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明-第8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妾谨记。”周思敏一直趴伏着,没有抬头。

    不过从她轻颤地肩可以看出,她在饮泣。

    ……。

    从周思敏屋里出来,原本想享受父子、父女天伦之乐的吴争,意兴阑珊起来。

    他知道带朱媺娖回杭州府是个错误。

    但却不得不如此。

    朱媺娖留在应天府,绝对没好下场。

    没有一个逊帝可以善终,远的不说,就说丹阳王朱慈烺便是如此。

    吴争想保护朱媺娖,再怎么样,她不该死。

    她应该活着、她有理由活着看到顺天府光复的那天,如同她说的,亲手为她的爹入殓重葬。

    吴争内心,将朱媺娖当成了一杆旗、一杆秤,需要她去见证收复顺天府。

    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因为吴争可以让朱媺娖去往辖下任何一府安顿。

    让她回杭州府,目的只有一个,安定人心。

    安定人心,其意有二,一是保护,二是监视、阻挠。

    人心难测,经过这五年多,吴争最有体会的就是这四个字。

    。

 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谁是后生

    朱媺娖毕竟监国两年、为帝一年多。

    谁能保证,她没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安排,谁敢保证,朝野没有一些可以为她效死忠的人,而这些人隐藏在人海之中,难以找寻。

    人心在明,这话并不虚妄,至少,江南民心在明,这话不夸张。

    宋史终于崖山而不终于临安。陆秀夫张世杰幼帝死,宋遂亡!谢后恭帝献降,而宋却未亡!

    而大明朝,却被草草的写了一句“传庭死,而明亡。”

    事实却并非如此,弘光、隆武、永历,是一脉相承的。

    弘光、隆武、永历皆是大明皇室,亦是合法正统的,是大明官民认可的,至少是当地官民认可的,这不容置疑。

    即便朱由榔逼死南坡,残明依然存在不依不挠,譬如明郑的对立、三藩之乱、布尔尼之变、噶尔丹之乱甚至后来的大小金川之乱,都有残明的影子。

    再后来就是太平天国。

    如今的大将军府,深入民心,但有一点不能掩盖,那就是大将军府名义依然归属朝廷。

    这是大义,震慑人心的大义。

    所以,就算吴争再跋扈,就算有人想反抗,也无法以大义来攻击吴争,他们只能散布吴争骄狂、跋扈、目无尊上,而不能扬言诽谤吴争窃国谋逆。

    没有这等“大罪”,这些人就只能蛰伏在吴争的权威之下。

    吴争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绝不会让朱媺娖脱离自己的视线。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她安置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让宋安、长林卫去看住她,准确地说,是看住所有与她接近,或者想接近她的人。

    可吴争绝没有料到,最先有反应的,竟会是自己的侧妃周思敏。

    吴争能理解周思敏心中这种生死相依的感情,这感情不只是主仆情、表姊妹情,忠义,有时对有些人而言,有着天壤之别,譬如周思敏与她的祖父。

    吴争无意阻止,也不能阻止,路,都该是自己走出来的,种何因,就须结何果,得认命!

    ……。

    相较于对王府后院的优柔寡断,吴争对公务却是雷厉风行,如同快刀斩乱麻。

    三日后,卫匡国再次前来传话,克里?索恩提出将一切回复战前状态,甚至可以放弃大将军府征用两大港口番商物资的额外损失索赔。

    也就是说,只要大将军府赔偿物资原价,至于造成的损失、利息,可以放弃索求。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克里?索恩提出的要求是,大将军府放弃对东番岛主权的诉求,理由是实占即是道理。

    吴争当时笑了,只对卫匡国说了一句话,“转告克里?索恩,相较他的退让而言,本王要比他豪爽多了,本王可以赠送他三百万两真金白银,然后礼送他回国……当然,需要他自愿放弃东番岛。”

    卫匡国脸色瞬间黯然,他甚至没有再多说一句,便告辞离开了。

    因为吴争这句话,等于断了双方和谈的可能性。

    这不是简单的钱财争执,而是关乎双方对领土归属的争执,这种争执除非双方实力悬殊,一方可以碾压一方,否则,没有调和的余地,唯一的方式就是战争。

    拳头硬,才是真正的道理,也是最大的道理。

    ……。

    “你来晚了几天。”

    吴争在见到陈永华时,第一句显得突兀,但又是那么随意。

    随意得让陈永华似乎感到,自己与他仿佛是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般。

    “吴王殿下知道外臣会来?”陈永华试探地问道。

    “当然。”吴争随意地一指边上的椅子,“坐。”

    陈永华没有谦让,但只是坐了半个屁股,以示尊敬。

    “那……吴王殿下想来也猜到了外臣的来意了?”

    “唔。”

    “外臣此来是……。”

    吴争打断道:“不急……本王想先请教复甫一件事。”

    “殿下但问无妨,外臣当知无不言。”

    “反清为了什么?”

    “复明。”

    “明已亡。”

    “明未亡。”陈永华闻听脸色渐渐赤红起来。

    吴争平静地摇摇手道:“复甫误会本王了……本王的意思是,朱明已亡,汉明待兴。”

    陈永华脸上的血色渐渐平息下去,他明知故问道:“何为汉明?”

    “汉人的大明。”

    “外臣以为,吴王的胸襟,不应该如此狭隘。”

    “好吧。”吴争从善如流,“本王可以重新定义汉明——华夏人的大明,如何?”

    “殿下英明。”陈永华有些夸张地躬身一揖道。

    “很好。”吴争满意地点点头道,“这么说来,本王与延平郡王之间,应该是有了最基本的共识了?”

    “是。”

    “好……既然在反清为复汉明这一点上有了共识,那就可以谈谈复明之后的事了。”

    这个几乎可以说,在此时代最具争议、最严肃的问题,被吴争以一种极其随意、平淡的语气问了出来,而被问的对象,却只是个郡王的参军,显得如此的突兀,甚至有些荒诞。

    陈永华在短暂的惊愕之后,苦笑起来,他甚至不知道如何应对,是该感谢吴争青睐有加,亦或者是恭维一番吴争礼贤下士?

    终于陈永华选择了一个最合适的方法,将球踢回去,他道:“敢问殿下……作何打算?”

    吴争笑了,拿手指点点陈永华,再转头对马士英道:“老马,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啊。”

    马士英呵呵地赔笑着,暗道,你怕也长不了人家几岁吧?

    陈永华脸色一红,拱手道:“外臣人微言轻,如此大事,岂是外臣可以置喙得了的?”

    吴争脸色一正,“既然你具自知之明,那此行来与本王谈什么?不如回去转告延平郡王,让他自己来谈。”

    陈永华脸色一僵,竟一时被吴争所言夺了心神,呐呐不知所云起来。

    终究是还年少啊。

    也对,陈永华出使来意并非要与吴争谈复明后的方略,这哪是一时半会能谈出来的事?

    他的来意却被吴争一句“不急”生生堵在了喉咙口上,无法吐出。

    结果,一轮交谈下来,倒被吴争理所当然地责怪他,没有金钢钻就别揽瓷器活,冤不冤?

    当然冤,太冤了,比窦娥还冤。

 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封锁

    好在陈永华反应也快,他迅速意识到吴争这种先声夺人的伎俩,脸色慢慢恢复如常。

    看着面前这个与他年龄相仿的王爷,陈永华心中不禁暗叹,他是怎么练成如此深的城府的?

    “殿下且容外臣讲明来意。”想明白的陈永华微笑起来,显得自然许多,“殿下方才也讲到,求同存异,有了最基本的共识,再谈之后……与其纠结于驱逐鞑虏之后诸般烦恼事,不如先顾眼前之事,吴王殿下,外臣此来,是请殿下兑现之前诺言,与我王共同出兵,应对盘崌东番岛的敌人。”

    吴争有些惊讶陈永华的反应速度了。

    是,吴争猜到了陈永华的来意,这不难猜,番人联合舰队在滩浒山一役,被三大水师一击得手、夺了气势,于是退回东番岛,打算与吴争和谈。

    可问题是,郑森与仅隔一条海峡的东番岛之间,一旦充塞了这样一支庞大的舰队,那日子就不好过了,能不着急吗?

    事实上,吴争心里很清楚,以如今三大水师的实力,就算加上郑家水师,恐怕也不具有与克里?索恩在海上公平一战的实力。

    吴争虽然喜欢赌,但不赌这种根本没有希望的局。

    可问题是,说过不算,也确实不是吴争的个性,那么,只能拖。

    正是因为如此,吴争才想怼陈永华一个措手不及,先拖过去,拖几日也好,最好拖到不了了之。

    可显然,陈永华迅速领悟了吴争的用意,他,不上当。

    吴争闭上了眼睛,假寐。

    马士英迅速上前,他笑道:“我军水师刚刚经过一场激战,正需休整……共同出兵之事,不妨先缓缓,如何?”

    陈永华突然严肃起来,不理会马士英,盯着吴争道:“吴王麾下水师之前被番人联合舰队所围困,危急之时,我军倾囊而出,我王更是不惧矢石,亲率水师北上救援,而如今,番人联合舰队南撤,殿下倒是可以松口气了,可我军水师却被番人堵在澎湖屿以西,难以向东一步……以诚修身,以信立世,殿下之前派人传信于我王,承诺与番人一战之后,助我王收复东番岛,敢问吴王殿下,诚信乎?”

    吴争不得不睁开眼睛,干咳了一声,“当然。”

    莫执念、马士英等人脸色一变,这声“当然”,直接就将大将军府再次拖入战争,还是一场实力悬殊、无法左右战局的海战,他们都知道,大将军府已经再也随不起这样一场大海战了,最可怕的是,假如……打输了,这对自己势力,将是一场灾难,无法救赎的灾难。

    陈永华紧追道:“多谢殿下信守承诺……敢问殿下,将派出多少战船,何时出兵?”

    吴争缓缓道:“本王将派大小战船百余艘,五日后即可南下……。”

    这话引发了屋内众人极大的反应,反应却不相同。

    莫执念急呼道:“王爷不可……!”

    吴争抬手阻止了莫执念。

    陈永华脸上激愤,大小战船百余艘?

    干嘛使?

    面对千余战船的番人联合舰队,给敌人塞牙缝吗?

    “吴王殿下……!”陈永华大声疾呼道。

    然而,一样被吴争抬手阻拦。

    吴争似笑非笑地问道:“复甫以为,就算本王水师尽出,与延平王水师合兵一处,战胜番人舰队的可能性有几成?”

    陈永华停了停,毫不讳言地答道:“三成。”

    吴争摇摇头道:“不,一成。”

    陈永华义正词严地道:“就算是一成,该打也得打,与其屈辱地仰人鼻息,不如拼死一搏……或许出现奇迹……。”

    “呵呵。”吴争仰头大笑起来。

    谁都能听出这其中带着无法掩盖的嘲讽之意。

    陈永华愠声道:“外臣讲错了吗……吴王殿下为何嘲讽于我?”

    吴争道:“你,或者延平郡王想要送死,本王不拦着,可本王不想明知是死路,还往上撞……。”

    “你……。”陈永华大怒,骈指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