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明-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百户有礼,陈百户当日在金山卫一战,翘恭闻听已是如雷贯耳,今日得知始宁街一战,更是仰慕不止。往后还有军中诸事,向陈百户指教。”

    何谓伸手不打笑脸人,陈胜原本看不惯钱翘恭。

    本来嘛,君辱臣死。

    钱翘恭当众给吴争一个下马威,等于扇了众将士一记耳光,谁不对其怒目而视?

    可如今钱翘恭一下子变成谦谦君子,陈胜只能拱手还礼,吱唔道:“钱百户言重了。”

    吴争在边上听了涌起一股火来,他x的,这小子是故意来灭自己威风的。

    没好气地冲池二憨一指道:“这是池二憨池百户,人称池一刀。”

    “早从家父口中闻听池百户万夫不挡之勇,今日得见,翘恭三生有幸。”

    池二憨不久前挨了四十杖,心中正憋屈得慌,冷哼一声,抬手一拱,算是还过礼了。

    钱翘恭却神色不变,脸上依旧笑容满面。

 第八十七章 让人窝火的钱翘恭

    ps:感谢书友“帝国的未来”的打赏。

    “这是宋安,宋百户。”吴争暗暗向池二憨赞赏地看了一眼。

    “宋百户有礼。”

    宋安却别过头去,冲池二憨道:“二憨,最近我耳朵不太好使,你找根草茎帮我掏掏。”

    钱翘恭没有一丝尴尬,依旧春风扑面。

    吴争反而有些好奇了,这小子是涵养真得高,还是装的?

    换了自己虽说不至于翻脸,可笑肯定是笑不出来了的。

    “厉如海厉百户。”

    “厉捕头是陈溪乡人,崇祯十四年任上虞县捕头,任上素有清廉之名。今日同在千户大人麾下效力,还望厉百户多多见教。”

    厉如海闻言一怔,原本也想随池二憨、宋安一样来个不搭理的,可如今有些不好意思了,勉强笑道:“厉某只是个衙差,蒙千户大人提携,方有今日……钱百户不必见外。”

    吴争指了一下沈致远道:“这是沈致远……沈总旗。”

    沈致远伸着脖子等了半天,没想到等来吴争如此贬低自己,勃然大怒道:“吴争,做人不能没有良心,先不说我为你筹措一万多银两的军饷之功,就说在始宁街一场恶战,我可有丢你脸之举?”

    吴争点点头道:“不错,你说的,是实情。”

    “可连二憨、小安子都成了百户了,为何我还是总旗?”

    “没有别的,就为一件事。”

    “啥事?”

    “你没杀过鞑子。”

    “呃……。”

    “手上没有鞑子性命,我如何放心将百余条人命交到你的手里?”吴争突然转头大声道:“兄弟们,没有杀过鞑子的人要做你们的百户,你们答应吗?”

    “不答应!”

    五百八十几条汉子异口同声地应道。

    声势之大,震耳欲聋。

    让钱翘恭带来的千余人,为之侧目。

    他们神情有些古怪,主官难道不是朝廷任命的吗?

    沈致远愣了半天,涨红了脸道:“吴争,你看着,下一次,我定杀几个鞑子,再来找你理论。”

    吴争莞尔一笑,没有理睬沈致远,而是回过头去,冲钱翘恭笑道:“钱百户见笑了,本官也是没办法,为了激励将士奋勇杀敌,定下了这规矩。”

    钱翘恭神色不变答道:“吴大人的规矩虽然与朝廷律法有悖,可依属下看来,确是明智之举。”

    吴争是真愣了,这钱翘恭是真傻还是假傻,没听出自己言外之音吗?

    手上没杀过鞑子,你也好意思在我的卫所里任百户?

    此时钱翘恭冲着吴争身后将士拱手道:“钱某虽非军户出身,不过前两年在天津卫入过军,去年随家父在宁波倡议出兵后,在奉化县也杀过三个鞑子。此事,可由钱某身后千余义士印证。”

    然后转过头来,大声问道:“诸位义士,钱某可有一句谎言?”

    “没有!”那千人的大吼声,丝毫不逊于吴争那五百多人。

    报复!

    这绝对是报复!

    吴争腹诽着。

    “好,好!”吴争击掌叫好,“能得钱百户襄助,本官如虎添翼,如此一来,反清大业有望。”

    钱翘恭陪笑道:“大人,是反清复明大业有望。”

    吴争心中大骂,他x的,嘴里却应道:“钱百户所言,正是本官想说的。”

    ……。

    回到湖卫所,直接面对的就是编制问题。

    钱翘恭带来了一千一百余人,这还是经过遴选之后的。

    钱肃乐几个月前解散了这支义军,甚至连遣散费都没。

    至少有一半人滞留在了绍兴府左近。

    听闻这次能兑现之前钱肃乐许诺的银两,岂能不纷纷闻风而来?

    加上吴争麾下原有的五百八十余人。

    卫所兵员一下子到达一千七百人。

    可问题是,千户所满编织,就需要设置十个百户。

    而吴争不想这样。

    一是手中没有那么多可用之人,二是太过分散,效率不高,反而增加了开支。

    所以,吴争决定明面上分设十个百户,暗里却只设五人,将两个百户合二为一,称为营。

    这样,每个百户麾下,就有了二百二十四人,辖四总旗。

    吴争自领一营,但具体事务交给了沈致远和周大虎,这是吴争不放心这二人,倒不是怀疑忠诚,而是不放心这二人什么时候给自己出妖蛾子,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总放心些。

    陈胜、池二憨、宋安、厉如海各领一营。

    各营骨干都是始宁街一战后的幸存者。

    而剩下的五百八十人,被吴争组成了一个整体,交与钱翘恭一人统带。

    做为五营的兵员储备、补充。

    钱翘恭没有提出异议。

    当五箱白花花的银子,抬到钱翘恭带来的千余人面前时,那些人的目光是直的。

    “诸位兄弟,自今日起你们就是正经的卫所士兵了。”

    “每人每月二两饷银,月月结清,连续三个月未清,你们可以自行离开,本官绝不追责。”

    “本官麾下,伙食非常好,吃过的都知道,顿顿有肉,米饭管够。”

    吴争的话,让这些人喜出望外。

    好人啊,好官啊!

    可接下来的话,让他们脸色凝重起来。

    “可大伙都知道,当兵吃粮的下一句是拿饷卖命,本官好吃好喝、真金白银地款待你们,你们就得为本官卖命。敢降清者斩,战场溃逃者斩,违令不遵者斩,抢劫百姓者斩。记住这四条禁令,你会在本官手下过得很舒坦。”

    “当然了,本官做为主将,一样可以承诺,本官若降清,或者克扣你们军饷自肥,那你们人人都可以向本官背后捅刀子。”

    “话糙了点,不过说得漂亮也没用,怕你们听不懂。是好汉还是孬种,还得战场上比比,总旗及之下职位,每次战斗之后更换,杀敌多者上任,本官绝不徇私。”

    吴争的话,确实切中了这千人心中最计较的地方。

    当兵最怕的不是打仗,而是没得饷拿,死了没有抚恤。

    这时的人当兵,为得就是一个生计,拼命不怕,怕得是拼了命,啥也没得着。

    吴争用白花花的银子让他们相信了,跟着吴争有银子拿。

    有银子,这就够了!

    吴争不奢望他们短时间里,拥有理想和信仰。

 第八十八章 恶有恶报

    一场争分夺秒的训练就这么开始了。

    什么体能啊、军容啊、纪律等等的都不练,没时间。

    只练配合,士兵与士兵之间的配合。

    譬如出刀,两根竹竿横拉,一根在上,一根在下。

    一声号令之后,数十柄刀挥出,你出刀的度太快不行,太慢不行,太前不行,太后也不行,力量还在其次。

    譬如简单的阵形,又譬如旗语、号令。

    整个卫所在拼着老命训练的时候。

    吴争却在钱翘恭的营里。

    虽然吴争从第一次见面,就对钱翘恭不太待见。

    但没办法,谁让自家田里没人会骑兵作战呢。

    大明自土木堡之难后,就已经彻底失去了对河套地区的控制。

    战马的获取就成了问题。

    各大卫所的骑兵非常少,甚至渐渐消失。

    吴争会骑马,可不知骑兵,陈胜也不会。

    其它人就更不用提了。

    可钱翘恭会,不是钱翘恭家学渊源。

    钱家是历来书香门第。

    这还得感谢钱肃乐,大顺、大西为祸大明各地时,钱肃乐就有了投笔从戎的打算。

    奈何自己年纪大了,况且当时还有着官身,无法从愿。

    大明被李自成攻破京城之后,钱肃乐找关系将儿子钱翘恭送入了天津卫。

    开始为报国殉难做准备。

    做为朱棣记忆靖难之役的经过之地,天津卫有着别的卫所没有的骑兵编制,钱翘恭在那学了半年的骑兵作战,后清军南下,满朝投敌,无奈钱翘恭回了江南。

    半年时间其实也学不成啥样。

    可对于吴争眼下而言,那钱翘恭就成了香饽饽。

    这个时候,吴争早就将钱翘恭之前的不恭忘得干干净净。

    之前在始宁街一战,全歼鞑子一千骑兵,鞑子留下的战马除去受伤的、死去的,尚有八百余匹。

    吴争知道,自己要强大,就少不了骑兵。

    所以没有向朝廷献上。

    当然,象朱以海、张国维等人精心里跟明镜似的。

    只是见吴争不献,朱以海就不说破。

    为上者不知道没关系,一旦说破就得追责。

    可追得下去吗?

    而张国维等人不说破,一是与吴争站在一起,二是同样想到,以后的抗清,少不了吴争,这股力量越大,他们的话语权越大。

    这也是张国维默认梁湖卫所编的主要原因。

    吴争自然不能任由这批好马浪费了。

    组建一支骑兵,时间不够,吴争没指望短时间内派上用场。

    可人无远见,必有近忧。

    藏一个杀手锏在手里,总能活得久些。

    钱翘恭没有拒绝吴争,但他提了个要求。

    骑兵营只归他指挥。

    也就是说,骑兵营听调不听宣。

    接受任务,但不接受越级指挥。

    要是换了步兵,吴争铁定是翻脸了。

    可骑兵真不是他能训练的,练兵之事,差之毫里,谬以千里,特别是这种专业兵种。

    吴争只能强忍着心中的创伤,硬着头皮应了下来。

    可心真得在滴血。

    他x的,老子拼死拼活抢来的战马,平白送给了钱家,自此之后,骑兵营姓钱不姓吴啊。

    吴争想哭。

    ……。

    数天之后,吴争派出的一路斥候终于找到了还有那支鞑子骑兵的踪影。

    准确的说,不是找到的,而是那支鞑子骑兵主动暴露的。

    二千鞑子骑兵绕过钱塘江南下的用意,几与吴争分析的不差。

    以骑兵度优势穿过新昌至金华,后沿东阳江东进。

    目的是一来截断绍兴府与隆武朝的南北呼应,二来截断绍兴小朝廷南撤之路,为来年开春清军南下灭亡小朝廷做准备。

    只是吴争也有没猜对的地方。

    一是这股骑兵并非要占据台州,这二千骑兵再强悍,也不敢在敌后攻击府城。

    它们的目的不在占领台州,而是截断小朝廷退路,逼迫朱以海投降。

    黄得功当初奉方国安之命与杭州清军联络。

    事实上诸暨、嵊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