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901铁血中华-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蔡锷笑道,“你别什么都打听。”

    郝大炮摸摸脑袋,不好意思笑了,林重笑道,“是袁公,他去看了咱们的纪念馆,说咱们很了不起。”

    “他能这么说,不容易。”蔡锷笑道。

    “谁在乎他说什么啊。”郝大炮撇撇嘴道。

    “好了,这次去印度那里,你要严格按照我们研究的执行,绝不许在欧洲打起来之前动手!”林重郑重对郝大炮道。

    郝大炮说,“知道了,放心吧司令。”

    他明天就要离京去西疆省,今天是林重和蔡锷给他践行,同时再次嘱托公事。

    1910年9月末,郝大炮回到北京,林重对着地图细致地给他讲解国际形势,郝大炮终于理解了对英政策,但林重依然不让他回去,而是派去了日本,任驻日部队总司令。

    年底,盘点一年战事,林重在京召开国防军总结表彰大会。授刘树林民国元帅军衔,授郝铁、蔡锷、王世珍、王四根、马鸣有、段祺瑞六人为陆军元帅军衔。

    本来林重想一战后,再授元帅军衔的,但1910年的战果太大了。

    拿下了印尼、朝鲜、琉球,收复了台湾、澎湖,在印度击败英军,拿下两个省以及两个保护国。最重要是彻底击溃日本,打垮了日本陆海军。

    所以,他将元帅分成国家元帅和兵种元帅,国家元帅只授给刘老疤一人,其他六人为兵种元帅。

    姜虎子、李大壮、瘸虎、冯国璋四人由上将升为大将,小五、贺刚、曹锟三人依然是上将未动。

    瘸狼、李东、宋铁柱、钱恒、张作霖、张永成、冯德麟、萨镇冰、黑头九人,由中将升上将。

    瘸狼在台湾的情报工作上再立新功,李东、宋铁柱、钱恒都参加了歼灭日本陆军的战斗,黑头更击杀了大山岩。

    张作霖和张永成在收复西北的过程中立了功,当时没有升赏,此次海军击败日本,萨镇冰作为海军总长的指挥调度,以及这几年建设海军的功劳,自然也要升的。

    原来的十四名中将里边,吕晨、张凤来、徐树铮、吴凤岭、刘冠雄五人,因为没有参加战斗,原地未动。

    少将里边,杜锡珪、程璧光、李二栓、黄钟瑛、刘大刚、赵老八、蒋百里、徐大国、王文及、朱执信、韩玉峰(臭蛋)钱穆(钱二楞)等十九人升中将。其他未参与战斗的原地未动。

    一百九十六名大校里边,耿云生、冯大林、戴大同、郑士良、冯自由、高剑父、陈树人、张孝准、李纪堂、李烈钧、程奎光、王坚如等五十九人升少将。

    海容号舰长许振鹏上校、海筹号舰长李和上校、海琛号舰长吴英科上校三人,被破格提升为少将。

    九名潜艇艇长陈季良、陈绍宽、蔡廷幹、林建章、谢葆璋、林献炘、陈策、欧阳格、沈鸿烈,由中校直升大校。

    牺牲的十号潜艇艇长林寿中校,被追授少将。

    其他各级军官,立功的均升一级,整个1910年,全军共战死陆海军2357人,皆重抚恤、追授两级。

    1911年初,在第二次全国大选中,林重再次当选总统,之后,内阁新增科技部,总长詹天佑,次长冯如。

    政府开始给全国各行业的技工、工程师,科技工作者评级定级,之后,按照级别不同,给与国家补贴。

 第382章 发展成果

    新内阁依然是徐世昌担任内阁总理,1911年初,中华国对上一个四年计划向国会做了汇报,然后发布了第二个四年计划。

    首先是教育方面,未来四年,每个省都要建立一所国立综合大学,和理工、师范、医学、财经、法律五所专业学院,以及分布在全省的50所中等专科技术学校。鼓励工厂开办技工培训学校。

    每年向外国公派留学生五千人。

    凡是国外留学归来的人员,分派到厂矿、研究所工作,以及大学、中学任教,但凡是数理化、医学、生物、地质等方面的,均给与国家补贴。

    基础教育全覆盖,鼓励办成人夜校,国家给与补贴。

    工业方面,国家要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两百个大型工厂、工矿和新型企业,完整的建立中国的化工、化肥、能源、钢铁、船舶、冶金、电力、通信、汽车、纺织、机械、机床、动力、五金、食品、玻璃、水泥、陶瓷等等产业体系。

    用两百个大企业带动整个工业发展,五十个侧重于轻工业,其他均为重工业,或者基础原料的供应产业,推动整个工业体系取得系统性的大进步。

    这其中,预计1/3为政府和民族资本合资兴建,1/3为政府、民族资本和外国商人合资,1/3为民族资本自建。

    政府统一提供政策优惠,出面协调引入技术和设备,聘请外国专家指导,建立与之配套的教育体系和市场管理政策,以及其他配套的各种设施,包括铁路、电厂等等。

    农业方面,再次强调土地为非卖品,只能流转承包,国会已经立法,严禁土地买卖。

    继续兴修水利,政府将从德国引入氨化工,四年后,力争中国的化肥总产量达到200万吨。

    实现粮食亩产增收。

    同时,提高工业技术在农业中的使用范围。

    继续扩大招商引资,政府将提供高效廉洁的服务,吸引世界各国资本投资中国。此外,在交通基建、贸易、军工等等领域都做了规划……

    到1913年底,政府的第二个四年计划提前实现。

    在东北,沈阳、抚顺、辽阳、本溪、鞍山、海州、营口七个工业城市崛起,中国有了第一个城市工业群。煤、铁、石油的存在,为城市工业群的出现,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海州有亚洲规模最大的船用柴油机、船舶锅炉生产基地。辽阳拥有亚洲最大规模和技术水平最高的钢铁冶金公司。

    沈阳则拥有亚洲最大规模的机床、列车制造公司,抚顺又拥有亚洲第一水准的煤化工基地。

    沈河北岸的沈阳新区,吸引全球十六个国家来投资办厂,大部分为重工业,其中德美法的机床机械厂就有三十多个。

    生产磨床、铣床、刨床、镗床等车床,生产榨油机、轧糖机、纺纱机等专用工业设备的中国民营企业,在辽宁就有上百家。

    东北的机械机床、电气通信、汽车、机车、军工等领域的发展水平,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继续领跑全国。

    中国机车制造总厂,通过合资、引入技术和外籍工程师的方式,不断整合技术,提高工艺和设备,生产的火车机车,已经在中国自己的铁路线上奔驰。

    过去修建一条铁路,列车、钢轨、控制设备等等都要从国外购买,建设成本居高不下,自从拥有了自己的机车厂后,铁路每公里建设经费预算,降低了60。

    在过去的三年多时间,中国相继有粤汉铁路、京张铁路、津浦铁路和陇海铁路、哈库铁路、京沈铁路建成通车,新开工建设的铁路有京包铁路、焦柳铁路、兰新铁路、成昆铁路、宝成铁路。

    至于铁路支线、分线,就建设的太多了,四通八达。

    中国铁路总里程达18万公里,排名世界第七。钢铁产量达到1100万吨,位列世界第六,煤产量两亿吨。以美元计算的国民总收入,达到72亿美金,排名全球第四。

    农业亩产从1910年的290斤,提高到450斤,1913年,全国年产粮食约6900亿斤,基本解决了粮食问题。

    加上从日本源源不断地运粮,全国储存一万五千吨粮食的大粮仓,有三百个之多。

    到1913年底,中国百姓的饭桌上,大米、小麦等细粮比例超过了40。平均每人每天食肉一两半。

    在教育上,除了公立的各省综合大学外,还有张謇、熊希龄、严复、于右任等实业家、教育家建立的辅仁大学、东吴大学、震旦大学、南洋大学等私立高等院校。

    外聘教授渐渐增多,大学里设立不少研究机构,由政府和社会资助,从事基础科学的研究工作。

    除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因为国家对技工的重视,还出台了《职业技术工人保障法案》,职业教育、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遍地开花,保障了国家工业和技师所需人才。

    1911年中国大选后,法国外长斐迪南访华,中法将两国外交关系,从公使级提升到大使级,两国签订《中法互惠通商条约》。

    双方互相给予对等最惠国经贸待遇,法国对华的纺织品、矿产品、大豆、生丝、茶叶,和部分轻工业产品收取最低特惠关税。

    中国对法最大程度的开放金融市场,允许法国企业在中国自由投资,对法国的机械、船舶、电气、汽轮机、汽车、柴油机、汽油机等产品收取最低特惠关税。

    其实,法国与中国的关系一直不错,自从民国政府建立,法国虽然低调,但两国贸易额不断增长,在军事、外交上也从未起过冲突。

    三个月后,中英将两国外交关系,也从公使级提升到大使级,两国签订《中英互惠通商条约》。

    英法已经看出来了,中国虽然与德国是盟友,但并不愿意与德国彻底站在一起,因为中国并未加入同盟国集团,所以,不管从经济上,还是外交上,英法愿意与中国维持、提升关系。

    从1911年开始,英法资本进入中国的规模和数量激增数倍,中国也开始向两国派遣留学生。

    中国与英法的走近,受到了德国的抗议,但中方回复说,只是为了发展经济。

 第383章 抢人

    1912年,德国外长古特雷斯访华,与林重密商在印度开战的问题,大规模的技术援助与军援后,投资方来收割好处了。

    “目前沙俄在我国北方边界,摆了三十个师的部队,如果我国长久地陷入对英作战中,沙俄势必南下,到那时怎么办?”

    “按照德方的计划,把法国也会算上,届时,我国就是同时面对协约国三国的南北夹击,怎么办?”

    林重的问题,古特雷斯回答不了,德国只能派海军过来助战,陆军可派不了。

    最后,林重说,中国要再训练编制五十个师,才能开启战端,而这又要两年。古特雷斯只好重申两国友谊,他要求中国加入同盟国的要求,也被林重否了。

    “中国南边的越南、老挝、柬埔寨是法国殖民地,西南的印度是英国殖民地,北边漫长的边境线是沙俄,中国不能同时与协约国三国开战吧,所以,暂时还不是时机。”

    古特雷斯回国了,虽然有些失望,但中国即使什么都不做,就能拖住俄国三十个师的部队,这已经表明中国这个盟友的价值了。

    中国确实扩军了,再编练五十个师是扯淡,但这两年确实将部队扩编到四十个师,每个师两万人,所以,在师以上,增加了军的编制,北方的军辖三个师,南方的军辖两个师。

    中国共有战车1200辆,除却装甲部队五百辆战车,部署在黑龙江、外蒙古以及新疆的每个师,都有两个装甲营。每个师有卡车三百辆。

    中国的军工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林重的启发下,中国人自己研制出了新型的长进程炮管制退器。

    新型身管制退器的研制成功,在新型火炮的实验测试中,明显优于此前在火炮上使用的短行程制退器,中国将新型制退器普遍运用于中低口径的火炮,生产出一批75和88的火炮。

    这些火炮的射程可达到10公里,令人惊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