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有一条仙女裙-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房磊情绪激动,一把打掉他的话筒,声音比对方还要大。

    “你懂什么?你又知道些什么?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就知道站在这里看热闹!”

    “我们知道你虐猫,请问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是又怎么样?”房磊双目蕴泪,声音凄厉得和他虐猫时猫发出的惨叫竟有几分相似,“我虐猫怎么了?这种人吃人的世界,你们有谁管过我的死活?哈,倒是心疼猫!”

    无数双眼睛望着他。

    无数双摄像头对准了他。

    麦克风都亮着灯。

    录音笔都高举在半空。

    房磊情绪失控,啜泣着、抽噎着,但大多数时候是咆哮着,语无伦次控诉着社会的不公。

    这是他读博的第四年了,论文答辩依然没过,还要无限期读下去。

    明明他是专业第一,明明他的实验、论文,比所有人都完成得好,但导师就是不通过。

    一句不通过就能否认他的所有付出。

    他说他知道为什么,因为他的导师还要评职称,需要他这个机器人。

    他写了那么多的学术论文,悉数变成了导师的第一作者署名权,他只配在第二,甚至不配拥有姓名。

    替导师干活996,成天窝在实验室里出不来,连跑趟食堂都嫌他浪费时间。

    导师四处拉活,师兄弟们就拼命给他做。他倒是日进斗金,学生们一个月一人八百块钱,导师还说得像是他们占了天大的便宜。

    房磊出身农村,前些年母亲患癌去世,他安慰自己,没关系,等他毕业了进了大公司,会赚很多钱让父亲享福。

    可是没等到他毕业,父亲也生病了,他连一分钱都拿不出来。

    他想过去打工,但导师威胁他实验室离不开他,要是他一走了之,就永远都别想毕业了。

    今年春天,父亲病故,原因是没钱治,活生生拖死了。

    等他赶回家中,看见空荡荡的房子,枯瘦如柴的老人,才明白虽然时至今日才咽气,但他的父亲早就死去了。

    被生活煎熬死的。

    可笑的是,他连墓地都买不起。

    他匆忙赶回平城,跟导师借钱,导师问:“要多少?”

    他哽咽着说:“一万。”

    “一万?”导师露出惊讶的表情,末了转账两千给他,“多的没有,这点你拿去吧,就当我的一点心意,不用还了。”

    合上门,他听见门里的男人在对妻子说:“真晦气,为这种事找上门来。”

    女人问:“你就借他一万会怎么样?好歹是父亲走了,孩子也挺可怜的。”

    “借?他还得起吗?”

    那一天,房磊慢慢地爬下楼,嚎啕大哭。

    楼道里的光从隙缝里照进来,却照不亮他一片荒芜的世界。

    他买不起墓地,最终把父亲葬在了农村荒凉的山坡上。

    而父亲下葬当天,导师就叫他回研究室干活了。

    记者问:“这是你导师的不公,为什么不跟学校检举揭发?”

    “他们沆瀣一气,说了又有什么用?大环境不都这样吗?会有谁替你撑腰,替你做主?”房磊大哭着,形同疯子,“我还想毕业,有生之年,我只想毕业!”

    农村的父母大多这样教育孩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房磊自小就听从父母教诲,他们没有多少文化,所以眼中只有一条光明大道:读书。

    他嘶吼着:“这么多年,我就是为了等到毕业的那天。要是就这么放弃,那不是白白浪费了这么多年?!”

    “所以你就虐猫。”人群里传来一道清晰的女声。

    众人回头,看见对方挂着《新闻周刊》的工作牌。

    房磊眼里腥红一片,泪光模糊:“猫的命是命,我的就不是吗?我爸的就不是吗?你们心疼猫,为什么没有人心疼我,心疼我爸?全都是假慈悲!你们不过是群道貌岸然的衣冠禽兽!”

    人群一片哗然。

    那道女声又一次响起。

    “你恨的另有其人,为什么拿无辜的生命发泄?”

    “因为我惹不起!惹不起行了吧?!”

    “那你的行为,和你憎恨的人又有什么区别?世人趋炎附势,攀高踩低,你不也是?对职权高的人逆来顺受,对弱小无辜的生命就肆意凌虐。”

    赵又锦静静地望着他。

    “归根结底,你和他们都是一种人。”

    ――

    那一天离开现场时,赵又锦和冯园园是坐公交车回公司的,一路沉默。

    冯园园小声问:“他以后会怎么样?”

    赵又锦答:“我也不知道。”

    “可恨的同时,其实也很可怜。”

    “大概应了那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吧。”

    天依然阴沉,但等到明日太阳升起,还会有温热的光照耀大地。

    赵又锦侧头摸摸冯园园被风吹乱的头发,“今天的报道就交给你了。”

    冯园园原本还在为别人的命运感伤,当下一惊,决定收心,还是同情同情自己吧。

    注意!!以后可能找不到了:换域名了c…l…e…w…x…x。卡姆(去掉…)。第一发,布还得是醋;溜;儿

 第四十六章(一头小鹿。。。)

    第四十六章

    后来的事情; 赵又锦交由冯园园去做了。

    据冯园园的可靠线报,房磊辍学在家后,饱受折磨。

    小区里的人都知道了他虐猫的事; 隔三差五往他门上砸鸡蛋; 还有人泼油漆,在墙上写大字诅咒他。

    人性是矛盾的,看他虐猫时; 赵又锦巴不得天道好轮回; 最好和他折磨猫时一样; 有人以牙还牙,用同样的方式折磨他。

    可真到了这一日; 又觉得他可怜。

    整件事给赵又锦带来不小影响; 做梦都是他虐猫的画面。为了尽早从阴影里抽离出来; 她再也不接触与房磊有关的任何事。

    倒是抽空把u盘还给了陈亦行; 郑重地感谢他。

    陈亦行接过小小的金属片,“都结束了?”

    “结束了。”

    他倚在门边看着她; 懒洋洋说:“赵记者本事不小啊,一篇报道就能引起这么大轰动。”

    楼道的灯亮着,像黄昏时残存的霞光,照得人朦朦胧胧,不甚清晰。

    但他琥珀色眼珠里却有清晰可见的亮光。

    赵又锦心跳漏了一拍; 不自在地摸摸鼻尖:“你看了那篇报道?”

    “没看。”他一脸自己是大忙人,没空看社会新闻的表情。

    “哦……”说不上为什么; 赵又锦有点失落,“那你怎么知道?”

    “闹得这么大; 想不知道都难。”

    “还是陈老板的技术强,要不是你的设备支持; 我也没办法拿到一手资料。”她恭维道。

    陈亦行似笑非笑望着她,“赵又锦,你很闲?大晚上非得站在家门口跟我商业互吹?”

    “……是真心诚意的感谢!”

    赵又锦涨得满脸通红,暗搓搓念了句“吕洞宾又被咬了”,回家,关门,一气呵成。

    看着那扇紧闭的大门,陈亦行轻哂,也回到家里,随手将u盘扔进抽屉,再踱步回到书房。

    电脑亮着,界面还停留在某篇新闻报道上。

    嘴上说着没看,其实看了不止一遍。

    他早就知道那个小记者表面温吞胆小,其实心很大。给于晚照写的采访稿,后来跟他做的专访,都让他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赵又锦。

    只是,眼前这篇更甚。

    带上了主观情绪,她整个人都变得鲜活起来。

    大胆的措辞,深刻的剖析,一字一句都掷地有声。

    陈亦行坐下来,目光落在那篇新闻稿上,半晌没动,唇角却是一弯。

    ――

    临近圣诞,赵又锦回了趟学校。

    宿舍里的人在商量圣诞晚会的事,她是最晚到的,一进门,就被分派了任务。

    “又锦,你知道院里要办晚会的事吧?”老大问。

    赵又锦点头,“看群里的通知了。”

    老二说:“要求每个班都要出节目,这实习的节骨眼上,可真是要了老命了。”

    老三是班长,一锤定音:“时间太短了,所以我和大家合计了下,咱们班就搞个大合唱。平常大家自己忙自己的,空闲时间学歌,最后集合,排练个两遍就行。”

    老四是赵又锦本人,笑起来:“我看行。”

    “光咱们觉得行,别人也觉得行啊。”老三唉声叹气,“我跟辅导员说了,但她说好几个班都是出的合唱表演,让我们想个法子,别干巴巴地唱,得有自己的特色。”

    老大插嘴:“所以我出了个主意,找几个人来角色扮演驯鹿和圣诞老人,在台上跳舞。”

    赵又锦有种不祥的预感。

    下一秒,三双眼睛直勾勾盯着她。

    赵又锦连忙摆手:“我不行,我四肢不协调,真不能跳舞!”

    老大说:“嗨,不要你跳多好,就穿上人偶衣服,搁那儿摇摆就行!”

    老二点头:“主要这主意是咱们寝室提出来的,少不了自己出个人去跳,不然同学们得有闲话了。”

    老三笑眯眯说:“我们四个人里,就你不住校,平常什么任务咱们都替你做了,该签到也帮你蒙混过关,关键时刻你是不是得好好回报一下?”

    话已至此,赵又锦明白过来,其实她们不过是走个过场,事情早就定下来。

    她也不便推辞,只再三确定:“真的只用穿上玩偶衣服,在台上招招手就行?”

    老三胸有成竹说:“对,就这么简单,你不会拒绝吧?”

    赵又锦能说什么呢?当然只能点头答应了。

    宿舍四人,大学四年相处下来,其实关系还不错。

    只是赵又锦是本地人,舅舅舅妈家离平城大学也很近,所以她时常归家。

    再加上她是专业第一,很多时候都是独一份,比如拿国家奖学金,再比如参加职业比赛,老师钦点之下,其他人难以望其项背。

    自然而然的,三个外地室友关系会更亲密。

    赵又锦并不太在意这些,她人温顺,即便心中有自己的想法,小事上也多从众,所以也不曾和大家有过争执。

    唯一一次不愉快,是在这次实习前。

    当时室友们都联系上心仪的单位了,问起赵又锦来,她说自己迟迟没定。

    好点的单位需要关系,不太好的,她自己不想去。

    高不成低不就的,这事拖到了最后,只能仓促地选择了一家地方日报。

    结果去办公室交实习单子时,书记一句话解决了这件事。

    他说有能力的人不能去小地方,无法施展抱负。

    一通电话,喜从天降,赵又锦拿到了《新闻周刊》的实习名额。

    偏偏事情太赶,她一整个中午都忙着联系《新闻周刊》,提交资料,等到下午实习名单公布后,回到宿舍,才发现众人看她的目光有异。

    后来出门,发现忘拿一卡通了,她匆忙返回寝室,在大门外听见了她们的对话。

    “没看出来啊,居然这么虚伪。”

    “问她去哪实习,还藏着掖着,说没定下来,生怕谁抢了她的实习名额似的。”

    “是挺伤人的,大家好歹一个屋檐下住了四年,还防贼似的。”

    赵又锦本想推门解释,将事情始末讲清楚。

    不料谈话的方向忽然奔远。

    “哎哎,她爸不是在美国当医生吗?我早就想说了,明明她什么干部也没当,学院有啥好事都落她头上,我猜她爸肯定花了大钱给她打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