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明-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如何不让吴争愤怒?

    以吴争现在的心态,如果朱媺娖真要执意以二女为质,吴争还真有可能……反了。

    面对着吴争狰狞的眼神,朱媺娖眼圈一红,轻声解释道:“之前我与小妹、思敏去吴庄,身陷危境,当时我等三人就约好生死与共。如今大难已过,我与她二人毕竟是……姐妹,你一直领兵在外,她们也需要亲人在身边,况且思敏已有身孕,身边也须有人,到了应天府,留在我身边,相互都有个照应。你放心,她们二人如果不愿意,我必不勉强,你可先去问问她们二人之后,再来于我回话。”

    听朱媺娖这么一说,吴争收敛起脸上的狰狞,有些不好意思了,“臣鲁莽,望殿下不怪。只要她们二人愿意……臣不横加阻拦。”

    朱媺娖脸色已经平静下来,“靖海候,本宫同意廖仲平所部留驻此镇。”

    吴争大惊,怎么突然就反复了?

    “不过本宫必须带廖指挥使及三百近卫去应天府。”

    吴争心里一阵激动,守住此镇,这对于绍兴府日后的光复,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如今的绍兴府大部分都在清军控制之下,就算想征兵,恐怕也力有不逮。

    当然,可以从杭州等府调兵力过来,但这样就会引起清廷的反对。

    毕竟双方军力的平衡会被打破,今日虽说暴发了战斗,可吴争与多铎不约而同地声称是“误会”,这就表示双方停战的基础还在,这个协议依旧有效。

    如果没有朱媺娖数千近卫,那要守住确实很难。

    只有将这支现成的军队留下来,才是清廷无可指责的。

    如今朱媺娖突然同意留下近卫军,这让吴争如何不激动?

    “谢殿下!”

    “何须谢?”朱媺娖淡淡地说道,“本宫也是为江山社稷着想,望靖海候稳妥部署,不负本宫厚望。”

    “是。”

    ……。

    准备登船的数千近卫,就这么被吴争一句话留了下来。

    陈胜以副指挥使,晋为指挥使。

    朱媺娖赐名这个小镇名为“沥海”,从此绍兴府的东边临海,有了个出名的小镇。

    此镇与别的镇不同,它有着天下最强大的驻军,人数高达一万人。

    陈胜的指挥使,全称就是绍兴府沥海卫指挥使。

    朝臣们自然是有异义的,可今日所有人都是吴争救的,加上朱媺娖都点了头,所以除了在背后非议,没有人当场与吴争为难。

    离开之前,吴争召来陈胜。

    “陈胜,我对你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守住。如今朝廷与清廷的停战妥协依旧有效,想来不出意外,多铎便会率军南下,所以,沥海镇的防务压力并不重。但我要提醒你的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这世上从来没有可靠的协议,今日三界和百官之战便是很妥帖的例子。”

    陈胜点头应道:“末将谨记。只是……虽说沥海与平岗山互为犄角,可毕竟还隔着百多里之地,平岗山寨原本是末将驻守,如今末将驻守沥海,平岗山寨……该由谁来主持?另外有一点还须大人给末将一个底,什么样的程度,能与清军开战?”

    吴争想了想道:“我授权于你,对于任何挑衅,你都有回击的权力,但仅仅限于城墙为界。也就是说任何反击不得出城。唯一例外的是,清军大军进攻平岗山和沥海,这样的话,我给你的限制自然失效。”

    陈胜点点头道:“末将明白了。”

    “至于平岗山寨,我决定暂时由池二憨等人主持,虽说池二憨不擅内务,但好在有姜伯礼等人在,加上大军已经出山,寨中人口剧减,治理应该不成问题。”

    陈胜犹豫了一下,问道:“大人,什么时候会再次与清廷开战?”

    吴争长长吸了口气,望着大海道:“短期内是不可能了,我军无力北伐,清军正急攻西北、东南,兵力捉襟见肘,也不会想着与我军重启战端。”

    “大人不是想牵制住多铎,不使他增援福建吗?”

    吴争道:“能拖到今日,已是极限,再拖延恐怕多铎就会反应过来,甚至现在已经反应过来了。他至今还没有发作,是我还没把路堵死,让他心中还有希望。否则,真要再找一场,这镇中一万人马和平岗山数千人,还不够塞多铎牙缝的。今日三界、百官两战,至少造成了清军数千人的伤亡,我估摸着,多铎能带走的恐怕也就二万多人吧。”

    陈胜点头道:“大人说得对,我军已经尽力了,再拼下去就会伤筋动骨,毕竟隆武与我朝势同水火,看在同是抗清明军的份上,帮到这一步,也算是尽人事听天命吧。”

 第三百十六章 自求多福吧

    吴争无言地拍拍陈胜的肩膀道:“这话对,也不对,应该说,在什么位置做什么事,有多少实力办多少事。隆武朝……自求多福吧。”

    吴争没有对陈胜说谎,他心中就是这么想的,尽量拖延多铎南下,也不仅是吴争真的姿态高、肚量大,心怀天下。

    而是吴争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这就象汉末群雄争霸、三国鼎立一般。

    如今的清廷就象曹魏,肆无忌惮地侵吞大明土地,如果灭亡了隆武,吴争的压力就会大上一倍甚至数倍。

    但此时的实力与三国争霸时又不一样,隆武没有蜀汉的实力,自己也没有孙吴的地盘。

    最关键的是,吴争身后还有一摊子事,这个朝廷时常还在成为自己的阻力。

    所以,吴争不可能去花巨大代价去增援隆武朝,他也清楚,这个谏议一旦在朝堂上说出,会引来所有人的异议、否决,包括朱以海、朱媺娖,都不会同意将有限的兵力投入到南边去。

    这会引来应天府至杭州府的兵力空虚,如果清军突然南下,如何抵挡。

    但最关键的原因还是,朱以海与隆武朝的杯葛,而朱媺娖就任监国,也没有得到隆武朝的承认,也就是说,如今长江以南的土地上,出现了两个互不统属、互不承认的大明政权。

    细思,着实可笑,强敌压境、江山危急之时,两个政权还在内耗。

    可吴争无法改变这种情况,至少在短时间内,改变不了。

    这样就使得吴争必须有个选择,在朱媺娖和隆武之间,吴争不用想,也会选朱媺娖。

    拥立朱媺娖,不是吴争忠诚于朱家。

    而是在面对这个既有朝廷、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吴争需要在上面有一个代言人。

    朱以海不合适,他对吴争的忌惮不是因事,而事为权力平衡,为忌惮而忌惮。

    而吴争同样也寻不到一个可以为自己代言的朱家人,那么朱媺娖就成了吴争的唯一选择。

    不管怎样,朱媺娖有着一颗干净的心,她只为对错,不涉利益。

    这近一年的时间,朱媺娖的做为是令吴争满意的。

    但后遗症也开始显现,这次的刺杀,就令吴争警惕了。

    人心,都是因时而异,没有人还在为温饱发愁时,去奢望面南背北。

    只有站到了足够的高度,才会萌生之前不曾有过的绮思。

    朱媺娖毕竟是人,女人。

    接触到至高权力的女人,认真说来,就不再是女人。

    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朱媺娖在变,吴争也在变。

    所以,当吴争拍着陈胜的肩膀,说出让隆朝武自求多福时,心里的遗憾和无奈,是不言而喻的,但这一点,陈胜不懂。

    陈胜不合时宜地说道:“大人不必为此伤神,虽说唇亡齿寒,但隆武朝与清军拼个两败俱伤,正是我军壮大之时,不用太久,只要一年,末将定让沥海卫的兵力扩大一倍,到时我军又可以在大人的率领下渡江北伐……。”

    吴争懊恼地瞪着陈胜,突然骂道:“你怎么知道隆武朝定能与清军拼个两败俱伤?万一要是清军轻而易举拿下福建呢?到时多铎率大军与江北清军南北夹击我朝,如何应对,难道真逃到海上组建流亡朝廷?已经是指挥使了,多用用脑子!”

    说完,不再搭理陈胜,吴争大步离去,冲着岸边大喊道:“启程!”

    陈胜郁闷地看着吴争的背影,挠挠头,不知道自己究竟说错了什么。

    ……。

    杭州湾,黄昏的阳光,照得海面一片金黄色。

    连人影和舰船都是金黄色的。

    和暖的海风吹得人昏昏欲睡,一条大船,吴争立在船头,衣摆被海风吹得“略略”作响。

    吴争在思考,如何能短时间北伐。

    这是个难题,如今的几府之地,供养不起足以与清廷硬抗的大军。

    穷兵黩武,只会加速自己的灭亡。

    所以,吴争不可能与清廷以正合,需要以奇胜。

    既然无法与清军堂堂正正地在陆地上对抗,那么就在海上。

    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击敌弱点。

    趁着清军将精力专注在陆地上吞噬大明疆土的时候,组建一支足够强大的海军,对天津、北京朝廷一场突袭,或许可以改变整个战局。

    这个思路,从吴争发动北伐之后,就渐渐在吴争脑子里成型。

    如今松江府在手,一个天然的巨港跳跃在吴争的眼前。

    就在吴争思路纷飞的时候,身后传来吴小妹的声音。

    “哥哥,海风伤身,何不回去舱中歇息?”

    “唔。”吴争回头,看着吴小妹那关切的眼神道,“听闻你与思敏同意留在殿下身边?”

    吴小妹被吴争直言相问,有些意外,她垂下目光,低声道:“她……殿下知道了我的身世。”

    吴争点头道:“这我知道,我是想问,你真愿意留在殿下身边?思敏与殿下是姨表亲,愿意留在殿下身边在情理之中,可你也愿意,我感到奇怪。”

    吴小妹抬头,眼神清澈地看着吴争道:“殿下说得在理,如今爹爹留在平岗山,思敏又有身孕,哥哥统领大军征战沙场,恐怕也没有时间照顾家里,与其我在应天府独自一人,不如与殿下、思敏作伴,至少在思敏生产之时,也有个照应。哥哥不必为此太过忧虑了。”

    吴争叹道:“你说得对,吴家四口人,聚少离多,是哥亏欠了爹和你。”

    吴小妹扬头挤出一丝笑意道:“不怪哥哥,只怪这该死的世道。想到绍兴府那些背井离乡逃难的百姓,我们一家总算平安无恙,该满足了。”

    吴争叹息一声,“幺妹,你长大了。”

    吴小妹也一声轻叹,“能不长大吗?任凭是谁,知道自己是这么一种身世,也得长大。”

    看着吴小妹那一脸的苦涩,吴争心里一痛,忙安慰道:“你放心,只要哥哥我活着,绝不让你受一丝委屈。”

    “谢谢哥。”

    “对了。”吴争不想再引吴小妹伤感,岔开话题道,“今日我与沈致远说事时,他想随你一起去应天府,你意下如何?”

 第三百十七章 救厉如海的老僧竟是马士英

    吴小妹蹩眉道:“哥哥,沈致远如今是朝廷命官,带兵的将军,他跟随着我,算怎么回事?”

    吴争干咳道:“妹妹,沈家与吴家在始宁镇,那也算是世交了,致远人不错,难得的是用情专一……。”

    吴小妹听吴争这么说,反而平静下来,“哥哥是想替沈致远说项,打算赶紧将我尽快许配于他,如此哥哥就卸去了爹爹交待的这桩负担?”

    吴争尴尬地说道:“这……咳,我不是这意思……这是爹的意思。”

    “爹的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