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明-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墙依旧在清军手中。
就算有火炮的支援,明军的战损依旧比清军大。
两日进攻,明军的伤亡已经达三千人之众。
这几乎是参战兵员总数的二成。
这样的消耗战是很残酷的,比得就是谁抗不下去。
可也就是这一天下午,吴争终于知道城中守军为何会如此悍不畏死地抵抗了。
攻城时,时有守军士兵不断地掉下城墙。
有几个运气好的,摔在城墙下的尸体堆里,侥幸不死,就成了明军的俘虏。
从他们的嘴里,吴争终于知道,洪承畴到了苏州城。
这天晚上,吴争没有召集众将,只是一个人待在帐中木坐着。
“禀大人,找到吴胜兆部了,就在真义镇以西数十里处扎营。”
“可有进军动向?”
“没有。据当地村民讲,吴胜兆部已经驻留两日了。”
吴争闻听后,虽然愤怒,但心中总算是松了口气。
此消彼涨,如果吴胜兆部投敌,那敌人的实力就会大涨,现在至少能确定吴胜兆部还没有投敌,这就是最大的好消息。
吴争想了想道:“替本官传信于吴胜兆,告诉他,苏州城中有洪承畴。”
“是。”
吴争不知道这话能不能让吴胜兆攻城,但吴争想试试,同时也告诉吴胜兆,清廷中有洪承畴这样的人在,就没有他吴胜兆的出头之日。
不能再拖下去了,再拖下去,自己将面对越来越多的清军涌来。
而且,绍兴府已经传来消息,台州府失守,清军已经向温州府进军,同时已经有前锋向绍兴靠近。
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虽然绍兴府有一万五千军队,可面对多铎和勒克德浑会师的兵力,恐怕是抗不住的。
必须尽快攻下苏州城,威慑应天府,攻敌必救,才能围魏救赵。
吴争开始召集死士营。
……。
苏州城内,东城的府衙已经被洪承畴征用为行辕。
面对数十个文武官员,五十有四、脸型瘦削的洪承畴沉声道:“防守二日,我军依仗城墙之坚,居然数次被敌军攻上墙头,今日更是差点失守,诸位是想让本官在苏州城与城共亡吗?”
从归降清廷起,洪承畴从不认为大明会赢。
与其让天下万万百姓在这兵火中煎熬,不如让清廷一统天下,所谓长痛不如短痛嘛。
“属下不敢!”众官员低头应道。
一个文官道:“禀大人,自大人亲自率军来援,城中军民士气高涨。以下官之见,当遣一支偏师出城,袭扰城外明军,如此可乱敌军阵脚。”
一个武官出列道:“禀大学士,明军攻克杭州、嘉兴两府,继而逼降松江府,士气正旺,如果出城与之野战,恐怕结果未必如愿。”
文官回头反诘道:“董将军这可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难道董将军认为,大学士亲临苏州城督战,城中军民士气不如城外敌军吗?”
武官怒道:“末将乃就事论事,这与大学士亲临城中何干?”
另一名武官附和道:“末将以为董将军所言极是,出城野战,须分时机,我等能想到的,城外敌军主帅也能想到,若是遭遇伏击,恐怕得不偿失,请大学士三思。”
洪承畴板着脸冷冷道:“不必出城。本官想看看,明日敌军如何攻城。诸位,说说明日城防部署、如何应敌吧。”
第二百十七章 攻入苏州城但这就是个泥沼
之前那个董姓武官道:“城外明军若无火炮相助,以这数万人马恐怕无法对苏州城造成威胁。所以,要胜这场战斗,只须一个字——拖。末将认为集中所有兵力于南门,与敌军打一场消耗战。”
之前那文官带着讥讽道:“董将军信誓旦旦地说,在南门与敌军打一场消耗战,敢问如何消耗啊,是消耗董将军麾下人马呢,还是消耗大学士带来的八旗军呢?还有,万一敌军分兵,从东面攻城,如果按董将军所言,集中大军于南门,到时如何应对,束手就擒吗?”
董姓武将被他气得说不出话来,他怎么回答?回答是,就是承认要消耗带来洪承畴的八旗军,那意欲何为?
如果回答不是,好嘛,明日之后的消耗战,就你部去消耗吧,他敢应下吗?
另一名武官助言道:“以末将看来,城外敌军所恃火炮之利,不会弃火炮而分兵,因为转移火炮实在太费劲,而仅仅凭普通士兵,要攻下东面两座城门,非常困难,至少明军无法分兵上万人去东面。所以,末将以为,可往东面二门各派驻三千人,足以应对明军分兵之忧。”
洪承畴微微点头道:“此话有理,准!”
董姓武将冲助言武将微微点头道谢,而冲了那文官狠狠地一瞪。
这些都看在洪承畴眼里,但他不加理会。
他要做的,只是化解城外明军的进攻,赶在多铎攻下绍兴府之前。
这样,平定江南的功劳才不会被多铎、博洛汲取。
而这关键之处在于,在苏州城消耗掉明军的有生力量。
由此,自己才能挥师南下,收复松江、嘉兴、杭州,与多铎隔江平分秋色。
至于这种麾下官员之间的龌龊,洪承畴不想参与、更不想管。
……。
但洪承畴没有料到,城外明军会在第三日攻城时,以如此强悍的方式向他展示明人的血气。
从攻城一开始,在明军冒着矢石接近至城墙、竖起云梯。
这战场的气氛就不一样了。
登上云梯的是吴争的死士营。
他们为钱而战,但他们不仅仅是为钱而战。
利益的趋同,让他们悍不畏死。
这很重要。
军心、士气,在于上下一统,利益相符。
任何没有利益做支撑的理想、信仰都是耍流氓。
这句话,放在任何时代都是真理。
只是这个利益,有大有小,有公义,也有私利。
城墙上的守军,却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的临近。
他们依旧用惯用的方式,以箭矢、擂木、石块、金汤、滚油等手段,阻挠着明军登墙。
当第一声炸响后,守军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应对反应,巨大的气浪,吹翻了周边方圆数丈内的任何物体。
而接下去,接连不断地爆炸声,伴随着一朵朵浓烟,从城墙上涌起时,已经无法阻止了。
吴争忍着眼眶中流动的酸意,果断地下令总攻。
南门随即告破。
明军骑兵鱼贯冲进城门,与城内迎面而来的清军交战在一起。
无数的明军从云梯上登上城墙,然后冲下城去,如潮水般涌进每个街道。
城破了吗?
没有!
仅仅是城门告破。
城内的清军,有计划地进行着抵抗。
特别是洪承畴带来的镶黄旗汉军骑兵,战力相当强大,幸亏只有三千之数,否则吴争麾下近六千骑兵,恐怕会一战尽没。
但破城门之后,明军步兵与清军之间的攻防劣势也消失了。
在这场血腥的城内巷战中,比拼得是坚韧和决绝。
吴争不怕。
因为他带这来的是,从嘉定城经过的军队。
那座城池中血战而死的英魂和屈死的百姓冤魂,会激励着将士奋不顾身、悍不畏死。
而洪承畴虽然震惊,但同样不慌乱。
他也是久经沙场的儒将了,对破城只有惊,绝没有慌。
洪承畴惊得是明军何时具备了如此强悍的战力?
要知道,这可是有三万八千人防御的大城。
城外明军不仅有如此多的火炮,足以压制城墙上己方火炮。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种强悍的气性,在洪承畴二十多年的戎马生涯中,这也不多见,除了最初在镇压各地义军时,偶尔有过,其它时候……哎,老了,又想起了当初。
洪承畴迅速下令,清军依据各条街道进行抵抗,同时他将带来的八旗军五千步兵,部署在了府衙南边的衙置。
这一是防备明军万一突进,威胁到府衙行辕。
其二也是为了保护衙署西北方向的府库房安全,这府库可是重中之重啊。
洪承畴有条不紊地布置着,他到现在也不相信,区区数万苟延残喘的明军,真能击败自己。
而事实上,洪承畴的估量没错。
明军确实陷入了苦战。
吴争麾下大军的成份复杂,没有足够的时间整训,作起战来,很难形成统一。
夏完淳麾下二万多人,那更是混杂,所谓义军,顾名思义,就能领会其组成之人的成份。
幸好冲进了城,在这房舍、街道中各自为战,还真符合了这批人马的风格。
这也是能撑下去的主要原因。
否则,可以准确地说,攻入苏州城,就是取死之道。
听起来兵员很多,但遭遇上洪承畴带来的那些鞑子正规军,一万鞑子足以立于不败之地。
何况还有守苏州的驻军。
吴争轻敌了。
在他看来,只要城门一破,大军往城里一冲,那么苏州城将手到擒来,这或许是前面几场规模不大的战斗连战连捷的原因吧,亦或许是吴争太渴望拿下苏州城,回去祭奠他叔了。
战斗就这么持续到下午。
这个时候,双方的实力基本都已经摆在了台面上。
吴争和洪承畴都已经看清了对方的路数和实力。
洪承畴心中大定,只要战到晚间,明军肯定支撑不住,必会溃散。
一家欢喜一家忧,吴争开始慌了。
这几万大军可是吴争赖以生存的基础,今日如果全部折损在此,再想翻身恐怕难了。
可问题是根本没法撤,任何军队都撒出去了,与清军胶着在一起,怎么撤?
第二百十八章 来世……好运
这就是一个死局,明知道结局,却无法改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覆灭。
这场巷战太过血腥,南半城之大街小巷中,每一步都淌着血迹,每一步都躺着尸体,有清军的,也有明军的。
从南门破碎的城楼上望去,吴争可以清楚地发现,南北纵向数条街道的明军兵锋,已经开始向后退缩。
这是非常危险的讯号。
吴争转过头来,看着仅存的三百多死士,沉声道:“去吧。”
当他们彻底消失在人潮中,吴争感觉到自己的心硬得象块铁,或者那儿根本不是人心。
但死士的加入,让那几路后退的明军,瞬间向北急进。
可吴争明白,这是在饮鸠止渴,一旦死士死光,结局依旧是一样,无法改变。
仗打到这份上,让吴争深深地自责,自己太狂妄了。
从领三千人进攻杭州城起,自己走得太顺。
甚至敢率兵围绍兴城,发动政变。
居然也让自己得逞了。
以至于自己悍然发动了这场北伐。
太小看清军战力了,可这时知道,已经太晚了。
这是一个毁灭性的错误,无法挽回或者修补。
没有后援、没有后备队,身边仅有钱肃典六百骑兵。
吴争焦急地看着天色,心中一个声音在不断地喝问,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要不,我去?”身边钱肃典面无表情地问道。
吴争霍地回身,咆哮道:“你去做什么?一起死?你是在讥讽我吗?”
钱肃典依旧面无表情地反问道:“我为何要讥讽你?那儿……。”
钱肃典手指着北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