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明-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钱翘恭慨然自荐、甘冒凶险的时候。
监国朱以海再次有了转进的念头。
他甚至忘记了,刚刚在半天前,还是他亲自下令斩杀了一个谏言转进的吏部郎中。
从“敢言转进者斩”,到“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几个时辰里,朱以海的脑袋里生了什么样的改变,旁人不得而知。
但很清楚,朱以海是真得要撤退了,他甚至已经派人与肃虏伯、舟山总兵黄斌卿联络,打算托庇于黄斌卿。
第九十四章 大捷
朱以海的这道命令,使得总共就二十多人的朝堂,迅分成两派对立。
支持朱以海转进的赞成派和以张国维等人为的反对派。
僵持之下,朱以海很快抓住了关键之处,那就是军队。
这个世道,官位已经压不住人心了,说了算的是拳头。
这就有了朱以海急召魏文远、廖仲平、吴争三人的谕令。
“臣等参见监国殿下。”
“孤听闻三界之战大捷,将士用命,浴血奋战,击退凶顽,孤心甚慰。”朱以海笑容满面。
大捷?!
堂内之人,从上至下,谁不知道此战的真实情况?
可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
其实也无从反驳。
朱以海说得对,将士用命,浴血奋战,击退凶顽。这三点都对。
那么自然就是大捷。
“孤之前说过,绝不吝惜封赏有功之臣。来呀,宣读册封谕令。”
于是,在吴争目瞪口呆之下,魏文远被授上骑都尉武勋(正四品),吴争和廖仲平被授骁骑尉武勋(正五品)。
“据来年开春只有短短四、五个月光阴,敌军眼看要大举南下,朝廷地少人稀,兵力捉襟见肘。孤深感国事危难,打算转进舟山,与肃虏伯会师一处,共同抗清。正与朝堂诸公商议,三位爱卿来得正是时候,不妨也讲讲你们心中所思所想。”
魏文远、廖仲平、吴争三人面面相觑。
吴争突然懂了,授封武勋不是赏功,而是先给颗甜枣,让三人支持他、跟着他转进。
魏文远先不同意了。
“臣以为三界之战,还有可为。监国殿下不妨再留下……看看?”
魏文远是王之仁的心腹,这事原本不容他置喙。
可魏文远很清楚,王之仁是绝对不会同意此事的。
在监国麾下,王之仁是兴国公,可去了舟山,托庇于肃虏伯麾下,他成什么了?
说难听点,那还不如自立呢!
听魏文远这么一说,朱以海的脸色不好看了。
君上不乐意了,自然有讪媚之臣迎合上意。
户部尚书董应第上前道:“朝廷安则天下安,监国安则朝廷安。敌军兵锋已至绍兴府,监国殿下岂能身处险境?为社稷计,监国理应转进舟山。”
这时,一个满脸络腮胡须的半老官员上前道:“肃虏伯、舟山总兵黄斌卿乃隆武朝册封,奉隆武朝为正朔,董尚书莫非不知情?你蛊惑殿下前往舟山,安得是何居心?”
又一个中年清瘦官员上前附和道:“就算舟山愿意接受殿下和朝廷,可谁能保证,黄斌卿不会效仿曹孟德,行挟天子以令诸候之事?到时,堂中诸公,是奉监国为主,还是改投黄斌卿?”
二人话锋犀利,让人听了有拍案叫绝之畅快。
吴争从没见过二人,心中奇怪,于是悄悄移后一步,对边上张煌言低声道:“玄著兄,这二位是。”
张煌言低声答道:“前者兵部右侍郎熊汝霖,后者兵部左侍郎孙嘉绩。之前奉监国之命,前往海宁等县招募新兵,故你未曾见过。”
吴争脸色大变,又是两位抗清名臣啊。
熊汝霖,崇祯四年进士,授福建同安知县。后因屡屡上书谏诤,猛烈抨击朝政。崇祯帝便借故将他降为福建按察司照磨(科举考试时验卷的小官员)。
崇祯十七年(1644),南明弘光朝再次起用熊汝霖,熊汝霖不计前嫌,愤然抗清。
他联合孙嘉绩在余姚县城起兵反清,率千人至海宁,招募兵员,万人响应,号称“熊军”。后与钱肃乐等人迎鲁王朱以海于绍兴监国。
因功擢升兵部右侍郎,授东阁大学士。
可等方国安、王之仁率兵投效朱以海后,熊汝霖、孙嘉绩、钱肃乐手中的兵员皆被方国安、王之仁吞并,这才有了钱塘江东岸方国安三万明军,和定海王之仁部。
这边吴争在感慨,那边已经争得面红耳赤。
廖仲平是朱以海的心腹,可此时他却不说话。
心中稍有良知之人,都知道这个时候朱以海一退,那么浙东将人心立散。
朱以海很愤怒,他觉拥护他的人数远逊于反对他的人数。
于是将目光投向吴争这个他既爱又恨的混小子。
希望吴争为他一挽狂澜。
“吴千户,以你之见,朝廷是否该向舟山转进?”
被朱以海这么一问,争吵声停止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到了吴争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年轻身上。
看着朱以海“深情款款”的目光,吴争心中一声叹息。
其实到现在,吴争依旧认为朱以海不是个坏人,他依旧记着初到绍兴府,朱以海给的那二千两银子。
据吴争有限的历史记忆,吴争知道朱以海至死没有投敌,只是因为他的懦弱和善变,错失了北伐的良机。
其实人思安,并没有错。
怕死也不是错。
朱以海只要不投敌,安心做个王爷,没有人会指责他。
世间除了黑和白,之间还有灰。
黑白之间若没有了灰来过渡,就会生硬,不自然。
所以,人怕死也好、懦弱也罢,都不是错,更不是罪过。
可朱以海既然坐上了监国之位,那就不能只做到不投敌。
身在其位,当谋其政。
朱以海,不合适!
吴争面对着众目睽睽,开口了。
“臣以为监国殿下转进之言在理!”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朱以海满脸笑容洋溢。
“朝廷不能置于危境,如果朝廷没了,谁来号令天下抗清?”
朱以海用手指点点吴争,正要开口夸赞。
但吴争语气变得很快,“只是臣以为,此时不是转进的最好时机!”
朱以海的笑容僵硬在了脸上。
“先,进入绍兴府的鞑子所余不足千人,我军可以设法彻底歼灭他们。其次,就算要转进,也须得舟山肯接纳我等才是。否则贸然前往,万一对方不接纳,岂不热脸贴了冷屁股?到时诸公的颜面何在,殿下颜面,朝廷颜面何在?最后,请殿下放心,臣与魏镇抚、廖千户已经商议定下了歼敌之策,进入绍兴府的这股敌军,绝不会进入会稽。”
第九十五章 能不死就别让他死喽
朱以海僵硬的脸终于动了,不得不说,吴争虽然反对了他的转进,可听起来比那些文臣武将的谏言顺耳多了。
朱以海甚至有些感激起吴争来。
“吴千户真能保证这股敌军绝不进入会稽?”
吴争将与魏文远、廖仲平商议的计划当众简单说了一遍。
文武官员都点头认同,可吴争现,钱肃乐看向自己的眼神很阴沉。
确实,这支鞑子目前是孤军,它们缺少粮草,虽然度快,但一旦向当地百姓下手,就无法掩藏踪迹。
对于孤军而言,暴露就表示会被围歼。
“吴千户此言当真?”
“臣愿立军令状。”
“好!孤信你一回。这样,从熊侍郎、孙侍郎这次从海宁所征壮丁中抽出一千人,补充魏镇抚、廖千户二部各五百人。此战指挥,就交由……吴千户总揽。魏镇抚可有异议?”
魏文远看了吴争一眼,答道:“臣无异议。”
“那散朝之后,你就自行与二位侍郎交接吧。吴千户,不要让孤失望。”
“臣遵命。”
……。
从兵部交接了一千壮丁,吴争部这次没有伤亡,用法着补充。
将人员交给魏文远和廖仲平,三人准备离开。
此时张煌言赶来,说是张国维找他有事。
吴争心领神会,让魏文远和廖仲平先行回去。
自己随张煌言,去了张国维宅子。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同道中人,很自然是聚在一起的。
熊、孙两位侍郎赫然在座。
菜还是老三样,茴香豆、五香干、花生米。
酒还是绍兴老酒。
见吴争、张煌言来了,张国维站起来招呼道:“吴争,不必引见了吧?”
吴争忙抱拳道:“见过熊大人、孙大人。”
熊汝霖呵呵大笑道:“吴争,老夫是闻你的大名很久了。今日一看,方才知道是少年英雄。”
吴争无端脸一红道:“下官不敢当。”
孙嘉绩摇摇头,笑道:“带兵者,须知当仁不让四字。”
吴争心中一凛,拱手道:“多谢孙大人赐教。”
“赐教不敢当,你吴千户堂上一句话,可抵我等一万言啊。”
吴争听出来了,孙嘉绩对自己堂上一番,有意见。
刚想分辩,只听钱肃乐冷冷道:“真以为殿下是信了你之言?就以为朝堂上个个是傻子,唯你一人聪明?不过是忌惮你手中人马罢了。可你是否想过,惹众人忌惮,便是取死之道?”
吴争心中又是一凛,忙拱手道:“小子愚钝,多谢钱大人赐教。”
钱肃乐冷哼一声,不理会吴争,仰头自饮了一杯。
吴争有些尴尬,心中以为,钱肃乐对自己把钱翘恭置于生死之地不满。
可吴争心中对钱肃乐从来都是敬重的。
不想因此而生疏,留下沟壑。
于是上前,向钱肃乐单膝下跪道:“钱大人,吴争确实看不惯钱翘恭放荡不羁,不服管束,但从未想过要以此来报复,置钱翘恭于死地。”
钱肃乐理都没有理,头扭向一边。
吴争不甘心地说道:“钱大人也带过兵,当知军中与朝堂不同,军中如果令出二门,战时就是天大的灾难。钱翘恭带来千人,几是吴争所部两倍,如果吴争不加以约束,如何号令卫所?”
张国维见情况有些僵,连忙打圆场道:“希声老弟,我等都知吴争不是那种小人,既然是令郎自己请战,希声老弟又何必怪罪于吴争呢?”
钱肃乐将杯重重一放,头朝着张国维,但话是对吴争说的。
“犬子自请为国赴死,我为何要迁怒于人?这小子狂妄,自认天赋异禀,好的不学,就学歪门邪道,堂上之言,何等浮滑?真以为堂上诸公听不出来?世间事,黑白分明,对错有界、汉贼不两立,岂容你圆滑?他日立于朝堂之上,还不定如何祸国殃民呢?”
吴争再次正容拱手道:“小子铭记钱大人教诲,不敢或忘。”
那边熊汝霖呵呵笑道:“希声老弟过了。少年人嘛,总要吃过亏才能长记性。好了好了,今日头次与小兄弟相聚,没得坏了气氛。来,来,一起举杯,为大明、为驱逐鞑虏!”
孙嘉绩附和道:“天下最难得的是志同道合之人,如今国难当头,时局维艰,能遇诸位同行,便是万幸。今日同饮此杯,来日共赴黄泉,是为快事!”
张煌言反驳道:“孙大人别的话,我都认同。可唯有共赴黄泉之言,煌言不敢苟同,大人今年贵庚?煌言今年才二十有六,共赴黄泉,岂不亏煞?”
人人知道张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