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明-第3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事态的发展,往往不在人的控制之内。

    或者说,永远无法去猜度战场中的一些细节。

    可细节往往又决定着战局的走向,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多铎下令撤回瓜沥清军和前往增援瓜沥的二千清军,然后在上虞与吴争打一场堂堂正正的攻防战。

    可惜的是瓜沥清军被宋安和张名振联手击溃。

    那么那支二千人的援军,会是个什么样的下场呢?

    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增援绍兴城。

    那么从上虞出发直奔绍兴城,这个距离不远,大概七八十里吧。

    急行军,一个到一个半时辰也能赶到。

    可问题是,当他们到时,绍兴城清军已经被那个悍不知死的张阿大率义军击溃。

    残部正逃出绍兴城,与这支来援清军撞上了。

    了解了城内形势之后,清军决定收复绍兴城。

    于是,两支清军合二为一,直逼绍兴城。

    没有任何悬念,城中义军伤亡殆尽,仅余二三百人,如何能挡住这支如狼似虎的生力军?

    清军一个强攻,便如入无人之境。

 第六百二十三章 鞑子开始屠城

    绍兴城再度易手。

    但接下来的事,就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了。

    至少吴争想不到,鞑子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屠城。

    多铎其实也没有下过这样的命令。

    人与兽的区别在于,人讲礼,兽无理,鞑子如兽。

    清兵,特别是从绍兴府逃出的清兵,他们打了这么一场糊涂仗,居然被一支乌合之众击溃,心中的怨怼到了难以复加的地步。

    于是,一场屠杀,不可阻止地上演了。

    但凡与义军有一丝牵连者,杀!

    但凡在昨日帮助过义军者,杀!

    昨夜出门者,杀!

    ……杀得兴起,直到见人就杀。

    一时间,整个绍兴城血雨腥风,如同人间地狱一般。

    好在救兵来得快。

    宋安与张名振在瓜沥分手之后,直奔绍兴城,他是明军最先得到绍兴城光复的。

    宋安的意图在于,接手绍兴城防务,那就等于给了自家少爷一个后撤之路。

    只要守住绍兴城,少爷进可攻,退可守。

    所以,一路急行军。

    其实瓜沥到绍兴城的距离也不远,和上虞差不了多少,就是一个在北面,一个在东南方向罢了。

    准确地说,在清军进入绍兴城后大概半个时辰,宋安带着火枪营,已经离绍兴城仅十几里路了。

    在遭遇第一批城中逃亡百姓后,得知清军在屠城,宋安就下达了“将瓜沥俘虏尽数屠没,之后一个鞑子俘虏都不留”的死命令。

    没错,这个时候,宋安已经不再忌讳火枪兵折损了。

    是人,总会有些不可触碰的底线,与吴争一起见识过嘉定屠杀的宋安,在这一刻,终于显露出他一直隐藏得很好的獠牙。

    二千七百火枪兵,霍然加快了速度,以一支利箭般射向绍兴城。

    人,之所以谓人,是因为人有节制,杀人也需要勇气。

    情绪正常时,就算鞑子也不会大开杀戒。

    可这时,鞑子确确实实地疯狂了。

    鲜血能让人惧怕,也能让人疯狂,疯狂得如同恶魔。

    疯狂绝对不是一个褒义词。

    因为疯狂虽然能让人不惧死亡、能让人提升战力、能让人的体能超乎极限等等。

    但它也有许多坏处,譬如冷静,譬如警惕。

    宋安率部入绍兴城北门,也如入无人之境。

    但这二者有所不同。

    清军如入无人之境,是因为城中百姓已经不敢挡,城中再也找不出一个如同张阿大这样的领导者了,百姓们就象一群没有狼统率的羊,只能坐视别人乃至自己被屠杀。

    宋安率军如入无人之境,却是因为占领绍兴城的清军正忙着城中挨家挨户地杀人,根本不管各城门的防御。

    两支军队在城中大街上遭遇,展开了一场激战。

    火枪兵遭到了严峻的生存考验。

    在第一个回合,一轮排枪撩倒了数十鞑子之后。

    鞑子便开始沿着街道两侧对火枪兵展开攻击。

    火枪根本无法去击中他们。

    这里的火枪,准确度确实是个问题,打个比方,如果一对一,一方持火枪对一个六、七十步外的敌人射击,敌人不需要动,打不中是正常,打中了才叫怪事。

    此时火枪的杀伤力,全在于集中火力,对密集目标进行不需瞄准的射击。

    但这些,无法体现在巷战之中。

    好在,吴争在军校的那番话起到了作用。

    陈守节,这个号称大明火炮专家陈于阶的嫡子,在吴争军校讲话之后,为三千火枪兵配备了短剑,可以镶嵌于火枪管上的短剑。

    这恐怕是吴争所有建议中最容易办到的事了。

    这个建议,挽救了这支火枪兵。

    清军都是步兵,没有骑兵。

    火枪长达六、七尺,加上一尺五寸短剑,那就几乎是杆长枪啊。

    见射击阻击不了清军,宋安及时下令,装备短剑,与敌肉搏。

    可想而知,清军从未意识到火枪能当长枪用,当一排“长枪”突然刺出的时候,怕是任何血肉之躯,都无法抗衡。

    清军在又丢下一百多具尸体之后,以后军弓箭为掩护,撤退了。

    火枪兵惊魂未定之下,同时也缺乏盾牌等护具,不敢追。

    双方各居绍兴城南北,进入了暂时僵持阶段。

    ……。

    把指挥部设在百官的豫亲王多铎,望眼欲穿。

    他没有等来瓜沥清军和二千前往增援绍兴城的清军,却等来了本不该来的博洛残部。

    这让多铎异常的愤怒,以至于博洛,这个清廷郡王,生生挨了多铎一记耳光。

    但多铎冷静地很快。

    虽然连续战斗失利,但清军的伤亡都不大。

    就算博洛所部被打残,嵊县还在自己手里。

    多铎反而从这些失利中找到了一处战机,这让他的眼睛亮了起来。

    吴争身边,仅有不到二千的疲惫之师?

    斩首。

    只要歼灭吴争所部,绍兴府明军便会群龙无首。

    这时,有好消息传来。

    绍兴城再次被清军占领。

    多铎大松了一口气,绍兴府三处战场,自己还控制着两处,绍兴城和沥海,那么战事尚可为。

    于是下令,让博洛接管自己麾下一千六百中军,准备以逸待劳,打吴争那支疲惫之师一个措手不及。

    可问题是,一直等到天黑,吴争所部都没有出现。

    多铎和博洛大眼瞪小眼,吴争去哪了?

    这么一支队伍,就凭空消失了?

    这时,派出的斥候回来禀报,“敌军消失前,最后滞留的是梁湖。”

    多铎赶紧取地图查看,但绍兴是府,上虞是县,梁湖只是个小小古镇,地图上确实有梁湖之名,但找不到任何一条小道。

    多铎与博洛只能望地图兴叹。

    博洛想了想道:“要不然,我带人按原路搜索?”

    多铎摇摇头道:“退!”

    “什么?”博洛惊愕,“吴争不过千多疲兵,可百官我们还有近二千之众,我军还有一战之力。”

    多铎依旧摇头,“永远不要轻视你的对手,也永远不要冒险。记住我的话,这能让你活到胜利。”

    博洛若有所思,“大王是觉得吴争的突然消失,其中有阴谋?”

    “不管有没有阴谋,本王都当他有阴谋。只要他不现身,本王让他一回又如何,传令,全军东行,与沥海我军会合。”

 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大的软肋

    ps:感谢书友“soul醉难受”、“康文好”、“风踪影”投的月票。

    博洛急道:“那绍兴城守军怎么办?”

    多铎看了博洛一眼道:“南蛮子有句话,我送给你,慈不掌兵。”

    博洛愕然。

    突然多铎问道:“吴争是吴庄人?”

    “是。”

    “派人将吴庄所有人都押往沥海。”

    “这……这会拖慢行军速度,不如直接杀了吧?”

    “杀了有什么用?南蛮数千万人,杀得光吗?”多铎皱眉道,“本王要用他们换绍兴城守军。”

    博洛心中一动,看来多铎已经认定绍兴城不保了,“大王是担心吴争去了绍兴城?可地图上没有从三界直通绍兴城的道路啊?”

    多铎有些不耐烦了,“你莫要忘记了,自己是怎么到的嵊县。”

    博洛恍然。

    ……。

    应天府。

    这两日里,坊间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两件事。

    一是镇国公府被禁军包围了,有好事者对此吟唱“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另外一件事,当朝太傅、内阁阁臣、吏部尚书钱肃乐,因在奉天殿直谏“团结一致、共御外辱”,为镇国公说项,而被皇帝罢官,逐出奉天殿。虽说还保留着太傅虚职,可也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了。

    然,坊间有好事人戏说镇国公,却无人戏说钱肃乐,坊间舆情呈一面倒之势,皆认为钱相是义兴朝忠臣,这是天子受奸人蒙蔽,冤枉了贤臣。

    甚至有不少士子,在私下联络,准备联名上书,请求皇帝重新启用钱公。

    太傅府。

    钱肃乐侧身躺在榻上,他病了。

    钱瑾萱端着一碗药汤,在一边侍候着父亲喝下。

    “爹爹,坊间有许多人在为爹爹鸣不平,听说还有士子要联名上书。女儿觉得,这世上总是有明理之人的。”

    钱肃乐微微摇头道:“那不过是有心人在煽风点火罢了,原本皇帝还不想要你爹的命,若真联名上书,恐怕就……另当别说了。”

    钱瑾萱大惊道:“那爹爹赶紧向皇帝澄清啊?”

    “澄清什么?如何澄清?”钱肃乐苦笑道,“不过越说越乱,越描越黑罢了……让他们去吧,无非是早几日去黄泉路。”

    钱瑾萱抽泣起来,“女儿就说嘛,爹爹别去向陛下直谏。”

    钱肃乐微笑着伸手,抚摸着女儿的秀发道:“傻孩子,这天下人若都明知不对,而不说出来,真理何在、正义何在?”

    说到此处,钱肃乐有些伤心,“为父原本担心的,就是南北开战,吴争以虎狼之师北上篡夺宗庙社稷。可眼下,为父最担心的,是他被人的害。”

    钱瑾萱仰头道:“那爹爹快想想办法啊。”

    “没人帮得了他。他最大的软肋在于,他是臣,不是君!”

    ……。

    文臣嘛,能做到不爱财,就是忠臣。

    可忠臣未必就是贤臣。

    忠臣之中,也分几种。

    譬如说有忠于君王的,象廖仲平,谁当皇帝他就忠于谁。

    就象淳安政变,廖仲平就站在朱媺娖这一边。

    譬如说忠于明室的,象陈子龙。

    陈子龙忠诚的对象不是皇帝,而是明室。

    否则又怎会有淳安宫变呢?

    当然,以陈子龙为代表的这些文人,在忠于明室之余,还忠于他们这一阶层,士大夫阶层。

    他们不傻,谁都看得出吴争的实力和能耐,远超过当今陛下。

    这也是之前陈子龙能当殿拥立吴争的原因。

    可仅仅就是吴争的一席话、一个执政理念,就让陈子龙弃吴争于蔽履,而改拥立朱慈烺了。

    这真是前朝太子拥有大义使然吗?

    未必!

    吴争伤及了士大夫阶层,“劫富济贫”这四个字,历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