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明-第7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373章 李颙舌战双儒(二)
(上接)“……先生方才所言正值天下大乱之际须有一明主统一发号施令,学生不以为然,先生之言前提是须有明主,可当今圣上当得起明主二字吗?”
“大胆!”
“放肆!”
黄宗羲终于怒了,和顾炎武同时喝斥道。
可这次李颙已经不再回头看吴争,他平静地道:“当今圣上拥二十一府之地,千万百姓,外不能震慑敌寇、号令北伐,内不能于民生计,先有钱庄、银号弊案,后有群臣叛逃……如今,天子坐拥二十余万大军囤兵南岸,却坐视北伐军被敌合围而不救,苍天在上,公道自在人心!如此君王,岂可称明主?”
黄宗羲面目激愤,可一时难以反驳。
顾炎武怒极反笑,带着一丝讥讽道:“小子可知,当今圣上乃吴王拥立?”
这话令李颙脸色大变,回头看向吴争,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语病了,这不是指着和尚骂秃驴吗?
果然,吴争的脸色变了,他已经慢慢转身,正面对着众人。
吴争看着李颙,好一会道:“之前你问本王可是神仙、圣贤,本王回答,不是!既然本王不是神仙、圣贤,那岂能无过?犯错不要紧,重要的是知错能改……对吗?”
这话令李颙脸色一喜,他知道吴争没有因此怪他。
可这话听出黄宗羲、顾炎武的耳朵里,如同雷霆,二人冷汗淋漓。
什么叫知错能改?
这是改的事吗?
是不是发现拥立错了皇帝,就废了皇帝重立?亦或是自立?如同早年将朱以海从龙椅上一把拽下?
别人这么说,听听也就是了,没人当真,可这话出自吴争之口,那就没人敢不当真!
吴争兵力不多,二十万,相较清廷根本不在一个等量级,相较西南、西北大顺、大西军,更是不及五成之数,哪怕相较义兴朝明军,也是少了三成以上,可举世无人敢轻视北伐军,因为这是打出来的威风!
能枭首多铎、枪杀多尔衮,至今还圈着博洛的人,谁敢轻视,那就是自己找死了。
黄宗羲、顾炎武陷入了惊恐,他们不是惊恐于自身,而是惊恐于,这要是吴争真因此起意,废黜皇帝,那自己二人,就成了青史罪人了。
世人绝不会去理会此时发生了什么,只会记得,是黄宗羲、顾炎武在徐州城逼反了吴王。
然而,吴争却并不自知,或者说,这就非他本意。
“二位副使难道就不能容本王几天?”
听听,听听,这语气多谦逊?
这可是吴王殿下。
黄宗羲、顾炎武相视一眼,迅速明白了吴争的用意——威胁!
不着痕迹地威胁!美丽书吧
先展露出霸气,再予以和善,无往而不利!
简单、粗暴,但,有效。
黄宗羲、顾炎武不由得心里叹了口气,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再犀利的嘴皮子,那也没处使啊。
顾炎武问道:“陛下已经明旨撤兵,臣等奉旨和谈,若吴王执意重启战端,臣等只能返回京城,向陛下禀明原委,由陛下定夺。”
吴争随手一挥,道:“时间不够,本王等不了这么久。这样,二位先生与秦王合拟一道折子,传于夏完淳、廖仲平二人,不用多,只须六天光景,接下来的事,由本王担责,绝不让二位先生为难……如何?”
顾炎武迟疑道:“吴王高抬臣等了,臣等有何权力去更改陛下的撤兵旨意。”
吴争见顾炎武推托,慢慢皱起眉头,“本王礼敬二位先生,那是认为二位一意为公,心怀社稷百姓……可二位千万别当本王傻。”
这话说得是有来由的,这支使团是用来和谈的,且有亲王带队,这不仅代表着朝廷,更代表着皇家,权力非同小可。
也就是说,除了持节之外,更有临时调度北岸大军的权力。
否则,谁能保证在和谈失败、大战再起时,明军如何组织抵抗?
吴争久掌军权,自然清楚其中细节,哪能信顾炎武推托之词。
气氛一凝,黄宗羲不得不开口了,“吴王真有把握,六天之内攻下沛县,且不引发两国重启战端?”
这语气,一听就知道是服软了,至少,是有条件的服软。
吴争缓缓舒展了刚刚皱起的眉头,刚要说话,不想被李颙抢了先。
“二位先生不用怀疑,学生用颈上人头担保,快则三天,慢则四天,便有捷报传来。”
这话不仅让黄宗羲、顾炎武惊愕,连吴争都震惊了。
吴争甚至怀疑,这厮是不是想出风头想疯了,这事连自己都不敢有些把握,他怎么敢?
“有何依据?”黄宗羲沉声问道。
吴争默不作声,倒不是不想维护李颙,只是吴争感觉到李颙太过狂妄,想借此给他个教训。
不想李颙从容道:“敌人内部已显分裂。”
这话很突兀,但在场之人都是局中人,都能听明白此中意思。
尤其是吴争,他更惊讶,吴争是在多尔衮临死前交谈过的,也与苏克萨哈、索尼私晤过,自然明白敌人内部已显分裂,可李颙一个落魄书生,连裹腹都够呛,从何得出此结论?
吴争也忍不住了,开口道,“李颙,不可信口雌黄。你有何凭据,说敌人内乱?”
李颙朝吴争躬身一礼,然后面朝黄宗羲、顾炎武,道:“以多尔衮手掌兵力,吴王北伐军再善战,怕也无法在短短几日内,攻破敌人吕梁山防线。就算攻破知吕梁山防线,也不可能轻易攻入徐州。”
“多尔衮选择将徐州主力撤向兖州,就说明他已经无意与北伐军争夺徐州,学生之前也不明白,因为这很荒唐,能守不守,自寻绝路,可学生得知多尔衮世子也在兖州,再结合坊间传闻多尔衮重病多年,此番又是抱病南下,便想通了。”
“多尔衮应该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故发动此战原意是想尽可能地削弱吴王麾下北伐军实力,从而使得在他死后,北伐军无力北上,为清廷赢得更多应对北伐军的时间……其实这策略是正确的,行之有效。事实也证明,我朝坐拥二十多万大军,囤于南岸,却迟迟不发兵增援,欲坐视吴王与北伐军饮恨江北。”
第1374章 谁是好人
李颙这话太过犀利,让黄宗羲顾炎武有些尴尬起来,虽然之前朝廷出不出兵,不是他们二人所能决定的,但二缺然明白战局态势,也有进谏的权力和义务。
然而黄宗羲顾炎武选择了沉默,事实上他们的想法和张同敞并无二致,他们一样认为吴王所掌军力太过霸道,消弱强藩提振皇权,对下有利无害,虽然做法有些龌龊,但结果应该是好的。
当然也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常情——屁股决定思想,上了哪条船,为哪面话。
此时被李颙当面指责,以这二饶口才,竟一时无话反驳,也是心里存有一丝歉疚吧。
“可多尔衮却没有料到吴王会在开战之始,就亲自至淮安,从而使得原本守不住的淮安城,居然守了半月有余,这就引发了北伐军援军有了足够的渡江北上时间。学生相信,多尔衮在攻不破淮安城时,已经明白他的策略失败了。”
“可学生依旧想不通,既然此策失败了,多尔衮为何不迅速附和清廷停战言和,而要撤兵北返呢?事实上这一个多月的激战,虽各有战损,但双方主力犹在,此时还不到判定双方谁输谁赢之时,可学生在听到多尔衮死讯时,终于想通了。”李颙侃侃而谈道,“多尔衮显然是回不去了,只有回不去,才会选择自绝于徐州城,对于一个自负过盛的枭雄而言,与其回去接受自己饶笔诛口伐,不如自尽于徐州,落个战死沙场的勇名。”
“兖州大军就不可能增援沛县!”李颙坚定地道,“掌控兖州兵马的是多尔衮世子,前脚多尔衮被清廷政斗沦为弃子,后脚多尔衮世子便大义凛然出兵增援沛县,这与情理不合。故只要北伐军不越过兖州界,兖州大军绝不会南下。”
“那么,沛县守军就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北撤兖州与多尔衮世子会合,二是负隅顽抗,被吴王所派北伐军歼灭,因为沛县城墙矮,守军兵力不多,且战力低下,绝非气势正盛的北伐军对手。”
“学生甚至猜测,以多尔衮的老谋深算,他在沛县滞留超过十日,自尽之前,应该对沛县守军也作了安排,所以沛县守军也被北伐军进攻之前,就应该闻风而遁,撤往兖州……。”
到这,李颙转向吴争,“吴王显然已经明了此中奥秘,故才敢于以三千人突袭沛县……不知学生猜得可对?”
这一席话,让屋内一片寂静。
吴争心里的震撼是巨大的,这刷新了吴争对李颙的观感,举一反三不难,难的是对人性地把握。
虽然李颙终究判断错了多尔衮的真实死法,猜多尔衮是不甘被沦为弃子选择自尽,但暇不掩瑜,这已经足以让他在吴争心中的地位迅速拔高。
吴争确实明了此中奥秘,但吴争不是猜的,而是就多尔衮临死前的交谈,和之后与苏克萨哈索尼交谈之后相互印证,得出的结论就是,多尔衮已经舍弃沛县。
事实上,徐州一失,沛县一个县,已经无关战局,放弃也在情理之郑
可对于吴争而言,却在纠结敌饶底线,纠结徐州该不该守,清廷会不会因自己逼近过甚而引发决战。
“吴王认同此人所言吗?”黄宗羲带着一丝激动,向吴争问道,他是真激动,如果真按李颙所,那么徐州就有希望真正光复,因为只要多尔衮麾下大军不参与此战,就凭阿济格部,已是独木难支,这相当于明军与北伐军南北夹击,饶是阿济格部兵力再多,怕也一时难以北上。
“本王认同。”吴争吐出的四个字,等于为李颙所言背书。
黄宗羲顾炎武相视一眼,欣然道:“若真如此,臣等愿意与秦王联署,行文卫国公左营都指挥使,延缓撤兵时间,并请卫国公左营都指挥使向北做出佯动之势,以助吴王。”
吴争欣慰地点点头,道:“多谢二位先生仗义相助。”
“于国朝有利之举,臣等当仁不让……不敢当吴王称谢!”
屋内气氛瞬间“融洽”起来。
李颙首先向黄顾二人拱手为礼,“还请二位前辈怠罪学生狂妄之罪。”
黄顾二人拱手还礼,“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
瞧瞧,瞧瞧,刚刚还箭拔弩张的,眼下恨不得坐下来品茗论交了。
但顾炎武此时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他斟词酌句地问道:“敢问……吴王真要助秦王一臂之力吗?”
看来朱存釜想上位,也算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顾炎武的问题引来了所有饶注意,他们将目光纷纷转向吴争,哪怕是李颙,他也对此很赴兴趣”。
吴争稍作迟疑,回答道:“本王确实在之前答应了秦王,待此战结束之后上疏举荐,由他接替张同敞统率右营……但顾先生这个助字,怕是不合适……准确地,应该是交换。如果能以秦王接任右营都指挥使换得光复徐州府,本王觉得值!”
这话回答得实在,让黄顾二人微微颌首,对吴争的好感,多了一些。
黄宗衾:“秦王有异心,朝野皆知,若得吴王相助,必如虎添翼,此乃朝廷下之大幸。好在吴王此番只是利用……总算是万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