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明-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压阵和殿后的作用。

    但显然,方国安没有多余兵力去部署后军,一旦部署后军,本就捉襟见肘的兵力,就会更加稀薄,起不到吸引城中清军注意力的目的。

    所以,方国安下定决心,既然自己这支嫡系军队注定将覆没于绍兴城下,那么何不让这场战斗来得更惨烈些,以便为自己的未来在朝堂上,更增添一些傲人的军功和话语权呢?

    说简单些,那就是用将士的鲜血和性命,染红他本已惨白的白脸。

    方国安孤注一掷,在绍兴城下,他下达了全军强攻绍兴城的命令。

    没有器械、没有火炮,连云梯都是在行军路上现扎起来的,将士唯一可以为自己攻城提供掩护的,只有沿路民居硬拆下的门板,他们仅以血肉之躯,悍然向绍兴城西门发起了猛攻。

    ……。

    金声桓听闻方国安临阵反戈,有意外,也不完全意外。

    明将降清之后再反,听得多了,不足为怪。

    方国安的手上,没有粘染多少明军的血,这一点更能有利于他左右摇摆。

    这也是多铎及清廷,不太放心方国安,而要架空方国安军权的主要原因之一。

    换作象是李成栋、金声桓,清廷的信任度就高了很多,因为他们二人手中所粘明人的鲜血,差不多能汇聚成河了。

    杀人,杀对方的人,越多越能证明忠诚,这一点,在乱世之中,是最简单有效博取信任的自证办法。

    但金声桓丝毫不慌张,方国安手下有多少兵,战斗力咋样,他一清二楚。

    真要是被方国安攻破绍兴城,那他金声桓就该找条阴沟,然后跳下去,自己把自己淹死算了。

    但金声桓还是有些意外的。

    他意外的是,方国安居然会孤注一掷,什么时候,这个叛将竟也有了血气,开始拼命了?

 第四百三十八章 误打误撞各有错着

    金声桓左思右想之后,他判断方国安只是在做秀,也就是说要演苦肉戏给吴争看,给庆泰朝看,只有这样,才会加分。

    既然是演戏,那么一切都解释得通了。

    金声桓由此下达了坚守西门的命令,他并没有派兵支援西门,而同时,金声桓从南门派出一支偏师,夹击方国安的后路。

    下了命令之后,金声桓嘴角带着讥讽地露出一丝笑意。

    想在老子身上为自己找功劳,拿老子的人头当你的进阶石,方国安,你算盘打错了,老子让你偷鸡不成蚀把米!

    随即,金声桓率自己的亲卫,一支六百人的骑兵赶赴西门。

    ……。

    如果说瓜沥之战是残酷的,那么此时的绍兴城攻防战,无疑是这场战役中最悲壮的一战。

    方国的命令被忠实的执行下去。

    有人会奇怪,为什么现在方国安的命令这么好使,而当初方国安降清时,率军攻击绍兴府会引起哗变。

    其实很简单,从鲁王朱以海监国,到方国安降清,连头连尾才一年多,方国安在崇祯十六年,还只是都督同知,挂平蛮将军印,征剿湖广民军,与李自成、张献忠对战南方。

    可短短三年间,方国安直接跃上越国公之位,他囤于钱塘江东岸的三万余众,十有八九是收象钱肃乐、张煌言等各地义军整编而成。

    只要想想就能理解,既然是义军,那么觉悟相对于普通民众,就会高一些,而这种大是大非,哪怕没读过书的,也能分得清楚。

    另外,到手时间太短,方国安还无法彻底掌控这支军队,加上降清之事太突然,上下没有统一思想,出现了断层,猝然去攻打一个原本是自己拼了也要保卫的绍兴府,这种截然反差,发生哗变也在情理之中。

    可这并不代表着方国安没有领军才能、或带兵手段和经验。

    能从一个盗牛被乡亲驱逐出境的少年,成为崇祯朝都督同知,挂平蛮将军印,这样的人听听就知道是有几分本事的。

    他的嫡系亲卫对他确实忠诚,但凡乱世之中,一个主将,再贪财暴虐,对他的亲卫那都是优渥以待的,不然,方国安走不到现在,早被手下背后捅刀子了,就象王体中捅白旺刀子,抢了白旺的总兵官职位一般。

    所以,这些被方国安一直兄弟相待的亲卫营将士,哪怕方国安降清,然后再叛清,他们都自始至终地追随,直到现在被方国安一声令下,赶去城头送死。

    明知是死,而义无反顾,这才称得上悲壮。

    对守城清军而言,一开始就是屠杀,可慢慢发现,人不怕死了,人越聚越多了,就算是挥刀都来不及了的时候,这下就不再是屠杀,而是互杀了。

    蚂蚁多了,哪怕是大象,它抬脚也来不及啊。

    何况西门清兵守军不过才二千人,就算方国安部将士站着不动,任由他们杀,那也得花时间不是?

    可这些将士不仅不是木头,而是一群悍不畏死的饿狼,那事情就两说了。

    一旦冲上城墙,战况直接就发生转变。

    西门清军兵力不足以抵抗这群狼,而发生城墙上数段失守的情景,失守只是时间问题了。

    城墙外一直关注战况的方国安,心中大慰,有此战功,朝堂上该有他一席之地了。

    更欣慰的是,他麾下虎贲没有让他失望,而且照战局来看,还不至于全军覆没,只要留下种子,假以时日,他方国安就能重新打造出一支精锐来。

    就在方国安浮想联翩的时候,变故再一次发生了。

    金声桓确实没有想到,方国安麾下这支不足五千人的兵痞,能战到这种程度。

    他本想依靠城墙之坚,将方国安部死死拖在城墙边,然后由出南门的那支偏师进行补刀,一战毕其功。

    而他带亲卫骑兵来西门,更多的是想在生擒方国安之后,加以羞辱,出出心中这口恶气的。

    在赶往西门的路上,金声桓一听到西门危急,心中震惊的同时,遂传令驻府衙的两千机动部队迅速增援,而自己则率骑兵立即冲向西门。

    方国安的注意力一直聚集在城头上,他是知道金声桓兵力部署的,所以,他不认为金声桓会会以主帅之尊,甘冒奇险亲自率军出击。

    这个误判,直接引发了方国安部的溃败。

    当金声桓率六百骑兵以悍然姿态开城门冲出时,方国安知道要糟。

    全军攻城的命令,使得他身边仅剩下三百人。

    这种情况下,已经攻城的部队无法立即撤回,而自己身边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防御,就算拔腿逃跑,可两只脚怎么快得过四条马腿呢?

    方国安惊骇之余,知道天命将至,既然如此,不如死个爽快。

    久经沙场的方国安,在这一刻重现了青年时那种为功名拼杀的勇气。

    他抽刀身先士卒,率三百步兵,正面冲向了金声桓的六百骑兵。

    可怜城墙上那些方国安的死忠们,眼见主帅被袭,可分身无术,有些悍勇的竟直接从城墙上跃下,摔死摔伤者不下数十人。

    可这改变不了方国安的结局。

    以劣势兵力对已经加速进入冲锋状态的骑兵反冲锋,就算是重甲兵,恐怕也难以撼动。

    双方迅速接近,方国安部被金声桓骑兵如尖刀般捅了个对穿。

    一个照面,就折损失了三成。

    而金声桓骑兵在冲破方国安部之后,开始在二里地外迂回,准备下一轮冲锋。

    方国安运气不错,在第一轮时,他不仅没有受伤,还抽冷子劈中了一个清军骑兵。

    可他知道,下一轮,自己未必还有那么好的运气。

    甚至没有时间激励身边的士兵,方国安大喝一声,举刀冲向了金声桓部。

    这一轮对穿,方国安的左手被削断。

    照理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正常情况下,要么被削去头颅,要么被斩断他挥刀的右手,是不会被削去左手的。

    正因为方国安战场经验丰富,对敌之际,他发现左侧经过的清兵冲他挥刀,下意识之间,抬左手相挡,这才致使左手被砍断。

 第四百三十九章 战局发生转变

    方国安受重伤,让他的亲兵发疯般地抢上前去,以自己身躯将方国安保护起来。

    金声桓的骑兵一掠而过,倒是没有机会再向方国安挥刀。

    第二轮冲锋之后,方国安身边已经不到百人,方国安自己也已经痛得无法自持。

    眼见第三轮就是最后一轮时。

    援兵,终于到了。

    池二憨率一支骑兵赶到了。

    张国维派池二憨率部攻打绍兴府,他的用意与吴争令方国安进攻绍兴府大同小异。

    就是牵制绍兴府金声桓部。

    不过吴争的目的在于,不使金声桓增援沥海、瓜沥及平岗山。

    而张国维的目的是,牵制住金声桓部,以便使得自己能率军收复驿亭。

    但不管怎么说,二人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殊途同归了。

    池二憨当时是想灭了王得仁部的,却被张国维阻拦,心中的郁闷和憋屈难以发泄。

    从平岗山至绍兴府百里多地,他直接就令步兵尾随,自己率一千骑兵充当先锋了。

    金声桓没有机会组织第三轮对方国安部的冲锋了。

    听到马蹄声,金声桓就估计到了来敌的数量在自己之上。

    没得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冒险,金声桓立即下令回城。

    眼见清军骑兵呼啸掠过,方国安死里逃生之际,满眼是泪。

    手没了,他的宦海生涯就断了。

    见过断臂的文官、断臂的监国,可谁见过断臂的将军啊?

    就在方国安自怨自艾之际,战场再次发生变故。

    金声桓情急出错,他的撤退让从南门迂回的清军扑了个空,迎面撞上了赶来的池二憨部。

    没有丝毫悬念,池二憨正愁没处发泄,三下五除二,干净利落,如同金声桓率骑兵招呼方国安一般,来回犁了三遍,不到一柱香的时间,立即将这支辛苦赶来,却没有丝毫收获的清军偏师,葬送在了西门外。

    最后,池二憨心满意足地收手,带着手下来到方国安身边,他轻蔑地扫了方国安一眼,下令道:“来人,将这叛贼拿下。”

    眼见池二憨部属抽刀上前,方国安急呼道:“池将军且慢,方某受镇国公之命攻打绍兴城……不信你看,方某所部正在城墙上与清军激战。”

    池二憨早就看到了,如果不是这样,犁过清军的骑兵,早就顺势犁了方国安部了。

    只是池二憨确实不知道方国安受了自家少爷的命令来攻绍兴城,他还以为是方国安与清军发生内讧狗咬狗呢。

    听方国安一喊,池二憨这才挥挥手斥退了士兵,来到方国安面前问道:“此话当真?”

    方国安痛得冷汗直流,可不说清楚,他生怕池二憨对他的麾下不利,强撑着答道:“池将军若不信,镇国公最多再两个时辰就会从三界赶来,到时一问便知。”

    池二憨闻听,心中信了大半,虽说他奇怪方国安怎么听自家少爷的命令了,但池二憨深信他的少爷无所不能,这种怪事,见怪不怪了。

    于是池二憨道:“我部任务也是攻打绍兴城,后军随后就到,你部要不撤下,要不听我指挥。”

    方国安闷声道:“既然你我任务相同,如今我已重伤在身,军队就交由你指挥吧。”

    池二憨满意地点点头,这才回头下令,让军医为方国安包扎。

    ……。

    撤回城中的金声桓,心中那个郁闷是无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