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01铁血中华-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各地法纪司改为法院,在法院内部成立检察院,东北初步实现了立法、司法、行政的分离。
七月底,美国公使馆商务参赞约翰,带着一百多名美国工商界人士来东北考察投资,随船一起来的,还有美国政府赠送给忠义军的五百吨柴油,和三百台内燃机。
约翰给林重带来了康格公使热情洋溢的信件,康格在信中表示,如果忠义军有需要,尽管跟美方提,美国支持忠义军取代满清政府。
列强绝不希望中国崛起,软弱的满清朝廷才合他们胃口,但美国自有考虑,他们的门户开放政策得到列强冷遇,在中国根本插不进来。
反而在东北,因为林重采取开放的经济政策,美国才得以能进来投资赚钱,施展影响力。
忠义军军政府与美国洛克菲勒公司合作开发的辽河油田,已经在盘蛇驿打下了第一口钻井。与卡内基钢铁合作建设的鞍钢,已经开始建设厂房。
与摩根财团签署协议、建设的六座大型发电厂,位置已经选择好,与德国合资建设的沈阳兵工厂,已经开始奠基。
一百多名美国工商界人士在各地参观,然后与忠义军军政府签署了一系列投资协议,涉及工矿、化工、机械制造、农产品等诸多领域,初步投资额达十亿美金。
福特汽车公司就在其中,在林重建议下,他们成立的汽车制造厂将生产卡车,忠义军承诺批量采购。
第204章 北洋军要生产钢铁战车
美国工商界人士刚刚离开,虞洽卿率领几十名上海工商界人士来到东北,他们从旅顺上岸,来到沈阳,李平书、朱葆三、王一亭等人都来了。
林重热情欢迎他们,并对众人对忠义军的捐赠和帮助表示感谢,他们考察了一圈后,也跟军政府签署了一系列投资贸易协议。
得到林重的支持,虞洽卿联合几个朋友,在沈阳成立了上海银行。林重同时邀请虞洽卿出任军政府财经顾问。
他们来参观的时候,荣氏兄弟投资的建材石料厂,和几个砖瓦厂已经开始赚钱了。因为东北民众纷纷建房,军政府交通部也在各地热火朝天地组织修路。
八月中旬,经德国军方牵线,德国道依茨发动机厂,在辽阳奠基,建设其在德国以外的第一家分厂。
美德不像英法,在中国有巨大的经济利益,相比美国人在乎钱,德国更在乎忠义军在远东对俄国的牵制。
德国认为,忠义军取得胜利,将有助于德国在中国的影响力增长,以及国家安全。
两国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对忠义军的支持。
有煤有铁有石油,就有重工业,沈阳与鞍山、营口这个区域,不长时间,厂房林立,建筑工人如蚂蚁一样,不少黑龙江人都坐火车来这里做工。
东北本地富人也纷纷投资兴业,整个东北上下,呈现出一派和平繁荣景象。
九月初,东北成立了三所大学,东北医科大学有中医系和西医系,中医系有戚封、楚河等著名中医,西医系的建设,则是美国承诺派遣医生,美方还要在沈阳成立一座西医医院。
东北大学则有多个学院,比如农学院、工学院、冶金学院、管理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等等。
第三所大学是东北石油学院,校址设在营口,教师从洛克菲勒公司的工程师中聘请,开始的时候,教师估计多是兼职。
九月初,林重在沈阳召开“建设东北”的民事工作会议,会议持续三天,对民事工作的多个领域进行规划,落实计划,督促实施。
然后他坐火车北上,下部队调研。
铁路这个时候就起到经济大动脉的作用了,黑龙江的农产品可以源源不断向南边输送,等以后大庆油田开发,铁路就会更热闹繁忙。
对军事的作用同样不可低估,如果黑龙江有事,沈阳的部队可以迅速北上支援。
林重这次下部队,给各部队带来了新的训练课题内容。
一是枪械保养,鼓励战士们在射击训练之余,拆解枪械,进行清洁保养。
鼓励各连进行一些步枪拆解组装比赛,既可以增加娱乐内容,也可以让战士们了解步枪的结构和原理,鼓励排里成立军械组,能自己维修枪械。
第二项课题就是步炮协同。
步炮协同在现代陆军是一个必须掌握的课题,忠义军已经到了需要掌握这个本领、进行这项训练的时候了。
弹幕徐进,在最后一颗炮弹炸响的硝烟散去后,冲锋部队的刺刀即顶在防御方的胸膛,这需要精良的装备和严格的训练。
第三项内容是推行绑腿。
用布条缠住小腿,不仅显得精干利落,更可以减少小腿的淤血,有利于快速消除长跑后的疲劳。
“部队刚刚组建被服厂,马上就会把绑腿发下来。”在黑龙江,林重召集军官们开会时说道。
林重在黑龙江,从东到西调研了各部队,这里主要防御俄国人,但俄国人很老实,郝大炮会后对林重道,“司令,把我调走吧,这些太闷了。”
“郝哥,俄国人为什么老实?因为我们部队强大,如果我们部队懈怠,不训练,这里没有驻军,你看俄国人老实不?黑龙江需要大将坐镇,你不在这里,我们在南边打仗能安心吗?”
“可是,去推翻朝廷多热闹啊,让王四过来吧。”郝大炮嘟囔道。
“一年时间,如果你部队训练的出色,民兵训练的好,各个阵地也修建的牢固,兵力部署合理有效,我就考虑换换人。”
“真的?那好。”郝大炮拍胸脯道。
当天晚饭,林重在郝大炮家里吃的,郝大炮的妻子李氏,是柳河大户人家小姐,已经给郝大炮生了个儿子。
“司令,啥时候和小袁办婚礼啊?”李氏笑道。
林重抱着郝小炮玩耍,笑道,“快了,到时候肯定提前通知你们。对了,郝哥,你帮冯德麟他们骑兵成家了吗?”
“组织了几场相亲,用土地作为聘礼,还能找不到媳妇?那帮土匪开始时候军纪差些,被我砍了几个。”郝大炮道。
“嗯,到什么时候,军纪都必须严格。”
翌日,林重去看了骑兵旅,他到营房时候,汤大虎团里的战士们正在刷马。
这个时代,通信还是战马靠谱,就是突袭,骑兵也很有作用,因为他们比战车灵活,骑兵旅最近奉命新招了一个营。
林重在骑兵旅呆了两天,和战士们聊天,然后和军官们一起研究训练课程。
冯德麟等人都是土匪出身,只有经验,肯定不考虑理论方面,林重对骑兵也不熟悉,但他通过研究,了解,可以帮助制定训练课程。
“诸位兄弟,你们要积极训练,明年我们进攻京师,还需要你们出战呢。”在最后的总结会议上,林重说道。
“司令放心,保证出战时候,个个都是精兵。”冯德麟拍胸脯保证道。
大家一起研究的骑兵训练课程包括,乘骑、乘马卧倒射击、马后上鞍、马上射击、马上劈刀、马上投弹,以及乘马越障、冲锋队列、包围队列和掩护队列等战术。
九月末,忠义军成立了装甲部队,司令员蔡锷,装甲部队拥有战车三百辆,分为三个团,每团两个营,每个营五十辆战车。
除了作战人员,还有维修技工,辎重补充人员,共四千人。
林重在装甲部队呆了半个月,一面培训上课,一面跟官兵们研究总结各种战术,这天,人在北京的瘸狼来信儿,北洋军要生产钢铁战车了。
【作者题外话】:诸君,还有票否?多多拜谢……
第205章 猛回头与警世钟
这一世,虽然陈天华未曾留学日本,未曾与黄兴、宋教仁结识,未曾创立华兴会,虽然大量的军中与民政事务都压到了他的肩上,但《猛回头》与《警世钟》依然出现了。
《中华民族报》是忠义军军政府出版的报纸,晚清著名报人彭翼仲来到东北后,林重得知他的办报经验,当即请他担任《中华民族报》的总编。
彭翼仲,名诒孙,字翼仲,祖籍江苏长洲县,却在北京长大。他出身于世代清华的诗礼簪缨之家,彭翼仲的祖父彭蕴章,官至咸丰朝的武英殿大学士和军机大臣领班,他的伯父彭祖贤官至湖北巡抚,署湖广总督,都是显宦。
彭翼仲曾经下过七次考场,始终没有得到过多大的功名,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期间,他生活无着,被迫流落在社会底层,因而对下层人民的生活有更多的了解,同情他们的疾苦。
由于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期间,他受到过洋兵的欺侮,深受国破家亡之痛,在联军撤退以后,即决心以办报来唤起民众。
彭翼仲先后办过三种报纸,《启蒙画报》、《京话日报》和《中华报》,这些报纸散发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倡导爱国反帝,可以想见,当然办不下去,屡被查封,于是彭翼仲来到了东北。
《中华民族报》是林重想的名字,是周报,已经出过两期,林重一直在下部队,还没看过,他刚刚由山海关回到沈阳,正好第三期报纸出版,袁璇祯给他送来。
这期报纸的头版头条就是《警世钟》。
“长梦千年何日醒,睡乡谁遣警钟鸣?
腥风血雨难为我,好个江山忍送人!
万丈风潮人,腥羶满地血如糜;
一腔无限同舟痛,献与同胞侧耳听……”
《警世钟》用七言诗句开头,第三期报纸刊登了一部分,报纸说明这是黑龙江省长陈天华的作品,全文23000字,计划用四期报纸刊登完毕。
《猛回头》刊登在上一期报纸上,
“大地沉沦几百秋,烽烟滚滚血横流。伤心细数当时事,同种何人雪耻仇bai?我家中华灭后二百余年,一个亡国民是也……”
林重看了报纸,想到陈天华的命运因为自己而改变,这一世,他事务缠身,不用愤激于世而蹈海殉国了。
呵呵,林重想起陈天华刚刚来到忠义军时候,还可以看到激情壮志与热血年轻人的偏激,但越来越多的事务,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
务实的工作一件件摆在那里,由不得他继续做一个理想主义者,必须务实起来,实践工作改变了陈省长,但诗言志,这两部作品还是问世了。
这是令人震惊的反帝革命宣言,是宣传革命的号角和警钟,此时出现刚刚好。《中华民族报》通过南北方越来越活跃的贸易商船,已经流传到上海了。
林重看完报纸后,问袁璇祯最近有什么事情。
袁璇祯自林重醒来,便不愿意离开他的身边了,正好林重事务繁多,需要一个助手,尤其需要一个人帮他写信函公文。
所以,她就做了林重的机要秘书,司令部秘书局下设文书、机要、监察、行政、外事五科,由袁璇祯担任局长,有苏会忱、钱瑛、王永江等二十多名职员辅助她工作。
“这是总理送来的《东三省政事五年规划》,里边遵照您的吩咐,特意在农业部成立了大豆农垦科……”
袁璇祯汇报完,又道,“铁路经营公司的盖奥尔基来沈阳了,要见您,还有一位蔡元培先生来了,拿着虞洽卿先生的信件,前来拜访。”
“哦?先请蔡先生面谈,然后再见老毛子。”林重当即吩咐道。
1892年、光绪十八年,蔡元培25岁时,经殿试中进士,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后来辞职,在上海创办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