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明-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指着那两间旧而不破的房屋,朱以海痛心疾首地道:“这哪是一国太子的住处?”

    又指着正端着两碗茶水走来的少女道:“这……这又是……呃,不会是太子妃吧?”

    “咣当”茶碗应声而落。

    “太子……妃?”少女恐惧地看着朱慈烺,“你……你不是说你是从应天府逃难而来的周公子吗?”

    敢情,真不亏是同胞兄妹,连改个姓,都不约而同姓周。

    朱慈烺眼中闪过一丝恼意,冲朱以海一瞪眼,赶紧上前搀住少女的手臂,可口中还真不知道从何说起。

    那少女愣了半晌,微微一叹,脸色渐渐平静下来。

    轻轻挣脱了朱慈烺搀扶的手,弯下腰去,捡拾那已经打破的碗盏。

    突然手一颤,被锋利的碎片划破了手指,朱慈烺一见,“呀”地一声,赶紧俯下身去。

    边上朱以海大概是明白了,这少女怕是朱慈烺赖以隐身的幌子。

    “不过是个民女罢了,太子何故作贱自己,来……随我回王府,待浣洗一番,再慢慢作打算。”

    朱慈烺霍地回头,瞪着朱以海,而后起身,几乎是推着朱以海往门外走。

    朱以海震惊道:“太子这是何意?”

    “鲁王请便,此地只有周公子,没有太子。”

    可许多事,绝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一旦暴露了身份,还能再隐藏下去吗?

    绝不可能!

    被推出门外的朱以海,立即下令调王府府卫前来,生拉硬扯地将朱慈烺“带回”了王府。

    还没落下,那个如梦初醒的少女。

    ……。

    吴争确实太大意了。

    把朱以海软禁在杭州府,本该派人监视,此乃题中该有之意。

    可吴争却没有派,放任朱以海在杭州府里逍遥自在。

    这不得不说,吴争内心里,还是对朱以海有一丝敬意的。

    吴争对每个抗争到最后一刻的人,都怀有敬意。

    待之以优渥,这是吴争想到,可以补偿朱以海的想法使然。

    可吴争没有想到,这使得朱以海有极大的自由,除了不能出杭州府十处城门,其它什么事几乎都能做。

    毕竟,他依旧是鲁王,庆泰朝的鲁王殿下。

    他甚至可以做到豢养王府卫士,从而在莫执念的眼皮子底下,做一些任何人都不敢做的事。

    有玉在手,就算是本已经打算过安乐日子的朱以海也不禁心思活泛过来。

    他开始与应天府建立联系。

    而钱谦益,仅仅只是已经暴露的其中一人罢了。

    太子,那等于就是一颗雷,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雷,可伤人,亦会伤己。

    但朱以海已经顾不得了。

 第五百二十七章 没有交易便没有伤害

    世事无常。

    盼着徐州八万清军尽快到来的洪承畴,和官复原职的济尔哈朗,正积极策划部署,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庆泰朝厉兵秣马,君臣同心紧张战备的时候。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改变了整个时局的走向。

    漠北蒙古苏尼特部落反了。

    苏尼特汗腾机思率部叛清,投奔漠北之喀尔喀车臣汗。

    由此形成了达三万之众的叛乱。

    三万人,这数字对于江南而言,还真不是个让人震撼的数字。

    可蒙古地广人稀,有这一万人,怕是足以扫荡半个蒙古了。

    清廷闻讯震动,后院失火,已经无懈江南。

    紧急调回已经行至一半的八万大军,由多尔衮的胞兄阿济格为帅,赶往漠北平乱。

    而对于江北局势,清廷不得不改变策略——怀柔!

    勒令洪承畴和济尔哈朗立即与庆泰朝谈妥焦点事宜,还严令必须以体面的方式结束这场本不该此时发生的战争。

    闻知此事的洪承畴目瞪口呆,这屎都拉出了,再吃回去?

    如果说之前洪承畴还能施施然入应天府,代表清廷与庆泰朝谈判,可现在他图谋镇江、勾连庆泰朝重臣、欲截杀庆泰朝镇国公等等,就算洪承畴脸皮再厚,他也得防备一到应天府,会不会被愤怒的吴争和军民撕碎。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江都还在明军之手,虽说江北清军还有四万众,可真要打一场收复战,还是显得兵力不足。

    洪承畴和济尔哈朗面面相觑,一时为难到了极点。

    ……。

    就在洪承畴二人为难之时,一则从江南传来的密信,让二人几乎灰暗的心情,如雨后春笋般瞬间满血复活。

    崇祯朝太子出现了,庆泰朝臣正密谋发动政变,拥立前太子登基。

    洪承畴与济尔哈朗又一次面面相觑,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仅仅两天时间,停战协议就签署了。

    说难听点,从扬州府至应天府,这一个来回也一天不够吧?

    从而可以判定,这几乎是双方一拍即合的谈判,连个讨价还价的过程都省略了。

    这次签署协议的,庆泰朝是陈子龙,清廷是洪承畴。

    协议内容很少,简单明了,双方立即停战,明军从江北撤回,作为回报,清军放弃江心岛,此后划江而治,互不侵犯。

    做为附属条款,庆泰朝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清军对福建、广州的占领,以此来换取清廷对庆泰朝政变的默认并延续此协议的继续执行。

    协议迅速的签订,谈判完成之前,朝堂知道者甚少。

    内阁之中,除了陈子龙、钱肃乐、张煌言三人之外,马士英被排除在外。

    张国维更是不知情。

    但朱媺娖知情,并允准了陈子龙对协议的签署。

    朝廷第一时间,并不是诏告天下,而是密令镇江廖仲平立即率部西返。

    ……。

    廖仲平接到朝廷急令,感觉事情不对劲。

    他是禁军,奉得是监国令。

    按理内阁无权调动禁军。

    可廖仲平是个老实人,既然镇江城已经无战事、吴争又安然无恙,那么他是该回去了。

    不过廖仲平细思之后,还是派人给吴争送了封信报知,并在镇江城留下一支偏师以防不测,然后率部返回应天府。

    此时的吴争正坐在夏完淳床边。

    安排好镇江、丹徒防备之后,吴争还是心忧夏完淳的伤势,前来加以探望。

    “你瞧瞧……瞧瞧。”吴争抖动着手中的地图,颇有些献宝的意思,“这两混帐,竟把这等恶栽脏到本公头上,真是不知死活。”

    夏完淳呵呵轻笑道:“可他们终究是收复了江都。”

    “若不是因为这点,我能轻饶了这两混蛋?”吴争一瞪眼道,“你可知道,王一林竟声称是奉我之命劫掠江都。他是兴国公的亲侄,我吴争手再长,怕也升不到兴国公水师中去吧?”

    夏完淳依旧轻笑道:“可我从镇国公的话中,可听不出一丝责骂的意思。”

    吴争一愕,瞪了夏完淳老半天,突然噗哧一声笑了出来,笑骂道:“你就不能拐个弯吗?”

    夏完淳突然正色道:“劫掠江都确实不妥,论罪当斩。可好在二人并未对寻常百姓劫掠,可罪降一等。加上收复江都重镇,功在社稷。细论起来,功过相抵,且功更胜一筹。镇国公以为如何?”

    吴争舔了舔嘴唇,一拍床沿道:“这话甚合我意。这两混蛋倒是做了件让我刮目相看的事,就凭收复江都,让我背这个黑锅,我认了。”

    说到此处,吴争兴奋起来,指点着地图道:“江都在手,等于往清廷腹地钉入了一颗钉子,相当于之前镇江城被清军所占时,让你我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这下该轮到鞑子睡不着了,哈哈……我想过了,修一座坚城,城墙上要能跑马,部署百门火炮,整圈城墙用修成圆型……唔,得用水泥、钢筋,这样修得快。”

    “何为水泥、钢筋?”

    “呃……到时你就知道了。”吴争自觉到失言,赶紧转换道,“驻军不用多,两万精兵足矣,这样就算清军十万大军来攻,没个一两月,也不能轻易攻下。”

    “补给怎么办?”夏完淳在边上轻声提醒道。

    “不难。”吴争自信满满,“兴国公有三营水师,虽说此次有些许折损,但朝廷可以优先给予补充,甚至再组建一营四千新水师。清廷兵力虽然远超我军,但没有水师,无法与我军媲美。有水师纵横江面,对江都补给就不是难事。”

    “镇国公的意思,是想以江都为据点……北伐?”

    吴争话声一顿,慢慢冷静下来,“北伐还不是时候,这场前后不到十天的战争,耗尽了我朝所有,且贪头嚼不烂,新附之地需要整固,该是时候歇歇了。”

    说到此处,吴争又兴奋起来,“不管怎样,只要江都掌握在手,就可对清廷形成压制,到时予取予求,鞑子敢不答应?”

    夏完淳被吴争的兴奋所感染,从床上撑起身来,勉强拱手道:“若镇国公不弃,完淳愿驻江都。”

 第五百二十八章 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吗

    吴争突然呵呵笑道,“存古果然知我,我也认为,此职非你莫属。”

    夏完淳激动道:“完淳谢镇国公。”

    “你现在第一要务就是赶紧养好伤势,我打算先让廖仲平先去,他性格沉稳,谅来出不了太大差池……唔,王一林倒是可以留下辅佐廖仲平,钱肃典须撤回来,再怎么,也得让那支残部……回家了。”

    随着吴争的语气慢慢沉下来,夏完淳也不禁唏嘘起来。

    这场仗,庆泰朝是下了血本的,二万多禁军啊,仅剩数百人。

    夏完淳同时也感受到吴争心中那一抹刻骨的痛楚,都道慈不掌兵,夏完淳自己也是带兵之人,他明白,眼见着身边将士阵亡,夜深人静之时,心中的那份痛苦足以让人发疯。

    而面前的吴争,所承受的痛苦显然要远甚自己。

    就在二人伤感时,从镇江城出发的信使到了。

    吴争拆开书信,眉头皱了起来,将书信随手扔给夏完淳,道:“这些文臣啊,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应天府有兴国公水师为屏障,加上江都、仪真还在我军手中,又是一道防线,他们怕什么?”

    夏完淳看了书信之后,道:“或许是朝廷考虑镇江府战事已进尾声,无须如此兵力驻防吧……毕竟那是禁军,掌控在镇国公手中,难免会受人诟病。”

    吴争想想也对,于是没好气地道:“罢了,没了张屠夫,还要吃带毛猪不成?没了禁军,该怎么打还怎么打,该怎么防还怎么防。”

    看着吴争一副小孩子的心性脾气,哪有当朝国公的风范气度?

    夏完淳蹩着眉头笑道:“江北的清军显然是被镇国公打疼了,想来短时间内,无法再组织起进攻,镇江既然有国公所部驻守,且廖仲平毕竟留下了三千人,应该无碍。”

    话说到这,门外又来报,有信使从应天府而来。

    吴争让人把信使带进来。

    取过信一看,吴争的脸色瞬间凝重起来,冷得象是冻住了一般。

    连夏完淳都感觉不对劲,一边伸手从吴争手中取信,一边问道:“发生了何事,让你如此表情?”

    可取过信一看,夏完淳也脸色苍白起来。

    “怎会这样?”夏完淳呐呐自语道,“议和也就罢了,为何要让明军撤回江南?这不是将士兵以命换来的战果,拱手让人吗?先生、钱大人,还有两位张大人……难道就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吗?”

    就象是上天安排好的一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