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901铁血中华-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抗战期间,季云卿投靠日本,沦为汉奸,1939年被军统特工詹森击毙。

    这一世,这个大流氓大汉奸提前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沈杏山跟忠义军打过一回交道,在死亡边缘走过一次,所以深知其中厉害,国防军进入租界,他赶紧让人送信给陈其美。部队抓他的时候,他不做任何抵抗,乖乖束手。

    但季云卿等人不知道厉害,一时情绪激荡之下,可能还以为自己能呼风唤雨呢,无视看守的官兵,结果就这么死了。

    黄金荣和林桂生被国防军底下的官兵带到这里来,想自己毕竟是上海滩闻人,如果国防军大人物来了,比如林重,一定会见面叙谈,释放自己的。

    见到季云卿的下场,见国防军冷酷地杀人,根本不盘道儿,不问你是谁,二人对视一下,第一次意识到,这次麻烦了,或许真有生命危险呢。

    林桂生对沈杏山问道,“沈大哥,这次真的过不去了?”

    沈杏山看看她,同病相怜,往日抢地盘的仇怨都不算什么了,便道,“到时候苦苦哀求吧,过不过得去,我们说了也不算啊。”

    就在这时,沈杏山看到大门口陈其美的身影,大喜过望,连连招手,喊道,“英士,我在这呢。”

    不少人看到陈其美,都大喊“英士救命!”,黄金荣也同样高喊,陈其美一时间成了这些大佬的救命稻草。

    陈其美要进来,被守卫拦住,他说,“几位兄弟,我跟林司令很熟,自己人。”

    那连长走过来,看看他,问道,“你想干什么?”

    “林司令在哪?”陈其美问道。

    连长摇头,也不让陈其美进来,陈其美对沈杏山等人摆摆手,去找林重了。

    同盟党成立后,陈其美被孙中山派回上海,建立党部吸收党员,准备明年的大选,沈杏山黄金荣等青帮分子,是陈其美预想的票仓,所以特意联系。

    沈杏山受过他的救命之恩,加入了同盟党,拍胸脯保证到时候帮助拉票,陈其美去拜会黄金荣时,黄金荣不冷不热,对同盟党并不热心,但是此时看到陈其美,黄金荣比爹娘都亲。

    陈其美昨晚睡在一个相好那里,中午才起,才看到报纸,知道国防军的行动,看到禁烟,他一下子想起沈杏山等青帮分子,那都是同盟党的票仓啊,所以赶紧出来寻找。

    国防军进入上海租界,北京的各国公使馆,马上就得到了电报发送过来的消息,各国公使当即向中国外交部提出强烈抗议。

    鉴于事态严重,各国公使一起拜见袁世凯,强烈要求中国军队立刻撤出租界,以免损伤彼此关系。

    袁世凯心中大为恼怒,林重不请示不通告,自己作为总统,还是从洋人公使这里知道此事,但他还不能说他不知道,如果那样,一下子就让人知道了他对军队失去了掌控。

    “诸位,我军进入租界,只为禁烟,今晚之前一定撤出,一定撤出!”袁世凯对着各国公使信誓旦旦保证。

    这也是朱尔典与袁世凯第一次见面,鉴于两国已经解除外交关系,处于冷战状态,朱尔典来到北京后,并没有来拜见袁世凯。

    而英军入侵西藏,两国处于交战状态,自然更不能见面了,但今天事情重大,朱尔典不得不过来。

    袁世凯与朱尔典单独谈了十几分钟,袁世凯要求英军立刻撤出西藏,两国尽快恢复正常的外交关系。

    朱尔典见袁世凯态度温和,谈了与萨道义的友谊,又将萨道义给袁世凯的信件拿出来,袁世凯当场看了信,也谈了与英国前任公使的良好个人关系。

    之后,朱尔典表示,会尽快调查英军与藏军的矛盾纠纷,但是要求中国军队必须尽快撤出上海租界,以免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

    袁世凯同意,同时要求英军尽快撤出西藏。

 第281章 这还成其为一个国家吗

    等朱尔典离开后,袁世凯拍桌子大骂林重,他对杨士琦吩咐,尽快给林重去电报,要求他汇报详情,并在今晚前必须撤出租界。

    老袁怒道,“这还成其为一个国家吗?这个活土匪,还把我这个总统放在眼里吗?这么大的行动居然都不提前通告一声!”

    老袁最近谴责林重时候,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还成其为一个国家吗?仿佛林重不尊重他,中国连国家都不是了。

    “林司令确实不该擅自行动,但依我看,他是想以租界英国人为人质,恐怕今晚不会撤军。”杨士琦沉吟道。

    “必须撤军!我这个总统都答应洋人了!这个混账东西!”袁世凯骂了半天,看到桌上的报纸,更加恼火了。

    自从上次朱小宝的事情被报道后,连日来,京城几家报社连载忠义军抗击俄日的事迹,不断报道忠义军如何如何英勇,老百姓很喜欢看。

    民众当然喜欢看,中国人打洋人的事情,还能不喜欢吗?茶馆说书人总是编故事讲忠义军,但报纸上报道的可是真的事迹,那些人物、部队都是真实的。

    最近京城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全是忠义军的英勇,报纸的报道又成为说书人的素材,让他们编故事编的更鲜活了。

    老袁得知这些当然很生气,他召集智囊团开会,杨士琦等人的意见一致,忠义军已经开始为总统选举造势了。

    这个混账东西!老袁真后悔把女儿嫁给他,这场婚姻没有改变任何东西,活土匪该下手时候,对他这个岳父一点不留情面。

    袁世凯越想越生气,当然也准备了反击措施,他让己方的报纸加强力度,报道政府施政的种种好处,老袁还派手下耿林盛去东北,担任辽宁省长。

    徐锡麟不是兼管东三省的工业矿业事务嘛,何必那么劳累呢,干脆让别人帮他分担一些,卸任辽宁省长吧。

    今天午饭,袁世凯派人去请梁宇达,在总统府餐厅包间里,袁世凯杨士琦与梁宇达三人共进午餐。

    法院系统已经铺开到全国,所有的县城成立了法院,在人口较多的集镇成立了法庭,偏远一点的地方,也会定期有巡回法庭审理案件。

    工作人员有三分之一是前清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等三法司系统的各房各科吏员,当然都已经经过了筛选,业务熟练,为人清廉是首选。

    其他三分之二是年轻的读书人,经过考核,热血澎湃、希望国家尽快改变落后面貌的年轻人,被选拔进来,他们需要跟老手迅速熟悉业务。

    各级法院已经开始审理民事刑事案件,工作之余,则展开了对新人的培训学习。

    三人的交谈是从工作开始的,袁世凯询问了法院系统在全国的展开情况,梁宇达向总统通报以后,老袁盛赞道,“久闻梁院长精明能干,果然名不虚传。”

    酒过三巡,杨士琦不经意问道,“听说梁院长是凹山老人,三当家的,那时候林司令还没有上山吧?”

    梁宇达哈哈大笑,“让两位见笑了,鄙人确实当过三当家的。”

    “英雄莫问出处嘛。”袁世凯笑道,然后问起忠义军过往,梁宇达也不隐瞒,说笑着讲了大概。

    袁世凯感慨道,“人生命运百般演绎,当初如果由梁院长带领忠义军,也许此时中国会是另一番景象。”

    梁宇达是多么精明的人啊,至此已经完全明白了二人的意思。

    他的确有过想法,在冯婉的不断鼓动下,甚至几次采取了隐秘的行动,但也仅此而已,因为他从未得到过能付诸实践的机会。

    如果林重打几场败仗,威望降低,有人不满,他或许会站出来挑战一下,但这样的机会从未出现。

    自从入关推翻了满清,忠义军兴旺发达,从东北走向全国,梁宇达已经彻底熄灭了那个念头,曾经三当家的身份,继承忠义军领导权的法理性,都统统没人记得,事情已经没有任何可能了。

    立法行政司法,自己占有三权分立的一极,要珍惜现在的地位。所以,冯婉经常讲的那些话,他已经不让讲了。

    所以,此时袁世凯和杨士琦说这些东西,已经不能引起梁宇达心中的波澜了。

    “总统,杏城兄,没有我领导忠义军的可能性。林司令天才横溢,正是因为有了林司令的英明领导,忠义军才能击败日俄,推翻满清,我和忠义军上下对林司令是无比拥护的。”

    袁世凯听了干笑两声,内心不喜,这个梁宇达也是个没用的,作为男人,连野心都失去了。

    杨士琦又旁敲侧击,但梁宇达坚决表示支持林重,最后,饭没有吃完,便告辞离去了。

    老袁看着他的背影,重重哼了一声,杨士琦道,“他这里没有突破口,他妻子那里未始不能。”

    下午,总统府接到上海回电,今晚会撤离其他租界,但部队会留在英租界,如果英军开炮,国防军会杀人。

    “一贯的土匪作风,从未改变!”袁世凯怒道。

    但杨士琦等人认为,此举也是对付英国人的好办法,即使回电,林重也不会听从,干脆让他处理吧。

    同时,智囊团又建议,既然国防军对英国人强硬,总统府不妨与英方友好一些,将此次事件归为林重个人的鲁莽。

    将来如果林重与总统发生明显的矛盾分歧,基于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英国人定会站在总统一边。

    于是,杨士琦代表袁世凯回拜英国公使馆,对朱尔典表示,上海的十九师是曾经的忠义军主力,土匪作风严重,林重接下来的鲁莽举动,总统会尽量约束,同时希望英方尽快结束在西藏的军事行动。

 第282章 愿意做牛做马

    当天傍晚,陶成章走进总统办公室时候,总理徐世昌和杨士琦都在。

    “焕卿兄,现在铁路建设以及之后的运转,都需要能人担任,我准备成立铁道部,请焕卿兄担任铁道总长,如何?”

    谈了几句工作后,袁世凯也不藏着掖着,开门见山,直接说出了想法。

    免自己职位?嗯,趁着司令不在,开始夺权了。陶成章看着三人笑道,“总统和总理是不满意陶某在司法部的工作吗?”

    “不,恰恰相反,铁路建设和运转关乎国计民生,百年大计,不容出现一点错误啊,正是因为陶总长能力出众,才特意调去处理纷繁复杂的铁路工作。”老袁坚定道。

    陶成章看看三人,摇摇头,叹道,“你们不了解林司令啊。”

    “焕卿兄此话怎讲?”徐世昌惊讶问道。

    陶成章道,“其实林司令是最讲道理的人,”他说了这句话后,袁世凯觉得十分荒谬,大笑了半晌才停下。

    然后,他对陶成章摇摇头,道,“焕卿莫非在讲笑话吗?林司令要是讲道理,这天下都没有横蛮之人了!”

    徐世昌杨士琦微微点头赞同。

    “所以我说你们不了解他嘛,第一,他从来不主动欺负别人,都是遭受欺负后反击,就像忠义军,从来没有主动招惹日俄和英国,都是日俄英入侵我国后,司令才率部反击的。

    第二,因为林司令奉行矫枉必须过正的原则,所以,他的反击总是非常凌厉狠辣,所以给外人蛮横粗暴的印象。国内政局稳定来之不易,但总统的举动会引发政局不稳啊。”

    “难道一国总统调换内阁一名总长的职务,就会引发政局不稳吗?”徐世昌道。

    “中国此时的局面,是忠义军妥协换来的,林司令极为看重政权的和平交接,所以才做出了若干退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