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明-第5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短暂的混乱和停顿,尼堪随即下令分兵,以三千骑兵为前锋,五千弓手,一万刀兵,共计一万九千人,迎战夏完淳的建阳卫。

    同时,恢复了对大生关的进攻。

    刚刚松了口气的大胜关守军,再次陷入巨大的压力。

    不仅如此,刚刚急行军赶到的夏完淳部,也陷入了苦苦的支撑。

    申时,在经过惨烈的厮杀之后,大胜关被清军攻破,监纪将军赖继谨与六千守军尽殁。

    夏完淳在苦撑了两个时辰之后,听闻大胜关终究失守,不得不下令撤退。

    清军一样伤亡惨重,可主力依在。

    尼堪在经过短暂的整编之后,迅速率四万多大军,越过大胜关,扑向应天府。

    应天府危急!

    ……。

    大半天的功夫,北、西两道重要防线失守。

    仓促应战的义兴朝,着实乱套了。

    可此时皇帝朱慈烺再次表现出了明室该有骨气,他在首辅黄道周的帮助下,在朝堂当众斩首三个谏言降者,由此统一了思想,颁布了誓死抵抗的诏书。

    应天府全城开始动员,近六万精壮被临时征发。

    加上原有三万京卫,八万新兵和一万禁军,应天府兵力空前地达到了十二万之众。

    此战犹可为。

 第九百二十五章 蒋全义就是个疯子

    泰州至泰心中途。

    口岸镇东北方向官道的那座石桥。

    清军先头部队大约三千余人,已经快越过桥了。

    桥下一处隐蔽的坑洞郑

    “蒋大人,该是时候炸桥了。”

    蒋全义身边一名百户着急建议道。

    “急什么?”蒋全义没好气地回答道。

    百户急道:“蒋大人,清军先锋三千人哪,这要是放过去,我军三千伏兵很可能吃不下。”

    蒋全义挑了挑眉毛道:“老子拼了性命,违抗王爷军令,就为了这三千余众?我告诉你,如果仅这三千人,还不足以将功折罪呢。”

    百户惊愕地看着蒋全义,“难道大人是要对清军主力下手?”

    蒋全义嘿嘿笑道,“没错。没二万人……至少也得是一万人,怎能显出本将军的能耐来?”

    “一、二万人?!……咱们也打不过啊?没得吃不了,得兜着走。”

    “放屁!”蒋全义压低声音道,“算时间,咱们后续四、五千人现在应该到了泰兴,此时应该出发从泰兴往北来。咱们将五万清军拦腰截断,对岸清军至少在一时间无法过河,有这一时间,嘿嘿……够了。”

    那百户目瞪口呆,刚才不是一万吗?这下变成一半了,一半是多少,二万五啊?

    有这样的将领吗?

    拿三千人打五万饶伏击不,还想着歼灭二万五?

    这是个疯子,那百户直想哭。

    也难怪,这百户不是蒋全义的原属,是蒋全义率部投入吴争麾下,吴争给补充的五千人之一。

    不了解嘛,自然很难理解。

    当清军约一万人过桥之时,百户再次开口,这次他几乎是带着恳求的声音道:“蒋大人,都万人了,够了,再多,真成偷鸡不成蚀把米了。就算我军后续部队从泰兴及时赶到,咱加起来也不到八千人,一万人已经超过极限,不能再多了。”

    蒋全义嗔怒道:“吵什么?不还有杭州卫从东边向咱们靠拢吗?算上他们,咱们就有一万八千人了,打伏击,吃掉二万人,有什么难的?”

    百户带着哭腔道:“可王爷给杭州卫的命令是从石庄进逼泰州城,不是向我部靠拢。”

    蒋全义皱眉道:“成……成,听你的,你子也太啰嗦了。”

    可这一耽搁,差不多又过去了几千人。

    “轰”,顿时地动山摇。

    一声震动地的巨响,伴随着整座一里多长的石桥从中拱起,然后以一种见的速度发生断裂。

    无数的人体夹杂着碎石冲而起。

    浓烟和火光。

    漫的碎石和人体残肢如雨点般落下。

    然后是整座石桥齐齐垮塌,轰然砸落进河里,激起数丈高的水花。

    在这一刻,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张大了嘴巴。

    究竟发生了什么?

    坑洞里的蒋全义最先回过神来,看着洞中几个已经被震懵圈的下属,他此时已经顾及不到自己的话声有多大,几乎是吼着道:“狗x的,早知道少放些药了,还能省个几十斤。”

    与此同时,按约定,埋伏在五里之外的明军,随即引爆了跨度为三里地的地雷。

    同时由官道两侧,向愣在当场的清军投掷出无数的木柄手榴弹。

    然后从道路两侧一跃而起,齐声高喊着“杀”,如潮水般涌向一、二里外的敌人。

    而清军是麻木的,不受控制的,他们几乎没有发现,发现的也只是僵硬地抬头看向冲自己而来的黑点,没有丝毫反应。

    然而,从头上来的,从脚下冒出的。

    “轰轰轰轰……”连串的爆炸,和已经接近到不远处的明军,这下终于让清军反应过来。

    而这反应不是应战,而是“哎呀娘啊”拔腿而逃者有之,原地趴下抱着头撅着屁股的有之,如无头苍蝇般四处乱撞的有之,能想到的都有,不能想到的也有,譬如有一个就手舞足蹈地大喊道,“上责罚了,王母娘娘、雷公、电母都来了……”,疯了。

    一万多被截断的清军,除了被炸死赡,至此没有一个是喊反击的。

    大部分如同一窝蜂般地溃散。

    他们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是肯定自己遭到了伏击。

    至于伏击的有多少,从哪来……这些,谁还去管,谁还想管,谁还敢理会?

    也难怪,降了清的,除了逼不得已的,就是贪生怕死的,还有就是混口饭吃的,无论是哪种,都不可能打逆风仗,何况在这种兵找不到将,将打不到兵的情况下。

    冲到跟前的明军,这时傻眼了,追不追?

    蒋全义那边也傻眼了,这在战后怎么叙功?

    这仅仅是一柱香的时间,一万不知道多了几千的清军,就这么一哄而散了。

    看得河对岸的清军主将多罗贝勒喀尔楚浑怒火中烧,恨不得飞过来,将那些逃兵一个个掐断了脖子,再一脚跺进过土里。

    其实,河对岸的清兵只是吓了一跳,爆炸根本没有涉及到他们。

    也就是,无数清兵在河对岸看了一场精彩的“表演”。

    喀尔楚浑大声怒喝道:“渡河!进攻!杀光他们!”

    ……。

    蒋全义这疯子想到了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局。

    这是条河啊,又不是长江黄河,河能有多深?

    一座石桥炸塌,然就填了近大半深的河道。

    难听点,只要清兵搬些土石,顺着石桥塌下的位置填,就能涉水而过。

    哪用得着半、一的时间?

    当清兵开始用土石填河,还有一少清兵开始向左右寻找渡船,甚至有胆大的清兵开始尝试泅渡(大部分都是降清明人)时,蒋全义这才反应过来。

    他大喝一声,“狗x的,贼老竟帮鞑子……快,撤!”

    可怜那跟着他的百户,被震得至今还是七荦八素的,一边拔腿跟上,一边傻傻地问,“大人,跑什么……清军一时半会还过不来。”

    蒋全义怒道:“等过来了,还跑得掉啊?”

    蒋全义反应极快。

    确实,清兵一旦有先头部队过河,对三千明军而言,就是灭顶之灾。

    这种河,对于无须运载重武器的步兵而言,真不是什么障碍。

    其实蒋全义也在后怕。

 第九百二十六章 千钧一发

    PS:编大赏了个推,今天午后两点上“人气连载中推”,望书友们支持。

    可就算蒋全义反应得快,等他在五里外与自己设伏的部队舍命时,清兵先头部队已经过了河,不但过了河,还找到了不少船,有了船,战马就能过河。

    不用多,数百骑足矣。

    于是,三千明军撒了腿地往泰兴方向逃,一千多清军在后面紧追不放。

    这一千多先过河的清兵,才是真正的八旗精锐,喀尔楚浑镶红旗的嫡系。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这句话,是正确的,至少有大半是正确的。

    一个馅饼从天上掉下来,砸在头上,如果不是有准备,就算不砸死,至少也被砸得懵圈,最后的结果就是,人砸得不知所以,饼掉地上,沾了一堆土。

    只有有准备的,才能真正享受到上天的赐予。

    蒋全义显然是个有准备的人。

    他的出身是世家,中得却是恩科武举,只是还没有机会真正领兵作战,明朝就亡了。

    随后一路随溃军南下,直到义兴朝建立,他才有机会以前朝武举的资历,在钱肃典手下做了个副将。

    然而,一场惨绝人寰的仪真防御战,生生将他从一个近乎于儒将的书生,变成了一个粗犷的莽汉。

    也难怪,任谁经历过这样一场恶战,看着一个个同袍手足死在面前,再被敌人追上千里地逃命,也会变成蒋全义现在这副样子。

    蒋全义的三千人,显眼跑不过清兵,从开始的近十里间距,三十里跑下来,距离缩短到了四、五里,也就是说,这要跑下去,恐怕没到泰兴,就被追上了。

    形势很危急,蒋全义却不急。

    他一边撒开脚丫子跑,一边还喘着粗气骂娘,“狗X的,逃命都不积极,没给你们吃饱吗?想当年老子带人被鞑子追的时候,一天可就吃一顿,还他X的是边跑边嚼……!”

    还别说,那些新兵蛋子就爱听蒋全义这调调。

    可之前那百户不一样,他不怕蒋全义。

    不管怎样有威严的人,只能和他在一个坑里趴过,就不会觉得有威严了。

    因为威严,都是人自己想象出来的。

    都是一个头,一双眼睛,两个鼻孔,一张嘴,哪来天生的威严?

    百户是军校出来的,能当百户,那是识文断字,训练成绩好,唯一的不足就是没打过仗,这不,眼下是第一仗。

    他是喘着象风箱一般,奈何心里蹩着话,不吐不快。

    这是吴争严格立下的军规,任何军官都有向上官建议的权利和义务,上官可以不采纳,但必须聆听!

    好嘛,这百户想不通,不吐不快,“大……大……大……大人……。”

    “狗X的,大大大……大什么大,把舌头撸直了再说话。”

    百户郁闷得要死,只要猛吸了一口气,然后憋着劲道,“大大人……。”

    然后再换一口气道,“再这这么跑下去,十里……就被追上了。”

    “到时……怎么迎敌?”

    就三句话,让百户就象经历了一场激烈地搏杀,说完,喘得就象被勒了三分钟脖子。

    蒋全义眼一瞪,骂道,“我就想不明白大将军怎么想的,好吃好喝训练了你们这么一群废物,才跑了多远?三十里地……这要是放在当年,早被鞑子追上,包了饺子了。”

    这话让周边听到的无数士兵们无语。

    他们是敢怒不敢言啊。

    什么叫才跑三十里?

    要知道,军校一般就跑十五里,最远也就二十里。

    如果不是关乎生死,后面一群恶狼赶着,怕是现在早瘫地上了。

    所以啊,有句话无比正确,训练是训练不出一支精锐的。

    只有在战场上活下来的,才是精锐!

    但不得不说,蒋全义这番子话语,又让队伍支持了三、四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