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明-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完全可以视三百六十行为三百六十张饼。细分之后,还可细分。如此一来,饼多了,就可满足所有人的诉求。”

    张煌言有些迷糊了,他感觉象是有些道理,可总觉得又说不通,是谬论。

    吴争见张煌言没明白,解释道:“我举个例子,大明严禁各地开采矿山,特别是铜铁金银矿山,而由此造成各地官府私采,屡禁不止,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

    “这事与百姓利益有直接关联吗?”

    张煌言想了想道:“矿山归朝廷所有,连各地官府都够不上,怎会与百姓利益有直接关联?最多也就是征了周边百姓土地罢了。”

    吴争点点头道:“对,矿山的利益在朝廷、在皇帝,可皇帝、朝廷有精力去开采各地矿山吗?没有,到最后怕还是要任用内宦成立一个衙门去监管矿山开采,可有用吗?不仅没用,更形成了宦官与当地官府勾连舞弊,实际上皇帝、朝廷所得到的,远比想象的要少得多。那如果将此项权力下放,由各地官府组织开采当地矿产,而朝廷只须收取一个固定矿税呢?一则可以免去增设衙门、增设官吏的花费,二则等于重新划分了一张饼,这张饼的受益对象就是各地官府,当然朝廷实际得到的并不比原来少。水至清则无鱼,满足了各地官府的利益诉求,还怕得不到他们的效忠吗?”

    “再来说百姓,他们的利益诉求在于土地,那就将天下土地划为另一张饼,去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如何满足?将所有土地丈量出来,以人头均分,这样天下百姓就满足了。对,这又牵涉到既得利益者的诉求,要让他们将手中的土地吐出来,是件难事。但也不是没有办法,这些地主攫取土地无非是为了钱,当然也有为了传于后代的,但后代无非也是为了钱。

    那么如果把他们引向更大的利益,这就能让他们将土地吐出来。”

    张煌言有了兴趣,问道:“是什么更大的利益?”

    “商贸。”

    “呃。”张煌言翻了翻白眼,“从秦汉便有商贸,可曾见过富人舍弃土地的?”

    吴争嘿嘿笑道:“那是商贸不够繁荣,真要到了日进斗金的地步,看他们舍不舍弃土地!”

    张煌言摇摇头道:“临渊求鱼罢了。”

    吴争道:“没试过,焉知可不可行?”

    张煌言有些惊讶吴争的执着,“你可曾想过,天下钱财其实也是个定数?财富集中在富人手中,百姓贫苦,手中没有余钱购买所需货物,商贸如何繁荣?”

    “方才说了,将地主手中囤积的土地分于百姓就是,这样百姓就有了每年固定的收入,也就有了购买力。如果再不行,可以降农税,甚至免农税。”

    张煌言震惊了,“这是社稷根本!岂是说降就降说免就免的?没了赋税,官员俸禄、各地水政、军费等等从何而来?”

    “征商税嘛,商人赚到了丰厚利润,自然得交相应的赋税,杭州府现在就在这么搞。当然还有别的渠道,譬如军火贸易等等。”

    吴争其实没有说完全,怕吓着了张煌言。

    他心底里在说,真没辙了,那就再造一张饼,譬如对外战争。

    张煌言目瞪口呆,吴争的话颠覆了他的想象,吴争的话看似杂乱无章,可上下一联系起来,确实形成了一个循环。

    农税降低,百姓手中就有了余钱,有了余钱之后,购买商品,商业就能繁荣,商业繁荣自然吸引地主们投身商业,土地就不再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那么让他们吐出手中的土地就成了可能,地主们投身商业,使得商业更加繁荣,此时免除农税,百姓就更有了余钱,商业就更繁荣,征得的商税就能替代农税……。

 第四百八十二章 你太鲁莽了

    张煌言有些迷乱起来,他需要时间去消化这些杂乱无章的信息。

    他摇摇头道“扯远了,你我现在该说的是与清廷的谈判,你得让洪承畴留下来继续谈。”

    吴争奇怪地问道“我们不正在说这事吗?我说这么多,不就是因为你说徐州清军南下,我朝打不赢吗?而我阐述了我朝能打赢的理由!”

    张煌言脑子更乱,苦笑道“就算你说的是理由,可这只是说说罢了,我们眼下最需要做的是让朝廷有喘息之机会,让十府百姓有休养生息的机会。”

    吴争眨着眼睛,童叟无欺般无辜状,“是在说这事啊,你想,既然徐州清军就算南下,也未必能打赢我朝,那你我还担心什么?还与洪承畴闲扯什么淡?”

    张煌言突然指着吴争道“我算是明白了,你就是想阻止我朝与清廷谈判对吗?你一心觉得能打赢,然后想方设法地阻止和谈,对吗?殴打陈洪范、气走洪承畴,然后与我说了那么多似是而非的话,其实无非是想回避双方和谈!”

    吴争的脸色有些尴尬,“玄著兄误会了。”

    张煌言愠怒道“我要见监国弹劾你。”

    说完,拂袖而去。

    吴争没有阻拦,只是深深叹了口气。

    连张煌言都这么认为,这世上怕是无人会赞同自己“劫富济贫”之举了。

    不过吴争没有忘记拯救钱肃曲和数百明军将士的初衷,正因为要救,所以不提。

    提了就是个死扣,再想解就解不开了。

    在这个谈判桌上的,没有人是傻子,提了就是授人以柄。

    除非用无法容忍的代价去换,可这,绝不是吴争出得起的价。

    看着张煌言负气而去,吴争无奈地摇摇头。

    刚刚一场“肉搏”,让吴争腿、臂有些酸胀,活动了活动关节,吴争走了出去。

    让吴争没想到的是,衙门外聚集了无数的百姓、官员、士兵,人头簇拥,黑压压一片。

    见吴争现身,欢呼声此起彼落。

    吴争莫名其妙地接受了人群的拥戴,最后才明白,当陈洪范被殴成半死的消息传扬出去,百姓们算是出了口恶气了,群情兴奋之下,这才不约而同的聚集起来,有了这欢呼致意之举。

    可见这“活秦桧”之恶名,是如何不得人心了。

    如果说吴争这时得到了民众的真心拥戴是乐事,那么接下去的弹劾就是吴争的瓜落了。

    还真不是张煌言弹劾吴争。

    张煌言说是那么说,可不会真去弹劾吴争,他只是想与内阁诸臣商议如何善后罢了。

    但有人肯定要与吴争过不去。

    陈子龙。

    如果说吴争抢了他的谈判主使差事,陈子龙还没有弹劾吴争的意思。

    那么,吴争今日在谈判场合之举,让陈子龙愤怒到了极点。

    吴争这样做,在陈子龙看来,那就是误国误民啊。

    失去这次谈判,就等于失去休养生息的机会,大战再启,庆泰朝以何为战?

    盛怒之下的陈子龙,一面向监国弹劾吴争,一面召集其余三阁臣进行磋商,准备罢去吴争谈判主使的差事,重新由陈子龙接手,以此来安抚洪承畴,使其不至于愤然回北方。

    被朱媺娖紧急召见的吴争,只能奉诏入宫。

    面前的朱媺娖,在吴争眼中,已经不再是那个心里干净得一尘不梁,倔强却让人怜惜的少女。

    她,就是个君王,冷静、睿智而不择手段。

    能让她想出这么一个计策来,防范自己、算计自己,吴争心中有一种难言的酸楚。

    可吴争能理解,正因为理解,所以距离……远了。

    “臣奉诏而来,参见监国殿下。”

    “镇国公无须多礼。”朱媺娖微微抬手,“坐吧。”

    吴争也没客气,一屁股坐在郑叔拿来的锦凳上。

    “不知道殿下召吴争何事?”

    朱媺娖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她能感觉到,从吴争言语无意中散出的冷漠和距离。

    她甚至希望自己能不顾一切地扑向吴争,向他述说,这些天自己每时每刻都在为他担心。

    可理智让她做不到这些,她是宗室,先帝仅存唯一的血脉,她需要为宗室尽责。

    朱媺娖轻启朱唇道“今日之事,本宫有所听闻,镇国公……你太鲁莽了!”

    能让朱媺娖公然当着吴争的面,训斥吴争,那么这件事,确实已经令朱媺娖动怒了,至少是生气了。

    做为君王,就算动怒,怕也不能象平常人那样,大发雷霆,因为他们不需要大发雷霆,他们有更简单的方法,足以比大发雷霆更能解恨。

    当然朱媺娖还不至于对吴争使用这些手段,同时吴争也有自保之力。

    这是一种君臣之间相对的平衡。

    “殿下是指,臣不该殴打陈洪范?”

    “不!”朱媺娖提高了声调,“本宫说得是镇国公不该将清廷使者拒之门外。”

    吴争狡辩道“臣没有将清廷使者拒之门外,事实上是洪承畴主动负气而去。谈判嘛,总有争执,如果连这点都容忍不了,只能说明洪承畴忍耐功夫不到家。”

    “放肆!”朱媺娖喝斥道,“在你眼中,可还有本宫,可还有朝廷?此等关乎社稷之大事,你却擅作主张,率性而为?”

    吴争面色慢慢凝结起来,“监国殿下,臣主谈判,乃内阁决议,就算有举止不当,殿下可令内阁罢去臣的差事。若殿下没有别的事……容臣告退。”

    吴争起身,慢慢倒退。

    朱媺娖气得眼中冒火,一时波光闪烁。

    她长吸了一口气,生生将泪水憋了回去。

    “站住。”

    吴争止步,没有抬头,“敢问殿下还有什么吩咐?”

    “本宫让马相转告之事,你该有回复!”

    吴争抬头,冷冷看着朱媺娖道“请殿下恕臣不恭之罪,这事臣没法允诺。”

    朱媺娖一愕,表情似乎愤怒,又似宽慰,只是语声依旧犀利,“这是为何?”

    “吴家唯臣一支血脉,臣答应家中老父,当为吴家传承香火,这是其一。其二,臣不敢以谎言为人君,望殿下体恤。”

    “还有吗?”

    “就这两点,足矣!”

    听了吴争的回答,朱媺娖再也忍不住,两行清泪簌簌而落。

 第四百八十三章 陪你一起等天明

    朱媺娖之前听吴争拒绝,内心以为吴争也是如她所想,不忍“认祖归宗”之后,二人关系就成了族兄妹。

    所以朱媺娖除了愤怒,心底里却有一丝安慰。

    可吴争却说他拒绝的原因只是这两点,这让朱媺娖有一种遭受遗弃的挫败感。

    所谓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朱媺娖心中的怨意无以言表,她失态地尖声叫道:“在你心中,就从来没有想过我的感受吗?”

    吴争有些触动,曾几何时,二人的关系是那么融洽,不知道为何,二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听见朱媺娖失态地尖叫声,吴争心中有过一瞬间的感动。

    人嘛,谁没有个心猿意马的时候。

    可也是仅仅一刹那的时间,吴争知道,二人已经没有可能。

    “臣惶恐……臣有罪……臣,告退!”

    吴争默默地倒退至殿门口,转身离去。

    “难道你连世敏和小妹都不见上一面?”

    吴争霍地止步,笔直地站着,却没有回头,半晌沉声道:“宫中有殿下护佑她们,臣很……放心!”

    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身后依稀传来瓷器破碎的声音,也不能阻挡吴争离去。

    这是第一次朱媺娖与吴争之间正面的争执。

    ……。

    消息传得很快。

    天色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