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901铁血中华-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从今早开始,北洋军已经向营地两边挖掘延伸沟壕了。

    袁世凯等人都在,但段祺瑞没有介绍,看着姜虎子,他惊讶问道,“为什么不能挖战壕?”

    “你们挖了战壕,我们的战车怎么出去呀?”姜虎子用理所当然的语气质问道。

    “阁下的意思是,因为你们的战车要出来,我们就不能挖战壕?”冯国璋气愤道。

    姜虎子点点头,道,“对呀。”

    “那我们要是挖呢?”冯国璋又问。

    姜虎子双手一摊,为难道,“那就是逼着我们打你们了。”

    袁世凯待人一向以宽宏著称,那是因为他总是居于上位者的地位,对下属朋友所以宽宏,对满清亲贵他比较恭敬,但心里却是瞧不起那些草包的,在心理上,他依然是优势的一方。

    但对于刚刚歼灭他第二镇,又敲诈了他五百万两白银的忠义军土匪来说,他没法宽容,昨天的气愤刚刚平息,现在忠义军居然又来提如此无礼的要求!

    世上还有这么蛮横的事情嘛?敌对的双方,一方要挖战壕防守,居然都不可以。

    第二镇的协统雷震春、标统王占元、卢永祥等人,个个都是好样的,都是他用全部心血栽培的,结果被忠义军悍匪一战葬送。

    想起这些,老袁的火腾地一下,又上来了,他喘着粗气,伸出肥短的手指,指着姜虎子喝骂道,“小王八羔子,你不怕老子毙了你?”

    姜虎子看看老袁,也不认得他是谁,嘿嘿笑道,“老王八蛋,毙了老子,你们全得陪葬!”说完,举起右臂挥了挥。

    后边的战车随即摆出作战队形,从城门洞里又出来几十辆,左右散开,试图对北洋军做出半包围态势。

    在战车后边,络绎不绝的忠义军士兵从城门中出来。

    段祺瑞对姜虎子沉声道,“姜旅长,你们未免太霸道了吧?”

    “没办法,一向就是这么霸道。”姜虎子大嘴一撇,道。

    徐世昌杨士琦彼此看看,对袁世凯摇摇头,冯国璋欲待说话,被段祺瑞拦住,段祺瑞道,“姜旅长先回去,我们研究研究。”

    姜虎子点点头,走几步回头道,“记住把挖好的坑填回去。”说完上马就走。

    “老子入他娘的!这也太跋扈了!我活了半辈子,还没被人这么欺负过那!”袁世凯满脸通红,显然真的怒了。

    杨士琦劝道,“大帅,这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忠义军败了,可以退回长白山占山为王,我们不能跟他们硬拼呢,至少现在不行。”

    “是啊,他们是烂砖瓦,我们是贵瓷器,林重又不在这里,我们何必和这些粗人一般见识呢。”徐世昌劝道。

    段祺瑞也劝,冯国璋叹气一声,也觉得不能和忠义军打。

    袁世凯又何尝不明白,没了部队,他在朝廷还能说话吗?在洋人那里还有地位吗?现在这四镇部队就是他立身之基,和忠义军拼个你死我活太不值当了。

    “可是,这也太欺负人了!”袁世凯看着张怀芝的遗体,长叹一声道。

    “先忍一步,等我们也有了战车,有了重炮,新账老账一起算,忠义军如此跋扈,总有他们吃瘪的那天。”徐世昌道。

    于是,北洋军忍了,将新挖的堑壕填平,并撤退二十里扎营,但转而在后方的卢龙、迁安和滦州等县,寻地形开挖战壕,以备将来。

 第208章 你们不生产战车比较好

    英法贷款的一千八百万两银钱和军火到了,但他们却直接给了袁世凯。

    因为列强都看到了满清朝廷的即将崩溃,而要继续维持他们在中国的超然地位和特权,袁世凯是最适合的利益代言人。

    首先袁世凯能立住脚,只要给与支持,从威望和实力上看,是取代清廷的最佳人选。

    其次,袁世凯对英法等国,态度良好且崇慕,向往而亲近,如果和蛮横的忠义军一比,就好的不能再好了。

    这也是袁世凯能练出五镇军兵的原因,总能找到洋钱。以前是英日支持,日本被忠义军打残后,换成英法支持他。

    其实,以前德国也是支持他的,但现在德国转而支持忠义军了。

    满清亲贵因此嫉恨他,要杀了他,但慈禧不同意,一方面是老袁对朝廷还是忠诚的,杀了他,也许朝廷更撑不下去了。

    另一方面,英国人都不会同意。

    洋人最大,而洋人中,英国人又最大,袁世凯和英国公使萨道义的私人感情非常好。

    但这笔钱对清廷也非常关键,虽然大厦即将倾倒,但总要再扑腾一下嘛,载洵回京后便吵着要再练兵,这次要全是满人的旗兵。

    慈禧要给洋人当奴才,但主子们不愿意要她了,要换个奴才,不,说奴才有点过了,要换个合作方,于是,资金和物资支持都给了袁世凯。

    庆亲王奕劻居中协调,最后慈禧出面,袁世凯拿出了四百万两给奕劻,奕劻过手后,到载洵手里,变成了二百万两。

    于是,载洵开始练兵,袁世凯也开始重建第二镇,以及生产钢铁战车。

    忠义军的战车被记者拍了照片,由履带很容易想到拖拉机,发动机嘛,从汽车也能想到内燃机,到1905年7月份,世界多国开始研制生产坦克。

    只不过忠义军与德美两国的战车,都是两台内燃机驱动,其他国家自己研究的战车,都是一台内燃机。

    北洋兵工厂即将生产的,就是英国技术的、一台内燃机驱动的战车。

    那次受辱三个月后,第二镇的官兵招募完毕,正在训练,而北洋的兵工厂也要生产战车了。

    袁世凯不是一定要和忠义军拼个你死我活,但政治权力和话语权来源于军事实力,很显然,即使忠义军林重同意让袁担任总统,如果自身没有实力,这个总统也当不稳当。

    再说,老袁不服输,即使北洋与忠义军合作了,不但政治上要压着他们,军事上也必须压着他们。

    他那个准女婿不是善茬,他这个老泰山也不是好惹的。

    可是,北洋军即将生产战车的消息,被瘸狼的情报部探查到了,回报给人在山海关的林重。

    林重得知情况后,决定提前开战,回去沈阳做了一系列部署,林重带兵又来到了山海关。

    三天后,黑龙江的冯德麟骑兵旅抵达,所有参战部队都到了。

    林重便约见段祺瑞和冯国璋。

    自从林重在沈阳对徐世昌、杨士琦提出,支持袁世凯担任总统后,七月份,双方进行了第一次细节谈判,是徐世昌来山海关,与蔡锷谈的。

    忠义军方面提出的是袁任总统,林重负责军事,但北洋方面军政都要抓。第一次谈判等于双方谈了各自的诉求,但没有达成任何一致意见。

    第三镇与第四镇的大营,距离山海关二十里,而北洋第五镇和第六镇,一个在卢龙,一个在迁安,算是第二道防线,距离山海关不到百里。

    段冯二人来了,林重出城迎接,段祺瑞介绍冯国璋,两人敬礼后,林重笑道,“到今天,北洋三杰我算都见到了,芝泉兄,华甫兄,请。”

    山海关的清兵和县令都已经被赶走,林重在县衙大堂招待二人,不远处的兵营内,蔡锷正带着各旅、团长制定作战计划。

    与冯巩的曾祖闲聊几句后,林重道,“听说北洋军要生产战车?”

    段冯二人互相看看,段祺瑞道,“司令听谁说的,我们不知道啊。”

    “两位老兄,我认为北洋军不生产战车比较好。”林重说完,段冯二人不说话,看着他。

    林重继续道,“你们生产战车,将来如果我们之间爆发战争,你们依然会输,但战争会更残酷,死的人会更多,都是中国人,多可惜啊。

    你们不生产战车,我们之间可能就不会交手,推翻满清,实现和平的政权交接,袁公担任总统,不是更好?”

    这话说的语重心长,仿佛是为北洋军考虑,可是一开始,就将北洋放到了一个弱势地位上,冯国璋现在明白那个姜虎子为什么那么混蛋嚣张了,感情忠义军都他娘的一个几把味。

    他想说话,可是一时间,感觉事情荒谬至极,居然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只是想到,这林重不是精神病吧?

    段祺瑞一样气闷,世上哪有这样的人那?

    他看看林重,耐着性子问道,“林司令,为什么我们之间爆发战争,我们一定会输?你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吗?”

    “这有什么好解释的?难道你们认为你们能打过忠义军吗?”林重惊讶道。

    这惊讶的表情太气人了,仿佛北洋军打不过忠义军,是世间的普遍真理,人人都应该知道一样,而段冯二人居然不知道这件事,实在稀奇。

    冯国璋忍着怒气道,“生产战车是我们的权利,不需要别人指手画脚!”

    林重当即道,“人无我有,我有,必须别人不能有!如果北洋军生产战车,那我们会发起攻击!”

    上次姜虎子就是这样,你要挖战壕,我们就攻击。

    段祺瑞涵养再好,也控制不住了,当即道,“既然这样,那恐怕战争要爆发了。”

    “林司令,你们之前已经欺负过我们一次了,当时我们忍了,但没想到你们得寸进尺到这个程度!

    未见你之前,我从未想到,世间居然有这么欺负人的事情,而你居然把这么荒谬的提议,说的这么光明正大?你还能再无耻点吗?”

    冯国璋满脸怒容,说完,霍地起身就要往外走,林重道,“这都是为了少死人嘛。”

    去你娘的!段祺瑞心里骂道,跟冯国璋黑着脸离开了。

    二人气呼呼回到大营,没法沟通了,赶紧打电报给袁世凯,同时派人通知卢龙的曹锟第五镇,迁安的王世珍第六镇,准备作战。

    而第三镇和第四镇则迅速后退,因为卢龙和迁安那里已经修建了几重的堑壕工事,只为对付忠义军的战车。

    为了这一天,北洋军早准备好了几种应对方案。

 第209章 朝廷放挺了

    1870年,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后又兼任北洋大臣,需要经常在天津处理洋务和外交事宜,因此常驻天津,在三岔河口附近的三口通商衙门办公。

    因为洋务繁忙,清廷制定了直隶总督在保定、天津两地办公的制度,直隶总督大部分时间在天津办公,冬天封冻后才回保定。

    就这样,直隶总督的总督府仍在保定,到天津的办公场所被称为总督行台。

    到袁世凯时候,他身上的职衔太多了,天津、保定、北京都有他的办公衙门,1905年10月初,老袁来到天津的总督行台衙门,倒不是办公,而是为了避嫌疑。

    他离京几天后,英国公使萨道义、法国公使谢尔利,便分别代表自己国家政府,向大清外务大臣、首席军机大臣、庆亲王奕劻表达了他们对中国事务的关切。

    他们希望满清政府能够考虑中国人民的呼声,做出顺应时代发展的举措,结束封建专制,将权力交给袁世凯,以期建立民主之中华。

    两国政府做这样表态的时候,作为大清的‘忠臣’,袁世凯留在京师,就不妥当了,他必须当作不知道此事,不然,岂非要马上进宫谢罪?

    所以,提前几天来到了天津。

    局势已经越来越清晰了,忠义军占据山海关,就是为了进攻京师,一旦东北的内政理顺完毕,忠义军就会动手。

    而双方第一次谈判的情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