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901铁血中华-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德里克,郝大炮的部队,遇到了英国驻印度总督寇松派来围剿的英军部队两千人,他先命令跟他混的印度人正面进攻,吸引炮火,然后将中国军队分为左右两翼,突袭英军。

    稀松拉胯的英国陆军当即被冲散击溃,郝大炮让印度人杀英军战俘,然后动员当地人起义,反抗英国统治,之后,他率部队杀向北方邦。

    郝大将军的部队滚雪球一样壮大,进入印度二十天后,他麾下已经有了五万印军属下,登高望远,郝大炮意气风发、好不痛快!

    可是印度各地被他搞的一片大乱,统治秩序崩溃后,无政府状态下,人心就变了,偷盗抢劫的,占山为王的,割据混战的到处都是。

    林重只是让郝大炮做好侦察,打仗别吃亏,其他就任他自由发挥了。

    郝大炮是得意了,英国人可懊丧坏了,加尔各答的驻印度总督寇松,得知印度北部被祸祸的不成样子,急火火给英国政府去电报,让派兵来对付中国强盗。

    远东舰队赶到印度,上岸后侦察得知,中国强盗在安拉阿巴德,聚集的部队已经将近十万,他们根本没敢过去进攻,停留在巴德拉克等待援军到来。

    此时,印度中北部已经处处烽烟,各地的英国官员只要听到中国军队过来,忙不迭地跑路。

    印度‘坏人’得不到任何好处,还要被中国军队消灭,于是,不得不都变成‘好人’,跟着郝大炮闹革命。

    建设不容易,破坏还不容易吗?郝大炮率军到处劫富济贫,开仓放粮,分发武器,命令印度人攻击英国人。

    如果有印度人拒绝他的命令,那就是他定义的‘坏人’,就要被杀。于是,印度人都变成‘好人’了。

    看看,将坏人变成好人,就是这么容易!郝大将军就是有办法。

    十月初,从中东和亚洲、非洲调来的英军三万人,由英军少将德里戈率领,向中央邦的阿尔戈尔中印联军进攻。

    可是,部队刚刚赶到戈尔巴,就听到首都加尔各答遭到几万人围攻,德里戈不得不回军援救,结果在回军路上,经过丹罗峡谷时候,遭到突袭。

    数不尽的印度人——英国人眼中的下贱人、昔日的奴隶——开枪向他们射击,挥刀向他们攻击,他们要做自己国家的主人,所以作战异常勇敢。

    战况激烈焦灼时候,中国军队的火炮开始炮击、重机枪开火,仅仅半个小时,英军就有些支持不住了,他们本来就处于劣势地形,人数也少,越打越心慌。

    一个小时后,英军开始溃散,中印联军则越战越勇,当德里戈少将被火炮炸死,英军当即崩溃了,屁滚尿流地漫山遍野逃窜,联军追击,大获全胜。

    这次战败对于英国人来说是致命的。

    一是短时间再次组织进攻很难,二是,让印度人意识到了英国人也不过如此,英国想继续像以前那样轻松统治、剥削和掠夺印度,不容易了。

    印度对英国极为重要,可是英国在印度的人员和驻军不是非常多,因为经过两百年的统治,印度人已经完全认英国人为主。

    傲慢的英国人高高在上,轻松地剥削印度,印度人就像被洗脑的信徒,只知道听命。

    就是在驻军不太多的情况下,他们还敢去进攻西藏,这也是一种傲慢,我瞧不起你,想进攻就进攻,不行就撤回来,反正你也不敢来打我。

    英国人想不到失败,更想不到中国赢了后,还敢越境进攻,这个世界只有英国进攻、侵略别人,没有人敢进攻英国,这就是英国人的傲慢思维。

    所以,一旦真有人敢了,英国人就懵逼了。

    其实英国真没有那么大的实力,他们风光的时候,美国不存在,德国没有统一,俄罗斯还是在农奴时代,他们发达的节点很巧,正好赶上这个空隙。

    一旦其他大国崛起,英国的衰败就是历史的必然,英国人太高估自己的实力了。

    丹罗峡谷大败三天后,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向中国政府请求谈判,同一天,德国驻华公使穆默接连拜访林重和袁世凯。

    穆默表示,如果中国在印度的战争需要支持,无论是军火、舰船还是金钱,中国人尽可以开口。

    近来中英之间的矛盾斗争,吸引了全世界无数目光,继在非洲遭遇重挫,英国在亚洲再次大败,举世震惊,跌碎了无数人的眼镜和下巴,日不落帝国将自己的外强中干暴露无遗。

    【作者题外话】:四章合成三章发了,拜谢诸君金票银票……

 第294章 北京条约

    这天下午,袁世凯召集林重、蔡锷、段祺瑞,内阁成员、国会议长章太炎,以及十几个委员会主任等三十多人开会,讨论英国提出的谈判,和德国提出的支援。

    段祺瑞刚刚回京,王世珍还留在拉萨,达莱和板禅二人都已经接受邀请,决定明年来京接受民国中央政府的册封。

    袁世凯看看林重,笑道,“我们的林总司令的确厉害,他说过,‘这一战必然以英国人来找我们求和为结束’,这句话言犹在耳,英国人已经找上来了。

    让我们为林总司令,为国防军司令部鼓掌,感谢他们高超的指挥艺术,感谢他们为国家做出的杰出贡献!”

    老袁说完起身鼓掌,章太炎徐世昌等人都起身鼓掌,大家都很高兴,林重三人起身摆摆手,段祺瑞笑道,“这都是林司令和参谋长运筹帷幄的功劳。”

    大家坐下,林重对段祺瑞笑道,“团结就是力量,功劳少不了芝泉兄和聘卿兄的付出。”

    袁世凯看着林重,内心叹息,这女婿多厉害!多有出息!哎,就是和自己不一条心啊,坦白说,他是真的挺佩服林重的,能把大英帝国打到主动来求饶,了不起,真了不起!

    他以前和萨道义私人关系很不错,所以真的知道英国人骨子里的傲慢,那种说不出来的居高临下的傲慢。

    萨道义因为林重被撤职,的朱尔典现在闹的灰头土脸,英国首相刚刚说过对华发动全面战争,现在就来求和了。

    “别的且不说,我是真服了林司令的胆气!敢和英国人对着干,我们跟他们几番交手,现在以英国人被逼求和结束,真畅快呀!畅快!”章太炎击掌赞叹。

    众人均点头赞同,林重笑道,“咱们还是研究正事吧,英国人正等着呢,每一刻都心急如焚啊。”

    大家哈哈大笑,袁世凯对外长唐绍仪笑道,“好吧,少川,你介绍一下情况。”

    唐绍仪点点头,道,“朱尔典提出谈判,并主动亮出了条件,只要中国从印度撤军,以前所有的事情一笔勾销,英国取消制裁,承认民国政府。”

    “完了?就这些?”蔡锷对唐绍仪问道。

    唐绍仪点点头,段祺瑞笑道,“英国人想什么呢?如果是这条件的话,只好让郝大将军继续领导印度革命了。”

    众人又笑,袁世凯将德国公使穆默来拜访,提出支援的事情也讲了,然后道,“第一件事是和英国议和?还是战争继续打下去?

    第二件事是如果议和,我方的条件是什么?仗打下去的话,打到什么程度?”

    大家都发表意见,多数是赞成议和的,民国政府刚刚成立,国家百废待兴,扩大战争没什么好处,见好就收比较好。

    关键是林重的意见,他也赞成议和,停止战争。袁世凯见此,便道,“那我们就议一议和英国人的谈判条件吧。”

    明天,朱尔典再次拜访外交部,唐绍仪说事情正在商议,还没有结果,朱尔典是真的心急如焚,印度的情况每天都在恶化,越来越多的印度人被中国强盗鼓动,起来反抗英国人了。

    “唐总长,在此期间,你们能否约束一下贵军的行动?”朱尔典简直是用哀求的语气在说话。

    唐绍仪看看朱尔典,内心那个畅快呀!弱国无外交,国防军打两场胜仗,自己这个外长腰杆当时就硬了。

    他点点头,平静道,“公使阁下,我马上就向国防军司令部林司令汇报此事。”

    又一天,朱尔典再来外交部,这次他提出了新的条件,“英国政府将赦免庚子赔款。”唐绍仪说好的,会马上汇报。

    再一天,朱尔典听说中国政府依然在研究,知道这是对方的谈判策略,当即去求见袁世凯,袁世凯与他叙谈了友谊,但说此事关键在国防军。

    朱尔典于是硬着头皮,来到国防军司令部求见林重,等了一个小时,看到林重送德国公使穆默出来,朱尔典心里猛地一沉。

    穆默对朱尔典点点头,离开了。朱尔典见到林重,虽然心里恨的要死,面子上表现的比较谦卑,道明来意。

    林重说此事归总统和外交部处理,朱尔典道,“林司令别谦虚了,阁下才是关键人物,请司令提出条件吧。”

    朱尔典对天发誓,作为一个英国外交官,他有生以来从未如此屈辱过,英国绅士不得不收起内心的傲慢,语气尽量柔和谦卑,免得触怒面前的土匪。

    林重看看他,笑道,“如果让我开条件,可比较苛刻呀。”

    “司令请讲。”中国那句俗话说的真好啊,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有账以后算,现在先低头吧。

    “第一,所有的事情都是英方先挑起的,你们要道歉,第二,英方要赔偿我军出兵的费用,以及给西藏民众造成的财产损失。第三,割让印度东北部的比哈尔邦给中国。

    至于什么承认中国政府的事情,我是不在意的,你们不承认,中国政府就不存在了?对了,还有什么狗屁制裁,你们的制裁给我们造成了经济损失,这个也要赔付的。”

    林重用手指敲击着桌面,漫不经心地说道。

    “司令说个数字吧。”

    “白银五亿两。”

    朱尔典离开了,脸色平静,但指甲几乎将掌心都扎出了血,林重摔死汤姆森领事,炸了八艘英国炮艇,杀了几千英国军民,将印度搅的一团糟,居然还要大英帝国道歉和赔偿!

    他咬着牙回到公使馆,才大发雷霆,将椅子当成林重抽打,把拐杖都打折了,然后沮心丧气地电报国内。

    翌日,中英展开了正式谈判,来来回回,讨价还价……

    五天后,郝大炮率领二十万大军,包围了英属印度的首都加尔各答,击败了来救援的英国远东舰队司令哈密敦中将的队伍后,猛攻加尔各答。

    第二天早晨,英方接受了中方的谈判条件。

    朱尔典要求立即签署合约,因为加尔各答撑不了多长时间的,总不能让驻印总督寇松被俘虏吧,那也太难看了。

    但中方提出要召集记者,举行发布会。

    1906年10月15日中午,上百名中外记者来到太和殿前广场,唐绍仪介绍了谈判情况,然后袁世凯讲话,之后,林重走到麦克风前讲话。

    袁世凯讲话比较客气,还谈了中英友谊,林重的话就说的很不客气,他从头捋起,将中英的纷争归咎于英国人的傲慢自大,大肆抨击英国的挑衅和入侵。

    然后轮到脸色灰败的朱尔典,此刻他完全理解以前中国人与列强签订条约时的心情了。

    朱尔典当着上百位各国记者的面,发言道,“我谨代表英国政府,向中民国临时政府道歉,对于此前的一系列矛盾纷争,英方负有全部责任,我向中国人民致歉!”

    记者们听到,忍着内心的极度惊讶,用相机“嚓嚓嚓”记录下来了这一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