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明-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华夏百姓,最难舍弃的就是故土。

    当听说吴争要迁移、驱逐百姓时,整个始宁镇沸腾起来。

    无数的长者指着吴争破口大骂。

    这些人,在吴争的脑海中,都有着或深或浅的记忆。

    无数的住民往吴争扔烂菜帮子、臭鸡蛋。

    那如同氨水般令人作呕的气味,沾在身上、脸上,那种滋味,难以言语表述。

    吴争木然地站立着,任由百姓们泄着。

    所有的士兵都被勒令退后。

    吴争知道,这是自己欠家乡父老的。

    身边的脏杂之物,已经累积过膝盖。

    心狠之人,甚至拿起了石头砸去。

    吴争的额头已经流血。

    一声悲呼中,一个身影如鸟投林般扑向吴争。

    以她娇弱的身躯替吴争遮挡着。

    吴小妹起来了,她看到这一幕,气得瞪大了眼睛骂道:“都瞎了你们狗眼了?看看我哥是谁?朝廷正六品百户。他毁掉始宁街,为得是杀鞑子,不是为了霸占你们的店铺。”

    指着那些白苍苍的老者,吴小妹也不容情,“都一大把岁数了,几十年都活到狗身上了吗?鞑子在扬州、嘉定做了什么,你们没听过吗?我哥从嘉定府死里逃生,难道就是为了站在这,任由你们殴打、羞辱吗?你们……你们没良心……呜!”

    吴小妹失声大哭起来。

    场面渐渐地稳定下来。

    “诸位乡亲,且听吴某一言。”一个厚重苍老的声音响起。

    吴老爷来了。

    “吴家虽然祖籍不在上虞,但在始宁镇也有百年了。我吴某为人,诸位乡亲想必也有所耳闻。所谓知子莫如父,犬子无状,吴某是知晓的,毁掉始宁街,驱赶乡亲,这事确实不妥。但吴某以为,倾巢之下焉有完卵?鞑子来了,诸位生死难知,留下这份家业,难道要资敌吗?”

    吴老爷抖颤着胡须,大喝道:“犬子无错!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请诸位乡亲见证,若始宁街毁,而吴庄存,吴某当众举火,烧了吴庄。”

    声音暗哑,力却铿锵。

    吴老爷数十年在始宁镇的威信,在这个时候展露无疑。

    百姓的叫嚷声渐渐熄灭,他们默默地转身。

    人潮由此渐渐地退去。

    无数人无言地回家收拾本就寒酸的行装。

    无数的妇人,暗暗地掉泪。

    无数的孩童嘶声啼哭。

    吴争满眼泪水,向吴老爷拜倒在地,“爹,是孩儿不孝,让你在乡亲父老面前丢脸了。”

    吴老爷圆睁着泪眼喝道:“起来!站直喽!记住爹刚才对乡亲们的承诺,若到时,你败了,爹死了,吴庄……由你来烧!”

    然后放缓语气道:“争儿啊,也别太担心,爹陪着你。”

    吴争急道:“不,爹不能留在吴庄,您与幺妹一起往绍兴府撤。”

    吴老爷摇摇头道:“让你小妹走吧。爹都活这么大岁数了,眼见独子为国争战,而顾自逃命,爹于心何安?”

    吴小妹泣声道:“爹和哥哥不走,我绝不离开,好歹我们一家人,生死都在一起。”

    吴老爹厉声道:“你要忤逆爹吗?你必须走!现在就回吴庄收拾东西,连夜去绍兴。”

    吴争一把拽过还要开口的吴小妹,“幺妹,听爹的话,刀剑无眼,你一个女孩子家,万万不可留在这里,一旦开战,哥护不住你。还有,带上小蛮,去绍兴府投……长平公主,有着之前的香火情,她……想来她会照顾好你的。”

    可吴小妹死活不应。

 第六十八章 你也要……保重

    这时,周思敏(小蛮)匆匆赶来,边走边嚷道:“吴争,听说你要毁街?”

    近了前看到一地的狼籍和吴家父女兄三人的表情,小蛮叹道:“看来传言是真的。”

    吴争沉声道:“周姑娘,你不能再留在此地,与我妹一起去绍兴府投公主殿下吧。”

    周思敏眼中流露出难得的关切之意,“那你……呃,吴老爷怎么办?”

    吴争苦笑道:“我爹性子拗,就让他留在吴庄吧,若真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我会让人把他送往梁湖以北的平岗山。”

    周思敏咬着贝齿,呐呐道:“你也要……保重!”

    “二憨,将小姐和周姑娘送上马车。”

    周思敏点点头,拽起吴小妹离开。

    吴小妹悲呼道:“爹……哥……你们要活着,没有你们,我怎么活?”

    ……。

    驱赶走了百姓。

    往日热闹非凡的始宁街成了一条鬼街。

    吴争下令,趁夜挖深坑、凹陷,覆上薄木板。

    然后对沿街店铺的墙壁进行砌凿。

    改装出一个个一尺见方的垛口,然后在外面覆上木板,刷上灰。

    派人从竹林砍来几百根毛竹,按着垛口,调整了长短。

    又令刚刚入军的那三百壮丁扮成店铺伙计。

    其实这批人用不着扮,与士兵相比,他们更合适做小二。

    将原卫所的三百多士兵组成弓弩手,全部安置在沿街店铺的屋顶上。

    从黄得功逃走后,上虞县县衙已经无主。吴争带着陈胜、池二憨率麾下三百多人,埋伏在县衙大门内。

    沈致远被吴争允许带兵了。

    吴争都很意外,这个自幼娇生惯养的沈家少爷,竟然熬过了三个月的地狱般体能训练。

    沈致远此时那俊郎的外表中,已经透露过一丝英气。

    不过吴争没打算让沈致远上阵,或许是下意识中的维护?

    沈致远被吴争派去统领百名刚刚征集的始宁镇壮丁。

    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就是配合屋顶的弓弩手,用石头砸。

    说是壮丁,其实大部分是始宁镇的地痞油子。

    这年头,好人家的子侄,谁肯来做这种拼命的买卖啊。

    吴争是没有办法,征集这批人,也花了吴争不少银子,还没打起来,每人先了二两银子,承诺事后再每人二两。若有人伤亡,额外抚恤十两。

    战前的准备忙乱而又显得井井有条。

    陈胜的全局观令吴争刮目相看。

    二憨勇猛、小安子机灵,可他们与陈胜一比,那就差了一截。

    几乎七八成的琐事和统筹,全是陈胜在调动和分配。

    包括屋顶上弓弩手与壮丁的安置,雇来挖坑的百姓,拆墙凿洞的泥瓦匠……都由陈胜一一分配妥当。

    吴争心中感慨,嘉兴府外,自己还真是捡了个宝。

    半夜时分,吴争带着陈胜等人巡视始宁大街。

    经过大半天的改造,虽然粗糙,但基本已经符合了吴争的设想。

    利用始宁大街的狭窄,使得鞑子骑兵无法一涌而上。

    从沿街店铺的垛洞,以一丈多的毛竹横闩街面,使得鞑子骑兵无法高通过,消除骑兵的优势。

    然后以壮丁的火油罐、石块,对敌进行骚扰,配备屋顶弓弩手对敌进行由上而下的打击。

    再由自己率三百多精锐进行突击。

    这样的设想,无论从理论还是可行性上,都无可挑剔,至少吴争自认为是天衣无缝。

    但这仅仅是设想。

    很难保证鞑子会根据自己的设想,进入始宁大街,钻入自己的口袋中。

    这就需要一个人,去引敌。

    当吴争把想法与众人说了之后,小安立即自告奋勇地道:“少爷,我去。”

    吴争摇摇头,“你年纪太小,面相更显得太过机灵,要使得鞑子减轻戒心,还得一个貌似忠厚的中年人,或可完成任务。”

    这话一出,原本想开口的池二憨闭上了嘴。

    陈胜想了想道:“那卑职去。”

    吴争依旧摇头,“你带兵时间长了,身上一股子军人味道太重,鞑子中不乏精明之人,一旦识破,不仅完不成任务,更害了你自己。况且,我身边少不了你。”

    被吴争一一否定,几个人都沉默下来。

    这时,厉如海拱手道:“若吴大人信任我,我或许可以前往一试。”

    吴争借着火把的光,上下打量着厉如海,这次吴争没有摇头。

    “厉捕头,你可知道此行的凶险?或许鞑子一见到你,根本不给你开口的机会,就会一箭射来?”

    厉如海道:“那就是我的命,我认。不过大人放心,我也想到了应对之策,可以避免这种事情生。”

    “哦?说来听听。”

    “鞑子绕过钱塘江南下,所经各县还没有听说屠城之事生。加上鞑子此来兵力并不多,只是度太快,使得朝廷没有时间应对罢了。如诸暨、嵊县两县不一矢,开城门而降。这已经给了鞑子一种误导,他们会认为,上虞县也会象诸暨、嵊县两县一样,可以兵不血刃就传檄而定。”

    吴争心中闪过一道灵光,“你是说,向鞑子献城?”

    “正是。”厉如海说到此处,带着自信的口吻道,“黄得功已经逃了,但衙门中知县官服尚在,卑职可乔装成上虞知县,带上几个衙役前往迎候鞑子,如此一来,鞑子必定认为上虞县已经兵无斗志,自然不会怀疑到我等用意。”

    吴争连连点头道:“好!这计肯定能成,只是衙门中的衙役肯随你前往冒险吗?”

    厉如海道:“卑职身为上虞县衙捕头,已有数年之久,别的不敢自夸,手下总有几个信得过的人,大人不必担心,这事就交给我吧。”

    吴争伸手按在厉如海肩上,沉声道:“如果事成,你与你的手下当记此战功。”

    厉如海苦笑道:“大人所说的功,就算了吧,朝廷都已经朝不保夕,卑职要功何用?卑职愿往,是想保始宁镇、保上虞县一方平安,并无别求。卑职只想恳请大人,若此战我等不幸,望大人照顾我等家中亲人。”

    吴争有些动容,应道:“你放心,本官应下了。”

 第六十九章 首战告捷

    吴争感到自己的运气在好转。

    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不,应该说,出乎意料的幸运。

    次日凌晨,在厉如海带人刚出始宁镇不久,向西派出的斥候回来禀报,往始宁镇而来的鞑子骑兵只有三百人左右,此时已经到达三界,距始宁镇约五、六十里。

    虽然不知道,为何来得鞑子这么少,也不知道分兵的鞑子去了哪?

    但对于吴争来说,做好自己的本份事,就已经阿弥陀佛了。

    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天塌下来,该有高个子去顶。

    于是,吴争迅下令,各就各位,准备迎敌。

    这天是阴天,本该大亮的天空,显得灰暗。

    等了半个时辰,鞑子还是没来。

    所有人都心急起来。

    这就象是蓄足了劲头,没地方使劲一般,憋得难受。

    特别是屋顶上那帮子地痞油子,已经起了躁动。

    吴争心中也担心厉如海出事,于是将指挥权交给了陈胜,自己去了街南的城隍庙。

    趴在城隍庙屋顶,望着西边的官道,那里空无一人。

    吴争是真担心了,五、六十里路,以骑兵的度,半个时辰早就该到了。

    难道真出了什么意外?

    就在吴争胡思乱想,心里长毛的时候,就听身边小安子急道:“少爷,来了!”

    吴争赶紧抬头望去,果然远处官道出现了几个黑点,黑点越来越大。

    “快,回去告诉所有人准备,鞑子来了。”

    吴争目不转睛地盯着,在这一刻,吴争突然现自己不紧张了,心里反而有了一丝期盼。

    或许是等得时间长了的缘故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