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明-第1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登库、靳良玉、范永斗等人闻听无不击掌叫好。

    这时,周如璋赶来,见夏国相坐在主位一愣。

    范永斗忙为他引见。

    周如璋神色古怪,也对,建兴朝与吴三桂份属敌对嘛。

    可周如璋瞬间就回复了。

    寒喧几句之后,周如璋急道:“周某此行,是来向诸位仁兄求援的……乱民太多,我军兵力捉襟见肘,还望诸位仁兄再调些人手救急啊!”

    范永斗微微一笑,道,“不就是些手无寸铁的乱民嘛……成不了事!”

    周如璋急了,“范兄是不知道,这些乱民已经被武装起来……钱肃乐、张国维等人反了,不知道他们从哪弄来好些火枪……!”

    范永斗看向夏国相,“依夏先生之见……?”

    夏国相施施然起身,“首辅大人有礼了。”

    “夏先生有礼。”

    “夏某有文武二计,不知道首辅大人选哪个?”

    “请夏先生明言。”

    “武计来得干脆,调兵剿灭就是。”

    “那文计呢?”

    “听闻首辅大人之前雇人平乱,立竿见影啊!”

 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 蛇鼠聚成一窝了

    “这……。”周如璋皱眉道,“此法太耗费银子……此时,我朝也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

    夏国相微笑道:“无妨……夏某可施以援手。”

    周如璋一怔,皱眉道:“那夏先生……又想从周某这,要些什么?”

    “好!妙!”夏国相击掌称好,“首辅大人果然是爽直之人……这样,夏某也就不讳言了?”

    “请讲。”

    “吾王愿意拥戴新君,不过,吾王在建兴朝,日后这爵位……?”

    “先生之意?”

    “延承原封爵,封藩陕甘,听调不听宣……如何?”

    周如璋目光一闪,笑道,“此事不难……待我奏明圣上便是!”

    “好……首辅爽快!”夏国相大笑起来,“那事情就好办了……不过,首辅大人……以何为凭?总不能信口开河,这让夏某回去无法向吾王交待啊!”

    周如璋想了想道:“周某立字据……待平乱之后,再拿诏令换回字据,夏先生以为可否?”

    “那是当然!”

    夏国相回头对范永斗道:“请范兄移挪五百万两交于首辅……。”

    周如璋打断道:“还须调些人手。”

    夏国相一愣,“首辅是想……?”

    “文武双管齐下!”

    “首辅果然高明!”

    所有人同时大笑起来,那笑声简直如鬼哭狼嚎一般。

    ……。

    近午时分。

    钱肃乐、张国维率民军与包围吴王府的“平乱军”,在外围接触,暴发了激战。

    民军一度攻至管粮道,离吴王府仅数里之遥,但被闻讯赶来增援的敌军,由北向南侧翼夹击,民军右翼被击溃,攻向吴王府的主力,随即士气溃散。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

    普通的民众,就是武装起来,还骨子里还是平民。

    简单的装填、开枪,无法让一群羊顷刻变成一群狼。

    虽然张国维戎马经年,排兵布阵相当有一套,奈何仓促组织起来的民众,只能打顺风仗。

    死得人多了,再严令不得后退也不顶用。

    不得已之下,张国维只能下令残部向东南,原都察院方向撤退。

    若不是宋安闻讯,急调手头上三百长林卫增援,为张国维断后,恐怕张国维也在劫难逃。

    另一支钱肃乐率领的民军,却被敌军全歼,已经抱定殉道之心的钱肃乐,因没有及时下令撤退,战至最后,被敌军俘虏。

    敌军并未停止追击张国维残部。

    当天傍晚时分,准备率部撤往紫阳山的张国维,被数倍之敌,围堵在镇海楼之西。

    眼见着就要兵败身死的紧要关头,包围的敌军,突然间不攻了。

    不仅不攻,而且在向北撤兵。

    张国维闻知情报,诧异起来,难道是……有援兵到了?

    ……。

    确实是援兵到了。

    但这援兵,和张国维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因为这不是一支军队,用吴王殿下的话说,这是真正民众发出呐喊的声音。

    刘元所部,和秀水民团,在嘉兴合兵,经过修整之后向杭州进发。

    虽然这支队伍攻城重火器不多,但轻武器还真的不少。

    刘元所部,本装备并不精良,可在之前应天府暴发政变时,刘元率部勤王,在太平桥聚集起数万民众,愣是将三千禁军阻挡于北岸。

    等吴争平乱之后,刘元自然而然地得到了缴获三千禁军的武器,虽说禁军没有全部装备火器,可三千人中收刮起来,足够刘元部人手一杆枪了,吴争也因刘元他们损失惨重,对刘元据缴获为己有之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而秀水民团的装备,那就更不用提了。

    当年“活秦桧”陈洪范受清廷指派,在秀水县串连当地富商,向北方走私火器,张新侠、徐三集合县衙役差和码头搬运工,生生用血肉之躯与数百潜伏的清军硬撼,成功拖住了北逃的货船,将陈洪范一众绳之以法。

    当时查获火枪五千余杆,火炮七十八门,吴争将一些老式火枪、火炮留给了秀水民团。

    所以,这支队伍并不缺乏武器。

    而秀水民团从上至下皆是地头蛇,刘元部与民团合兵一处,还在秀水修整了两天,自然是四邻皆晓。

    于是,欲建功立业的年青后生们,削尖了脑袋想要追随。

    也对,秀水民团在当地的威信,那几乎比县衙还高,单就当今监国吴王殿下亲笔题字的那块碑上“民族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那份量就重于泰山了。

    这是嘉兴人的骄傲啊!

    这支“混编军”至杭州城时,队伍已经急剧膨胀到了五千多人。

    正赶上城中“平乱军”击溃张国维、钱肃乐所率民军,并对张国维残部进行追击之时。

    刘元二话不说,指着城头就道:“攻进去……万事有我,就处吴王怪罪,砍我头颅即可,与当等无关!”

    瞧这话说的,要是换了别人,或许被刘元气势所慑,可张新侠、徐三等人,什么出身?

    张新侠的名字还是吴争赐的,他原名老张头(当时普通男子,过而立之年,就称老),是码头工头,在码头被百多清兵逼迫时,就敢率数百码头工人与敌硬撼之人,那种血性,可不下于刘元这个半路闹革命的读书人。

    而徐三稍稍“规矩”些,原是县衙差役班头,可他一样敢于在知晓县老爷与敌私通时,率手下差役奋勇反抗,自然也不是个怕事之人。

    所以,刘元这话才出口,那二人已经下令,将那几门年龄老得可以做他们爷爷辈的前装炮,架了起来,直瞄城门。

    这下反倒是刘元惊了,这炮打起来,城内的毁损就严重了。

    还没等刘元开口劝阻,那边张新侠,就呵呵笑道:“刘兄弟尽管放心吧……炸毁再多,那都是可以拿银子再造起来的,可若杭州城落入贼人之手,那就不是银子能换回来的……况且,咱们殿下不缺银子!”

    刘元听了,想想也对,展颜一笑道:“张大哥性子合弟弟脾气……勤王之后,可愿于弟弟义结金兰?”

    张新侠听了,与徐三对视一眼,发出一声酣畅大笑,“固所愿,不敢请耳!”

 2004。第二千章 言多必失

    第二千章 言多必失

    炮击艮山门。

    其实这个时候,城内“平乱军”才刚刚接管府兵把守的各处城门。

    也就是说,城门守军还未完全聚集。

    数十个守军,突然被炮弹披头盖脸地砸来,早已是大腿肉都抖了。

    城外那种老炮,威力不大,声音大。

    几门炮同时一射,那气势,可谓是摧枯拉朽啊。

    加上沿途加入的民众,虽然战技没有,可喉咙响啊。

    见大炮一射,于是暴发出震天动地的吼声。

    直吓得守军在城头一望,便撒腿跑了。

    于是,艮山门的城门,在几轮炮弹猛击下,坍塌了。

    刘元、张新侠、徐三一合计,于是,将民军一分为三,兵分三路,一路由白洋池,一路转贡院,一路向演武场。

    三路同时向南推进,倒不是说,这三个臭皮匠抵过了诸葛亮,自学成才懂得战法了。

    而是入艮山门后,出现了三条岔道,不得已而为之啊。

    ……。

    而此时周如璋闻报,下令迎击,自己却跑去山庄求援。

    这就使得城中“平乱军”在这期间,失去了统一号令。

    “平乱军”可不是一个整体,它的组成,是由各世家、豪门,包括宗室、富商,聚集起来的家丁、护院,当然还有潜入的细作,和接管码头后,由海上明目张胆而来的不少清军。

    这些清军,可不是由北面而来的清军,此时水道已被水师全线封锁,北面清军是不可能越过水师封锁线南下的。

    这些清军的组成就更复杂了,扬州、淮安、凤阳、兖州、徐州等等,阿济格部、博洛部、岳乐部,被击溃的清军,以一股股的散兵,被有心人一一组织起来,藏匿起来,然后,经莫家船队,运往杭州城码头登陆。

    他们成功地避开了水师对海面的封锁,不得不说,确实有些本事。

    可这样一来,“平乱军”的成份就异常地复杂。

    如果是对付普通百姓,那么,确实是“战力强悍”的,因为百姓在他们眼中,那就是一只只待宰的羔羊。

    可一旦正面面对象刘元部,这些在五、六年间,三次勤王,几乎次次以少击多、拿命硬撼的牛人们,那确实是勉强了。

    而秀水民团,可不能听“民团二字”,这些从秀水码头、县衙两个战场里滚爬出来的汉子,绝对不缺血性,加上张新侠、徐三在得到这些火器后,这几年里,可没少练这些兵。

    三路齐下,已经令没有准备的“平乱军”一时手足无措了,如果再加上技不如人、内部再搞点分裂小动作,局势自然就一面倒了。

    仅仅半天功夫,三路民军已经攻至仁和县横街、八字桥一线。

    若再有半天功夫,那就真能攻至吴王府,甚至与张国维部会师,那局势就瞬间明朗,就算那些跳梁小丑再蹦哒,恐怕也无力回天了。

    可惜的是,周如璋回来了,他不仅回来,还有带来了两大战略武器——银子和人。

    五百万两雪花银,一千兵。

    可别小瞧这一千兵,这些可是清一色,从码头刚刚入杭州城的清兵,虽说之前打了败仗,成了溃兵,可这个时候,他们不乏拼死一搏的意志,因为他们也知道,回不去了。

    只有胜利,方才有一线重回北方的机会。

    周如璋一回来,就将这一千人撒出去了。

    按理说,千人分成三路,其实也没多少人。

    可就是这平均下来,每个方向三百多人的加入,立马就让溃退的“平乱军”稳住了脚跟。

    这不是刘元部和秀水民团战力不如人,而是二部中掺入了太多的普通民众,这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融合为一体的。

    三个方向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天黑,然后僵持下来。

    ……。

    周如璋松了口气。

    他此时这有闲心,去看看他的“战利品”。

    “希声老兄……汝受苦了!”

    周如璋笑意甚浓。

    钱肃乐一身血污,倒不是他也上阵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