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01铁血中华-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争结束后,清政府派升泰赴亚东与英方会谈。1890年和1893年,清政府与英国先后签订《藏印条约》、《藏印续约》,承认锡金归英国保护,开放亚东为商埠,英国在亚东享有治外法权以及进口货物五年不纳税等特权。从此,英国侵略势力伸进了西藏。
由此可见,藏人的反击是坚决而勇敢的,但清政府实在是软弱之至,不但不帮忙,还尽拖藏人后腿。
民国政府外交总长唐绍仪,已经派人对英国公使朱尔典进行了例行的外交抗议,朱尔典的理由依然是藏军越境。
唐绍仪给会议室内所有人讲述了第一次英军入侵西藏的情况后,袁世凯道,“大家议一议吧,林司令有什么看法?”
林重道,“毫无疑问要反击,不但要派兵入藏,如果英国海军在沿海挑起战争,也要坚决反击,如果英国将战争规模扩大,我军准备趁机将英租界全部收回。”
会议室内众人大惊,袁世凯赶紧道,“入藏是必须的,但扩大战争规模必须谨慎,收回租界暂不可行!”
议长章太炎和总理徐世昌均表示,战争规模不宜扩大。
林重看看众人,道,“诸位不要认为英国实力多么强大,所谓的日不落帝国都是吓人的名号,老毛子曾经在东北陈兵十几万,那时候我就说沙俄是纸老虎。
现在我要跟诸位说,英国同样是纸老虎,只要我们中国人不怕,谁也不能击败我们,英国在全世界有殖民地,也意味着他们需要在全世界部署兵力。
他们能派来中国多少军队?少了不管用,多了他们也派不出,我们就是没有海军,但只要他们敢登陆作战,来多少我们就消灭多少!”
但众人皆不同意扩大战争规模。
“林司令,军方采取任何行动,必须向议会和我本人汇报,不得私自行动,此乃关键之处。”袁世凯郑重道。
林重点点头,他也就是打打气,也没想过全面开战,贫弱的中国需要和平建设时间。
第273章 应对(二)
议论出兵人选时候,蔡锷和段祺瑞、王世珍均表示愿往,最后三人争论起来,王世珍道,“还是我去合适,松坡正治病呢,芝泉还要督察部队训练。”
最后定下王世珍去四川,带兵由川入藏支援。对于林重来说,北洋龙虎谁去都行,蔡锷的身体确实不宜去青藏高原。
会议又讨论了驻藏办事大臣有泰的去留,最后,决议派外交部次长孙宝琦取代有泰,任中央政府驻西藏特派员。
四个人回去国防军司令部,林重问道,“松坡,西医大夫水平怎么样?如果感觉不到好转,干脆你去一趟美国,把病彻底治好。”
从今年年初,林重发现蔡锷开始咳嗽,便催促他去看病,但蔡锷不以为意,咳嗽确实也不严重,但林重却不断催促,上个月甚至以停掉他工作为要挟,蔡锷才不得不去看了西医。
在曾经的历史上,蔡松坡的死因,向来令世人所不解,究竟蔡锷是什么病?可以查究的最为合理的两个说法是,肺结核和喉癌。
林重也不知道是什么病,但早点治疗肯定有助于康复,不至于让他年仅34岁就病逝。
“现在还没什么感觉,约翰金大夫只是说肺部有毛病,正在调理。”蔡锷道。
王世珍插嘴道,“既然是调理,我还是觉得中医靠谱些。”
“干脆中西医一起看,呵呵。”段祺瑞道。
蔡锷哈哈笑道,“你们也太认真了,我觉得我健康得很,不用这么在意的。”
林重道,“我也建议中西医一起看,改天找个中医高明的郎中。”
林重坚持蔡锷现在治病,但不太担心,距离蔡锷1916年离世,还有十年时间呢,不管是什么病,现在可能只是萌发阶段,及早治疗,一定能治好的。
四个人回到司令部,研究具体战术时候,林重道,“去一次西藏不容易,必须把问题彻底解决掉。”
“彻底解决?”王世珍惊讶道。
“对,彻底解决,”林重说完起身,来到地图前,比划着国界线,看着三人道,“就是说以后英国人想再跨越国界线,入侵西藏,马上就会联想到死亡,会想到父母妻儿,会恐惧做噩梦,会双腿打颤,这就是我们这次入藏作战,必须实现的目标。”
三个人互相对视,段祺瑞问道,“司令的意思是,越境屠杀?”
林重点点头,道,“又是欺负我们,我们一向不去惹别人,可是别人总是欺负我们,为什么?因为我们软弱,助长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那么这次,就用屠杀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让英国人看看中国人的强硬!聘卿兄此去,不但要歼灭入侵的所有英军和印度人,还要杀入印度,在边界地区展开屠杀。
我们要强硬地展示武力,矫枉必须过正!让英国人认识一下我们的手段,我会去上海,如果英国远东舰队敢有什么举动,这次必让英国人好看!”
林重眼神坚决,语气坚定,显然这个策略是不容讨论的。
王世珍看着地图,不作声,他在意的是抵御外侮,但屠杀可有碍他为人的宗旨,一会儿,他问道,“司令,具体要杀什么人呢?”
“英国人和他们的家人,帮助英国人主战的印度人和他们的家人,以及一切想侵略我国的敌人。”
林重说完,突然想起什么,问道,“聘卿兄信佛吧?”
王世珍点点头。
“那算了吧,还是调刘老疤来吧,芝泉兄去东北主持军务,聘卿兄去山东。”林重道。
王世珍信佛,段祺瑞清廉,二人不仅能力出众,都很爱国,实际工作中,林重对二人比较尊敬,但这次的任务,王世珍不是好人选,段祺瑞在执行杀戮任务时候,恐怕也不太合适。
这时候蔡锷道,“也不用调老疤哥,调郝大炮就可以。”
林重点点头,郝大炮就在天津,他想了想,西藏事务不仅是军事问题,必然还牵涉政治问题,或者更复杂的外交问题。
他看看王世珍,见他也心有不甘的样子,便道,“聘卿兄去主持大局,郝大炮为副手,到时候进入印度,让郝大炮带兵过去,聘卿兄留在拉萨处理政务。”
这样安排,大家都觉得不错,林重当即让人给郝大炮去电报,一师暂且由副师长刘大刚主持。
翌日,郝大炮赶到京城,这家伙听说出兵作战,大为欢喜。
林重给他交代了任务,郝大炮大大咧咧道,“司令,放心吧,”他看着地图道,“不行我就带兵,直接捅到这个加尔各答去,把它一把火烧了。”
在英属殖民地时期,加尔各答一直是英属印度的首都。
“不,也不能深入印度太远,也要保证我军将士安全。”林重道。
几个人商议了军务,战后是留军队驻守,或者留部分军队做藏军的教官,或者把武器都留给藏军,全军撤回,届时再电报商议。
林重对王世珍和郝大炮交代道,“西藏高原空气稀薄,部队刚刚进去会不适应,会有高原反应。
你们切记,第一,部队要缓慢行军,不要急躁,第二,多带蔬菜和水果、番茄、橘子、豆制品和茶叶,这些食物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
第三,一旦战士发生高原反应,要马上休息,多吃易消化吸收的软流食,诸如面条稀饭,要多喝水,
所以,你们要多带后勤辎重,多带骡马,如果高原反应严重的,要交给向导带回,务必注意非战斗减员。”
这个时候,高原反应是新名词,段祺瑞等人细问,林重详细解释了一下,翌日,王世珍和郝大炮就带着卫队出发了。
林重随即召集司法部长陶成章、最高法院院长梁宇达,以及两个情报部首脑瘸狼和耿云生,询问了此前的工作进展,又部署了之后的工作内容。
林重又叫国防军政宣部长王文及,利用《中华民族报》和新开办的共和党的党报《共和报》,宣传忠义军英雄人物和英雄部队。
“上次报纸对朱大宝和朱小宝的宣传,反响很好,我们部队有很多英雄人物,有不少英雄部队和战斗事迹,要宣传出去,让民众们知道,最好报纸设置一个专栏,每期都进行报道。”
王文及点头应了。
第274章 应对(三)
为了应对英国可能的进攻,蔡锷负责京畿地区和天津,刘老疤负责东北,段祺瑞去山东,林重去上海。
离京前,林重和袁璇祯夫妇去袁府吃饭,见到老袁,林重想起袁克文对他说的事情,忍不住想笑。
自从见到李月后,袁克文真的展开追求,几乎每天都到林府吃饭,因此,林重知道了老袁让袁克文写一篇文章,赞颂北洋军的事情。
‘赞颂北洋军的文章?写什么?你们打过什么仗?甲午战争?’,听到袁克文这样说起,林重大笑,道,“二哥说话太不客气了,这话太噎人了,让老头子多伤心啊。”
袁克文笑道,“我写忠义军是真情实感,觉得应该写出来,如果让我写北洋军的好话,可难为死我了。”
但几天前,报纸上还是出现了称颂北洋军的文章,讲述北洋六镇如何艰苦训练,军纪严明,成为国防军后,如何英勇剿匪等等,只不过没引起什么反响。
吃过饭后,老袁和林重到书房,得知他明天就离京,老袁交代林重,“必须克制,尽量不和远东舰队发生直接冲突,我国需要和平。”
林重点头同意。
自从北洋方面判定林重会参加总统选举,袁世凯已经认认真真地将林重当成了对手。
夺回国库财物后,又让袁璇祯离了职,虽然此时的财长徐有才仍然是忠义军的人,但财物由内务部保管,财长就成了摆设。
下一步,老袁也有计划,一步步将林重的势力压缩,他看着自己的女婿,如果他没有那么大野心,能配合自己工作,该多好,可是这匪首卜卜楞楞,不驯服啊。
翌日,林重和段祺瑞离京,在南下山东途中,经过沧州,看到津浦线修筑工地,看到了在工地上忙碌的詹天佑和孙中山。
林重和段祺瑞问了施工情况,詹天佑说一切顺利。看着庞大的筑路队伍,林重问道,“工人们的吃住怎么样?工钱给的怎么样?”
孙中山道,“都能吃饱,住的工棚条件差一些,都是工人们自己搭建的,工钱按月结算,月底都能及时给付。”
“这条铁路的修建,也能让沿线民众多赚些钱,改善民生啊。”段祺瑞道。
驻扎在山东的是十七师,师长是原北洋第三镇协统吴凤岭,也是一员悍将,林重检查了部队训练情况后,赶去青岛。
段祺瑞留在济南,之后,他将去东营,部署军队对海防御作战。
几天后,林重在德国公使馆武官弗兰克陪同下,来到青岛。
1897年11月,两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遇害。11月13日,即教案发生后的第12天,德国派军舰多艘,强行占领胶州湾,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德《胶澳租界条约》。
林重一行赶到青岛时候,昔日籍籍无名的胶东渔村,已经变成一座城市了。
德国在这里修建了海水浴场、跑马场、露天音乐台等旅游休闲设施;开建基督教堂,兴办德华大学等等,青岛礼贤书院的学生,可直接升入山东大学堂。
林重心情复杂地来到这座城市,德国驻青岛总督、海军司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