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901铁血中华-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范进父子的确犯法了,不然我们也没法这么做,就像杜翰章那种清白人,我们就只能采取说服的办法,如果杜翰章不同意,我们一点招没有。”

    章宗元道,“那要是一码归一码,清算他们家做下的不法事,然后按律让他们赔偿被害人呢?”

    应德闳道,“如果范家父子做的恶事太大,那就没话说,直接抓人抄家了,就像长岭县祝峰山那种恶劣的大地主。

    但范氏父子做事还没有太绝,如果类似这样的都抓捕,全国一下子兴的牢狱就太多了,会引得各处城乡骚动。

    所以对这种小恶,上边要求只要签署了转让协议,政府替他们用土地补偿被害人,而范进还可以通过投资工商,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就业,他要进去,这些事就做不了了。”

    “郡邑之富家,亦贫民衣食之源也。”张元奇道。

    应德闳点头道,“就是这个道理。”

    章宗元细想想,的确是这个道理,这时候,那个中年人对他们三人拱拱手,离开了。

    “这位是什么人?连我们都不告诉姓名,倒是范家的情况,他什么都知道。”张元奇问道。

    应德闳叹道,“情报部门的,前段扳倒那些贪官,现在打击豪绅地主,所有的情报都来源于他们。”

    章宗元与张元奇哦了一声,那就是总统的人。

    不仅浙江金华,从二月中旬开始,全国都在清丈土地,核实人口,林重和内阁要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目标了。

    只不过,既然已经民国,制定了宪法,再像东北那样简单粗暴就行不通了,林重与徐世昌等人商议后,根据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处理。

    对于身家清白的地主,采用政府购买、工商扶植、税收优惠等措施,让他们将部分土地出让出来。

    不过,这样的大地主凤毛麟角,豪势之家怎能不做恶事呢。

    既然做了恶事,也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小恶像范进这种,就高高提起轻轻放下,只要把土地让出来,不追究以前的事情了。

    民愤极大的大恶霸,肯定就直接按律抓人抄家了,情报部门在过去的一年多,将全国各地官僚地主的情况,摸了个通透。

    当然,这期间不少受害人起诉,法院对于类似范进的这种案子,多以调解为主,让施加伤害的地主们大出血,而没有简单地抓捕投狱。

    各地州府都改成了市,总统林重任命了省长,省长再任命下边市长、县长,制度建设慢慢跟上,在之前一系列雷霆打击贪墨后,官员们老老实实执行上边的命令。

    在收缴、分配土地过程中,没人敢伸手了。

    去年禁烟时候,在一些省份分配了部分土地,这次在全国春耕前,各省都核查人口,收缴大户田地,分配给了贫民。

    而且,省市县政权,根据中央政府的指示,要为刚刚分配到田地的农民,安排好籽种。

    不仅如此,为了严禁大户兼并,中央政府明令,虽然分配到手的土地是私人财产,但不许买卖,任何买卖土地的文书合同都是无效的。

    不过,在政府要求国会制定相关法律的时候,遭到了部分议员的抵制,甚至政府的这项政策的实施,都遭到了部分地主议员的激烈反对。

    事实上,在林重发表就职演说、提到耕者有其田这几个字的时候,有些议员已经很不满了。

    民主有很多好处,但民主自然也有其缺点,因为阶级立场的不同,人们看待土地分配的角度也是不同的。

    新政府上台后的土地政策,第一次引起了国会一些议员的反弹,不过,永远有人反对你,倒也不用太在意。

    而且,在实施过程中,类似范进这种,他有错在先,属于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政府的某些手段虽然不算光明,但绝对没有违法。

    政治家必须是卑鄙的,任何时候、任何政府组织形势都是如此。

    土地政策是林重担任总统后的第二项重大决策,第一项是教育。

    去年临时政府时候,林重特意拿出钱来,给教育部长梁启超,在全国普及推广免费义务教育,为了减轻贫困人家负担,吸引入学,还免费供给学生午餐。

    这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有的流于表面,有的钱被一些官吏贪污,但效果还是显著的,去年一年,全国新增小学生一千万人。

    林重上台后,下了严令,第一,所有十二岁以下的孩童,无论男女,必须入学,学校不仅供给午餐,学习成绩好还有奖学金可拿。

    第二,继在全国推广小学后,未来两年,教育部会同各级政府,要在全国推广中学,以及职业教育,未来两年要新建职业技术学校五百所,大学五十所。

    第三,在各级教育中,全面推行西学,数学、物理、化学、自然等课程为必修,为了吸引优秀教师,要给与高薪。

    林重政府第三项内容是,施行一系列减免税收等宽松措施,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为了发展工商,提高百姓收入水平,今后几年,政府将加大投资兴建铁路、公路、桥梁,和农田水利建设等基建项目。

    “总统,这样下去,政府在今年年底,将耗尽所有财政资金。”内阁总理徐世昌道。

    搞掉袁世凯后,梁宇达就透露出想担任内阁总理的意图,但林重还是极力挽留了徐世昌,很简单,徐世昌已经用历史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作为一个青史留名的人,徐世昌“学识广博,推行新政,热爱国家,坚持和平,不屈不挠,凛然自守,亮风高节”,这是历史的评价。

    而梁宇达呢?没有自己的到来,梁宇达就是一个无名之辈,当然,他可能没有得到过机会施展抱负和才能,但这么大个国家的治理,可不是谁都行的,难道还能试错嘛?

    所以,在徐世昌提出辞职后,林重花三个小时时间,跟他进行了一番诚恳的交流,“我们可以不是一个党派,但都是为了这个国家好,让她更加富强,菊人先生不能逃避属于自己的责任。”

    最后,徐世昌同意留。。。任。

    除了内阁,林重又精挑细选了各省省长人选,将熊希龄、范源濂等一批热诚、有才干的人,放到了各省省长的位置上。

    林重对徐世昌道,“总理管好政务施行,钱的事,我来想办法。”见他有些忧色,显然担心自己再去抢劫谁,林重笑道,“放心,我跟洋人做几笔生意,钱就来了。”

 第311章 赴德留学生

    政府出台土地政策后,有议员提出动议,要求规定总统两届任期,但共和党议员认为,美国当初总统也没有限定几任,由华盛顿两任之后放弃竞选,才形成的大家默认的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的规定。

    现在国家需要稳定的领导,这方面还是暂时不规定明确的任期为好,将来国家稳定了,再讨论这个问题比较好。

    共和党在众议院占多数席位,参议院议长章太炎支持林重,这个动议刚刚提出,就被否决了。

    中国巨大的政治变动,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曾经的强硬的土匪掌权,吸引了世界的注意,很多人意识到,至少是在远东,一个新的历史格局正在形成。

    《纽约时报》记者埃德加在报道中写道,“也许是这个国家的人民,厌倦了上百年自己国家地位的低落,还有无能的政府,所以选择了一个对外强势的领航人。”

    当然,也有国家的报纸,比如英国的《泰晤士报》就重点抨击林重攫取权力的过程,认为他是军阀,会将中国带进深渊。

    曾经在抗击沙俄时候,热情赞扬忠义军的《泰晤士报》,当然要转变立场,因为林重将大英帝国的衰落,无情地展示给全世界,即使在合约签订后,中国人依然在印度不断搞小动作,两国已成仇敌。

    解决了教育、土地等迫切问题后,林重与内阁开会,讨论制定了未来两年的工作计划,然后就让他们放手去干了。

    林重自己会同蔡锷、王世珍和段祺瑞,具体依据职务、资历、贡献、才能等综合因素,作为评定军衔的标准,开始研究制定国防军的军衔制。

    是时候解决这个问题了。

    ……

    去年九月初,陈绍宽陈季良等130人,在马尾码头,坐上德国邮轮,离开福州去德国留学,带队的是林重的副官郑士良。

    德方的沙尔文上校也上船,他将安排国内接洽这些中国海军留学生,和船厂工程人员。

    整个行程一个多月时间,大家都在跟着沙尔文学习德语。

    10月12日,邮轮在汉堡港靠岸,中国驻德(兼驻荷)公使吕海寰亲自到码头迎接,看到国内来人,他非常高兴。

    这段时间,吕海寰公使确实很高兴,因为德方对他越来越客气而善意了。

    晚清驻外国公使,其实没什么地位可言,德国军方与忠义军合作后,吕海寰没感觉到不同,他甚至不知道这些事。

    直到忠义军推翻清室,民国成立,德国与中国缔结盟约,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亲自邀请吕海寰等中国公使馆人员到皇宫,参加庆祝酒会,吕海寰等人第一次感受到德国人对中国外交人员的尊重。

    中国炮击英国炮艇,部队在西藏全歼入侵英军,又越境印度后,德国外交部长古斯塔夫,亲自来到中国公使馆,笑意晏晏地祝贺胜利。

    吕海寰公使感觉自己终于扬眉吐气了,终于可以自信地正视任何人。

    所以,知道国内留学生即将到来,吕海寰非常高兴,亲自从柏林赶到汉堡迎接,沙尔文上校需要去汇报工作,接下来的几天,就由中国公使馆招待留学生。

    吕海寰带着大家坐火车到柏林,参观了选帝候大道200号的公使馆,然后为大家举行了欢迎宴会。

    1906年10月15日,中英签订《北京条约》,英国道歉、赔款、割地,承认战败,举世轰动!得知消息的中国驻德国公使馆十六名工作人员,以及130名留学生欣喜若狂。

    大家欢喜的都要疯狂了,又叫又跳,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来,众人拥抱在一起,久久都不放开,吕海寰没有礼仪地坐在地上,放声嚎哭。

    软弱可欺的中国母亲啊,你居然有胆量对英开战,并获得胜利,这让国外的游子高兴的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柏林虽然没有唐人街,但留学生和务工人员也有几十人,当天下午,吕海寰召集在德国的所有中国人,晚上举行晚宴庆祝。

    但是接近傍晚时候,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派人来通知,他将在皇宫召开庆祝酒会,庆祝中国的胜利,邀请所有中国人参加。

    因为林重总司令不喜欢洋人对中国人不好,德国驻中国公使穆默特意给国内来电,告诫国内方面务必注意对待中国人的态度。

    当晚,将近二百中国人得到了威廉二世的隆重接待,德国高官不少人出席宴会,向中国人敬酒。

    威廉二世还请林重的副官郑士良,转达他对林总司令的敬意。

    陈季良和陈绍宽等人初到德国,就受到如此高规格接待,不用别人介绍,他们也知道是因为什么,大家心里感慨不已。

    五天后,德国军方做出安排,一百名中国留学生进入德国海军学院学习,三十名工程人员到不来梅船厂实习。德国将为他们提供每个月一千马克的补助。

    郑士良见一切安排妥当,嘱咐大家好好学习,不要挂心家里,才和沙尔文一起回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