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901铁血中华-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炮击,都带走无数性命。

    哒哒哒哒……重机枪毫不吝惜,泼水一样泼洒着子弹,高速弹头横着扫过一条线,无数北洋军士兵瞬间被射中。

    枪炮撕扯开他们的身体,鲜血乱溅,血肉横飞,在铺天盖地的炮火、如密集雨幕一般的子弹面前,突围是徒劳的。

    仅有东北方的空隙大了点,但曹锟要跑出去时候,被冯德麟的骑兵一顿突突、砍杀,又不得不退回来。

    战斗爆发的惨烈、突然、凶猛,不到十分钟时间,试图突围的北洋军大量死伤,不得不后退。

    忠义军没有追击,甚至还后撤了一点,在他们包围圈里,北洋军士兵汩汩淌出的鲜血,染红了刚刚枯黄的草地。

    1905年10月16日下午,忠义军150辆战车,以及两万步兵,三千多骑兵,将北洋两个镇,包围在杨团堡四周二十几平方公里的区域内。

 第213章 如遭雷击、天旋地转

    北洋众人看明白了局势,袁世凯的政治优势、政坛影响力的确是忠义军不具备的,林重打下京师容易,如果老袁不配合,还真有点难办。

    所以,林重需要跟袁世凯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小代价,将满清将政权平稳过渡过来,各地督抚也会认同,这次改朝换代才会流血最少。

    但北洋看明白了这点,定下了保存实力、不与忠义军作战的策略,旁观忠义军进攻京师,林重能怎么办?坐江山当皇帝?那不扯淡嘛?

    可是,别看忠义军抗击沙俄获得了底层民众的民心,但各地总督、巡抚,官僚地主阶级是不认这个的,他们不可能接受忠义军当政,政治名望这个东西,林重不具备。

    只要他入京推翻满清朝廷,各地当即会冒出无数军阀,他们打着忠心朝廷的旗号,怀着各自的心眼,其实是割据地方。

    那中国可就乱套了,林重就必须得一个省一个省地打过去,中国会陷入内战,战火频扔。

    满清再不济,它是实质上的全国政权,是西藏、外蒙都必须承认的朝廷,虽然民不聊生,殖民地遍布,但这个国家还是统一的。

    也就是说,林重如果不想内乱、内战,必须和袁世凯合作。

    可是,袁世凯已经采取了旁观的态度,宁愿暂时不生产战车,也不跟忠义军动手,忠义军还没法去进攻北洋四镇。

    他们在卢龙和迁安两县之间,已经挖了几个月的堑壕工事,忠义军的侦察兵已经到处转圈去看了,阵地修的固若金汤,还布置了重炮。

    所以,必须将北洋军调动出来,为此,忠义军舍出了名声,派士兵去偷去抢老百姓,故意做出纪律败坏、乌合之众的样子。

    而在那之前,蒋百里与段芝贵进行兵棋推演时,故意布下烟雾弹,反复强调己方五万部队,和一百辆战车,段祺瑞曹锟等人的侦察兵,也确认了这个数字。

    北洋的侦察兵,只是从里圈观察忠义军行军,不可能到外边去,事实上,如果他们真的去外边侦察,也定会被抓捕。

    因为忠义军两翼行军的外边,还有战车在隐藏行军呢。

    蔡锷的右翼战车多,有200辆,所以纪律必须表现的更坏一些,吸引敌人来攻击。

    忠义军一番布置,终于见效了,说到底是北洋还有野心。

    老袁手握几万精兵,不甘心接受和忠义军合作,而是想借着忠义军威逼朝廷的时机,实现自己的野心,他可认为自己不止有政治优势,还有军事优势的。

    仅仅从冯国璋段祺瑞他们来说,忠义军太跋扈嚣张,有机会教训他们一下,也是好的。

    所以,北洋军在确认左右两翼的战车都过去后,要歼灭后边纪律败坏、松散的忠义军步兵,所以,冯国璋和曹锟被围住了。

    10月16日接近傍晚时候,迁安西北的菜园镇,警戒西去忠义军战车的段祺瑞,接到西边回来的侦察兵汇报,蔡锷率领的五十辆战车向东折回来了。

    “这么快?”段祺瑞惊讶道,他以为至少要明天,蔡锷才能率军回来。

    “四镇,五镇有消息吗?”段祺瑞问参谋。

    参谋回道,“还没有,约定是傍晚回来。”

    “迅速派侦察兵通知他们回去。”段祺瑞下令后,组织部队防御。

    今天一天,第三镇已经在菜园镇这里,构筑了简易的火炮阵地,挖掘战壕,路上也都扔了不少石头做障碍物。

    但仅仅一刻钟后,他再次接到西边回来的侦察兵汇报,忠义军战车向着迁安方向去了。

    “要包抄我们后路?”段祺瑞想到此,感觉有点不妙了,蔡锷率军回来,如果不是救援他们己方的部队,而是包抄自己,那么……四镇五镇也许危险了!

    他赶紧命令部队后撤,第三镇还是先撤回到卢龙和迁安之间的阵地吧,撤退时,他再次派人去通知四镇和五镇。

    段祺瑞判断准确,行动果断迅速,忠义军的包抄只是抓着他一点尾巴,消灭了二百多人,第三镇大部队安然回到迁安县城边上的工事里。

    蔡锷没有进攻,而是后撤到安全距离,此时他已经接到了六旅长李大壮的报告,成功将北洋第四镇、第五镇包围。

    跟着蔡锷走的是十三旅,执行包围行动的是六旅、九旅和骑兵旅,以及三个营的装甲部队,六旅长李大壮被任命为总指挥。

    蔡锷安排十三旅旅长张凤来,负责与迁安当面的段祺瑞对峙,他趁夜色赶去了杨团堡。

    和包围沈阳日军一样,忠义军在包围圈前面点起了一堆堆篝火,火堆点亮了夜空,让敌人无法趁黑夜突围。

    不过,他距离杨团堡还有十多里地,就听到了那边传来炒豆般的枪声。

    走近一问,刚才北洋军试图突围,已经被击退。

    蔡锷召集会议,询问了经过后,第一时间跟政宣部长王文及道,“老王,明天你亲自带政宣部的工作人员过去,向来路上我们偷抢的乡亲们道歉赔偿,并解释清楚事情缘由。”

    王文及是第一批投奔忠义军的读书人,加入部队三年了。

    他一直担任陈天华的副手,陈天华转任黑龙江省长后,他接任政宣部长,当即笑道,“参谋长放心吧,肯定一家家解释清楚,不让老乡们误会忠义军是土匪。”

    当晚,北洋军突围三次,均被击败。

    翌日,蔡锷看了整个战场的情况,派人进去跟冯国璋、曹锟说,包围圈固若金汤,不要突围了,徒增死伤,还让人给他们送去了一些粮食。

    稀粥度日,慢慢就没有了力气,而在力气失去之前,肯定弹药就用尽了,第四镇第五镇的情况,肯定不会带多少弹药的,此行狙击忠义军步兵,他们为了速度,一门火炮都没带。

    然后蔡锷让骑兵旅旅长冯德麟,率部队赶去京师,帮助左翼的林司令,这里的战局,已经不会有什么意外了。

    10月17日晨,段祺瑞、王世珍接到了四镇五镇被包围的消息,当即有如遭了雷击一般,虽然此前已经猜测到了不妙,可没想到这么严峻。

    二人赶紧给袁世凯去电报。

    可怜袁世凯昨天刚刚进京,去军机处汇报部队在迁安附近,与忠义军激战,睡了一觉后,就接到两个镇被包围的噩耗。

    副官李云虎送来电报,袁世凯看到那些字,愣怔一下,揉揉眼睛再看,然后就感觉天昏地暗,天旋地转,如果不是李云虎扶了一把,一定会摔倒在地。

    【作者题外话】:祝大家元宵节快乐!今天五章……顺便求张票,拜谢诸君

 第214章 给自己找了个要命的女婿

    等袁世凯安定下来,他第一念头居然是想到自己的寿命。

    就他所知,袁家男人都不满花甲而死。他的曾祖父袁耀东刚活到40岁就死了,叔祖父袁甲三活了57岁,袁世凯的亲生父亲袁保中终年51岁。

    过继以后的父亲袁保庆终年只有49岁,堂叔袁保恒只活了52岁。活着的袁家人对去世的先祖寿命进行一番统计后,得出袁家男人生命最大极限为57岁的结论。

    袁世凯今年已经46岁了,已经活了大半辈子,可以说北洋军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第二镇被歼,现在四镇五镇被包围,他五分之三的心血就要葬送了。

    他的心都要碎了,使他心碎的那个人,就是他的准女婿。

    袁世凯让李云虎去召集人开会,自己伏在书房的书案上,陷入深深的痛苦和绝望之中。

    此时,袁璇祯和蒋百里也接到了电报,蒋百里大喜,袁璇祯却有些苦笑,两人聊了几句,她立即来到父亲的书房。

    是的,忠义军的谈判小组住进了袁家,老袁让人给蒋百里等人安排了一个院子。

    袁璇祯给父亲倒杯热茶,道,“爹爹,喝茶。”

    袁世凯抬起头,脸上都是泪水,他擦了擦,却擦不尽,袁璇祯心痛,去给父亲取毛巾,等袁世凯擦干净脸,喝了几口热茶,安定了心神,对女儿问道,“你事先知道吗?”

    袁璇祯摇摇头,“林重定是怕我两难,没有告诉我。”

    “十一,你找了个厉害的夫君,我给自己找了个要命的女婿啊。”袁世凯叹道。

    “爹爹……要不就同意了忠义军的条件吧。”

    老袁苦笑道,“我不同意都不行了。”眼前的局面让他过度悲痛,甚至有些绝望,反而不会暴跳如雷地发火了。

    早饭后,徐世昌、杨士琦等人匆匆赶到袁府,来到书房,大家看了电报,均当场石化,局势一下子天翻地转,让人没法接受。

    袁世凯已经冷静下来了,对众人道,“按照芝泉和聘卿的说法,忠义军是故意设陷阱,引诱他们出击的,

    蒋百里在兵棋推演时候,反复强调的一百辆战车也是假的,忠义军仅仅蔡锷方面的战车就不止百辆。”

    顿了顿,他看着众人道,“我们除了答应他们,还有办法吗?”

    所有人都摇头。

    徐世昌沉吟一下,道,“这算是第一阶段交手,我们落了下风,但没关系,斗争将是长期的,在官场上,林重不会是我们的对手,在战场上失去的,我们可以在官场上拿回来。”

    “好,菊人此言有理,诸君不要气馁,云虎,去请忠义军的代表过来。”袁世凯豪气道。

    袁璇祯和蒋百里来了,袁璇祯跟众人问好后,又给父亲倒茶,然后才坐下。

    “说说吧,两位,你们增加了什么苛刻条件?”袁世凯看着女儿和蒋百里道。

    蒋百里看看袁璇祯,然后道,“袁公,我们的条件一直没有变化。”

    袁世凯惊异地哦了一声,道,“林重那活土匪没有趁机提高要价?”

    “爹爹,从一开始到现在,忠义军方面的条件一直没有变化,说明林司令一直很有诚意的。”

    老袁听了大笑,笑了一会儿,感慨道,“是啊,真有诚意啊,我们生产战车就威胁开战,我们妥协了,不生产战车了,又施诡计诱使我们出战,然后包围我们,接着谈判。”

    停顿一下,袁世凯又叹道,“这已经不是合作了,是威逼,长江后浪推前浪啊,我久闻林司令大名,把女儿都许给了他,但还没见过面,他已经把我逼到了死角。”

    袁璇祯低下头。

    蒋百里诚恳道,“因为袁公的重要地位无可替代,忠义军方面没有任何不敬的意思,因为只有袁公,才能代表汉人,从满人手里顺畅地接下国家政权。

    忠义军虽然能打,却不想全国杀的血流成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