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明-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下张煌言真按捺不住了,坚决抵制了钱肃乐的决定。

    而这次朱媺娖也站在了张煌言这一边。

    三千守军,那就是城中数千伤兵加上妇孺的命啊。

    如果再出战,丰惠就是不设防的城了。

    官员们满脸悲怆地在城楼上看着这一幕,无不涕泪交流。

    在这个时候,他们才认识到一点,自己确实不是指挥大军作战的那块料。

    廖仲平的性格,介乎于陈胜和厉如海之间。

    只是稳重不如厉如海,血性不如陈胜,但他的军事阅历、经验确实胜过厉如海,果断胜过陈胜。

    他在多铎援军到达时,便迅速下令,令己部脱离明军进攻序列,从侧面迎击多铎大军。

    此时的廖仲平,虽然还是千户,但他麾下一营,已经升格为绍兴府近卫,加上当时方国安叛乱,其部被吴争收编,后朝廷和王之仁瓜分了这支明军,廖仲平部已经扩充至三千人。

    这也是廖仲平敢毅然挥师迎击多铎援军的底气。

    好在丰惠城的格局不大,周边已经容纳不下多铎上万人的军队,加上多铎大军中也已经没有了骑兵。

    廖仲平部虽然独木难支,却也真的挡住了多铎大军,给了明军一丝喘息的机会。

    可博洛的骑兵,确实给明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仓促之下,明军根本无从防御骑兵。

    短短一柱香的时间,明军后部已经被博洛骑兵犁了一遍,至少数百明军阵亡。

 第二百五十一章 应天府之战

    这样任人屠宰的格局不破,明军崩溃是早晚的事。

    所有将领急在心里,可一时间拿不出办法。

    形势万分危急之时,救星终于到了。

    陈胜与池二憨率军赶到,拯救了明军于危亡之间。

    沈致远迅速率六百多骑兵,冲击博洛尾部。

    池二憨部一分为二,一路由池二憨率领增援廖仲平部,一路由陈胜率领由另一面侧击博洛部。

    这近六千生力军的到来,迅速缓解了摇摇欲坠的态势。

    战局开始平稳,双方的战力取得了平衡。

    这个时候,钱肃乐终于做对了一件事,他两次提议将城中三千守军派出,直击之前被明军打得狼狈不堪的前攻城清军。

    而这时,朱媺娖、张煌言都没有反对,张煌言毛遂自荐,要求亲率大军出击。

    于是,这支三千人的军队,成了压垮清军士气的最后一根稻草。

    多铎的大军被死死地挡在了西面入口,无法加入战场。

    而战场中,原攻城的清军仅有四、五千人,加上博洛三千多骑兵,加起来不过八千人。

    而明军扣除廖仲平部和之前伤亡,还有约七千人,加上沈致远的骑兵和陈胜所率二千人,如今再加上张煌言率军出城三千人,总计兵力已经达到一万二千人之众,而这其中近一半是生力军。

    博洛骑兵虽强,但经过几次冲杀,马速已经降低,与明军步兵形成胶着,很难再发动高速冲锋。

    也就是说,在这个局部之中,清军已经落在下风。

    胜利的天平开始向明军倾斜。

    如果真能将这一部分清军击溃,那说不定绍兴府的历史还真能改写。

    因为折损了这一部分清军,多铎麾下除了留守驿亭和派驻绍兴府的人马之外,就只有他亲率的一万人了。

    这种兵力只能与明军割据相持,而无法碾压消失。

    可这仅仅是愿望,博洛战场敏感度非常高,他在确认多铎大军无法迅速突破明军阻击时,就迅速接管了战场清军的指挥权,下令以一千骑兵为先锋开道,另二千多骑兵殿后阻击,全军向北撤退。

    这个命令,拯救了战场清军。

    张煌言率部正在向北的路上,最北面的原攻城清军此时还未与张煌言部接触,从容而退。

    面对虎视眈眈的清军骑兵,沈致远不傻,六百多骑自然不能追击。

    陈胜部接近到沈致远部后面,停下了脚步。

    张煌言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停止。

    博洛等步兵撤远之后,才带着骑兵远去。

    战场在一柱香的时间内,迅速安静下来。

    西面战场敌我双方也在脱离,廖仲平部已经折损过半,如果没有池二憨三千人增援,恐怕早已崩溃。

    多铎很清楚,今日恐怕无法得逞了,于是见好就收,率军缓缓撤离战斗。

    明军无力追击,大战终于平息。

    此战,敌我双方前后所派出的军队都超过二万人,伤亡人数也非常接近。

    清军总计伤亡四千余人,其中三千来自于原攻丰惠的军队,这支军队,如果没有多铎率军来援,恐怕真有可能被明军打残。

    从战前一万人,到撤退时仅剩不足四千人。

    而明军的伤亡近五千人,伤亡最大的分成两部分,一是多铎率军来援,廖仲平部舍生阻击,至战斗结束时,其部仅剩一千人出头,不可谓不惨烈,廖仲平也以此战,论功晋三级,任卫指挥使之职。

    另一部分重大伤亡,是被博洛骑兵突击所产生,短短一柱香的时间,伤亡达八百人,之后博洛率军来回犁了几遍,所过之处,明军伤亡惨重,这部分的伤亡人数,总计在二千人以上。

    由此,如果不算池二憨来援的军队,明军基本上可以说是被打残了。

    但道路是曲折的,结果却是好的,毕竟胜利了,撤退的是清军。

    可没有人高兴得起来,这个时候,就算是丝毫不懂军事的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丰惠城是守不住了。

    满打满算,明军大概还有一万出头的兵力,人疲马乏不说,关键是已经失去了后援,能派的援兵已经到了,绍兴府周边唯一还仅有明军的就是池二憨留在杭州府的五千人,可那五千人动不得,万一绍兴府失守之后,清军渡江而上进攻杭州城,没有足够的兵力驻守,吴争又无力回援,那之前所付出的心血,就将付之一炬了。

    所以,丰惠肯定是守不住了。

    这个时候,所有人的心情是沉重的。

    此次开战以来,明军将士不可谓不英勇,朝廷上下不可谓不齐心。

    可还是输了。

    天意如此,非战之罪!每个人的心中都是这么一句悲怆的话。

    当天晚上,监国长平公主朱媺娖谕令,弃守丰惠,转进平岗山。

    平岗山前的老槐村,一下子涌堵了,上万人的涌入,令它不堪其重。

    好在战争之前,陈胜、沈致远、姜伯礼等已经做了几个月的战备工作。

    老槐村作为平岗山寨的最前哨,已经修成了完备的战略设施。

    除了没有修筑护城河,一座半圆依山的一丈高小城,已经初具雏形。

    加上吴争始终有着将平岗山寨建成“诺亚方舟”的想法,日常财力、物力的强力支援。

    其中所囤积的粮草和战争器械,也够这万人消耗上几个月的了。

    而朱媺娖以及钱肃乐等朝廷诸公,进入了平岗山寨,临时政府依旧完善。

    ……。

    吴争的判断没有错。

    洪承畴一旦决定死守应天府,那应天府周边的清军就会被迅速抽调到应天府。

    王之仁率水师攻入镇江城,城中守兵仅八百人。

    兴国公王之仁以五千步兵,一战而下,轻取镇江。

    三天后,鲁之域派信使传来捷报,攻克太平府。

    由此,明军对应天府形成三面包围之势。

    吴争在次日拔营向西。

    两天后,丹阳光复。

    时间定格在四月十八日这一天,这是南明第一次对应天府发动收复战的时间。

    鲁之域部九千余人出太平府攻应天府。

    吴争率六千人经句容攻应天府。

    王之仁率水师一万、步兵六千人攻应天府。

    明军合计兵力达到三万一千人。

 第二百五十二章 应天府光复

    此时应天府清兵守军总共一万三千人。

    这其中包括来自周边急调来的军队,可以说就是支杂牌军。

    时、势皆在明军这边。

    吴争没有丝毫犹豫,在三军到达预定位置时,下达了总攻命令。

    没错,首战便是决战,这一直是吴争的风格。

    要么不打,打就孤注一掷!

    不得不说,此战兴国公王之仁的水师受压最为严重。

    从长江西进,这沿江的数百门岸炮,对他的水师威胁最大。

    这些火炮是大明设置的岸防炮,可在现在,居然成了清军阻止明军的武器,可谓死物无情啊。

    但王之仁丝毫不为所动,他亲率水师舰艇冒着炮火强硬突进,以一天的时间,到达应天府以北登陆,并兵分三路,向仪凤、钟阜、金川三门发起了进攻。

    而此时,鲁之域部正在进攻石城、水西二门,吴争率部正在正阳门以南二、三十里地,与清军的驻防部队激战。

    洪承畴什么都防到了,但他没有防到,王之仁的水师已经强大到这种地步。

    更没有预料到王之仁堂堂兴国公,竟会屈从于一个稚子之下,听从他的号令。

    洪承畴因手中兵力捉襟见肘,把主要兵力都布置在西、南两个方向,这也是吴争在正阳门外遭遇清军顽强抵抗的原因。

    可洪承畴放松了对北面三座城门的防守,实际上,就算洪承畴想到了,也没有兵力可调动了。

    两天两夜的激战,首先突破的就是王之仁部,第三天凌晨,金川门告破。

    得知明军入城的消息,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的洪承畴喟然一叹,援军赶不上了。

    对于这个结局,两天前他已经有预感,因为明军的推进速度太快了。

    几乎是不顾一切地从西、南、东三个方向并头齐进,这在以往是很难想象的。

    这不是几百人的军队,上万人的军队调动、行军,所需要的准备,那至少也得三天吧。

    可城外那小子居然就做到了一声令下,大军说开拔就开拔了。

    而王之仁居然还真听他的。

    这还不算,如果西面没有那一支来历不明的大军进攻,自己还可以抽调西门守军增援北门。

    洪承畴到现在也没弄清楚,西面那支明军的来历。

    虽说知道这支军队从宁国府、太平府一路破关斩将而来。

    但洪承畴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管它,他的精力一直专注在两次击败自己的吴争身上。

    而现在,洪承畴才发现,吴争并非此战的主角,真正的主角是王之仁。

    吴争的南路和西面明军,不过是吴争吸引自己的障眼法,是佯攻。

    真正的杀手锏,竟是兴国公王之仁的水师。

    这让洪承畴万分感慨,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如此泼天巨功,这少年竟说让就让,以自身为诱饵,吸引自己的注意力。

    然后明下栈道暗渡陈仓,给了王之仁一个彪炳史册的机会。

    怪不得……怪不得啊!

    堂堂兴国公,竟会听从一个稚子的号令,如此大功,哪怕是自己,又如何不心动呢?

    洪承畴默然下令,出太平门,闪击镇江。

    ……。

    洪承畴悄悄溜了,其实按照清廷规定,守城不足三十日,犯官家眷一律处死,可洪承畴并不在意,以他的身份基本可以豁免,况且象他这样的人,除了在乎自己之外,别的他都不在乎。

    他带走的人不多,就他的直隶部队三千人。

    带得多了,明军会发觉,到时他就无法闪击镇江得手。

    可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