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明-第4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腾机思选择了反叛,他率部北投喀尔喀部,与土谢图汗、车臣汗合兵数万,并掠夺蒙古巴林等诸部人畜,声势之大,足以掀翻整个漠北。

    清廷闻讯后,遂派阿济格(多尔衮的胞兄)为帅,赶往漠北平乱。

    三个月下来,确实遏制了叛乱的继续扩散,但由于与南面义兴朝的连番兵事,派往镇压叛乱的军力不足,二万大军还不足以彻底荡平叛乱,此时腾机思手中的叛军,尚有三、四万之众。

    加上时已入冬,不宜战事,只能选择包围,待来年开春再说。

    但这又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二万大军需要也漠北驻囤四个月之久,加上来年一开春就要开战,这需要耗费至少百万两的银子和大量的粮食、布匹等等。

    还有福临要建火枪新军,又是一笔额外的支出,据在京的太常寺少卿汤若望估算,组建六千火枪兵至少得耗费百万两银子,因为当时在欧洲,燧发枪的造价折合白银就是近三十两,运来亚洲怎么也得六十两了,而弹丸则需要百两千发(一发包含弹头和火药,油纸包装),若再添置火炮,恐怕得超过百万之数。

 第七百七十二章 不安份的沈致远

    年关已近,本就是财政最窘迫的时候,朝廷确实是难以筹措出这二百万两现银来,可时间紧迫,都是马上就要用的。

    这就有了今日这场君臣奏对。

    “要不,向京畿各勋贵募捐,以筹集军资?”济尔哈朗试探着问道。

    这提议直接遭到了范文程、洪承畴二人的反对。

    范文程道:“王爷之言,此例万万不能开。我等不可或忘,前明灭亡之根源。”

    洪承畴道:“范大学士言之有理,勋臣贵胄乃国之根本,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不可损伤。”

    多尔衮在一边轻哼道:“二位大学士倒是护得紧。”

    范文程面色一变,呛道:“摄政王家财万贯,区区二百万两之数,如同九牛一毛,不如由摄政王暂时垫付,待来年夏赋之时,再还给王爷,如何?”

    洪承畴立即落井下石道:“这倒是可行之策。一来可以解决眼下困扰,二来也彰显王爷公忠体国之心。”

    多尔衮大怒,道:“二位大学士府中恐怕也是家财万贯,何不每家一百万两以充军资?”

    这就是一场狗咬狗了,对此,布木布泰和小皇帝福临已经司空见惯。

    不过话说回来,也只有这样,小皇帝才坐得安稳不是?

    布木布泰开口了,“诸公都是为了国事,何必在哀家和皇帝面前,争执不休?这样……哀家出个主意,让诸公听听是否可行。”

    诸人一起躬身道:“恭聆太后训示。”

    布木布泰弹了弹指甲,道:“之前皇帝钦土豪了大清八大皇商,何不如向这几家开口,想来以他们受皇恩之重,定不会推托。”

    这话一出,诸人相顾愕然。

    只有多尔衮微笑道:“太后圣明。”

    这一声赞,让诸人脸色一变,于是忙躬身道:“太后圣明。”

    布木布泰满意地点点头道:“二位大学士博学广闻,与诸家皇商皆有往来,此事就交于二位大学士了。”

    范文程、洪承畴心里直骂娘,可口中只好应道:“臣等遵太后懿旨。”

    “好了,这事就算了了。讲讲新军吧,这可是皇帝眼下最关心的事了。”布木布泰不咸不淡地打量着自己的指甲道。

    福临脸色微微一动,可迅速回复死板脸。

    范文程看了洪承畴和多尔衮一眼,小心翼翼地向福临奏道:“皇上,臣与摄政王、洪大学士初步议定,新军先编制为三千九百人,都统一职,由奉恩镇国公岳乐出任,沈致远、钱翘恭二人为副都统,以下军职,可挑选旗人出任……不知道皇上意下如何?”

    福临的脸色阴沉起来,沈致远、钱翘恭初到京城进见时,自己的旨意就已经颁下了,沈致远为都统、钱翘恭为副都统,虽说期间发生了二人麾下反叛之事,但毕竟下的是圣旨,不是擦屁股纸啊。

    这倒不是福临要为二人鸣不平,他只是为自己的旨意,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三人轻易推翻而愤怒。

    同时,福临不满意新军的人数,他原本是要一万人的,降到六千人他也同意了。

    是,那支投降的二千多明军反复了,可就直接将新军压至三千九百人,这让福临有了种被耍弄的感觉。

    但福临毫无办法,因为他虽是皇帝,可毕竟没有亲政。

    真正掌握权力的,是他身后的太后和面前的摄政王。

    见皇帝脸色不虞,范文程的头低得更低。

    布木布泰拉长着声音道:“哀家以为摄政王和二位大学士之建言可行。皇帝……以为如何啊?”

    福临脸色一变,忙道:“儿听皇额娘的。”

    ……。

    广宁门东南一处不起眼的宅子里。

    沈致远和钱翘恭面面相对。

    从狱中被放出来两天了,一直就软禁在这屋子,一步不能离开。

    不用说出宅子了,连这屋都出不去,全是清军把守。

    “致远,你说清廷不会是还没想好怎么处置我们吧?”

    沈致远要从容得多,他拍着桌子大吼一声,“来人。饿了,上酒菜。”

    让钱翘恭无语。

    没办法,沈致远商人之家出身,虽说读过书,也考取了秀才,可骨子里,却是个无拘束之人。

    钱翘恭不同,他出身世家,自幼受得教育,让他的言行和思维有了一个成式,有所为,有所不为。

    譬如诈降这事,譬如要为清廷练兵,再譬如……要娶满族女子。

    这些在钱翘恭看来,打死不能为之事,对沈致远来说,是一点心理障碍都没有,在沈致远心里,那就是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还真别说,看守他们的清军很听话。

    没过多久,就给上了两壶酒,几样下酒菜。

    于是沈致远和钱翘恭就不是面面相对枯坐了,而是你来我往、推杯换盏地饮起酒来。

    几杯酒下肚,沈致远突然道:“恐怕事情有变。”

    钱翘恭闻听一愣,问道:“你是说,清廷已经用不上咱们练兵,打算杀我们?”

    说到这,钱翘恭反而呵呵一笑,道:“你放心,我不怪你,与其跪着生,倒不如站着死……这些于来,我也算清楚了你的为人,黄泉路上有你作伴,倒也不寂寞……。”

    听着钱翘恭的一阵唠叨,沈致远目瞪口呆,好半晌,笑骂道:“你要死自己去死,黄泉路上一个人走便是,我还得活得娶咱家小妹呢。”

    钱翘恭诧异道:“你不是说事情有变吗?”

    沈致远摇摇头道:“事情确实有变,可也不是死路……你道清廷将你我从狱中放出来,为得就是杀我们二人?真要如此,直接在狱中杀了不是省事?你小子啊,看是聪明,可这脑子就是不开窍。”

    钱翘恭被沈致远这么一说,自然也是能想明白的,于是问道:“那你的意思是?”

    “既然放我们出来,这表示清廷已经决定编练火枪新军了。可却没有人来招呼咱们,这说明一定有事还在争执……能让清廷为此事争执的,无非有二,一是这支新军的归属权,二是这支新军的主帅是谁。当然,这两者其实可以单独分开,也可以二合为一。”

 第七百七十三章 假戏真做

    钱翘恭点头道:“此话有理,如果真要是起了争执,那归属和主帅人选也是可以成为双方平衡的手段。”

    “对喽。我说有变的意思,那就是你我的职务有变,主帅之职可能就没咱们的份了。”

    钱翘恭轻哼道:“你我也不是为了做这清廷的官来的,主帅是谁,我不感兴趣。”

    “胡说。”沈致远难得严肃起来,“咱们顶着被世人骂成叛国贼的恶名,为得是什么?主帅之位,关系日后这支军队能不能真正听我的,更关系到日后你我能成多大事……你说重要不重要?”

    钱翘恭沉默了一会道:“可这事也不是你我能拿主意的。”

    沈致远沉默了一会,仰头喝了一杯酒,将杯子放桌上“啪”地一放道,“这事确实不是你我能拿主意的,可我们能想办法去改变。”

    “什么办法?”

    沈致远盯着钱翘恭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假……戏……真……做!”

    钱翘恭大惊,“噌”地一下起身,怒道:“你疯了?”

    沈致远厌憎地看了钱翘恭一眼,道:“看看你,一说就躁,没点涵养,真不知道钱大人什么家教……你也不怕惊着门外的清军?”

    钱翘恭往门外看了一眼,压低声音道:“什么事都能依你,可这事绝不成!”

    沈致远非常严肃地说道:“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听你的。不过刚才你也说了,除了这事,你什么事都听我的,对吧?”

    钱翘恭闷声道:“是。除了真降,别的我都可以听你的。”

    “行。”沈致远说话突然就变溜了,“那一会有人来了,提起给你娶个鞑子媳妇,你可得一口答应下来,千万别犹豫,得作出一副感恩戴德的模样来。”

    “好。”钱翘恭应道。

    沈致远得意一笑,接着喝起酒来。

    钱翘恭应下之后,便回过味来,他压低着声音冲沈致远低喝道:“你小子是早就这么想了对吧?”

    沈致远呵呵笑道:“不就是个女人嘛,与你我要做的大事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钱翘恭嘶声道:“你是没事,我钱家世代忠良,我若在顺天府娶满族女子,这消息一到江南,让我爹怎么做人?”

    这话有些伤人,沈致远愠怒道:“什么叫我没事?敢情在你眼中,就你钱家是忠义之家,我沈家就是甘愿投靠鞑子的叛贼?我爹虽是商贾,可吴争起事之前,他老人家也是几次出银子资助吴争的,你小子那时刚入梁湖卫所任百户,难道不知情?”

    钱翘恭话出口也自觉不妥,如今见沈致远生气,也赶紧道:“我不是那意思,只是虚与委蛇也就算了,真要娶了,这……这如何是好?钱家叔伯、祖辈,还不得把我撕喽?”

    沈致远黑着面呛道:“该!你这种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真后悔当时好好待在军校里,就不该被你窜掇着北上。”

    钱翘恭听了,心里有些内疚,这事的起因说起来,还真是他造成的。

    于是道:“致远,我是不该说这话,我道歉。”

    听钱翘恭道歉,沈致远哼了一声道:“行了,咱大人不记小人过。”

    钱翘恭听着别扭,可念在自己确实有不对在先,也就没计较了,“致远,我是真担心,这事被我爹知道,得惹出多大的麻烦。”

    沈致远正色道:“其实这事没你想象的这般严重,其关键在于,日后你我能不能如愿以偿,立下盖世之功。若事成,你爹铁定不能责怪你,就算要怪,吴争也会替你出头。可若是败,那就只能背上这汉奸罪名了,到时只希望吴争能给你我找条活路。”

    钱翘恭沉默下来,他能听懂这话的意思。

    到了今日,再要朝三暮四显然已经不可能了,降清、北上之事,此时已经被世人尽知。

    就算吴争能念及情意,为自己二人洗脱,怕也堵世人悠悠之口。

    唯一的办法,就象沈致远说的,要盖世之功,以事实来为自己洗清。

    想到此处,钱翘恭咬牙道:“好。我听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