诛,是为虐……朕非商汤,绝不枉杀臣子……!”

    济尔哈朗猛一抬头,目视福临,轻喝道:“皇上三思……如今大战正酣,召一军主帅回京述职,必影响前方战事,若有不测,悔之晚矣……!”

    福临被吓了一跳,正紧张间。

    范文程当仁不让,力怼道:“端重亲王消极怠战之事,尚未有定论……皇上召其回京述职,乃题中之意……再则,汉军正黄旗固山额真左梦庚,乃西路大军副帅,此时正在宿州前线……由其暂代统帅之职,也可做权宜之计……叔王如此喝斥皇上,怕是非为臣之道吧?”

    济尔哈朗脸色数变,猛地上前一步,可,慢慢收回迈出的左脚。

    然后,转身,向福临行礼道:“臣惶恐……臣在圣驾前失礼了……请陛下降罪。”

    福临展颜微笑,“叔王这是哪里话……叔王也是忧国之忧,心急所致……不过,朕以为范爱卿之策甚妥……叔王以为呢?”

    裁判都说了,“甚妥”,还问“……以为呢”,这哪是征求意见,这是定论。

    济尔哈朗突然开了笑颜,“皇上说妥,便便是妥的……老臣,无异议。”

    福临头一昂,“那就按范卿所言拟旨……即刻派人送去宿州……!”

    “皇上圣明!”

    山呼,再山呼……。

 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我军必胜

    ps:祝书友们过年好!感谢书友“20191113195107383”投的月票。

    都说国之将亡,必出妖孽。

    老话果然是经验之谈啊!

    左梦庚,定是妖孽之一。

    博洛,能不回京述职吗?

    当然不能!

    如果不是两军交战胶着,那博洛还可依仗手中重兵分地割据。

    可此时,博洛做不到,也不想做,七、八万大军,就是七、八万张嘴,这还不算三万匹战马,突然易帜自立,只要朝廷一断补给,那就是饿死的结局。

    博洛很清楚,这必定是皇上猜忌自己拥兵自重了,而朝堂之上的一些小人,借皇帝忌惮自己,煽风点火、落井下石。

    博洛觉得有必要回去一趟,他不怕,身正不怕影子斜嘛。

    更不惧,因为东面有他的四弟岳乐拥兵六万,皇帝敢对自己不利?

    笑话!

    博洛走得洒脱,但依旧严令西路大军固守北岸,不得逾雷池一步。

    同时,斥令左梦庚不得贪功冒进,待自己从京城返回后,再作定夺。

    左梦庚一听说博洛被召回京城述职,便知道自己押对注了。

    他心里很清楚,博洛这一去,怕是回不来了,就算回来,那也是很长一段时间之后。

    那时,战局怕是早已尘埃落定,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左梦庚此时表现地很谦恭,乖巧得象个孙子。

    但凡是博洛叮嘱,左梦庚皆是一口应下,连个疙瘩都不打的。

    博洛虽然不信左梦庚会如此乖巧,但心中也认为,对面敌军只是打了一场小反击,战局大势,已经让敌军无法在短时间,组织起一场大规模的反击作战。

    左梦庚只要贪功冒进,无过便是有功。

    博洛走得很放心,因为,新军中大都是自己人,不怕左梦庚作妖蛾子。

    ……。

    世事便是如此。

    清军远没有挺进到吴争预设的长江边。

    甚至连凤阳城还有数百里之遥,这个时候若有人提议与清军决战,吴争铁定是不会同意的。

    正象吴争说的,都九十九了,就差最后临门一步,就算这一步要付出难以预料的代价,那……也得硬着头皮受着!

    可总有奸倿,变着法地给人“添堵”。

    当然,这样的“添堵”,连吴争都认为,多多益善!

    ……。

    求功心切的左梦庚,怎么可能遵守博洛临走前的约法三章。

    博洛前脚走,左梦庚后脚就下达了总攻命令。

    那就奇怪了,这支大军的最大组成部分,是清廷四营新军之二,也就是说,博洛没想错,新军中大多是忠于他的嫡系。

    那么,左梦庚下的命令,按理说,都会就挡回去,亦或者被阳奉阴违。

    可问题是,博洛错估了一点,那就是,人心!

    下令大军停止进攻、就地扎营固防,博洛是谨慎的。

    主将的谨慎,却不一定会被麾下将士所接纳,或者说认可。

    只是博洛威望在,他们只能将不满压在心里,就象后世所说的,“我服从命令,但保留意见”。

    当然,这不是嫡系心腹背叛博洛的理由。

    他们真正背弃博洛的理由,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端重亲王被召回京城,这汉人降将,竟为了代主帅。

    这说明什么……只能说明,端重亲王错了,至少他的部署不被朝廷所喜。

    而且,端重亲王暂时回不来了,因为,大军代主帅。

    真要是能迅速返回,何须代主帅?

    大军各部都有各自将领,副将传达命令即可,为何要任命代主帅?

    既然是各部将领,自然不会是傻子,这种事,稍一动脑子,就能猜出个不离十。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看书领现金红包!

    那么,将领的心思就活动起来了。

    端重亲王如果不回来,甚至被朝廷治罪,可想而知,亲王麾下,必也连带着吃瓜落。

    朝廷不喜大军停止不前,那就是想要进攻了。

    可这,更与各部将领的诉求一致,也对,这一路战功捞得盆满钵满,要是被博洛牵连,功没了,怕是命也不保,还可能连累家人……有意思吗?

    这些个将领,并不是听从左梦庚,而是听从左梦庚背后的朝廷、皇帝。

    于是乎,清军在一夜之后,次日凌晨,悍然南渡,向凤阳城方向发起了强攻。

    天意如此,徒叹奈何?

    吴争闻讯之后,立即召来西路诸将商议。

    仅一个时辰的会议,调整了西面战场的战略、战术。

    此时的吴争再不提要诱敌深入,也不提水师火炮支援。

    他只有一句话,“……把凤阳城,作为清军的绞肉机……孤不要击退,只要重创,乃至……歼灭!”

    陈胜,笑了。

    沈致远,笑了。

    与会的诸将领,都笑了。

    也是,这一个月的撤退,磨光了他们心中所有的耐心。

    这对于他们和全体将士而言,绝对是种耻辱,原本不该背负的耻辱。

    哪怕是陈胜等将领一而再、再而三的解释、劝说,他们都难以接受。

    放敌人进入自己的土地,祸乱自己的同胞……还有许多弟兄战死在撤退断后的路上,而他们,却不得不奉令撤退而不作救援,这种刻骨的怨、铭心的恨……。

    好了,如今是时候吐出这口闷气、怨气了。

    而且,得将这口气,对着敌人直喷。

    王爷说得对,不要击退,要歼灭!

    ……。

    所有将领中,最开心、兴奋的,莫过于沈致远。

    原因很简单,他做为打响第一场反击战的代表,延续了此次防守反击的第一道防线。

    而蒋全义的锐士营,正式归入到他的指挥。

    二万枪骑兵,三千锐士营……啧啧,沈致远已经可以想象到,此战之后,某,便是一代名将!

    北伐军依旧在后撤。

    凤阳城,交给了沈致远。

    陈胜率部,向淮安方向转进,而不是按原来计划,向江都方向撤退。

    会议时,吴争指着山阳、清河,对陈胜道:“占住二城固守,要象颗钉子一样钉在那……既然西路战场已经问题不大,那么,你部便要作为左侧炉壁,应对岳乐的强攻,待池二憨、鲁之域将岳乐逐出扬州府后……你部再配合他们,沿黄河向云梯关方向移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