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明-第9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反,吴争太清楚那位置的苦难了,被人为地圈禁在四方城里,受着内外臣子们的忽悠,如同一只笼中的鸟儿,哪有做一方诸侯来得快活?

    只要扩大相权,将皇权进行约束,吴争认为做个新朝的诸侯,更符合自己的心意。

    吴争一直在纠结,第一次见到冒襄时,这厮就劝进,如今无非是故伎重施罢了。

    吴争问虽是问了,但心里早已有数,读书人嘛,指点江山罢了,真正要让冒襄实务,说出针对性的可行方法,那就难了。

    果然,冒襄低下了头。

    吴争呵呵笑着,想尽快结束这一次谈话。

    不想,冒襄很快抬起头来,道:“吴王手中长林卫,襄久有耳闻,然宋安宋大人才疏学浅,不足以堪当重任,数年之中,持如此宝器却未竟全功,实令人扼腕叹息……襄向王爷厚颜自荐,领长林卫大档头一职,愿为北伐大业和王爷登极效犬马之劳!”

    吴争愣住了,都说明末读书人胆大到厚颜无耻的地步,如今听冒襄一席话,吴争觉得“厚颜无耻”四个字说得太轻了。

    吴争向来谨记“毛爷爷”那句“枪竿子里出政权”的话。

    大将军府一应政权,皆可交托于人,唯一军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而长林卫就是吴争在这世上最后的自保手段,怎能交给外人?

    一开始时,吴争让莫氏一个女子掌管,无非也是为了放心。

    之后宋安接手,吴争岂能不知宋安的才能,可不也是为了放心吗?

    何况宋安这些年来,进步还是很快的,至少没办砸过什么大事,可塑性还是让吴争满意的。

    如今冒襄这厮突然自荐向吴争要长林卫,这让吴争一时愣住了。

    冒襄道:“这两年,襄急在心里啊……襄多年辗转于江北各府,对当地人情世故皆了然于胸,若是让襄主掌长林卫,襄可以向王爷立下军令状……南起长江,北至山海关,两年之内,长林卫在江北的景况可以让王爷耳目一新……同时,襄还可以为王爷策反清廷重臣!”

    吴争沉默不语。

    冒襄问道:“王爷可是不信襄?”

    这话问的,让吴争都感觉不好意思了,但还是点头道:“你如何取信于本王?”

    “襄家中还有老父健在,有妻苏氏、妾董氏,膝下一子二女,若王爷允准,襄可将阖家迁于杭州府,劳王爷照抚。”

    吴争惊讶于冒襄的滴水不漏,这显然是早已有了准备的进谏。

    吴争起身,来回走了几圈,抬头道:“孤不准。”

    冒襄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脸上的失望无以言表。

    “既然如此,襄没话可说了……襄,告退!”

    说着冒襄也不理李颙,甩袖转身。

    “慢!”

    身后传来吴争的声音,冒襄一喜,霍地转身,“王爷改主意了?”

    吴争平静地:“你方才也说了,你的人脉皆在长江以北……这样,孤可以任命你为长林卫二档头,虽居宋安之下,但江北长林卫,皆隶属于你,孤另授你专擅之权,债权处置江北长林卫事宜,你意下如何?”

    冒襄福至心灵,他双腿一曲,跪伏道:“臣,谢王爷提携之恩!”

    李颙至此松了一口气,含笑上前,向冒襄拱手道喜,“恭喜辟疆兄才华得展!”

    吴争挥了下手道:“滋阳大捷,宋安率部正阻击鳌拜所部,你的上任须此战之后……对兖州战局,你可有想法?”

 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商城危机

    冒襄起身道:“滋阳大捷,兖州再无可与我军抗衡之敌,以襄之见,当令陈胜将军率部急速向北挺进,一来,增援宋安、钱翘恭二位将军,二来,若能击溃鳌拜所部,那进攻济南府就是顺理成章之事了,只要攻克济南,青州、莱州、登州三府就成了孤悬之地,光复指日可待。而就算陈、宋、钱三位将军无法击溃鳌拜所部,将战线稳固于济南府,那兖州也就是王爷囊中之物了,若清廷来交涉,哪怕是千百万黄白之物,也绝不还回去。”

    吴争无语,他听出来冒襄又在隐指自己之前一战,将徐州换了银子之事。

    不过吴争此时心里高兴,毕竟滋阳大捷嘛,想了想道:“陈胜所部北进,若东昌、大名二府清军东攻,滋阳就危险了。”

    冒襄道:“王爷放心,东昌府仅三千清军,大名府多些,但也只六千人……这样,臣请前往大名府一行。”

    “何意?”

    “臣与大名府总兵有数面之缘,如今王师北攻至滋阳,应该可以说降。”

    吴争问道,“可有地把握?”

    “六成。”

    “六成已可一试!”吴争指着鲁进财,对冒襄道,“孤让他带些人一路护送你去。”

    冒襄忙摇摇手道:“不必多此一举……襄以白身入大名府,反而能避人耳目,也不会被人挡在门外,而陈将军北进,王爷要前往滋阳坐镇,岂可少了鲁大人在身边?”

    吴争想想也有道理,于是点头道:“不必强求,若事不成,尽速返回,有孤坐镇滋阳,区区数千乌合之众,何惧之有?”

    ……。

    然而,相较于北伐军这边高歌猛进,汝宁府那边李定国陷入了困境。

    而且不是一般地困境。

    李定国至商城才知剧变,他一面向永历禀报战况,希望调整既定战略目标,一面派人三路救援。

    原本他是想守住商城,那么只是既定目标无法达到罢了,已经到手的果实能守住,毕竟大西军兵锋已经从湖广攻入汝宁府了。

    可李定国没想到的是,阿济格会悍然大军强攻商城。

    他更想不到的是,在岳阳临时驻跸的永历帝,竟迅速北上至武昌府,还在这一路上连发六道旨意,令李定国加紧北攻,一举攻下开封。

    这不是开玩笑嘛,先不说大西军此时补给线漫长,身后湖广差不多被大西军“搜刮”干净了,十几万大军二千里奔袭,此时的大西军完全可以用“强弩之末”来形容了。

    其实李定国的决策很英明,就该固守商城,哪怕阿济格疯狂强攻城池,那也是一场消耗战,大西军以城墙为凭恃,阿济格想速胜,那根本就不可能。

    只要等到援军赶来,阿济格诸部被反分割、包围,也不是不可能。

    可惜,永历帝朱由榔心性与崇祯雷同,属于“明君”之列。

    典型的志大才疏。

    这话说得或许有欠妥当,但事实上,很多时候,好心,一定会办坏事。

    皇帝亲至前线,可以激励士气,如果是精擅行伍的皇帝,那就更能临机决断指挥大军了。

    可朱由榔打过仗吗?

    虽说在这明末战乱之年,也吃过不少苦,在张献忠率大西军攻入湖南时,朱由榔跟着他爹桂端王朱常瀛颠沛流离,最终父子俩还是被大西军俘了,着实吃过不少苦头。

    可他确实没那军事才能,你说好好地待在岳阳大后方,吃点喝点,哪怕是征些秀女,坐等李定国打完了再说嘛。

    朱由榔偏不好这口,非要学亲历亲为,闻李定国战报之后,他坐不住了,圣驾亲征,大有君王死社稷的豪迈。

    六道圣旨,敦促李定国北攻,这让李定国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

    如果天高皇帝远,那就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可皇帝已经移驾自己身后了,能不听吗?

    不听就是抗旨,要杀头的。

    李定国也不想数年扶明,到了落个不臣恶名,于是勉为其难,出城迎战阿济格了。

    这就是一场灾难,与白文选、马维兴战败被俘截然不同。

    白文选、马维兴是大意被伏战败,说是前后二万大军覆没,可死的人其实是不多的,大部分是四散溃逃,等战争结束,大部分还是能收拢的,而白文选、马维兴不幸被俘,清军已经不如五年前了,那时明军、义军将领被俘,十有被斩首,如今就连以强悍著称的阿济格下意识都不敢轻易杀俘。

    只要战后换回来就是,当然,前提是二人在被俘期间不会降清。

    可李定国眼下却不同,商城西、北两座城门被阿济格、孙可望包围,且敌军正向东门漫延,也就是说,真正可以与外联络的,仅剩南门。

    这个时候出城迎战,既为降低守御实力,稍有不测,那就是城外城内连败。

    当然,李定国也有不妥之处,他自恃有二百象兵,凭以往与清军的作战经验,清骑战马一见大象,大都会原地以蹄刨地、止足不前,那么,以此时城中一万骑兵,就有希望与阿济格主力一战,只要胜得一仗,不但商城之围可解,皇帝想要的攻开封府,未必不是幻想。

    出于这种考虑,李定国定下了迎战之策。

    连夜以骑兵由南门迂回至西门,连夜清理西门封堵,待城楼瞭望骑兵即将到达之时,大开西门,先出象兵惊吓敌骑,然后步军出击全力一战。

    平心而论,这个战术并无毛病,事实上,李定国手中兵力,也只是略逊于阿济格。

    如果以主力决战方式赌上一把,没毛病。

    可李定国欠考虑是,白文选、马维兴两次被敌军设伏击溃,对军心士气有着极大的影响,且不说军中还有不少心向故主孙可望的将士了。

    再则,李定国已经三路求援,而凤阳、庐州离汝宁不远,多等二、三天,待援军到达再用此战术克敌也不晚。

    最后,两军兵力虽然相差无几,可眼前的敌人可不是在两广交战的清兵,眼下的阿济格部骑兵,那可是真正的满入旗骑兵,战术技能、临机应变,都不可同日而语。

 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突如其来的骚乱

    ps:感谢书友“与你漫步人生路”投的月票。

    李定国虽然带兵有方,可他本身就不是正规行伍出身,战术战法,皆是从实战中总结出来的,缺乏大兵团交战的指挥手段、能力。

    双方近十万大军的正面战场,这哪是靠主将吼能指挥得了的?

    而白文选、马维兴等将领的被俘,更是让大西军指挥雪上加霜。

    套用后世一句“名言”,李定国猜中了开头,却猜不中结尾啊!

    此战一开始时,迂回至西门的大西军骑兵,对清军侧翼发起突击,骤然从西门而出的象兵和步军,更是让阿济格手忙脚乱。

    可阿济格的嫡系骑兵,在没有阿济格命令的情况下,凭着本能反应,迅速向两侧散开,然后在短时间内整合,随即对大西军骑兵侧面发起了突袭。

    这样一来,两军骑兵其实脱离了正面战场,在商城城外西南、近五水关河的东岸,缠斗起来,而清骑的马战术尤胜于大西军,大西军虽有先手之利,但随着时间的推进,优势渐渐丧失,反而落入了下风。

    这样一来,李定国的计划就大打了折扣,原本他是想骑兵从侧翼,象兵、步军从正面,两面夹击没有防备的清军,可现实是,骑兵脱离了他的指挥,与敌骑开辟了另一个战场。

    这个时候,如果李定国能认识到战局有变,壮士断腕撤兵回城,那么损失还是可控的,只要主力撤入城中,那局势又会回战前模样,无非是损失些兵力罢了。

    可此时的李定国,已经收不住手了。

    李定国受大西军将士爱戴,誉为“小尉迟”、“万人敌”,就是因为李定国每战必身先士卒,冲锋在前。

    而这种主将冲锋在前的作战模式,在华夏数千年的战争史中是为常态,冷兵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