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明-第7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是,军中讲究的是资历。
沈致远投清尚不足三年,只是训练了一支新军,打过的仗,也就是增援英亲王阿济格蒙古平叛。
这哪能和济席哈这样的沙场老将相提并论?
在济席哈那些满族将领看来,沈致远这小南蛮子,无非是长了张好看的小白脸,有幸娶了摄政王的闺女,入了多尔衮的眼罢了。
将沈致远定为“辅政”,这让满族将领十分不服。
可不服也没有办法,谁让沈致远手中掌握着三万新军呢,也就是说,此时兖州的实力,沈致远才是大拇指。
所以,满族将领是憋了股劲地想要长长脸,打压一下沈致远的气焰。
十几个满族将领联名提议,由此时驻兖州的八旗军来打这一仗,多尔博开始不同意,但在沈致远的劝说下,答应了。
也对,清军将领中,不乏善战之人,通过复盘吴争北上的数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吴争不会打仗、不识兵法、调度荒谬之极……之所以能打赢,实在是运气太好。
这话是不是很熟悉?
多尔衮曾经也是这么评价吴争的。
这个结论被所有人接受,也对嘛,不能长他人志气,灭了自己威风不是?
但有一点倒是没错,吴争不会打仗。
准确地说,吴争指挥能力甚至不如张国维、方国安等人。
吴争这五年间,能打出一片天地,制造出一个“不败战神”的神话,全在于他多普通人五百年的阅历。
方向正确,过程其实并不重要,不是吗?
譬如,吴争选择绍兴,看起来是一种错误,绍兴府三面受敌,无坚可守等等诸如此类的缺陷,更甚者指其为乱世之中的死地。
可事实上,真正的死地是闽粤,清军早已从湖广南下,主力都在那,而郑芝龙的投降,直接将闽粤拱手让给了清军。
相较于史上绍兴府一年便亡,隆武撑过了两年吗?还不是一年不到就亡?
但正因绍兴府不起眼,并非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清军在绍兴、杭州等地的驻军不多,形成了一个兵力真空地带,再加上江西被忠贞营一闹,好嘛,杭州驻军全调往江西了。
这就给了吴争一个最好的崛起机会,这是其它地方不可能有的机会。
而吴争确实不是军事天才,在改变了江南实力格局之后,他迷茫了。
他将北伐的困难无限地放大,不是他怯战,而是他已经无法预料历史的进程,因为他已经改变了一部分进程。
为何要杀多铎,为何要囚禁博洛死活不放,甚至连再多的赎金也不松口?
为何一听说多尔衮在徐州,拼死也要来见见他?
其实用意只有一个,吴争忌惮这三人,须除之而后快。三月中文
当然,吴争肯定是不会公开承认的。
不北伐的真正原因,也并非是权力、利益的瓜分,而是吴争一直在等待一个契机,历史中的契机。
可直到眼下,这契机一直没有出现,这让吴争心里不由得忐忑起来,天意难违吗?
简单地说,吴争由最初的预言者,渐渐变成了一个物实者,这是一种从战略向战术的演化,是一种退步,也是一种无奈。
这就造成了时至今日,在意外获得了徐州之后,吴争依旧在犹豫着,是不惜一切代价占徐州,还是从清廷那得到丰厚的“赔偿”,暂时放弃徐州。
济席哈却没有这样的担忧和顾虑。
将领和主帅之间的差别在于,一个是战略,一个是战术。
很显然,将领去评价一个主帅是片面的,这就象一个县令评价一个宰执的政令一样,站的高度不同,结果自然是谬误的。
所以,从一开始,济席哈就错了,错得很离谱。
或许是蓝拜、济席哈等满族将领想要给沈致远一个下马威吧。
济席哈下令,强攻湖陵城。
……。
湖陵城确实不能算城,方圆不过六、七里。
南、北两座城门,贯穿了整个城池。
墙不高,一丈二尺上下,不厚,唯南北城楼可能部署守军。
这样的城池,如果在往常,面对上万大军的来袭,几乎就是一处死地、绝境。
不说别的,就以清军三千弓弩兵,就可以覆盖半个城池,怎么守?
但如今不一样,北伐军有炮,当然,这种城池是无法部署野战直射炮的,真要勉强放置上去,不用敌人攻,一开炮,自己就得将城墙给整塌了。
所以,六磅炮早已部署到徐州城防,湖陵城只有百门虎蹲炮。
火力会不会太稀松了?
鲁之域也这么问过吴争。
吴争当时的回答是,“没让你坚守十天半月的,要强火力做什么……没得城一失守,将炮白白便宜了敌人。”
听听,听听,还没开战呢,就想着守不住了,敢情就没打算真的守。
但吴争没有说完整,事实上,湖陵城一丈二尺的城墙,已经将敌军骑兵整个地废了。
又不是天兵天将,没见到能跨越一丈二尺高障碍的马吧,真要能跨越,那铁定不是战马,是飞马了。
那就不用打了,直接出海,做鹿鼎公钓鱼去吧(自封)。
所以,北伐军在湖陵城不适用六磅炮,清军同样无法用骑兵,这一仗,从一开始等于阉割了双方的强项。
那还打什么?
打气势!
如果任由敌人从谷宁一路凯歌至徐州城,士气会高涨到不可挡。
而己方士兵和民众是无法理解的,他们认为北伐军在退却,不敢挡敌军之锋芒,这样此消彼涨,仗就难打了。
第1403章 教唆(一)
有道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弱,中途打它两场阻击,迟滞敌人的气势、锋芒,那么,敌军至徐州城下时,十有八九内心是困惑和疑惑的,他们都得想想,连小城都打得那么艰难,如此强固的徐州城,能打得下来吗?
这就是吴争要达到的目的。
二千四百守军,百门虎蹲炮够用了。
湖陵城仅南、北二门,只要敌人无法驱使战马跃上城墙,那么就只能攻北城,当然敌人想用骑兵往西面绕也行,吴争在南门外,靠西侧的土坡上,部署了一千二百火枪兵,还有一百二十门虎蹲炮,另外还有一支骑兵,骑马的步兵。
没办法,钱翘恭不想坐冷板凳,吴争也不能强拒大舅子,于是钱翘恭带着他从泗州回来的那二千“骑兵”,被部署到了这片土坡后面五里。
还真别说,钱翘恭练兵确有过人之能,去泗州时,是二千步兵,回来时,因为舍不得从泗州缴获的战马,愣是将人捆绑在马背上行军赶至徐州,这么千里下来,这些步兵就成骑兵了。
由此也可得出一个真理,人,真是逼出来的!
绕远了,得回来。
按吴争与诸将商议的结果是,敌人只能从北城强攻,那么,可选的攻城战术范围就小了。
骑兵不能用,只能靠步兵登城、弓弩辅助,而八旗军没有装备火枪,这很怪,从皇太极时起,清军的火器就一度优于明军,可八旗军,就愣是不愿意用火器,仿佛用了火器之后,就掉价了一般,清军的火器,基本上都是汉旗军在用。
那么守城就简单多了,弓箭的射程极限百步左右,加上要向高处仰射,自然射程又会减少,也就是说,敌人弓弩手至少在靠近城墙百步,才能射箭,才可对城楼守军造成威胁。
可要知道,北伐军的燧火枪射程达一百五十至一百八十步,虎蹲炮就更远了,五百步之外。
这样的距离差,如果还被敌人破城,那就只能找块嫰豆腐,一头撞死了。
二千四百守军,百门虎蹲炮,守区区方圆六、七里的湖陵城,真得够用了。这就是吴争最后得出的结论。
……。
在吴争与将领们探讨商议战事部署之时。
滋阳城内,多尔博也与沈致远在谈论此战的得失。
“额驸为何不仅不反对,反而赞同济席哈出战?”多尔博确实是想不通,用他十岁的脑子,就算被多尔衮再精雕细琢,恐怕也想不明白,“阿玛一直推崇额驸麾下的火器新军,如此紧要的战事,本该由额驸亲自出战才是,如此也好震慑这些老将,以便额驸在日后可以压制住他们……。”
说到这,多尔博是真有些替沈致远不平,“如果此次济席哈、蓝拜等人大捷,恐怕额驸日后想压制住他们,恐非易事了。”
沈致远在饮酒,能在多尔博面前独饮的,恐怕也只有他一人了。69书包
没办法,与钱翘恭在北面这两年多,什么成就都没,就酒量被生生锻炼出来了。
此时沈致远还算是喝得斯文,想与钱翘恭、黄驼子一起抢酒喝时,那只能说,这碗是不是太小了些?
听多尔博近乎于“埋怨”的口吻,沈致远放下酒碗,没有看多尔博,只是悠悠道,“世子以为,济席哈能胜?”
多尔博一怔,“额驸此话何意……切莫长他人志气灭了自己威风。”
沈致远轻笑一声道:“我与世子打个赌,赌三天之内,济席哈必败。”
多尔博惊讶道:“这怎么可能?湖陵城仅有三千敌军,而济席哈等人数倍于敌,且都是阿玛亲手带出来的精锐……怎能败?又怎会败?”
沈致远正色道:“先王亲至徐州督战,占据战场极度优势,将吴争吴淞、泰州二卫分割包围于淮安城,我军也一样二倍于敌,可结果如何?”
多尔博惊悚起来,他的目光中闪现出一丝异色,“……额驸既然如此肯定济席哈必败,又为何还要赞同济席哈领军出战……要知道,那一万多大军,可是阿玛的嫡系,我日后须仰仗的后盾啊。”
沈致远的脸色非常平静,“世子是认为,我赞同济席哈领军出战,是公报私仇,借吴争的刀铲除异己?”
多尔博强笑道:“额驸自然不会如此……。”
“哎……。”沈致远叹了口气,“吴争有句话说得好,良言不劝赶死鬼,慈悲难渡自绝人啊……世子以为,先王武功天下皆畏,却屡屡在吴争手下受挫,原因为何?”
多尔博脸色也渐渐平复过来,“还请额驸指教。”
“指教不敢当。”沈致远道,“其实吴争只比我大一岁,从小我俩就在一起,他有什么能为我很清楚,之后分别的时间也仅三年,他在他叔叔麾下时,也仅是一区区哨官,能打几仗?恐怕最大的一仗,也就是在嘉定抗击李成栋的那一仗了,而且那一仗败了,他叔叔阵亡,他被池二憨、宋安背出战场,可谓是死里逃生……世子试想,这样的经历,堪称知兵善战吗?”
多尔博懵然摇头。
“可为何他能屡次化解先王花尽心思,为他设下的局呢,甚至次次最后占据主动?”沈致远就差摇把羽毛扇子了,“其实很简单,因为吴争掌握了这世上最强大的火器兵……世子想来早已见识过火器的威力,对火器有何感想?”
多尔博点点头道:“连阿玛都一直推崇额驸的火器新军……火器自然是威力强大的。”
沈致远轻叹道:“这道理谁都明白,不但我明白、先王明白、世子明白,皇上、太后也明白,朝堂上的文武都明白,可五年过去了,我朝也仅仅组建了这三万新军,这还是先王力主,倾尽全力打造的……为何?”
多尔博似懂非懂地道:“或许是我族将士不擅于使用火器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