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明-第1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或许……他从来没将自己当作过是我的人吧!”吴争轻喟道,“人一旦活到象他这岁数……就很难存有忠、义二字了,最多的是世故和利益!”

    “那……那他是谁的人?”

    吴争咧了咧嘴,“和庞天寿一样的人……不,或许,他忠于的,只有他自己!”

    “可庞天寿谋反是他镇压的啊?”朱辰妤显然是惊愕了。

    看着这个看似精明,却是太过单纯的少女,吴争无奈地说道,“听过断臂求存吗……替罪羊总明白吧,杀了庞天寿,他不但脱了干系,还立下赫赫护驾救主之功……何乐而不为?”

    “可打我登基……便一直尽心尽力替我办差……!”

    这时吴争没好气地道:“怕是他将你卖了……你还在替他数钱呢……也难怪,这不,我也着了他的道了!”

    “啊……!”原本多少有着帝王仪态的朱辰妤,突然一声尖叫,从座位上蹦将起来,直朝吴争跑来。

    吴争被吓了一跳,下意识将手按向腰间。

    可一年前那一幕,在吴争脑海中的记忆太过深刻,吴争随即松开了剑柄。

    “……什么事?”

    朱辰妤说话间已经跑到吴争面前,她双手拽住吴争的衣袖,焦急地道:“银子……我的银子……一千多万两银子啊!”

    这副模样,让吴争有种错愕,仿佛看见了当年在杭州府织造司那个“锱铢必较”的吴小妹,不由得心里涌起一股暖意。

    “天下都是你的……一千多万两值当你如此吗?”吴争没好气地斥道,“难道朱媺娖、钱肃乐等人将你架在火上烤的时候,就没告诉你小心庞天寿?”

    这话让朱辰妤慢慢松开吴争的袖管,脸色严肃起来。

    “不,这天下从来不是我的……是哥哥的!”

    吴争瞪大了眼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怔怔地看着朱辰妤。

    朱辰妤继续道,“而且,哥哥也误会了大长公主和钱公等人,没人将我架在火上烤……一切,皆是我自愿的!”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吴争狐疑起来,警惕地看着朱辰妤。

    “这是个局,瞒过了所有人!”朱辰妤郑重说道。

    ……。

    “其实钱公等人早就感觉到大将军府内部有问题,可不管他们怎么查探,皆无法捕捉到背后真正的主谋……。”

    “他们有怀疑的目标,可此人位高权重,轻易动不得!”朱辰妤娓娓道来。

    吴争皱眉道:“他们既然有怀疑目标……为何不向我禀报,而要设下这么个局?”

    朱辰妤叹息道,“向哥哥禀报有用吗……没有证据,且他又是哥哥最倚重之臣,钱公曾数次向哥哥提及此人暗中贪脏枉法之事,可哥哥却从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吴争沉默下来,钱肃乐确实隐讳地提及过几次,但自己因为信奉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而听之任之,这道理,吴争向马士英也这般说过,也一直依为驭臣之道。

    吴争认为,只要是干臣,就可以放纵他们一些,否则,只让马儿跑不让马儿吃草,最后在么是马死,要么马跑掉。

    朱辰妤继续道:“钱公等人知道凭他们之力,无法扳倒此人,于是向大长公主陈情,希望大长公主能向哥哥谏言……。”

    “大长公主知悉之后,拒绝了钱公他们,理由是她那时只是哥哥的阶下囚。”

 第二千二百零七章 真相大白(二)

    “我没当她是阶下囚!”吴争辩解道,“我只是在保护她……不让那些宵小之徒借她之名作乱!”

    朱辰妤没有反驳,继续道:“……卧子先生在那时出了个主意,以助大长公主复辟,来换取大长公主对扳到那人的支持……哥哥应该知道,大长公主当时在江南隐藏的势力。”

    吴争点点头,虽然将朱以海等明室中人放逐陈钱山海岛,但从朱媺娖被自己带往杭州府后,江南周边各府忠于明室之人,也在向杭州府悄然聚集。

    之所以没有动手,也是因那些人没有具体动作。

    后来因为战事再开,吴争无法分心,也就听之任之了。

    “她……同意了?”吴争冷冷问道。

    “是……大长公主同意了!”朱辰妤点头道,“但大长公主提出了另一个设想,那就是让我和周思敏一同参与此事!”

    “她想做什么?”

    “我当时也不明白……想来周思敏是一早就知道的。”朱辰妤一边思忖一边道,“就是这样,这个局从开始时单纯的倒莫,慢慢变成了政变……因为大长公主说,不管是谁向哥哥劝谏也没用,莫执念是哥哥最倚重之人,莫家女又是王侧妃……若有一日,莫家女诞下子嗣,恐怕再无人能撼动莫执念了……!”

    吴争愠怒道:“于是你们便甘心成为她的帮凶?”

    朱辰妤被打断,她轻声叹息道,“原本我也怀疑大长公主的目的,可最后事实证明……大长公主真是在为哥哥谋大局!”

    “大局?为我?”吴争轻哂道,“将整个江南当作她的棋盘,上万死去的人成为她的棋子……甚至包括朱以海和郑森?”

    “哥哥请容我慢慢讲来。”

    “好……你讲就是。”吴争负起手来,微微昂首道。

    “大长公主当时说,要扳倒莫家,必须有真凭实据,要得到真凭实据,就得诱莫执念主动出手……可当时哥哥的权势鼎盛,除了皇帝便再无可以诱莫执念显露原形的人了。”

    “你们这也信……咳……你继续说!”吴争干咳一声。

    “我没信!”朱辰妤严肃地道,“直到大长公主差周思敏来找我……谈了一夜之后,我信了!”

    “周思敏对你说了什么?”

    “大长公主认为,哥哥之所以一直没有继续往上走出一步,原因在于无法得到当下世家、士族、豪门乃至天下不少文人学子的支持,而这对于哥哥而言,是不可改变的,因为天下利益就这么多,给了别人,就给不了他们……甚至哥哥需要从他们原有的既得利益中抢夺一份出来,这就更无法得到这些人的支持了。”

    吴争沉默着,可心里认同朱媺娖的说法,这是他所忌惮的真正原因。

    改革也好,革命也罢,一个新的势力崛起,必定是打压既得势力,然后扶持原有受压迫势力,从而取得受压迫势力有支持,这无可非议。

    但问题是,这个时代的人、地、财乃至话语权,皆在既得势力手中,仅凭吴争一人或者追随吴争的少部分幕僚,实力远不及那些群体。

    当然,有一个办法可以立竿见影——杀人!

    只要挥刀斩向每个异己者,天下瞬间太平。

    但谁都知道,那只是一种短暂的“太平”,如果镇压和屠杀真有用,那么朝代就不会更迭,千百年来,皆如此!

    吴争从来没有这种想法,因为他太知道仇恨这东西了。

    为取得一时的太平,埋下祸乱的种子,这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或许自己活着时,可以起到威慑作用,但一代、两代之后?

    “她……还让周思敏对你说了什么?”

    “大长公主说,她的复辟,定会有无数忠于明室之人追随……一旦形成一定的实力,被哥哥一直压制的莫执念,或许就会心生异志……这便是引蛇出洞的最好方法!”

    说到这,朱辰妤停顿了一下,看了吴争一眼。

    吴争道,“有什么……但讲无妨!”

    朱辰妤叹息道:“这夜之后,我就随周思敏去了西湖边,见了大长公主……她说,哥哥没有跨出最后一步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哥哥没有根基……一旦称帝,必有无数人群起讨伐,到时,就算是哥哥手中有军权在手,天下依旧是大乱了!”

    吴争沉默,这话确实在理。

    要人服,只有两种方法,一是心服口服,另则是——心服!

    或许在强大的军力之下选择臣服,那也是口服心不服。

    当权臣与称帝唯一不同的是,二者之间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外。

    权臣与反对者之间,是同朝之臣。

    可若是称帝,连反对者都成了你的臣子,试问,谁乐意?

    这就是曹操明明已经控制了宫禁、朝廷,却一直不能称帝的原因。

    吴争,亦如此。

    朱辰妤继续道:“大长公主说,她有这个大义……只要她登基,诱出莫执念现形,然后以帝皇之名义,禅位于哥哥,那么哥哥的反对者,就没有了向哥哥发难的借口!”

    吴争闻听,大惊,竟会是如此?

    这确实是一个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吴争也曾想过,这也是他两度废黜、拥立的原因。

    但这方法有个天然的缺陷,那就是登上帝位的人,哪个愿意轻易拱手于人?

    朱以海如此,朱慈烺如此,朱媺娖怕亦如此。

    正是这种考虑,吴争最后选择了放弃这种方法,可现在,从朱辰妤的口中说出朱媺娖想法来,吴争确实感到了震惊。

    “那为何……最后她会选择让你登基?”吴争看着朱辰妤,“别和我说,你登基之举,是你自己的主意!”

    朱辰妤没有回答,她慢慢地转了一圈,扫视着文华殿,最后停下来,面对着吴争,她道:“大长公主起初从未提到过让我登基,更未想到,她会崩于此殿!”

    “我一直想不明白,她为何选择死……。”朱辰妤悠悠道,“我相信哥哥的解释,可一直依然无法想明白她的心思……如果她真有意杀害哥哥,又怎会安排最后由我来登基呢……她明明知道,我不可能为这个荒诞的帝位,与哥哥为仇对立的!”

 第二千二百零八章 真相大白(三)

    吴争低头思忖着,好半晌,抬头苦笑,“我也一直想不明白,当时我已经做出让步,并已经转身向殿外走去……她为何无端还要持匕刺杀我?如果真按你所说,她完成此局之后,当被我礼敬,以大长公主之尊位享国承荫才是!”

    朱辰妤问道:“当时,哥哥转身离开之前……她和哥哥说了什么?”

    吴争皱眉,努力地想了想,“……她在威胁我,以你和周思敏等人,逼我离京回杭州府……我确实已经同意了……没有说到别的什么……咝,好象是她提起了你……说了句……原来她早就知道……我记不太清楚了!”

    朱辰妤闻听,皱眉思忖,愣了好一会,突然叹息道,“……我或许是明白了。”

    吴争一惊,“你明白什么?”

    朱辰妤定定地看着吴争,抿嘴,然后轻叹,“她……误会了哥哥。”

    “误会?”

    “或许……是。”朱辰妤眼神中有种异样的神采,“大长公主原本以为,她能将帝位禅让于哥哥,便能化解哥哥与宗室之间的龌龊,化干戈为玉帛……便可以与哥哥琴瑟和鸣,共结秦晋之好……可惜的是,哥哥让她误会了……误会哥哥在登基之后,要娶的人不是她……是我!”

    “胡说!”吴争脱口而出,“不可能……她应该清楚,我与她之间之不可能,不是因为仇怨,而是我再不想与宗室有任何牵连!”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朱辰妤的眼神一黯,她轻声道:“……我,也是宗室中人。”

    吴争一愣,随之回味过来,可话已出口,再辩解无益,反而越描越黑。

    “……你,永远是我的妹妹,始宁镇吴庄的……吴小妹!”

    朱辰妤眼中有泪,“哥哥!”

    吴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