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明-第7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地太过靠前,最后停下然后被几个北伐军士兵拽下马来,齐齐用刺刀捅死的敌骑兵,离吴争仅有二、三丈光景。

    这个距离,敌骑若纵马跃起,怕是吴争至少得狼狈而逃,或许那骑兵还来改写历史。

    或许那骑兵是不认识吴争之故吧,谁让北伐军的军服颜色、款式、布料大致一样,唯有装饰物有些不同呢。

    但吴争反应很快,立即组织炮兵再次装填速射。

    不但吴争反应快,炮兵其实在吴争没有下令之前,已经下意识地进行装填了。

    这是一种本能,非常重要。

    吴争原本的部署是,炮兵在完成一次齐射后,迅速后退至六百持刺刀搏杀的士兵之后,再进行装填补射的,因为敌骑一旦冲过炮火覆盖区域,炮兵来不及装填。

    事实上,敌骑也确实冲过来了,但数量不多,且被六百士兵一轮火枪齐射,撂倒了三分之二。

    随即持刺刀前冲的士兵解决了剩余三十多骑,那么,炮兵已经无所谓向后撤了。  8

    灵动性很重要,有时比令行禁止更重要。

    将领命令的传达需要时间,特别是在这种炮火弥漫的,战机稍纵即逝的时候。

    北伐军炮兵不待命令下达,主动原地装填,待吴争的命令到达时,就已经只剩击发了。

    那么,刚刚回过神来,调整好被炮火惊吓的战马的敌人骑兵,后队的再次冲锋,等于一脚跨进了鬼门关。

    没有任何意外,飞溅的弹片收割着但凡经过这片区域的任何生物,包括战马。

    短短一柱香的时间,两轮炮击、一轮火枪齐射,干翻了敌人千骑,这还是当着敌军主阵的面,不得不令人惊骇,包括始作俑者吴争。

    太不可思议了,仅仅是付出了不到百人的伤亡,歼灭敌千骑,这使得吴争不由自主地放声狂呼——炮兵营万岁!

    吴王地大声狂呼,引得北伐军将士的附从,他们以为,这是王爷一种另类的庆贺方式。

    于是,沛县城外声势震天。

    而此时,炮兵营指挥陈其材,也就是时任军工坊督办陈守节的儿子,大明朝火炮专家陈于阶的孙子,这个四年前那个腼腆地小子、名不见经传的少年,已经成为了火炮营指挥。

    他被这巨大的齐呼声震惊,脸色苍白地浑身颤抖,吴王这是要干啥呢?

    然而这不是战斗结束,可以欢庆的时候,因为战斗还在继续。

    陈锦此时内心的恐惧,已经无以言表,他麾下军队也是如此。

    咫尺之间,眼睁睁地看着千骑被炮火烟尘吞没,还是两次,前后间距不到一柱香的时间。

    可谓是一脚生,一脚死啊。

    但战场嘛,一旦开启战斗,便如开弓没有回头箭。

    傻子都知道,这个时候退,等于自杀。

    陈锦原本想着,如果战局不利,可以迅速撤回城中,据城固守,可前提是,有骑兵断后啊。

    好嘛,现在用来断后的骑兵被歼了,谁来断后?

    双方都是两腿两脚丫子,何况北伐军士兵的奔跑速度远胜于清军,这要是仓促撤退,被北伐军追入城中,那就一江春水向东流了,搞不好,兵败还是轻的,被活捉了,那就寡妇死儿子,没指望了。

    所以,陈锦的第二道命令是,全军压上,主动进攻。

    不但是还没动作的后队弓弩手前压,陈锦还将城墙上的弓弩手调下城来,加入总攻。

    这就是在孤注一掷了。

    陈锦是别无选择,这支骑兵丢了,沛县守军就失去了机动能力,再看到北伐军大量火炮,陈锦心都凉了,再加固的城墙,恐怕也难敌这么多火炮的轰击啊。

 第1390章 痛打落水狗

    沛县失守,可能就在眼前。这是陈锦心中得出的结论。

    陈锦显然不知道,北伐军此时恐怕还真难找出再一轮齐射的炮弹来,包括虎蹲炮,要继续作战,恐怕也只有手中火枪和腰间手雷了。

    同时,陈锦缺乏对火炮的认知,在他看来,如此猛烈的炮击,绝非沛县城墙能抵挡的,可事实上,虎蹲炮的炮击,只适合于野战中杀伤轻甲步兵,对城墙几乎无用,甚至对城墙上的守军都效果不佳,因为射程太近,难以到达射程之内开炮。

    说起来,还得怪吴争“奢侈”,你说两军交战,弹药不多的情况下还这么出手阔绰,怎能不让别人以为炮弹太多,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呢?

    陈锦只能孤注一掷,丧军失城之罪,恐怕自己是真回不去兖州了。

    回去一撸到底算是轻的,搞不好得掉脑袋。

    唯一的办法就是反败为胜,取得此战的胜利,至少也得打出个名目不是,这叫将功折罪。

    既然城墙不可能挡住敌人火炮,那不如全军压上,与敌拼个你死我活,尚有一线生机。

    这个想法,让陈锦破罐子破摔了。

    正如他策马高喊的那样,“战是死,退亦是死,那就战!”

    一场双方上万人的野战,就这么不经意地在小小沛县城外,不可逆转的爆发了。

    陈锦的想法没错。

    至今为止,他其实只有骑兵,主力并没有损伤。

    但吴争的“阔绰”,逼得陈锦不得不放弃守城,主动出击。

    吴争傻眼了,乐得傻眼了。

    这不是肚饿送面包、下雨送伞吗?

    刚还在想着,炮弹打光了,接下去得另想办法攻城了,否则就得等待补给到来,可这下好了,敌人主动进攻了,要知道此时北伐军将士正因歼灭敌骑士气大振呢。

    于是吴争大手一挥,“本王最善打落水狗……攻!”

    ……。

    接下来的战斗,自然不可能象吴争挥手那么简单。

    陈锦的正蓝旗汉军,也是从山海关外打进来关内的。

    控弦之士的技能,也绝非虚名,六十步内,绝对能指哪射哪。

    当然,北伐军的火枪更不是烧火棍,远高于弓箭的射程,绝对是清军的恶梦。

    可惜的是,没有连发枪。

    一轮齐射,撂翻了数百清军之后,士兵们迅速端着枪刺前冲。

    一切如同训练般地有条不紊。

    双方的距离迅速接近,没有多少余弹的火炮也因双方胶着在一起,失去了射击的可能。

    但这时,清军的弓弩手有了施展的机会。

    如雨的箭矢隔空向北伐军射来,可想而知,伤亡是极大的。

    在箭矢落地的那一刻,双方接近的区域,靠北伐军的那一面,几乎形成了一片凹坑。

    前锋不下二百人伤亡于这一轮箭矢之下,但随即,人潮迅速地涌动,将这凹坑淹没,再也看不出发生过什么。我爱看中文网

    战争就是这样,这是观战的吴争,在心中安慰自己时的话。

    敌我一旦接近展开肉搏,兵器的优劣就迅速体现出来。

    有道是一寸长一分强,一寸短一分险,北伐军手中的家伙什,哪是只比敌军长一寸,简直就是翻倍的长度。

    在第一波接触之际,清军首当其冲的前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被北伐军的枪刺扎翻了整整一排。

    这里要说说北伐军的枪刺,军工坊虽然已经用蒸汽机锻打炼钢,坚韧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要锻造出如后世那般质量的枪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吴争在检视了十数种样品之后,都不满意,于是,想出了个笨办法——加重。

    刺刀,特别是三棱刺,如果没有质量过硬的材料,如此细长的刺,一接触坚硬之物,大概率就会崩断。

    所以,北伐军的枪刺,说是刺,实际是剑,不,准确地说,更象是矛尖。

    枪刺份量重达三斤六两,几乎是一柄短剑的重量。

    这么说吧,军工坊当时试验过,配上枪刺之后,全力刺向铁板,“叮”声响过,刺刀尖钝了,但刺刀无事。

    而量产的仿制燧火枪,木制件用得是货真价实的榆木和柞木,并经过烘烤、脱蜡、压制、浸油等步骤,简单地说,倒提火枪管,砸向敌人,绝对不亚于钉锤。

    而军校的枪兵训练中,有一个基本动作,那就是在上好刺刀开始冲锋时,是捏着枪托弯曲部,肘臂尽量后缩,这就使得枪体有近半是在身后的。

    这个动作,一方面是为了前刺时有惯性,可另一方面,在没有与北伐军肉搏战经历的清军眼中,这杆枪远远没有那么长。

    这就使得最前面的清军以为自己手中的刀,足以够得着迎面冲来的北伐军,这种视觉上的谬误,让清军吃了个哑巴亏,前排清军,几乎连死都不相信,北伐军手中的枪转眼之间,捅穿了自己的身体,关键是,他们已经无法发声去提醒背后的人。

    好在,清军刀盾兵迅速抵上前,他们的立盾也算是坚固,但要想想,在运动中,立盾无法直接插入地里,靠得只能是单人的身体硬抗。

    这就造成了,当数杆枪刺刺中盾牌时,盾兵会顶不住后退。

    这种后退,造成了清军不小的混乱。

    直到清军后队长枪兵抵上,才遏止了北伐军的迅猛推进。

    至此,清军的弓弩也派不上用场了,双方各有伤亡,陷入了胶着战。

    事实上,一切以正合的战斗,看似激烈,却往往是战损最少的。

    都在明面上,谁也不是长了四条胳膊、八条腿的怪物。

    除非此时,有外力介入。

    会有外力吗?

    ……。

    吴争在等待。

    仗打到这份上,已经不需要太多的指挥了。

    兵力、武器、策略,都摆在了明面上。

    双方赖以自豪的优势,清军的城防、骑兵、弓弩和北伐军的火炮、火枪,都荡然无存。

    甚至因距离地不断接近,双方几乎是面对面的厮杀,枪刺、长枪、弯刀、盾牌,显然没有拳头、肘、膝来得方便和简单。

    拼杀又回到了“远古”时代,不经意之中,双方士兵已经开始展露他们的“獠牙”。

 第1391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敢拼才会赢!

    北伐军士兵敢拼,这其实是心里一种民族自豪感的释放。

    被压抑的久了,一旦爆发,其力量是无穷的。

    吴争一直在宣扬、鼓励、纵容这种民族自豪感,因为对于体格而言,北人要强于南人这是事实,穷山恶水环境滋养出的人,体格自然要强于相对生活安逸的南方人。

    这也是明末以来,朝廷需要用三倍、五倍乃至十倍的兵力去守辽西走廊,最后依旧因技不如人而亡国。

    东北地区有着天然的地形屏障,左有大光安岭,右是小兴安岭,南面是长白山脉,这就形成了一个狭长的口袋形,中原王朝想要进入东北平原,只有辽西走廊一座独木桥。

    华夏数年的历史中,也仅有唐元明清四朝,将东北地区纳入中原统一政权的管辖范围之内。

    但元本身是蒙古人,清更是从东北起家,不足以类比。

    也就是说,数千年中,仅有唐、明两朝,真正控制并派驻流官统治了东北。

    哪怕是强汉,也只是向西域扩张,并没有涉足东北。

    其余各朝,不仅无法进军东北,反而从始至终,受东北少数民族的袭扰,苦不堪言。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东北的地理环境制约,路途遥远不说,千军万马,仅一条道,一旦大军行动,必被沿途阻截,根本无突袭的可能性,反倒是后金皇太极,联合了蒙古人发动了一场千里奔袭凌河城之战,一举击溃了大明千辛万苦才构筑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