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明-第8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争有些尴尬起来,陪笑着应付过去。

    二人把臂在榻边坐下。

    李定国切入正题,“听闻广信卫反叛,进了凤阳府……这事让我很疑惑,李过再怎么不济,也不至于叛汝降清啊?还有,清军突然进攻海州之事,也颇为蹊跷……福临娃儿疯了吗?他就不怕我从湖广直入河南,到时与你两面合击?”

    吴争笑了笑,然后将事情原委一五一十地向李定国解释了一遍。

    李定国这才释然,但依旧问道:“可你这么做……是什么道理?如果真欲北伐,向天下发檄文即是,别人我不敢说,我大西军定会响应!”

    “谢晋王高义!”吴争称谢道,“这也是我此次,临时约晋王见面的原因。”

    “但有所求,无有不应。”李定国果断地说道。

    “多谢。”吴争再次称谢,“晋王估算,此时发动北伐的胜算有多大?”

    李定国微微皱眉道:“说实话吗?”

    “当然。”

    “……六成!”李定国稍一迟疑,但还是实话实说了,“西北不如江南富裕,被清军扫荡之后,可谓赤地千里,如今更有吴三桂、孟乔芳、喀喀木等部盘踞汉中至长安、洛阳沿线……虽说清廷在江南被北伐军打得满地找牙,但清军主力犹在……此时你我联手北伐,最大的可能,会促使清军全线向山西、河南方向收缩,与山东清军会师,如此一来,你我两军所要遭遇的抵抗一定是最大的。”

    说到这,李定国安慰吴争道:“不过你放心,只要是驱逐鞑虏、收复失地,我李定国绝无二话。”

    吴争点点头道:“我与晋王的判断无异,不过我觉得胜算当有七成。”

    “哦,你说说看。”

    “人性,人心。”吴争道,“人性趋利避害,之前清军南下,势不可挡,想要安逸的民众,虽说心里不想驸贼,但为了自己和家人利益和性命,不得不从贼,可真到了北伐檄文颁布,大西军和北伐军联手北攻之时,总归会有人改投过来,而且人数不会少,这其中包括一些降清的原明军,我在淮安城收编祖大弼部,就是成例。”

    李定国点头认同,“这事你所料无差。”

    “再说人心,恐怕没有人真正想做奴隶。甘心投靠清廷为奴者,无非是想依靠清廷,再从自己同胞身上找回他已经失去的尊严和利益,可如果他们发现,他们将为自己曾经所做下的恶行,付出数倍甚至不可随的代价时,他们会怎么做?”

    李定国想了想道:“要么变本加厉对抗王师,要么……也是变本加厉,但对付的,却是清廷。因为他们或许认为,只有将功劳做大,才可能在日后被赦免。”

    吴争抚掌赞道:“晋王与我想的并无二致,北伐,从来不是单纯的军事实力搏杀,如果真是这么简单,那么,十万敌军就算侥幸得到顺天府,也无法持续南下,因为他们人口太少,损失不起,不足以与汉人打一场持久战。可结果是,清军一路所向披靡,差点就占领两广了,而真正对汉人作战的,大部分是原明军,造成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屠城这些惨事的,真正操刀的也大都是李成栋之流。”

    李定国颌首不止,“讲得好,若汉人个个如你我一般坚定反清,鞑子如何能南下?恐怕出不了河南、山东,就没人了。”

    吴争大笑道:“所以,我认为北伐,先要铲除的就是李成栋这些人,只要把他们扫荡干净了,收复顺天府,便是水到渠成之事……这也是我说,此时北伐胜算有七成的理由,攘外,必先安内!”

    李定国想了想道:“可你说的这些人,有些在明,有些在暗……如何区分开来?”

    “这就是我令广信卫入凤阳的真正原因。”吴争解释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一转眼,国破已经六年了,心向明的江北民众疲惫了,他们需要信心,而那些甘心为奴的人,已经忘记了还有天道循环存在,广信卫做为一把尖刀,形成一个突出部,可以让所有人惊醒……。”

    “……但我必须承认,如今大将军府陷入了严峻的危机,晋王应该也清楚,这六年大将军府所做的一切,财源都来自是大将军府的信誉和军力,表面上的繁荣,抵消不了巨额的借贷,打胜仗可以增强债主的信心,可一旦打败仗,一切就会烟消云散……我不能赌这一把,准确地说,我需要另一股强大的实力为我的借贷担保。”

    李定国皱眉起来,老实说,他听不太懂。

    在他心里,吴争就象是个无所不能的……“神”?不,不对,这字不合适,李定国摇摇头,准确地说,李定国确实认为吴争是千年一遇的天纵奇才。

    确实,几乎是白手起家,却能力挽狂澜,几乎象一块磐石堵在了杭州府,生生挡住南下的清军,使其不得不在这块磐石前分兵两路,一路入江西,一路入湖广。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恐怕只有天知道,反正李定国自认无法理解。

    所以,当吴争说出大将军府背后的虚弱时,李定国一时接受不了。

    他接收了吴争送来上万杆火枪、百门火炮及数十万石粮食,这才有了收复闽粤、湖广的壮举。

    如今,吴争对他说,大将军府穷了,穷到随时会分崩离析的程度,李定国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

    李定国呐呐道:“那我……我能帮你什么?”

    :。:

 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老实人不老实

    ps:感谢书友“有水一川”的打赏,今天为他加更一章。

    李定国听了吴争的话,确实有些晕头,他呐呐道:“那我……我能帮你什么?”

    看,这就是老实人。

    李定国是个老实人。

    他身上有盗匪的狠厉,也有圣人的仁慈,更有江湖人的义气。

    可惜,都说君子欺之以方,小人喻之以利,对付象李定国这样的人,吴争用得招术,非常简单,将心比心,然后叹苦,往死里叹,叹到对方觉得,如果不尽心尽力帮助,就对不起上天、对不起大地,更对不起自己,如何就成功了。

    吴争是个小人,真小人。

    所以,他成功了,李定国上套了。

    湖广熟,天下足。

    川蜀有煤铁,两广有木材。

    于是,吴争要完了粮食要矿石,要完了矿石要煤炭,要完了煤炭要木材,要完了木材还要人口……。

    关键是,到了最后,吴争“慷慨”地许诺,一年之内,向李定国提供六千杆火枪和一百二十门大小火炮及相应弹药时,李定国还认为自己是占了大便宜的,双手把着吴争的胳膊,用力地甩着,“要不是海岳许给了你,我真想与结金兰啊!”

    吴争当时差点就冲口而出,这话我等你等了三年了啊,你终于说出来了。

    好在吴争反应快,心想,李定国这话要出自真心,他岂不是坑了他女儿李海岳?李定国再梗直,恐怕也不至于这么坑家人吧?

    这让吴争及时收口,将话咽了回去。

    果然,李定国发表了想义结金兰之语后,迅速转变口风,“都是一家人,咱们心照了。”

    吴争心里一叹,李定国啊,看来你也不是个老实人啊。

    李定国继续道:“……但我也有一个要求。”

    “晋王请讲。”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未必不丈夫……李某征战沙场十数年,自认堪透了生死,可儿女之事,却时常挂念心中啊。”

    吴争忙道:“世子聪慧,学有所成……想来十年之后,定可成为一代名将。”

    李定国垂下眼睑,悠悠道:“我……想说的是海岳。”

    吴争一愕,略显尴尬地道:“女公子天姿卓越,巾帼不让须眉……如今小小年纪已是朝廷新设女署署丞,来日成就……不可限量,不可限量啊!”

    李定国突然皱眉道:“什么女公子?她是你媳妇!”

    吴争无语。

    好在李定国善解人意,他和声道:“你做得也对,海岳是年纪小了些……不过过完年,又长了一岁,十五岁,怎么着也该入门了吧?”

    吴争只能点头道:“晋王……说得是。”

    李定国满意地点点头道:“你放心……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大将军府的难处那就是大西军的难处,也是我朝的难处。”

    “晋王慷慨!”

    “但你之前说的,想让延平王暂居泉州之事,还须商榷。”李定国摇摇头道,“郑森此人,虽说正直,反清之心也坚定,可就是胸襟太小,不足以共谋大事……你信不信,让他暂居泉州,来日但凡你我北伐稍有差池,不但泉州,就算整个闽地,他都敢染指……我可不想自己在前方与敌厮杀,后院却起了火。”

    吴争来前打好的腹稿,被李定国这知所阻,一时竟无话以对。

    郑森反清,不容置疑,可他的能为确实有限,并且小心眼也是事实。

    这时所说小心眼不是仅仅指得是睚眦必报,更是战略格局太小。

    但凡郑森稍有远见,在隆武亡时,便该迎风而起,而不至于二十万人攻福州,一个月打下来,结果愣被在不足一万守军打得崩溃,而史上,他的三度北伐,损兵折将,更象是三场蹩脚的闹剧。

    吴争只能随机应变,边想边说道:“以晋王之见,一旦北伐功成,该谁入主新朝?”

    李定国神色一紧,他瞪眼打量着吴争。

    吴争苦笑道:“我没有此心……至少现在没有!”

    李定国点了点头,道:“这确实是桩难事,要说问我的意思,自然是吾皇当仁不让……可想来你不肯答应啊。”

    吴争点点头道:“我也是象晋王这般想,不是你我贪恋权位,而是……总得给麾下将士和追随者一个交待吧?”

    李定国被这话引起了兴趣,他看着吴争,大有相知恨晚之意,“你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吴争笑了笑道:“但你我心里都清楚,不管是永历上位,还是建新上位,你我必有一人会失去军权,这么一来,总有一支军队,会从此销声匿迹。”

    “说得是。”

    “那么,何不在你我之间,加个人……用来平衡你我的权势,也平衡永历与建新之间的矛盾?”吴争趁机抛出原有的提议道,“如果三方势力相互平衡和制约,不管是永历上位,还是建新上位,都将面临,只要对一个动手,就得应对另外两个,而不是原有的一个……如此一来,一方活三方皆活之局形成。”

    李定国想了许久,连连点头道:“有道理!”

    吴争喜道:“这么说,晋王是答应郑森入泉州了?”

    不想,李定国毫不犹豫地答道:“不答应!”

    吴争愕然。

    李定国突然叹了口气,道:“我是真不明白,你为何要将一支舰队拱手于人?这……这不是傻子吗?”

    吴争会意过来,心里涌起一丝暖意,但平静地道:“皇帝,也是这么想的。”

    “这话何意?”

    “集天下权力于一身,其实这恰恰无权,且非常危险。”吴争解释道,“过份拢权的皇权,其实始终在十步之外,千里之内,这就使得皇帝无法轻易出宫,可不出宫,就丧失了了解事情的真相……试想,被臣子哄骗的皇帝,那还叫皇帝吗?再集权那又如何?不过是禁中一任人摆布的傻子罢了。”

    李定国“咝”了一声,“你小子总能说出理来……我说不过你!”

    吴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