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明-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知道,一击擒获绍兴府朝廷君臣,几乎等同于灭亡朝廷之功。

    这种军功,是个人都会眼馋,就算多铎贵为豫亲王,也不例外。

    这也是吴争当时与王之仁商议,暂时不让朝廷北迁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现在,吴争想到了,如今多铎急于南下,这就是可以与多铎交涉的一个契机。

    于是吴争一面派人回复多铎,提出自己可以按期离开平岗山寨,但必须带走山寨中数百人。

    吴争没有点明带走何人,但这肯定瞒不过多铎。

    这也是瞒上不瞒下的事,如果真点明了,那无论如何多铎都没有权力答应,一旦被清廷知晓,这罪可不小。

    而吴争只提出带走数百人,那就给了多铎一种推搪之词。

    他放走的只是数百军民而已。

    哪怕事后清廷得知这数百人的身份,多铎也能推说明人奸诈,自己上当了。

    这就是官场历来的行为艺术,瞒上不瞒下,许多时候就是睁着眼说瞎话。

    博洛自然是做不了主的,得知吴争临时提出的要求之后,迅速回转向多铎复命。

    而吴争随即去了议事堂。

    此时已经是朝廷上朝的时辰了,鉴于昨夜发生那不同寻常地一幕,今日朝臣到得很齐。

    连平日里不常见的兵部两位侍郎熊汝霖、孙嘉绩也早早地立于议事堂中。

    见吴争进来,二人齐齐迎上前去。

    “听闻靖海候昨夜好大的威风啊。”熊汝霖一边拱手,一边半认真半打趣的问道。

    孙嘉绩却不一样,他拱手道:“靖海候北伐之功,必将载入史册,孙某不能参与此战,实为平生一大憾事。”

    吴争陪笑道:“二位大人今日来得够早的?”

    熊汝霖见吴争转换话题,本来也只是开开玩笑,也就不再追究,答道:“自从靖海候与清廷签署停战,山寨外清军已经撤退至老槐村以西,山寨甬道外数里方圆,已经没有清军围困。我等二人奉监国之命,恃机出山,一来联络绍兴府抗清义士、征召壮丁,以备不测,二来多少还能从绍兴府西北二、三县征得此银、粮赋税,山寨中一万多人啊,就算储备再充分,以得防备坐吃山空啊。”

    吴争连连点头,再次向二人拱手道:“两位大人辛苦了。”

    三人寒喧片刻,监国朱媺娖带着郑叔进来。

    诸臣行礼之后,按官爵分列两侧。

    而吴争已经是候爵,又是从二品的镇国将军,除了兴国公王之仁,已经无人能立天吴争之前,而王之仁如今驻守应天府,武臣最前这位置,非吴争莫属了。

    右侧文臣首席,自然是刚升任吏部尚书兼大学士的钱肃乐,他的边上,还有另外两部尚书。

    朝廷太小,只设兵、户、吏、礼四部,而刚刚就在昨夜,户部尚书死了。

    董应第被杀,虽说与吴争没有太大的关系,是朝廷的诏令,可起因却是得罪了吴争。

    所以,右侧一列数十文臣,兔死狐悲、唇亡齿寒之下,都敛颌垂目,几于吴争没有任何交流。

    钱肃乐也是文臣,自然不能标新立异。

    而左侧武臣之列,除了熊汝霖、孙嘉绩二人,和四、五个兵部郎中,也只有廖仲平及其麾下二、三将领了。

    也就是说,从朝堂上文武官员的数量,影响力已经分出了高下。

    那边数十人,而这边仅十余人。

    “诸公,昨夜之事,想必都已经听闻。靖海候与吏部尚书钱大人因争论国事,引起寨中两部人马误会,户部尚书董应第却串连十余官员借机生事,不仅假传本宫谕令,还派人刺杀靖海候。幸好靖海候麾下千户忠勇,为靖海候挡下弩矢,才未被董贼得逞。之后,靖海候当场诛杀乱臣,擒获董贼,由本宫与朝中诸公公审,罪证确凿,遂将其当场处决,以正视听!”

    诸般大员,昨夜就已经亲历,自然敛颌垂目不发一声,堂内还有些官位稍低的官员,只是风闻,此时听到监国做结案陈词,不免窃窃私语了起来。

    此时朱媺娖轻轻一咳,待堂内官员收声,继续道:“本宫与几位重臣商议之后,已有决议。鉴于我朝南都已经光复,朝廷将不日北迁。请诸位退朝之后,早做周全准备。”

    待朱媺娖将诸事说完,吴争向右侧跨出一步,躬身道:“禀殿下,一早寨外清军派人传书,催促臣尽快离开山寨,臣以为此时是良机,多铎奉命急于南下,臣可以借此拖延,逼迫多铎睁一眼闭一眼,放朝廷随臣北上渡江。”

    这话令所有人一喜,他们都知道,想北迁是一回事,迁不迁得了是另一回事。

    而更多的人,都认为吴争必然不乐意朝廷北迁,至少是心怀怨言的。

    这很正常,只要朝廷困在平岗山寨,那从杭州府到应天府数州之地,几乎是吴争一人说了算。

    换成任何人都一样,没人乐意将一尊菩萨搬出来,天天供在头顶,碍自己的事。

    这在情理之中。

    所以,群臣只希望吴争不加阻拦就已经满意了。

    可现在,吴争居然主动提出,朝廷随他北上的动议,这确实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特别是昨夜一幕发生之后,几乎每个人都认为吴争已经夺权的苗头。

    钱肃乐的表情非常意外,他转头盯着吴争,觉得自己都快认不得吴争了。

    朱媺娖微笑起来,如同鲜花绽放,让满朝官员眼睛一亮。

    她上位有些时日了,可群臣还未见过监国的笑容。

    许多场合之中,朱媺娖的微笑总是那么高冷,谁都明白这是种礼仪性的微笑。

    可现在,这笑容极具感染力,是会心的、舒畅的笑意。

    “靖海候有心了,如果诸公没有异议,就按靖海候所说去办。”

    钱肃乐开口问道:“靖海候有多大把握,多铎能同意此事?”

    吴争答道:“他只能答应!”

    钱肃乐闻听为之一愕,而堂中官员窃窃私语声再起。

 第二百九十章 你能奈我何

    吴争这个回答,在所有人听起来,确实狂妄得厉害。

    多铎身为豫亲王,几与一方诸侯等同。

    说难听点,他真要狠厉下心来,天高皇帝远,恐怕连朝廷也约束不了他。

    当然,这有个前提,就是需要多铎真狠厉下心。

    可战争多为国战,并非私仇,丢弃自己的大好前程和显赫地位去报复一人或者数人,这事几乎没有人会干。

    哪怕多铎的左脚间接毁于吴争。

    面对着堂内一片私语,吴争从容道:“如今清廷与我朝暂时停战,其主力分为三路,一路西进陕甘,一路觊觎四川,另一路南下福建、广东。建虏毕竟人少,就算加上各地降军,兵力也是捉襟见肘,如今福建战场,隆武朝正全力以赴,清廷急令多铎南下增援,这个时候,他有何依仗,拒绝我的要求?”

    被吴争这么一说,私语声渐渐平息。

    钱肃乐再次追问道:“可若万一多铎就是不应呢,你又做何应对?”

    吴争微笑道:“那我就留在平岗山寨,不走了!”

    这话说得看似玩笑,但却是让人回味无穷。

    至少象钱肃乐等人精,口味出吴争话中,那股强大的自信。

    这种自信非久居上位者、非实力强大者不能显现。

    对,就不走了,你能奈我何?

    我不走了,你得走。

    可你走不了,走了绍兴府就是我的了,你敢走吗?

    你不敢走,就得来求我走。

    既然求我,就得按我的意思办。

    我要求不高,只想带走数百人,你同意吗?

    这就是吴争简单一句话,所表达出来的真正意思。

    如同昨日,吴争下令连杀十余御史、官员,钱肃乐急怒之下,痛骂吴争一般。

    事实上,骂不痛,想打,没能力;想拿,做不到;想治罪,我不同意,你能奈我何?

    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吴争既然站在了武臣之列,就从没有想过再跻身文人。

    兵不讲理,理所当然,对内对外,都一样,就得按我的道理来。

    钱肃乐不再问了。

    张煌言出列道:“敢问靖海候,就算多铎妥协,同意朝廷离开北上,可万一途中变卦,聚兵而攻,如何应对?”

    这话问到了正点,吴争心里也在思忖如何解决这个疑难。

    世间从来没有过真正信守承诺的。

    就象吴争答应三天离开,可现在就要利用多铎的困境,再提出一个额外的要求来。

    这已经是失信。

    可没有人会去指责吴争的失信,这就是人心善变。

    世间没有真正的对错,立场不同,对错有别。

    协议、盟约也一样,双方签署协议,并非只为成全一方,如果是这样,这协议就如同一张草纸,屁都不是。

    只有双方都有诉求,经过妥协之后达成的协议,那才是牢靠的。

    而真正稳妥的协议,它的存续期在于双方签署协议之后的实力变化,一直平衡,协议就一直有效,一旦一方实力上升巨大、或者下降巨大,协议照样说废就废,没有任何道理可言。

    所以,多铎如果翻脸变卦,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这与人品无关,只关乎实力。

    也就是说,如果多铎权衡利弊,发现歼灭、擒获这数百名官员及家眷,得到的利益远高于和吴争重新开战的损失,那么多铎不可阻止地会选择围歼。

    可问题是,吴争的实力不在平岗山,至少大部分实力不在此,而在杭州以北至应天府区域,鞭长莫及啊。

    张煌言见吴争沉默,转向朱媺娖道:“殿下,要化解此困,仅靠平岗山明军兵力,恐怕不够。臣以为须聚集起至少三万人,才能对清军形成震慑,杜绝清军半路变卦,向我朝发动进攻。”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这问题却更难了。

    就算绍兴府全境还在朝廷手中,恐怕一时之间也无法征集到一万多新军,何况现在,至少七成土地已经沦陷,从何处征这一万多兵?

    这不是张煌言故意令人难看,他只是将一切的表象撕开,点明了问题的本质,那就是要想多铎不变卦,很简单,用实力说话。

    只有以三万兵力,牵制四万清军,那么就算多铎想变卦,也得掂量掂量付出与收获是否成正比。

    一时间,所有人陷入沉默。

    这根本就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可所有人都不甘心,难道真要冒如此巨大的风险北上吗?

    这可不是明军一部,而是整个朝廷,容不得一丝风险。

    真要发生不忍言之事,那朝廷就会被连锅端了,一丝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这样,还不如留在山寨更安全些,毕竟依仗山寨天险,足以再支撑个一年半载的。

    朱媺娖慢慢将目光投向吴争,“靖海候可有应对之策?”

    吴争为难了。

    可看着朱媺娖那种期盼的眼神,吴争又不忍拒绝她。

    这个时候,吴争突然心中灵光一闪。

    他斟酌了一会,回答道:“回殿下,或许有一应对之策。”

    吴争的话让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他的身上。

    朱媺娖神色微动,追问道:“靖海候快讲。”

    “既然我朝无法在短时间内聚集起足够的人马,那么不如反其道而行之。”

    这话没一个人听得懂。

    好在吴争并不想故作神秘,“此事最坏的结果,就是清军变卦,向我军突然发起进攻。那么,只要我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