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01铁血中华-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俄国异议份子特质及其活动状况。
五、革命党重要人物志。
六、与革命党的联络及扰乱工作的开始。
七、谍报活动的大概及暗号制作。
八、有关谍报活动苦心谈。
九、?俄国革命成功及帝俄沙皇必然崩溃。
这充分显示明石对俄国历史,及其国内政局演变的了解与掌握,此时,他扰乱敌后的工作正在秘密进行,请愿工人们正在秘密发动、情报通信网已经建设完毕。
策反俄国军官、煽动波罗的海三小国独立运动、会见芬兰独立领袖、阻碍兵力的运输、秘密偷渡武器给反帝俄组织、引导欧洲舆论对日友好等等工作都已经有了不小的进展。
明石元二郎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大日本帝国想要继续从满清这个腐朽的国度,摄取他们需要的养料,就必须干掉拦路的北极熊!
……
如果辽阳会战中,极具亮点发挥的马尔丁诺夫上校指挥的,不是一个团而是一个军。
如果东部集团军比尔德林格中将,利用马尔丁诺夫上校创造的优异形势主动出击,扩大战果。
如果库罗帕特金总司令不是采取消极防御,而是胆子稍微大一点,那一切都会不同。
但没有如果,俄军就是在优势情况下,输掉了那场会战,丢掉了辽阳。
库罗帕特金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将领,曾经给斯科别列夫将军当过参谋长,日俄战争俄国战败,各国军事评论家在总结这场战争时,库罗帕特金的优柔寡断,被认为是俄军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
克劳塞维持在《战争论》中论述过这样一个观点,某人在某个职位上表现的很优秀,因此获得提拔,但是到了更高的职位,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以及做出重要决定时,曾经这个人的优秀品质就不见了,他可能会表现的很拙劣,皆因为他不具备处理更复杂事务的能力。
坦白说,库罗帕特金就是这样的将领,他当个团长可以,担任俄军总司令,指挥几十万大军作战,他实在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但沙皇尼古拉二世找不到可以替代他的人。
辽阳会战后,日俄两军在奉天与辽阳之间的沙河地区互相对峙。
1904年10月中旬,东北地区俄军约达21万人,758门炮,沙河防线长达90公里。同期,沙河地区日军约12万人,不到600门炮。
前一阶段作战,日军消耗很大,为补充兵员,在国内和朝鲜进行了总动员,但仍不能根本改变兵力的劣势对比。
在这种情况下,日方决定在沙河地区转入防御,等待第3军尽快从旅顺解脱出来,北上增援。同样,库罗帕特金虽然拥有相对兵力优势,也不急于发动反攻,仍然是依托既设阵地等待日军进攻。
但沙皇政府迫于俄国国内革命运动的高涨,和辽阳会战后国内对战争的不满情绪,要求库罗帕特金发动攻势,解旅顺之围,借以挽回帝国的“荣誉”,提高沙皇政府一落千丈的地位。
于是,库罗帕特金制订进攻计划,欲以对浑河与太子河间之敌实施攻击,并占领太子河右岸,实际上就是把日军赶过太子河。
第149章 沙河会战
俄军分左右两个集团:左翼3个军,由施塔克尔堡指挥,向本溪湖方向实施主攻;右翼2个军,由比尔德林格指挥,缓慢地向沙河方向前进,任务是把主攻方向的敌人吸引过来。另以3个军作为预备队。
左右两集团的进攻正面共50公里,总的进攻速度,每昼夜居然不超过5公里。这个计划主攻指向山地,而俄军没有进行山地战的准备,特别是缺少山炮。
更糟的是,俄方进攻的准备工作不隐蔽,被日方发觉,完全丧失了突然性。
日军统帅大山元帅决定将计就计,首先利用对俄军不利的山地地形,以防御战消耗、疲惫俄军,然后投入新锐力量,转入进攻,猛攻俄军中央和右翼,一举歼灭东北俄军主力。
1904年10月19日,俄军东部兵团来到日军右翼,对日军右翼边缘发起攻击。部署在这个方面的日军,只有梅泽道治少将指挥的近卫后备步兵旅8个营。由于防守坚决,他们顶住了俄军东部兵团的猛烈攻击。
1904年10月22日,俄军又集中全军主力,从日军左翼向东北方向的敌人发起总攻,但是,日军骑兵第1旅团旅团长秋山好古,率领骑兵猛插俄军右翼,结果,俄军不得不于1904年10月24日开始全面退却。
日军立即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转入进攻,日军这一行动,导致一系列激烈的遭遇战。
在某些情况下,遭遇战不仅昼间进行,而且夜间也进行。夜战中,双方均不使用炮兵,部队以密集队形投入攻击,士兵胳膊挨胳膊,大多数场合夜战以刺刀白刃战告结束。
为识别敌友,俄军士兵袖缠白布带。这种激烈的遭遇战持续至1904年10月底,双方伤亡惨重。日军进展不大,只是在某些地段将俄军顶回沙河地区,大山岩决定在既得阵地上转入防御。
与此同时,库罗帕特金决定1904年10月底,在自己右翼发动进攻,以恢复在沙河左岸的原态势。但31日夜间,日第二军奥保巩部,以奇袭攻占俄军左翼第1军地段内、具有决定意义的制高点万宝山。
日军占领该高地,就造成了突破俄军防御中心的威胁。因此,库罗帕特金放弃原定进攻计划,令第1军不惜一切代价夺回该高地。
经两日激战,俄军以伤亡3000人的代价夺回了高地,日方伤亡1500人。双方各自巩固既得阵地,加修工事,互相对峙,偶尔出动侦察部队或进行炮击。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05年1月奉天会战为止。整个沙河会战,俄方损失4万余人,日方损失2万余人。
武器的进步,无疑意味着增加了战争带来的伤害,日俄两军的残酷绞杀,看的各国军事观摩团感慨不已。
这种绞杀战,对弹药的消耗已经达到了极致,忠义军兵工厂开始给日俄两方供给弹药,给俄方送货的是一旅一团二营,给日方送货的是二旅二团三营。
彼此约好地点,忠义军送货到位,接货的日方俄方部队则迅速带着弹药,回到战场,立即投入使用。
到1904年底,忠义军兵工厂给日军补给弹药三次,给俄军补给弹药两次。
虽然长谷川又来鼓动林重,但忠义军决意采取置身事外的态度,俄军对此赞赏,日军虽然无可奈何,但也认可了,至少忠义军兵工厂给他们送的弹药非常及时,且比给俄军的多。
【作者题外话】:看书友们发表的评论,有看网易云音乐评论的感觉,睿智、聪敏、眼光独到,佩服之至!!!
第150章 旅顺陷落
1904年底,忠义军在又一次全军大比武后,再次扩军,从黑龙江的牡丹江、七台河、鸡西等地征召三万民兵入伍。
这三万人编为十个团,分配到十个旅中,这样忠义军每个旅从两团增至三团,从六千人增至九千人,后编的十个团,每个团设一个工兵营。
忠义军正规军人数达到九万人。
1905年一月,忠义救国军司令部下达“大训一个月”的命令,令各个旅迅速捏合部队,形成合力,同时派遣侦察兵,向日俄战场进行侦察。
1905年一月初,装备两台内燃机、以柴油为动力的一百辆林氏战车全部出厂,车体和炮塔为钢装甲全焊接结构,装甲厚度为18毫米,每台战车配备一门75火炮、两挺重机枪。
乘员六人,一名驾驶员,两名重机枪手,一名炮手,一名装弹手,一名战车上方的指挥长。这六百人都是从军中抽调的精兵,对外严格保密。
一月份,林重亲自培训战车驾驶员,亲自传授指挥长们在战场上如何突击、切割、穿插、迂回。
刘老疤下去督促部队,蔡锷开始收集整理情报部和侦察兵传回来的情报。
根据地百姓,除了民兵在集训外,其他所有人几乎都投入到矿区,冒着严寒为钢铁厂、兵工厂输送原料,报酬是相当可观的。
兵工厂卖给日俄的弹药都是十倍的利润,其中三成分给了大小矿场和根据地百姓,大家当然干的热火朝天。
……
英国伦敦,高桥是清正在金融街,一家家拜访银行家们,销售日本政府发行的债券。
他是日本银行副总裁,从前年年底开始,他已经为日本政府发售了三次公债,在欧洲一次次奔走,通过他不懈的努力,逐渐使欧洲著名的金融资本家们,了解日本在日俄战争中的立场和坚定的决心,比如罗思柴尔德等人都购买了不少日本公债。
与此同时,日本银行总裁小野吉正则在纽约华尔街,做着和高桥是清一样的事情。日本政府第一次公债规模是一亿日元,第二次是以关税收入作为保证,再次募集三亿日元军事公债。
第三次的公债规模是五亿日元,日俄战局正在僵持阶段,每一天都在烧钱,不过,因为辽阳会战的胜利,公债发售有了很大的说服力。
钱变成枪弹,源源不断输送给前线。
同时,俄国也在发售战争公债,双方在金融市场上也在战斗,因为市场上的钱就那么多,投给甲,乙就得不到了,因为辽阳会战的失利,俄国公债发行受到了冷遇,不得不靠在国内继续加征各种税赋来支撑局面。
日方鉴于自己兵力不足,而俄国增援部队源源开到远东,战争旷日持久对己不利。出路就是把困在旅顺的第3军解脱出来。
同时,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正在东调途中,一旦与远东舰队会合,实力将超过日本舰队。因此,日本统帅部利用沙河会战后俄军按兵不动之机,将全部后备力量投入对旅顺的攻击,力争尽快夺取旅顺。
早在1904年8月日军首次强攻旅顺受挫之后,就加强了第3军的兵力,运来炮弹重达550磅的、11英寸口径的攻城炮,在旅顺外围构筑了炮兵阵地和平行壕,对俄军的防御工事步步进逼。
1904年9月19日,日军发动第2次强攻,迨至1904年10月30日,发起了第3次强攻,但仍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
大山岩命令第三军军长乃木希典交出指挥权,暂时由总参谋长儿玉源太郎指挥,儿玉对炮兵的运用远远强于乃木,经过调整部署后,一天就攻克了203高地。
高地的陷落,基本上决定了旅顺战局的命运。日军在高地上建立观察哨,校正炮兵射击,以海岸防卫用的280毫米大口径榴弹炮,轰击俄国舰队。
1904年12月15日,被俄国人称为旅顺俄军‘防御灵魂’的康得拉钦科将军毙命。
1905年1月2日,粮食断绝的旅顺俄军正式签订投降文书。此时俄军尚有官兵324万名,火炮门,炮弹203万发。
整个旅顺战役过程中,俄军损失44万余人,日军损失约6万人。
旅顺争夺战是日俄战争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只要旅顺牵制着大量日军,只要旅顺口的俄国舰队还存在,日军就无法决定战争的结局。
如果俄国欧洲地区的舰队东调过来,还可能改变海上形势,并切断日军海上补给线。因此日军不惜重大代价攻取旅顺,归根到底是解决制海权的问题。
旅顺陷落和俄国太平洋舰队主力被歼,使日本获得完全的制海权。日方竭力利用这一有利的形势,围歼东北俄军于奉天地区,以图胜利结束战争。
因此,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