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明-第4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国维摇头道:“此计不妥,谁也不是蠢人。大顺军一动,我军严州卫就配合佯动,清廷立马就会醒悟到,这是我军与大顺军合演的一出戏。加上如今两朝和约已经签订,博洛未必会对严州卫佯动产生反应,就算有,估计也不会全军北上。”
吴争想了想,道:“此事暂且不议,反正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慢慢商议也不晚。先议别的吧,诸公还有别的事吗?”
莫执念道:“王爷之前讲,新设靖江卫之事。既然王爷有意整编大顺军残部,那不如靖江卫就先不招募新兵吧?”
吴争点头道:“靖江卫有蒋全义残部二千多人,加上泰州百姓自发地让子侄从军,已经有近八千之数,确实不需要再招募新兵。”
莫执念道:“还有件事……卫匡国来找过王爷好几次了,王爷是否要见?”
吴争呵呵一笑道:“他来还能有啥事,不就银子的事吗,直接找莫老就行了。”
莫执念苦笑道:“总共四百万两的货款,二百万两的欠帐了,老朽都不好意思见他。”
这话引得众人哄堂大笑起来。
好不容易吴争收敛起笑声,道:“我也不是要赖帐,银子早晚得给他的,但拖着,对我们有利,如今西洋人的火枪、火炮、舰船制造技术远胜于我们,我们得学啊。学了再改良、创新,超过他们,如此,我们就能面对将来西洋诸国威胁……诸公,我们面对的敌人不仅仅只有北方鞑虏,当然,鞑虏是首当其冲的,但所谓人有远虑,必有近忧,防患于未然,此话,与诸公共勉。”
熊汝霖四人齐声应是。
吴争想起一事,向莫执念问道:“之前让二叔带去西洋学铸造的三百人,该是回来的时候了吧?”
这是吴争第一次与卫匡国交易,派出的三百少年人,原本是二百,后来吴争想到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加上卫匡国提及了六十年前,英国与西班牙的那场海战,英国以一个后起之秀,挑战了往日的霸主,完胜。
这场海战,是海战以弱胜强、以新战术理念战胜旧理战术理念的典范。
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西班牙和英国在六十年前(1588),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这次海战,双方共投入四百多艘战舰,配备大小火炮数量远在二万门以上。
西班牙实力强大,战船巨大,且兵力达三万余人,被称为“最幸运的无敌舰队”。
而当时英国海军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九千人左右。
两军相比,众寡悬殊,西班牙明显占据绝对优势。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场海战的结局以西班牙惨遭毁灭性的失败而告终,“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从此以后西班牙急剧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国取而代之。
所以,吴争当时就决定多派一百人随船去英国学习海战。
听吴争问起,莫执念答道:“二百工匠原本是该在年底返回的,但因王爷在英国订造的战舰已经完工,老朽就擅自作主,让也随战舰一同返回。”
吴争大喜,这十艘风帆战舰和六百门大小火炮,耗费了吴争十九万英镑(约一百三十万两银子)。
原本英国掮客是推荐吴争购买英国在三十七年前下水的皇家王子号和十一年前下水的皇家君主号复制缩减版。
皇家王子号,排水一千二百吨,装载五十五门重炮,单就火炮总重量就达八十三吨。
皇家君主号就更夸张了,排水一千五百吨,装载了一百零四门火炮,火炮总重量就达一百五十三吨。
吴争当时确实心动了,可没银子啊,同时吴争也想到了一点,这样的巨舰是不适合用在北伐的,有道是最适合的,才是最值得的。
最强大的兵器,不如最合适的兵器。
将这样的巨舰用在近海,有如杀鸡用牛刀了。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没钱。
皇家王子号,造价就得五万三千英镑,而皇家君主号更高,造价需要六万五千英镑。
这还不是最终交付价格,想要取船,就得加三成,也就是说一艘皇家君主号就要五十多万两白银。
所以,吴争坚决放弃了购买这种“特色”巨舰,而是选择了英国佬从1588年与西班牙大海战后,定型量产的主力舰型,十艘三级舰。
当时英国人将战舰分级,一级舰为三层炮甲板,火炮106、122门,定员875人以上,排水量2500…3500吨。
二级舰为三层炮甲板,火炮98门,定员750人左右,排水量2000吨以上。
三级舰为二至三层炮甲板,火炮64、74、80门,定员490…720人左右,排水量1300…2000吨。
吴争选择了二艘74门和八艘64门炮的三级舰。
此时听说战舰已经完工,吴争自然大喜,他问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大概是明年开春吧。”
“战舰的款项已经交付了吗?”这话显然是多余的,不交付款项,谁能让你提船?这也是吴争确实有些激动了的缘故。
第七百四十九章 开科取仕
莫执念道:“除了两年前交付的三十万两定金,余款已经在一个月前付清。老朽是由商会出面,找了十个西洋商人朝廷兑付的。”
吴争不解,问道:“如何兑付?”
莫执念微笑道:“西洋商人在杭州提取他们想要的货物,然后将货款交付英国朝廷,如此再由英国朝廷转于舰船的制造商。当然,其中还得多付半成,大概六万两的经手费。”
吴争有些惊艳,冲着莫执念夸道:“莫老真是……啧啧,我三年前,可算是捡着宝了。”
莫执念谦逊道:“其实说穿了不难,关键之处在于信誉,莫家经商百多年,在杭州、福建、广东的一些国外商人,多少还是能给老朽一些颜面的。”
吴争四人赞不绝口。
莫执念道:“老朽听闻,西洋都以金币、银币作为货币,尤以银币为多。如果以九成足金辅以一成白银,以九成白银辅以一成铜,只要数量巨大,对财政司也能解决不小的难题……王爷是否想过以大将军府的名义,铸造金、银币,在六府之地或者义兴朝十三府之地流通?”
吴争听了心里一动,扫了另外三人一眼,“诸公以为如何?”
张国维三人皆点头应道:“此策可行。”
吴争道:“那此事就交于莫老去办,先写个条陈出来,如果可以实行,你们四人自己决断吧。”
“是。”
吴争扫了众人一眼,问道:“还有事吗?”
张煌言此时与四人目光一交流,然后起身拱手道:“下官还有一事请王爷定夺。”
吴争微微一愣,怪道:“玄著兄怎么如此见外,有事就讲。”
张煌言道:“我等商议了很久,觉得王爷该开科取仕,选拔人才了。”
吴争眉头一蹩道:“朝廷都未开科取仕,我们为何要占这个先?再说了,诸公应该明白,我不愿开科取仕的原因是,我不信任如今的这般士人,如果辖下都是那般如范文程、洪承畴之流的文人,诸位难道不思虑一下后果吗?大明二百多年养士,结果如何?依我看啊,是大明对文人太好了,才养出了这么群白眼狼……呃,我可不说说诸位啊?”
张国维四人皆表情严肃。
张煌言道:“正如王爷所言,大明文人中有如范文程、洪承畴之流,可也有心系家国、天下之正直文人,王爷岂能因噎废食?况且,生员十年寒窗苦读,到头来无缘入仕一场空,这也会在民间形成一种动乱……还请王爷三思啊。”
这话有些道理,吴争迟疑起来,“诸公应该知道我的心思,我并没有说要舍弃这些人,可这些文人不堪大用啊,他们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写篇骈文,那是花团锦簇,书读得少的,听到最后愣是一句没懂。这样的人才,太平盛世不可或缺,共颂盛世嘛,闲时听听也能心情愉悦嘛,可这些人能让百姓福足吗?能提剑上战场杀敌吗?”
张国维道:“有道是有教无类,王爷设办江南书院,要培养一批新人,我等都赞同,可既然如此,何不让六府生员一同受教呢?毕竟他们已经是秀才,只要使他们转换观念,使之成为王爷所需要的人才,岂不是皆大欢喜?”
熊汝霖也道:“无非是让他们再读书,读王爷想让他们读的书罢了。王爷完全可以将应试课上更改,然后迫使他们去学……请王爷三思。”
吴争被说服了,于是点点头道:“那就按诸公的意思办吧。我就一个要求,废除不必要的,加增政治、实务两科。诸公,我们的时间不允许学富五车,三、五年的时间,就须造就一批新人,符合我们要求的新人。只要这到这一点,我不反对,这也本就是诸公的权力范围。”
四人皆躬身道:“我等遵命。”
“我明日就会去松江军校,备战开春西征之事。出征所需粮食、被服等后勤庶务,就仰仗诸公了。黄道周来,让他直接去军校找我,我就不在杭州等他了。”
“是。”
……。
可次日,吴争终究没有按计划去松江。
因为池二憨回来述职了。
当然,池二憨的回来还不足以影响到吴争既定的日程安排。
真正迟滞了吴争日程的是,池二憨带来的几个人。
见到吴争的那一刻,池二憨哭了,他和宋安从六岁起,就没这么长时间离开过吴争。
这种植入骨髓的如同亲情般的思念,让这五大三粗的汉子,如同小孩般地抱着吴争大哭出声。
吴争的眼也红了,拍打着池二憨身上的每个零件,没伤着,就好。
宋安红着眼,在边上说着怪话道:“池一刀,这一年间,可没听见严州卫有什么捷报啊,不会是在严州找了个想好的,过起舒坦日子了吧?”
池二憨大怒,指着宋安道:“你别埋汰人,咱是那不顾少爷大事,自己找相好的人吗?”
吴争慢慢地退开,看着二小拥抱,这一刻的温情让吴争的嘴角弯了起来。
是啊,还有什么比亲人都好好活着,更重要的事呢?
池二憨一把推开宋安道:“少爷,你不能偏心,宋安跟你这么久了,这次该换他去严州了,轮到我留在少爷身边了。”
宋安嗤声道:“就你?不给少爷添麻烦就不错了。”
吴争上前挡在二人中间道:“都少说两句,难得我们三人重逢,一会随少爷我去学院,见见我爹。”
池二憨道:“那是当然,我想老爷和小姐了……对了,少爷,我给你带来些人,他们要见你,说是能助少爷一臂之力。”
吴争并不惊讶,如今江南也就自己的势力最强了,时常有士子、生员前往大将军府投书自荐,胆大者就等在府衙门前,拦张国维等人的马车。
本来吴争是不理这一套的,各府州县衙门的官员任命,他那不管,交给了张国维、熊汝霖他们。
但现在看着池二憨略现紧张的眼神,吴争不忍拒绝,便问道:“是些什么人?”
第七百五十章 两部兵书
池二憨道:“他们说,是前朝戚少保的后人。少爷,这戚少保可是咱们敬仰效仿之人哪。你可得要见一见他们。”
吴争一愣,戚继光是嘉靖年间的抗倭英雄,时隔一百多年了,没听说还有后人啊。
不过转念一想,或许是自己孤陋寡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